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手中的玉刀,乃是得自南詔開國之主皮羅閣的贈送,後在靈均老道助他煉化之時,得了靈寶天尊的一絲氣息灌注其中。當年在女媧陵遺蹟之中,望舒將玉刀借給馮元清使用,後者則是有幸見到了通天教主的宙光殘影,聖人也是將整柄青萍劍的劍意灌注在了玉刀之中,使其威能大增,卻是叫望舒難以掌握。

雖然說靈寶天尊與通天教主都是同一位聖人的化身,可其所代表的法理還是稍稍有些不同,卻是通天教主的殺伐意境要更加重些,相比起來也更看重感情,可謂是聖人有情的一面,其法器卻是與人的心性十分要緊。

望舒自己從來都是嫉惡如仇,不避劫數的,多少與靈寶天尊的意境相合,卻又比不上通天教主那般殺伐果決,動起手來總要留著三分情面,不是遇上十惡不赦的妖物邪道,一般不願意痛下殺手,卻是與這玉刀的殺伐之意不合,受其抵制,運轉不靈。

到得如今,也不知趙老道從哪裡搞來的三寶玉如意精氣,卻是與望舒手中的玉刀相合而相剋,原是這三寶玉如意與青萍劍一般,都是象徵著“紅花白藕青蓮葉,三教原本是一家”的人闡截三教教主法器,自身與青萍劍之間有著莫名關聯,又是能夠以元始天尊的開天磅礴之氣,稍稍中和通天教主的殺伐果決意境,卻是一時叫望舒能夠更加貼近自己的玉刀,不再為難以掌控而感到煩惱。

原本,望舒已經打算將這小玉刀送給馮元清使用,這下卻是不必,得了趙老道的相助,一時間能夠運用自如,倒是也叫他滿意,始終這東西是皮羅閣送給他的,對他來說也是意義非凡,若是有法子,他還真不願意捨棄了。

一時間,望舒喜上眉梢,連連感謝趙老道的慷慨,卻又聽得趙老道笑道:“無妨,始終比不上靈均手裡的誅仙陣圖來得珍貴,卻不是聖人法器本身,只是一縷意境而已。不過這一縷意境對老道來說用處不大,對你倒是頗有神效,算得上抵過,老道便不虧欠靈均啦!”

望舒感激點頭,知道這東西對自己來說著實有用,在幫助自己掌握小玉刀的同時,也有意無意之中成全了三清原本三位一體的意思,卻是這會兒子,望舒已經開始有些遐思,暗道若是有朝一日,自己再從哪裡得到了太乙拂塵的意境,豈不是要叫這手中法器齊集三清意境,聚合三教之威,補全原本殘缺的天地,成就無上神威的寶物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想歸想,望舒也就只能想想,卻是聖人法器,何其難得,能夠湊齊兩件,已經是自己莫大的緣分,若是再奢求圓滿,只怕是禍非福,一切還是隨緣,才能保得自身。

趙老道見望舒神情變化,復歸平靜,一時也是微微點頭,暗道果然不錯,口中也是讚道:“好孩子,不貪心,很不錯。如今你這寶物也得了,卻是崑崙論道之事,可有什麼想法麼?若是你有什麼高見,也可以說出來與大家參詳,只要不涉及根本法門,都是好的。”

望舒一時羞澀,卻是自己這麼多年以來,唯一悟出的也就只有無窮宙光之中的絕對唯一一點,其餘所修法門,都是來自於別人的傳授,自身並無多少創新,實在不好拿出來班門弄斧,便也搖了搖頭,說道:“弟子年紀還小,修為有限,不敢在哦諸位高人面前獻醜。”

趙老道笑笑,也知道這論道場合,要叫一個不足百歲的小孩兒上去說講,著實有些不合適,也不過是隨嘴一問。

一老一小正在友好交談,就聽得望舒身背後傳來了閒元道長的聲音道:“望舒,你小子起得挺早啊……趙祖師在此,是弟子冒犯了……”

趙老道心情正好,倒也不計較這些,卻是尋常時候的他,對於這禮數之事還是著實嚴格,若非望舒在此,叫他心中歡喜,只怕閒元道長這一嗓子,就要被他訓斥許久。看了看閒元道長,趙老道也就笑道:“你年紀也不小了,怎的還是這般冒失?在孩子們面前,多多收斂才是!”

閒元道長點頭稱是,卻是他自己只是教宗修為,趙老道卻是真實不虛的祖師高人,雖是比不上那些頂尖祖師,身份也是放在這裡,又是執掌十大洞天之首,其實隱隱有些家長風範。也只有靈均老道那樣的奇人,和他教出來的望舒這等弟子,能夠在趙老道面前做到無拘無束,不論輩分禮數,別人卻是不行。

一眾人站在這裡,望舒有時間繹心臉上頗有些疲憊之感,一時也是真心關心道:“繹心師姐,你沒休息好麼?”

繹心搖了搖頭,紅著臉看向閒元道長,便聽閒元道長說道:“昨日西王母降臨之時,繹心修為有限,被模糊了意識,雖是沒什麼大礙,還是傷了精神,須得調養幾日,也是老毛病了。”

望舒和趙老道暗暗相對一眼,也是知道繹心昨日是引動了另一個自己的降臨,自是耗費元神,卻又是她自己對此一無所知,閒元道長也不願意戳破,便聽望舒說道:“原是我不好,連累了師姐。”

繹心又是搖頭,朝著望舒微微一笑,輕聲道:“不怪師弟。”聲音卻是比奶貓叫還親,還未落在眾人耳中便被一陣清風吹散。

說了會兒話,望舒便看見有一名中年模樣的道士朝著廣場正中走去,一時也是與眾人一道將注意力集中過去,便見那位道士輕輕敲了三下正中的玉鼎,三聲脆響之後,見得眾人都看過來,便說道:“諸位道友,貧道是靈墟福地的周養真。前些日子得了諸位道友相助,貧道已經將這《通玄真經》之中的一段註解完畢。如今論道之期將盡,得崑崙諸位祖師允許,在此拋磚引玉,以小小領悟,與諸位分享。”

望舒聞言,知道是閒元道長所說的論道之期,分享道果的時候來臨,卻是先由一片對經文的註解引發,一時也是很感興趣,便也側耳傾聽。

那周道士身形壯碩,嗓音也是著實洪亮,誦唸起《通玄真經》和自己的註解來,抑揚頓挫,合轍押韻,單純其音調,就已經蘊含了大道道理在其中;再加上其結合眾人智慧,做出的一番註解,便更是隱隱要將這真經之中的意思闡釋清晰,叫望舒聽在耳中也是很有所得,一時跟著搖頭晃腦,幾乎就如童蒙學子一般。

半個時辰之後,周道士的聲音逐漸停歇,卻是他所註解的經文,在整本《通玄真經》之中也不佔多少篇幅,雖是意境深遠,道理明晰,卻也叫望舒有些意猶未盡之感,倒也還是著實感謝,與周遭一眾修士一起,發自內心地朝那周道士行禮感謝,齊聲道:“多謝周道友!”卻是連著幾位祖師也是一般無二,乃是對“道”本身的尊重。

閒元道長見望舒意猶未盡,便也小聲對他說道:“這經文註解,需要耗費浩大的智慧,尋常人終其一生,也注不清楚一本真經。周道友註解的部分,雖是不多,卻也是凝結了他本人這百年來的思維智慧,又是有著諸多道友的提點指正,已經十分接近大道,每一個字都是難得,卻是要註解完一本真經,只怕是需要千餘年的光景。”

望舒聞言,一時驚歎,卻是心中對這些註解經文的高人一時生出無盡的崇拜。文字工作,原本就是枯燥而寂寞,加上大道真經,雖是字字珠璣,卻也佶屈聱牙,差之毫釐,謬之千裡,能夠將一本經文,註解得所有道友都認可,卻是著實需要花費功夫,這位周道士,便也是像熊道人一般,畢生都獻給了道理,甚至不惜耽誤自己的修行,著實難得,也是值得敬佩。

事實上,凡塵俗世之中,那些所謂“飽學鴻儒”註解的先聖經文,許多都是有著謬誤,卻是凡人生命有限,又是被功利名聲遮蔽了雙眼,矇蔽了智慧,甚至為著達到某種目的,刻意曲解經文,註解出來的東西,自然是無甚價值,叫望舒翻看兩頁就像發笑,恨不得買一本下來當作笑話集錦看,卻是誤人子弟之處,叫人實在是哭笑不得。

周道士註解的這一部分經文,顯然也是千年之內不可能出現在人世之間流傳,卻不是道門小氣,乃是這等沒有完本的註解,很容易被尋常人棄如敝履,卻是顯不出其價值不說,還玷汙了真實不虛的大道,卻是一眾高人所不願見,寧可自己領悟了傳授下去,也不能叫別人對弈輕慢了周道士的百年苦功。

眾人聽聞周道士的註解之後,對其都是大家讚賞,但是轉過頭來,又是有了不少新的領悟,要與周道士交流,一眾人三三兩兩,圍在一處,卻是今日所交流的道果,便是只有這一篇經文註解,其餘的東西,就等待明天,卻是剩下的時間,乃是眾人討論消化的時候。

趙老道也是對周道士的註解連連點頭,又是轉過頭來與望舒討論。望舒曉得這是趙老道指點自己,便一五一十說了自己的心得,又聽閒元道長和趙老道給他闡述其中理解的偏差之處,再回過神來,竟然這一天已經過去,卻是比起聽靈均老道講道,要更叫人沉浸許多,也是此時此刻,乃是有一位祖師,一位教宗,為他講解諸位高人的智慧精華,比之尋常靈均老道孤身一人講道,自是更加豐富而有內涵,不能相提並論。

回憶著心中諸多領悟,望舒一時間也是著實感嘆,卻是看來,自己來著崑崙論道只會,倒是來得對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