道家有南北派系,又有黃老丹道之分,流傳久遠,分支流派極多。靈均老道這一門,大概可以算作是黃老之道,靠著自身修行,機修功德,以《道德》五千言為根本,講究“法術勢”,卻是沒有太高明的冶煉金丹法門。

而丹道一方,則是兼修內外,在黃老之道上更進一步,主張“內煉成丹,外煉成法”,無論神通法術,內丹外丹,俱是有著極高的成就。

道門發展至今,諸多流派之間,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不過是一個“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而已。若是叫靈均老道借取天地偉力,把握因果機緣,他自是手到擒來,輕而易舉;可要是叫他練就金丹,生死人,肉白骨,逆天改命,卻不是他之所長。

眼前這一枚“還丹”,乃是外丹之道的大成之物,以硃砂鉛汞為主材,煉砂為汞,還汞為砂,如此九轉,是為“還丹”。一粒金丹入腹,活人可去病延壽,死人也能血肉重生,卻是號稱即使魂魄投入了六道輪迴,都能追將回來,叫人避過一次死劫的神物。

靈均老道自己也想不到,中原道門竟會如此慷慨,賜下這等外丹之中的極致之物,只為了救回南詔王一條性命。要知道千百年來,無數人王帝主,為了求取這樣一枚仙丹,甘願捨棄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都要使自身能夠在人世間,多存活上幾年而不得。如今南詔王卻是何德何能,能有這般機緣,逆天改命,延壽一紀,實在是叫靈均老道頗感震撼。

比之靈均老道還要震撼的,便是一旁的烏蠻大祭司,楊法律和尚,以及委蛇鳳鸞兩位大妖了。眾人原本以為,靈均老道這等神通手段,在道門之中已然是絕頂人物,可以在一方開宗立派的高人,卻不料如今見了比他還要恐怖的修士,一時也是覺得中原道門實在是深不可測,又是叫他們心中惴惴。

靈均老道收了這枚還丹,連著玉瓶一起,遞在了皮羅閣手中,對他好生說道:“你且帶著這枚丹藥,速速迴轉王宮,將其放入南詔王口中,不需送服,藥力自然發散全身。三日之內,南詔王定能迴轉,再享一紀壽元。”

皮羅閣先前被清光之中的聲音點醒,這下已然是神情堅定,心念穩固。只見他伸出雙手,好生從靈均老道手中結果那小小玉瓶,仔細收好,拱手對靈均老道說道:“道門賜丹之恩,皮羅閣永世不忘!只是請問道長,所謂‘一紀’,卻是多長歲月?”

靈均老道朝嘉月招了招手,就見她兩步走上前來,開口說道:“歲星一週,乃是一紀,當有十二載。不過道門之中,這‘一紀’的說法,卻也有多種。其中以《素問》所載最少,乃是天氣終而復始之一小會為一紀,共有四年;其餘也有六十年一甲子為一紀,或者七十六歲為一部,二十部為一紀,積一千五百二十歲等等。按照南詔王的福澤,當是還有十二載壽元。”

眾人聽著嘉月說話,先聽見四年,都是一愣,隨後聽見一千五百二十歲,更是嚇了一身冷汗。不過也正如嘉月所說,南詔王得了這丹藥,應該是不長不短,再能享有十二年的人壽,期間若是得了其他的機緣,活得更久倒也不是奢望。

雖然南詔王盛邏皮今年才剛好四十歲,就算再算上十二年,也不過是五十二歲的人壽,不算長壽,卻也足夠他將自己任內之事做好,將南詔之事好生移交給皮羅閣了。更何況,對於人王帝主來說,五十餘載的壽數倒也不算太短,想來他該是知足才是。

當然,這件事情,在座眾人都不會與南詔王言明,只是自己心中知曉就是。卻是一早知道了自己的壽元,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這一次烏蠻大祭司和楊法律國師,因為南詔王的生死之事上山來求靈均老道,原本只當已無轉機,這下卻是得了九轉還丹,不單能救得南詔王的性命,還叫他能夠延壽十餘載,自是十分歡喜。他兩人雖是不能逆轉生死,卻也還是有些凝神養生的法門,傳授給南詔王去,倒也能再叫他多活幾年。

平心而論,這一任的南詔王盛邏皮,也算是難得的賢明君主,若是他能多統領南詔幾年,將來皮羅閣繼位之時,南詔的國力也會更加強盛,卻是對南詔,對烏蠻,對道門,都是一件好事。

丹藥到手,皮羅閣也是一刻都不敢耽擱,連忙跟靈均老道告辭,卻是雖烏蠻大祭司和楊法律和尚一道,急匆匆朝著山下趕去了。靈均老道掌握著虛空挪移的手段,原本能夠幫助眾人節省不少時間,只是這小小一枚還丹,用法術搬運起來,卻是比挪移委蛇這等大妖還要困難,也只有方才清光中那位高人有這等手段,老道自己還有些力所不逮。

從這一點上,也足以看出,中原道門賜予南詔王的這一枚丹藥,是何等玄妙之物。

眼看著眾人一時離開,嘉月才一把拉住靈均老道,急急問道:“師父,剛才那人,你認識麼?好厲害,我這麼多年,都不知道道門之中,還有這等人物!”

望舒也是被震驚了許久,卻是知道自家師父已經是修士中頂尖的人物,方才降臨那人,比自家師父還要厲害許多,豈不是有了仙人一般的神通麼?

靈均老道看著自己的弟子,一時好笑,說道:“你們也太高估了為師一些。道門傳承千餘載,自封神之後便一直流傳至今,自是高人無數,哪裡會是為師所能比擬的。你們雖然跟隨為師多年,眼界還是不夠。中原道門,藏龍臥虎,若不是清靜無為,這天下,唉……”

靈均老道說道最後,還是收斂了自己的話語,眾人卻是已經從他口中,聽出了他的意思。若是中原道門的一眾高人盡數下山,只怕自始皇稱帝之後,還真沒有哪一位人王帝主能夠阻擋修道之人的腳步。以靈均老道這等修為,已經能夠趕山填海,左右機緣,那若是今日賜予丹藥那位,又是個什麼神通呢?

雖然自封神之後,絕地天通,三清不再顯化中原,諸天神佛也遠離了凡人的世界,塵世間不過是些凡俗修士。可就是這些凡俗修士,也掌握著莫大的力量,卻是能叫皇權為之動搖,實在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當然,力量是力量,天數也還是天數。後漢三國之時,也有高深的道門修士參與到了天下大亂之中,卻也沒有得到什麼結果。修為稍弱一些的,像是張角張寶兄弟,能夠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號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最終也還是落了個慘淡下場;至於真正高深的仙人左慈一流,卻只不過是遊戲一番,並未有不軌心思。

天數自有規律,人世之間,絕無哪一朝人王帝主,能夠靠著撒豆成兵的法術成就事業,卻也是定數。而這一個定數,似乎是自封神之後,西周成立,便再也沒有被打破過。

當然,靈均老道這樣說,不過是告訴弟子們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倒不是他有了什麼奇怪的心思。畢竟道門之人,個個都是清靜無為,不會太過干涉俗世之事。而那些不清靜無為的,尋常也煉不出什麼神通來,便叫此事落入了一個悖論,也是歷朝歷代一來,皇室並不曾太過提防道家的原因。

皮羅閣得了中原道門賜予的丹藥,下山之後,自是順利救活了南詔王。眾人對此事都是守口如瓶,只對南詔王說他突發疾病,靈均老道施以援手,卻未將他原本壽元已盡的事情說出。不過就算如此,南詔王還是對靈均老道感激非常,親自帶人山上,好生感謝了靈均老道,自是不提。

至於皮羅閣,經此一事之後,更是堅定了追隨靈均老道修行的決心,卻是希望今後,再遇到這般叫人為難的事情,他能夠靠著自己的本事解決,不需再向外而求。那位中原高人所說,的確是真實不虛的道理,卻是如今西南之地,若是皮羅閣向靈均老道懇求,能辦成的事情,著實不少。只是這樣一來,南詔便成了完全依靠道門的所在,卻是與天道不合,只怕皮羅閣最後難有成就,反倒是誤了他自己。

靈均老道窺得天機,知道皮羅閣只有跟隨他三年的機緣,便也是將一切所需的知識,傾囊傳授給了皮羅閣。而皮羅閣自己也是十分用功,在這短短三年時間裡,著實學會了不少本事。雖然事到如今,他還是沒有練成神通法術,可是一應治國手段,安邦道理,倒也知道了不少,遠遠超過了其餘幾詔的詔主繼承人。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三年光景,一轉眼便過去。

到得第三年頭上,李唐那邊又傳來了詔書,要求六詔對抗吐蕃。皮羅閣作為朝廷敕封的臺登郡王,自然是責無旁貸。加上南詔王已經年老,其餘五詔又是對南詔虎視眈眈,他便也順應了天數,告別了靈均老道,下得山去,完成自己作為郡王,作為南詔王子的使命去了。

而此時的皮羅閣,已經是弱冠之年,雖還有些稚嫩,卻也有了隱隱的王者氣象,乍一看去,已然遠遠超過他父親盛邏皮,早已成為了南詔百姓心中的下一任詔主最佳人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三清觀中,望舒等人則是繼續安心修行,偶爾下山傳道,日子倒也過得悠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