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有“聽冰”和“拜月”兩個習慣,乃是中原之人人盡皆知的,只是這兩個習慣的來源根本,大家都不是十分清楚,卻是其近乎是一種本能,一種喜好,無關修行,也無關神通法術,完全是河面冰凍,明月高懸之時,一眾狐狸們的自然舉動,其本身似乎並沒有什麼意義,可看上去又充滿了儀式感和神秘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望舒對於狐族的瞭解,大多都是來自於陰康和文狸兩位南詔狐族妖王,卻是與兩人相處多年,也很少在月圓之夜看見他們兩位現身,為著尊重彼此之間的隱私,望舒也從來沒有詢問過有關這等習俗背後的深意,故而能夠在異國他鄉,扶桑神域夜之國之中看見這等場景,還是著實叫他好奇,一時間仔細看去。

中原人稱“狐”,其實取得是一個“孤”的意思,乃是說狐狸都是獨善其身,特立獨行的孤獨物種,尋常時候都是單獨活動,與豺狼虎豹之類有著很大的不同。只不過,無論是在南詔還是扶桑,當地的狐族都有一位開化靈智,五百年以上修為的妖王統領,族群內部能夠打破獨來獨往的習慣,彼此間多少有些合作之處,學習人道之中的某些理念和思想,對抗野獸自身的本能,集結成群,共御外敵,有利於族群本身的發展壯大。

這種情況,除了南詔和扶桑之外,在尋常中原都是很難得見到,卻是封神一戰之後,狐族、雉雞一族和死物成精的妖族,受到了來自於人道和天道的雙重抵制,自附身蘇妲己的九尾狐狸、九頭雉雞精和玉面琵琶精之後,中原再沒有這三族的妖族成了什麼氣候,尋常這三族五百年上的劫數都要比一般妖族厲害許多。以陰康的聰明才智,持有前輩狐族留下的千年內丹,都是差點在五百年劫數上灰飛煙滅,不得不仰仗委蛇的庇護才能僥倖化形,其餘狐族,境況就更為淒涼了。

當然,在軒轅墳三妖之中,狐族一支的結果還算是比較好的,卻是九頭雉雞一脈徹底灰飛煙滅,人世間再也沒有了有關它們的傳聞;至於玉面琵琶一類的死物成精,更是完全銷聲匿跡,連一族中最強大的大能者,骷髏山白骨洞石磯娘娘,未曾主動參與封神戰,都逃不出混元大羅聖人的算計,被九龍神火罩燒得身形俱滅,只留一絲真靈成了太陰部的下屬。

而狐族因著九尾狐狸的逃脫,多少得了一絲生機氣數,又是在七百年前,大舉遷往扶桑躲避,直到三清觀在南詔立下道統,陰康從象徵天地劫數的靈寶天尊那裡得了寬恕,中原的狐狸們才得以徹底翻身,出了一個文狸,卻也因為時間短暫,沒有其他太強大的狐族妖王誕生。

而在扶桑這邊,狐族則是靠著先祖前輩的庇護,得以繁衍生息,各支都受到神道和佛門的供奉,成為靈物之中的一種,獨立於百鬼夜行之外,佔據了夜之國中的大部分地盤,倒也算是得了緣分,如今單單黑狐一族,也有五六位妖王誕生,出現了中興之像。

因著尋常的狐狸都是獨來獨往的,故而中原的大多數凡人百姓,見到狐狸拜月的時候,都只看見孤零零一隻,卻是如今擺在望舒和道滿面前,上千只黑狐聚集一處的場景,只怕不說是後無來者,也絕對是前無古人的。

隨著最後一絲陽光消失在西邊的山脈之下,東邊海面之上頓時瀰漫出一片清冷的月華,整個夜之國中的陰陽交替完成,白晝經過黃昏,轉變為了黑夜,可謂是“耀靈曄而西征”系之以“前望舒使先驅”,一時間月華灑落,太陰之力瀰漫開來,一眾狐狸們就像是喝醉了酒,又像是被人下了咒一樣,一時整齊排列,個個人立而起,兩條後腿著地,兩隻前爪捧在胸前,很像是和尚們雙手合十的動作,看上去別有一番詭異的虔誠之感。

望舒和道滿從未見過這等情況,一時間兩人都是屏息關竅,就見黑壓壓一片狐狸的海洋之中,每一隻狐狸都像是一朵向日葵一般,準確地將自己件件凸起的口鼻朝向月亮,大力呼吸,似乎是打算從月亮中汲取什麼東西一般,又不見月華因它們的動作而又絲毫變化,一切舉動似乎都只是徒勞無功的儀式而已,看不出什麼內涵的意義。

看著月華灑落在狐狸們黝黑發亮的皮毛上,似乎是在它們的皮毛上結出一層冷霜來,望舒感慨著其中蘊含的獨特美感,一時想起來什麼,轉頭對陰康小聲說道:“陰康大哥,我和道滿大人在此,是否打攪了你們的儀式?能夠見到這等場景,已經是我難得的幸運,不敢再多打攪,我想先和道滿大人離開了。”

卻是望舒看著一眾狐狸們如痴如醉,一時想起有自己的蘆屋道滿兩個外人在,陰康和千乘夫人他們只怕是有些羞澀放不開。自己本來就是受邀來開開眼界的,也沒必要為了自己和道滿兩人就叫主人家有了為難,故而提出想要離開,原是留給陰康他們私密的空間而已。

陰康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千乘夫人笑著說道:“望舒仙人,正直仁厚,著實難得,倒是叫我愈發喜歡你了。這拜月之事,我們這些成就了人形的妖族就不便參加,此時站在這裡,不過是約束著族人們不要沉醉在月光中四處亂跑,離開了夜之國進入海原而已。你不用擔心打攪我們,放心觀瞧就是,這等場景,人間可是少見呢!”

陰康也是點點頭,說道:“成就人身,自然是要捨棄諸多野獸的本能,若是連這等習慣都克服不了,五百年上的劫數我等根本無法渡過。學人像人,幻化人形,擁有人性,乃是修行的進步,自是不能因為本能習慣,就左右了自己的心靈。”

望舒聽到這裡,連連點頭,也不覺得自己好心鬧了笑話,只是佩服這幾位的坦誠和堅持,一時便也放鬆了許多,再沒有拘束之感,又是小聲問道:“卻不知狐族拜月,有什麼講究麼?我看它們並不是在修行,而是在舉行某種不不受自己控制的儀式一般……”

陰康看了千乘夫人一眼,見她點頭,也就說道:“原本這些事情,乃是狐族內部的隱秘,不過告訴你們,倒也無妨。狐族拜月,乃是一種印徹在真靈之中的本能,若是細說起來,大概是有‘思鄉’、‘念祖’和‘求恕’三個原因,代代相傳,不敢或忘。”

望舒聽得陰康這般說,一時起了興趣,便好生聽著他講述,也不打斷。陰康看著逐漸升起的月亮,一時感慨道:“所謂‘思鄉’,乃是因著太陰星遍照寰宇,亙古無休,一切有情眾生,抬頭觀瞧明月,都能與遍佈天下的親族,共享一輪明月,以此寄託對於故鄉的寄託,卻是我等狐族故地,無論是軒轅墳、青丘還是其他,如今都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只有透過這種方式,回憶最初的起源家鄉,不忘根本……”

望舒點頭,連著蘆屋道滿都是湊了耳朵過來,又聽陰康繼續道:“而所謂‘念祖’,則是念周天二十八宿之中,屬於‘商宿’的心月狐,思念的並非是封神戰後冊封的那位,而是最初的星宿古神,狐族先祖,早已消弭無蹤的‘心月狐’。”

聽到這裡,望舒就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意思,卻是陰康所說的這段往事,似乎與自己的身世隱隱約約有些聯絡,牽涉到上古浩大秘聞,乃是最初的一批古神,包括望舒和二十八宿在內的那些,除了女媧氏證得混元大羅果位,伏羲氏成就人道先祖,東王公和西王母依舊保留著自身的神性以及神職之外,更多的那些早已消失在時光長河之中,其神職本身也被封神臺上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所代替,卻不知祂們最後的歸宿是何處,又是經歷了怎樣的事情才會消弭。

陰康沒留意望舒的神情,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思路之中,繼續說道:“至於‘求恕’麼……先祖九尾狐狸服侍紂王帝辛之時,曾以酷刑殘殺帝辛之後姜氏,卻是姜皇后在封神臺上,被敕封為太陰星君——”說到這裡,陰康轉向望舒,用口型說南詔土語道“——也就是你的神職”,隨後才繼續道:“雖是往事越千年,再無是非功過可供評說,可為贖先祖之罪,狐族也本能膜拜太陰星君,祈求她的寬恕。”

望舒聽到這裡,心中思慮萬千,一時間諸多念頭湧入腦海,許多猜想都隱約冒頭,看著面前的一大片狐狸們朝著天空之中的明月虔誠膜拜,一時間整個人似乎都陷入了一種空靈之感,若有所思,一無所得,耳中隱約聽見了兩百多年前,女媧陵境界之中,明明自己已經昏迷,卻還是銘記於心的幾句話語“同虛空相,一無所有;明生死始,亦復如是!”

驟然間,蘆屋道滿和陰康都是瞬間後退兩步,隨即就見望舒身上瀰漫起一股淡淡的光芒,就如漫天的月華一般,隨即這股光芒擴散開來,融入周圍的環境之中。半懸空中的明月似乎都是著實閃亮了一下,接著就見望舒腰間,那一枚象徵月讀命權柄的勾玉一時浮起,在他的胸口碎裂成細小的粉末,一點一滴融入了他的血肉之中,叫他整個人愈發皎潔柔和起來。

似是有所感應,空地上的一眾狐狸都是一時轉頭,紛紛轉向望舒,朝著他虔誠而無意識地膜拜下去!

道滿滿臉驚訝,就聽陰康用漢話說道:“這是……覺醒?”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