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道人,乃是封神大劫中出世的先天之人,與接引道人一道,立下大宏願,誓要渡盡天下眾生,與三清道尊一般,也是大道顯化,代表著大道之中,“宏願”和“度化”的部分。封神之後一千五百年,西方教大興,釋迦摩尼成佛,便是如今傳遍天下,素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稱的佛教。

今日不知為何,準提道人竟會顯化法理之身在此,成為繼三清天尊之後,又一尊顯化在南詔的大道聖人。佛門與道家不同,“渡化”和“成道”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對於妖族來說,尤其明顯。故而準提道人顯化之時,委蛇和鳳鸞都是本能地有了莫名的感應,一時之間難以控制自身,卻是表現出了極大的敵意,又是畏懼準提道人的氣勢,表現得十分異常。

靈均老道一語道破準提道人的身份,這道人也不回應,只是抬頭看了看眾人,朝靈均老道點了點頭,又繼續專注對抗從三清觀中瀰漫而出的清光去了。

眾人凝神一看,才發現這準提道人站在山腳之下,似乎是想要往山上走。而三清天尊的清光,就像是一道帷幕一般,雖然看上去淡淡一片,卻是堅韌非常,死死拖住了準提道人的腳步,叫他一步也不能上前。準提道人周身亦是發出了乳白色的佛光,不斷滲透著三清的清光,奈何兩邊勢均力敵,一時難以前進。

知道這是幾位大道顯化的聖人之間較量,一眾凡人妖族都是不敢插手半分。有道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面前膠著在一起的清光和佛光,若是洩露出一點一滴來,某說是在場之人,只怕整座山脈,乃至於上下的兩座都城都會瞬間化作虛無,卻是誰也不能逃出生天。

加上幾位混元大羅金仙較量,這周圍的氣息已然混亂成了一片,靈均老道和委蛇還能勉強施展神通,其餘幾人一時只覺得周身法力運轉滯澀,莫說是動用神通法術,就是抬起胳膊,都是有些困難。也是準提道人和三清天尊手段高明,只將力道對抗災清光佛光相持之處,卻是一絲一毫都未曾外漏,倒是叫眾人還敢站在一旁。

隨著時間過去,兩方的對抗似乎愈發激烈起來,準提道人身旁已經隱隱約約響起了梵唱之聲,乳白色佛光之中更是有了無數蓮花幻影,隨生隨滅,每一次生滅之間,都有莫大未能暗含其中,看得周圍眾人都是心驚膽顫。

隨著佛音梵唱響起,周圍眾人的神色出現了變化。靈均老道微微皺了皺眉頭,望舒和皮羅閣則是直接沉醉在了梵唱之中,只覺得內心一時平靜,心靈也是澄澈,似是得了大安慰,大解脫。至於一旁的委蛇和鳳鸞,卻是煩躁非常,抬手想要捂住耳朵,卻聽得這梵唱乃是從心頭響起,無論怎麼阻攔,都是清晰可聞。

而隨著梵唱聲音響起,皮羅閣胸前的那塊佛指骨舍利也是一時散發出了柔和佛光,緩緩飄起,似乎是受了梵唱感召,激發了本身的些許威能。

正在這時,三清觀中瀰漫出的清光也是一時暴漲,整座山頭之上都想起了無數人誦唸《道德經》的聲音,這聲音字字清晰可聞,甚至在天空之中便凝聚成了字型,一個接著一個落下,形成了一片文字的海洋,將整座山頭都包裹起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望舒掛在腰間的那柄小玉刀頓時清光一閃,隨即掙脫了線繩,閃電般飛到半懸空中,隨即就是一刀朝著準提道人所在斬去,劃破虛空,氣勢凌冽,激得眾人都是寒毛倒豎,個個心頭一緊。皮羅閣胸前的舍利也是驟然飛起,擋在那玉刀之前,用乳白綿密的佛光,化解了小玉刀一刀斬下的攻勢。

眾人都是被嚇傻在了原地,卻是想不到會有這樣的變化。到得現在,無論是準提道人也好,三清天尊也罷,都是靜靜呆在原地,不曾動彈分毫,沒有咒語,沒有招式,有的只是神通之間的較量,威能之間的比拼,以及因果緣分之間的糾纏。

望舒的小玉刀原是皮羅閣贈與,一時也是不能衝破皮羅閣的佛骨舍利,糾纏片刻之後,兩者雙雙墜地,落入泥土灰塵之中,俱是收斂了光華,就如尋常俗物一般,再無先前那般叫人心驚膽顫的威勢。

就在此時,清光分出一片,落在了靈均老道身上,一是叫他爆發出無盡氣勢,又見他朝著準提道人一施禮數道:“準提道人,南詔機緣在道不在佛。數百年後,此地自有有緣人出世,屆時佛門在西南大興,乃是天數!”

準提道人轉頭看看靈均老道,又看看瀰漫整個山脈的清光文字,一時輕輕嘆了口氣,口唇不懂,一股莫名神念波動逸散開來,響徹眾人心頭,卻是一句:“一步慢,步步慢。事已不可為。”

隨即,就見準提道人收斂了環繞周身的佛光,隨即天地之間的梵唱和道德箴言一時消弭,重歸寂靜。緊接著,就見準提道人向後走了七步,隨即原地盤坐,輕聲誦唸道:“南無颯哆喃,三藐三菩提,俱胝喃,唵折戾主戾,準提娑婆訶。[*]”

一時間,三清的清光也是後退了七步,就見準提道人幻化出十二臂法相之身,由僧人形象轉變作道人形象,隨即微微閉眼,再不動彈,竟是化作了一尊法理塑像,就如三清殿中的三清神像一般,再無靈動生氣,只有佛光微微遍佈周身。

眼看得這般情景,眾人都是一陣心驚,靈均老道則是輕輕舒了口氣,一時又是聽見鼓樂之聲大作,就見南詔王一行人匆匆趕來,為首的大國師楊法律和尚搶前幾步,跪在準提道人神像面前,不住誦唸經文,也正是準提道人方才所念的幾句。

原是昨夜裡,楊法律和尚得了準提道人的夢兆,一早便匆忙稟報了南詔王,眾人從蒙舍城中趕來。奈何山高路,直到得此時,南詔王的儀仗才趕到,卻只是看見準提道人誦咒化像的場景。南詔王心中早已一片驚惶,卻是在三清天尊之後,佛門的混元大羅聖人,萬佛之母準提道人也降臨在了南詔,更是似乎與三清天尊做了一場。這等神仙聖人之間的鬥爭,實在是叫他不敢想象。

烏蠻大祭司跟在南詔王身後,這下也是山前幾步,站在靈均老道身旁,口唇不動,傳音說道:“道長果然好神通,這等人物都被你攔住了?”

靈均老道微笑捻鬚,也不說話,只是傳音答道:“此乃定數,不是老道之功。”不等烏蠻大祭司反應過來,靈均老道便是上前兩步,朝著南詔王盛邏皮一施禮,說道:“準提道人降臨,實乃南詔百姓之福。南詔王當在此處,建立準提閣一座,供奉準提道人才是!”

南詔王連連點頭稱是,又見那大國師楊法律和尚誦唸了經文,緩緩起身,意味深長地看了靈均老道一眼。靈均老道只作未見,彎腰撿起了掉落地面的佛指骨舍利和小玉刀,分別交還給皮羅閣和望舒,叫他們依舊收好。

皮羅閣和望舒到現在才反應過來,又是對視一眼,隨後默默收好了自己的法寶,再不敢多說什麼。方才兩件法寶交戰之時,他們作為法寶的主人,都是感覺到了操縱這兩件法寶的莫大偉力,一時震撼,難以平靜。

南詔王已經忙著吩咐手下之人,協調工匠,儘快前來建立靈均老道所說的“準提閣”,一時忙得不可開交。好在先前壠玗圖山上的大土主廟已經建設完畢,現在絕大部分的工匠,就在三清觀附近準備修建巡山土主廟,倒也是就地取材,不會耽誤太多時間。

楊法律和尚堅持要守護在準提道人身旁,直到準提閣修建完畢,南詔王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不能有點滴差池,便也答應,留了一眾人在這裡照顧大國師,自己則是與靈均老道閒聊幾句之後,好生膜拜了準提道人神像,依舊迴轉了蒙舍城中。自從皮羅閣順利鎮壓河蠻人以後,南詔這邊得了李唐的特別關懷,南詔王權力大增的同時,事情也是多了不少,卻是叫他不能在這裡耽擱太久。

眼看著南詔王儀仗迴轉,靈均老道也是與楊法律和尚寒暄幾句,隨即召集了眾人來到身邊,準備施展虛空挪移之術,回到三清觀中。正在這時,眾人忽然聽到一聲清亮女聲遠遠喊道:“師父,師弟!你們下山來接我啦!”

轉頭看去,就見嘉月與大師兄並肩而來,周身風塵僕僕。

靈均老道一時歡喜,知道兩人傳道之事已然順利告一段落,連忙叫她兩人過來。嘉月和大師兄看了一眼楊法律和尚,隨即便見了他旁邊的準提道人神像,俱是一愣,連忙行禮,這才小心翼翼地走到靈均老道身旁,卻是已經發現,眼前這座神像乃是法理凝聚,不是尋常泥胎。

帶著驚惶未定的望舒等人,以及滿臉疑惑的嘉月和大師兄,靈均老道深深看了一眼準提神像,隨即施展虛空挪移的手段,一時原地消失。

大國師楊法律和尚看著靈均老道等人憑空消失,一時神情複雜,隨即雙手合十,高聲誦唸道:“南無阿彌陀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