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八卦臺法壇之上,通天教主沒有絲毫表示,只是依舊靜坐。馮元清不敢多想,依舊好生拜謝,隨後才緩緩起身,領著元香道姑站在一旁,等待觀瞧事態發展。四聖破誅仙,乃是既定的天數,對於馮元清來說,更是早就聽自家師父講過。只是他先前遊歷了人世間唯一布成的一次誅仙陣,這下又要見證誅仙陣的破滅,雖是心中有些不願,卻也是能夠很大的收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刻的馮元清心裡,已經大概明白了女媧氏這般舉動的意思。

果見片刻之後,陣中的地水火風一時平息,劍光也是消失不見。馮元清知道,這是四位聖人已經進入陣中,自身牽引劍光,叫門下弟子取走了倒懸在旗門之上的誅仙四劍。此時此刻,誅仙陣已經被破去一半,只待四聖攻來,擊敗陣眼通天教主,便能將其徹底破去。

馮元清打心底裡不願意看見誅仙劍陣被破,又是不願意看見通天教主吃虧,只是這一切都是定數,是已經發生過的過去景象,縱是聖人也不能改變,卻是通天教主也知道自己難敵四聖,只是心中不服,想要以神通對抗天數,一定要做過一場,看見結局,方才罷休。

片刻之後,便見一名白髮蒼蒼的垂垂老者領頭,身後跟著一位手持三寶玉如意的老者,一位提著七寶妙樹枝的中年人和一位坐在十二品蓮臺之上的修士。這四位,便是道德天尊,元始天尊和西方教的準提道人與接引道人。

八卦臺上的通天教主一時睜開眼睛,見了四位聖人,也是傳出浩大意念,指責四人不顧廉恥,以多欺少,四人對他一人。雖是沒有聲音,可意念傳達起來,更能表現情感,卻是叫馮元清和繹心站在一旁,都感覺到了通天教主的憤怒與不滿。

為首的道德天尊也傳出意念,勸說通天教主回頭,卻是此番封神大劫,乃是天道演化,無人可以對抗。通天教主與靈寶天尊異體同心,應該知道天命難違,截教定當覆滅。若是通天教主執迷不悟,四位聖人為了維持天數,就說不得要一齊動手了。

通天教主一時怒極反笑,意念傳出,卻是他創立截教,原本就是取“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一線生機”之意,要擷取這一線生機。今日天數在此,他身為天道聖人,卻是要看看天地間是否真有一線生機,大劫中能否出現逆轉機緣。

道德天尊一時輕嘆,也知道通天教主乃是靈寶天尊化身,歷劫渡人。只是這歷劫渡人的法門,也有多種,卻是破滅劫數也是,自身應劫也是。通天教主創立截教,就是要尋求一線生機,可以說是本性,不會被自己說動。只是天數在此,誅仙陣擋住了西岐討伐商紂的道路,卻是通天教主逆天而行,他們聖人作為天道法理化身,不得不出手將其破除。

兩邊根本理念不同,再說也是無益,一時四位聖人齊齊出手,圍攻通天教主。站在通天教主一旁的多寶道人眼見四聖圍攻師尊,明知不敵,也不得不出手對抗,卻是法寶還未打出,便被道德天尊甩出風火蒲團將其裹住鎮壓,收入袖中。

誅仙陣前,截教已經損失了多名弟子,如今多寶道人被道德天尊鎮壓,通天教主更是怒不可遏,一時起身,提起面前的青萍寶劍,朝著四人斬殺而去。

這青萍劍乃是通天教主創教之寶,象徵著“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本來是一家”的意念,與道德天尊手中的太乙拂塵,元始天尊手中的三寶玉如意三位一體,是人闡截三教一家的象徵。兩位天尊見了此劍,也是嘆息,又是一個祭起太乙拂塵,一個祭起三寶玉如意,攔住了通天教主的青萍劍,卻是三教立教之寶,互相不願攻伐,只是糾纏一處。

隨即,通天教主又是取出紫電漁鼓,朝著四聖迎去,一時間就見四聖那邊,接引道人座下的蓮臺放出無盡光芒,輕柔而不受力,一時擋住通天教主的攻勢。元始天尊則是一道清光揮手而出,撲向通天教主。通天教主閃身躲過清光,卻躲不過道德天尊手裡的柺杖,一時挨了幾下,跌倒在地,又見準提道人祭起加持神杵,朝著通天教主打去,又是擊中,一時全功。

通天教主被四聖圍攻,原本就是必敗之局,又是聖人算計周密,每一招一式都在五位聖人算計之中,自是以一敵四,萬難取勝,不過瞬息,便被打倒在地,沾了塵埃在身。

聖人萬劫不磨,爭的乃是一絲臉面,如今通天教主被擊中數下,身墮塵埃,已經失了麵皮,便也不再執著,一時起身,整理衣冠,卻見周遭整個誅仙陣一時化作虛無,重歸天地之間。

四聖勝了通天教主,破去誅仙陣,一時也就退去,又聽通天教主傳出意念,揚言決不罷休,定要找回場子,一時都是無奈,知道天意如此,四位還要與通天教主再做過一場,才能使得西岐大軍順利進發。

就在通天教主祭起青萍劍的瞬間,馮元清手裡從望舒那兒借來的小玉刀一時震顫不休,像是見了舊主人一般,叫他一時忙著壓制。待得誅仙陣破去,一股破滅意境四下彌散開來,馮元清元神內部的誅仙陣烙印也是蠢蠢欲動,一時激發,與周遭虛空爭奪,奪得一絲破滅殺伐意境,融入自身。

通天教主眼見四聖離去,眼神不忿,正欲起身迴轉碧遊宮,再做打算,忽然眼中神光閃動,無數場景隨生隨滅,隨即也是微微一陣,露出笑容,朝著馮元清兩人所在看來。

馮元清正忙著鎮壓手裡的小玉刀,又是吸納周遭的殺伐之意,一時見通天教主目光投來,也是嚇得魂不附體,卻是先前時候,五位聖人根本沒有看他和繹心道姑一眼,聖人打鬥之中的法器神力也不曾傷了他們。卻是不知為何,這下通天教主竟是看了過來。

兩人呆愣當場,就感覺到通天教主的意念彌散開來道:“女媧氏算計深刻……既然如此,便不需叫此劍在萬仙陣中白白破滅,便宜小的罷!”意念波動間,就見通天教主輕撫手中的青萍劍,隨即一股氣息從劍中衝出,融入馮元清手中的小玉刀裡,叫那小玉刀一時光芒大作,幾乎要叫馮元清把持不住。

再看通天教主手中的青萍劍,雖是氣息不曾衰弱,本質卻是已經大不如前,由不可破滅,萬劫不磨的聖人法器,變成了一件尋常之物。馮元清心有所感,想起之後萬仙陣中,通天教主被準提道人以七寶妙樹枝打碎一柄寶劍,原來如此,便也連忙跪拜感謝。

通天教主直如不見,又是伸手一指,就見馮元清和繹心道姑身後出現一條虛空通道,隨即通天教主立地飛昇,朝著三十三天之外的碧遊宮飛去,暫時離開凡塵。

繹心道姑看著通天教主離開,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竟是叫馮元清這般認真感謝。先前馮元清身上發生的一切變化,也只有他自己才能感覺到,卻是無論是鎮壓玉刀也好,汲取周圍的殺伐意境也罷,都是發生在剎那間,卻是繹心道姑不知。

馮元清也不知道要怎麼跟繹心道姑解釋,只得說道:“女媧氏將我等送到這裡,原是算計好了一樁機緣。今日我倆得見這上古第一殺陣的真形,完整走過一遭,更是體會了開天闢地以來唯一的一次大陣神威,卻是獲益匪淺。此刻不是領悟的時機,待得離去之後,我便將這誅仙陣的精髓傳授於你,助你感悟今日之事的奧妙所在。”

繹心道姑聞言,卻還是有些不解,她性子和善,不喜爭執,此行無論有沒有好處,她都不是十分在乎,只是一心想要將元香師姐快些救出來,見了她平安就心滿意足了。馮元清正是知道繹心道姑的脾性,才將她帶在自己身邊,卻是元武為人冷漠,只怕不會像自己這般照顧繹心師妹,難免要叫她吃虧,卻是不美。

其實作為洞天福地的高徒,繹心道姑的神通和手段都不算太弱,只是性子實在是太過綿軟了一些,又是害羞膽怯,自然是要處處吃虧。她這種性格,放在凡塵俗世之中,自然是好人有好報,定能平安過日子;可如今作為修士,諸事纏身,不能斬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卻是容易受其侵害,自是後患無窮。

馮元清甚至懷疑,女媧氏將他兩人送來這裡,不僅是因為他自己與通天教主有緣,能夠完整得到這一番機緣的好處,更是為了叫繹心道姑得些殺伐果決之意,磨練自身,改變性格,才是亂世存身之道。

也正因此,馮元清才大方承諾要將誅仙陣傳授於繹心道姑,卻是女媧氏給下的機緣,自己自然是要利益最大化。繹心道姑本性純良,自是不會做出什麼不利於自己的事情,加上她師傅與自己的師父也是多年的好友,兩家親近,倒也不必太過保守,該給就給,展現魄力,才能得到更大的回報。

至於此間之事,是真實發生還是幻夢一場,是宙光回溯還是因果逆轉,馮元清自己也鬧不明白,也不需要鬧明白。反正得到的好處是真實不虛,情境中遇見之人又都是混元大羅的聖人,一旦機緣觸動,化虛為實,變假成真也不是什麼困難之事。或許先前的通天教主都是歷史的刻印與虛影,可在祂賜予馮元清好處的時候,那股意境和思維靈動卻是真實不虛的。

既然通天教主指出了明路,馮元清自然樂得省事,一時又是拉起繹心道姑的手,兩人朝著通天教主破開的虛空通道走去,卻是元香道姑的下落依舊成迷,若不儘快將其救出,事情只怕會變得更加棘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