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虛無夢境的想法,是望舒在看到徐福從東王公的虛無扶桑之中,開闢出真實的扶桑便有的;至於說將其與保障一眾高人安全順暢地交流聯絡起來,其實還是在聯想到九尾狐狸藏身在扶桑天道之中,連上主都不能對她下手之後,才有的一個念頭。

靠著機緣巧合,隨性地琢磨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來,並不算是十分困難;然而要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乃至於教其盡善盡美,就是顯得著實困難,並非是一兩個道門高人,獨自所能完成的。

作為先天古神,望舒也是在東王公和西王母之後,見識過這一方天地是如何開闢的,擁有開天的經驗和能力。然而混沌已經開闢,天地已然生成,如今天地之間,所能開闢出一方天地存在的力量本源,實在是太少太少,也太過難得。當年徐福開闢扶桑,都是扶桑大帝東王公將自己的道場,那一片虛無縹緲之氣捨棄出來,才能實現;而如今的望舒,卻是沒有這樣好的條件,也不打算承擔開天之後壽盡身死的後果。

在現實中開闢不行,作為月御古神的望舒,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在虛幻中開闢,藉助夢境法門,或許能夠在付出極小的代價下,開闢出一片足以供給眾人交流的空間來。反正如今所要開闢的這一片空間,本身不需要孕育黎民百姓,只要其足夠穩定,足夠安全,不至於被上主一時發現,將道門高人一網打盡,也就是足夠的了。

滿足這一個條件的東西,要麼是九尾狐狸藏身的天地法理,要麼就是虛無縹緲,誰也不能徹底把握的夢境。天地法理,屬於天地世界,根本上是上主一方,自然不能利用;而夢境最是安全穩妥不過,一眾高人身處其中,就算是夢境破碎,也不過是將眾人驚醒而已,並無大礙,卻又是夢境比起虛無縹緲之氣,還要難以琢磨,饒是望舒的月御權柄之中,包括了這一部分內容,也叫他很難下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透過先前與熊道人的交流,望舒已經得到了一份有關虛無之中的五行元氣運轉,以及溝通夢境與現世的理論基礎,只要能夠開闢出一片穩定的夢境世界,他便能御使開天之法,劃分五行元氣,衍生虛空宙光,從而接納一眾高人精神意念的存在。只是夢境本身,就是十分脆弱,哪裡會是隨隨便便,就能穩定到足以承受天地開闢程度的?

遇上了這樣的困難,望舒才想到要尋求一眾佛門高人的幫助,卻是佛門之中,本身就有夢境成就法門,又是一眾高僧大德,本身的心念無比穩固,一旦入定之後,就能形成一個十分穩定,類似夢境的“冥想”空間,如果能從這一個角度下手,或許就能實現自己的這一個思路,也說不定。

幾位佛門大德,聽著望舒闡述這一個瘋狂的想法,一時間都是陷入沉默,彼此間偶爾眼神交流,又都是微微搖頭,看在望舒眼裡,也是叫他焦急難耐,卻是他自己也曉得,這等想法本身,就是太過異想天開,若是能夠輕易實現,前人那麼多大羅金仙,難不成就沒有一個能夠想到並且去做麼?

好半天過去,法雨和尚首先開口,顫巍巍道:“南無白月光佛!佛曰‘一切法,如是空相’,又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說,實指夢境本身,虛無縹緲,如露如電,轉瞬即逝,難以把握。此法不說不可為,也是著實艱難,並非輕鬆!”

白玉上師聞言,介面道:“夢觀成就法,乃是在虛幻夢中,以虛幻空靈,觀得一切有為法。幻夢非真,有夢之時,就已經身陷虛妄,亦不可得。”

一時間,幾位佛門大德都是點頭表示同意,又是引經據典,不斷闡述夢境本身的虛無飄渺,不可作為開闢之源,你一言,我一語,聽得望舒的心不斷往下落去,感到失望的同時,又是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

蓮華和尚供奉地藏王一支成就法,此刻也是開口道:“人死魂如燈滅,墮入矇昧九幽虛空。地藏王菩薩憐憫眾生,傳揚託夢法門,給予心念不消的亡魂,與現世溝通聯絡的機會。然而這等託夢法門,本身需要依託因果,又是難以長久維繫,道門內部,應該也有流傳,是為虛妄之法,不作正道只用。南無寶月光佛慈悲!然而此法,並非單靠慈悲,就能成就!”

望舒聽得無言,也是點頭承認,原本他還想著,或許一眾佛門大德,能有衍化夢境之法,此刻一時看來,卻是自己對佛門的道理經典理解不深,想的太多了。按照幾位大德的說法,開闢一片短暫的夢境,他們依靠託夢之法就能實現;然而要叫這夢境長久存在,還要叫並無因果的一眾道門大能進入其間,卻是著實困難,即使能夠實現,法門本身,也絕不像望舒所想的那般完全。

一時之間,望舒幾乎就要放棄了這個想法,又是突然看見幾名大德罕見地交頭接耳,似乎是白玉上師想到了什麼,與眾人商談。幾位佛門大德,在他心通上都是有著不俗的成就,饒是以望舒的手段,都不好直接窺視他們交流的內容,否則一旦被發現,自己難堪不說,幾位大師也受到冒犯,自是不美。

好半天過去,白玉上師才在弟子攙扶之下,緩緩站起身來,合十道:“南無寶月光佛!開闢夢境,萬般艱難,天地開闢之後,唯有一方世界,是從一無所有之中誕生,安定至今的!”

望舒聞言一愣,下意識道:“古西天極樂淨土?”

白玉上師點頭,說道:“昔者阿彌陀佛,立下四十八道宏願,以此宏願,證取無上正覺,開闢極樂世界,是為佛國,是為淨土。南無寶月光佛,即為正果佛陀,自能效法古佛,宏願立身……只是……”

望舒聽到這裡,心中已經重燃希望,一時卻是聽見白玉上師這等人物,都吞吞吐吐,不願繼續往下說,又見一旁靈均老道和呂道長等人,臉上神情都是十分奇怪,似乎是想說什麼又沒有說出口,一時叫望舒看得稀奇。

天地開闢以來,共有六位混元大羅聖人誕生,其中西方二聖,準提道人和接引道人,本身秉承的,便是天地法理之中,屬於“宏願”,“渡化”的那一部分,卻是三皇之前,補天之先,西方教大教主接引道人,也就是後世佛門弟子口中的“阿彌陀佛”,便透過立下四十八道大宏願,作為根基,開闢西方極樂世界,卻是與另外幾位聖人不同,並未在混沌之中,開闢出屬於自己的道場來。

開闢混沌道場,本身需要混元大羅聖人之能,又是需要完整的開天之法。望舒作為先天古神,誕生於東王公和西王母之後,並沒有親眼見過盤王大帝如何開闢混沌,也不曾擁有混元大羅聖人的法力,故而在最開始,他就沒有想過要效仿聖人之法,開闢虛幻夢境。

然而現在經過白玉上師的提點,望舒卻是驟然頓悟,原是那西方極樂世界,並非是從無盡混沌之中開闢出來,而是以四十八道宏願為根基,生生從一無所有之中,衍化出來的。要是早些時候,望舒和唉不敢有此想法;然而事到如今,他已經得到了佛門的正果之位,若要施展這等法門,其實並不是十分困難。

然而白玉上師未盡之語,還是叫望舒十分掛心,便也一時誠懇求教道:“上師還有未說之意,還請但講無妨!”

白玉上師猶豫著,說道:“這宏願法,有顛倒虛幻與真實,實現一切不可能實現之心願的神效,卻是其力量本身,來自於宏願的大小。昔者阿彌陀佛,以宏願開闢極樂世界之時,乃是先有無上正覺,後有極樂世界。南無寶月光佛,作為正果佛陀,自是擁有無上正覺,卻因轉世輪迴,本性矇昧,若是貿然立下宏願,只怕在無量量劫之前,都難得無上正覺了……”

所謂的“無上正覺”,其實就是佛門內部,對於“混元大羅道果”的稱呼,卻是在佛教經書典籍之中,一眾佛陀菩薩,都是證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取得無上正覺的。擁有“寶月光佛”正果的望舒,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卻是依釋迦摩尼如來所言,他投身道門,有佛陀之名,卻無佛陀之實。

佛門傳聞,到得無量量劫,也就是無數個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後,一切眾生,都能成佛,證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得無上正覺果位。若是此時的望舒,在迴歸他“寶月光佛”的本尊正果之位以前,立下宏願,到得無量量劫之時,很可能就會因為宏願牽扯,無法超脫。

然而事實上,望舒原本就不是什麼“寶月光佛”,也從來不曾證得過無上正覺,也就是混元大羅果位,從始至終,他都是開天之後,那一個掌握月御權柄的古神,從肉身到靈魂,乃至本質,都從不曾變化過。

混元大羅的果位,原本就是虛無縹緲至極的存在,自天地開闢以來,除了六位天生聖人,還未有任何一人證得;至於無量量劫的超脫,更是白日做夢一般,卻是末法浩劫降臨,若是不能渡過,望舒連本身自我,都難以繼續維持,無窮時光之後的超脫,跟他自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一時間,望舒也是撫掌而起,朝白玉上師行禮道:“如此,請上師授我宏願之法!我將以此宏願,開闢虛幻夢境,為我兩教,以及天下蒼生,在末法浩劫之中,求得一線機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