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元清等人乃是中原道門派來,領奉的是自家師傅的意思,在靈均老道面前,他們只要表示足夠的尊重即可,不需要像望舒他們,嚴格執行師徒之禮。故而他們幾人能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望舒他們卻是不行。這下靈均老道還有話說,望舒等人便不能擅自離開。

眼看著馮元清等人離去,靈均老道也是看著望舒,輕嘆道:“為師先前所說,你都聽清楚了?”

望舒點點頭道:“弟子聽得清楚。”

靈均老道又道:“聽了這些,你還願意去那女媧陵一探麼?為師還是那句話,若你不願,不去便是。一切種種,自有為師替你了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嘉月聞言,也是轉頭看向望舒,希望他聽聞崑崙山之事後,能夠回心轉意,不再去冒那等風險。只可惜望舒搖了搖頭,堅定道:“弟子感謝師父。不過弟子還是希望,能去女媧娘娘的遺蹟一探。從師父先前講述的崑崙山之事中,弟子倒是悟出一個道理,便是這聖人遺蹟出世,必有其因果算計,縱然不能在當時獲得回報,日後也定能彰顯聖人算無遺策。”

靈均老道聞言點頭,輕聲道:“既然你心意已定,為師也就不再勸你。該說的,不該說的,為師都已經說與你們知曉。之後如何,就看你們的造化和緣分了。無論如何,此行千萬小心。你也知道聖人算無遺策,就該曉得,危急關頭,白白犧牲性命,也是無益的。”

望舒點了點頭,看靈均老道已經沒什麼要交代的,正打算告辭,卻見一旁的熊道人突然站了起來,走到自己面前,一時輕聲道:“望舒小友,我看你福澤深厚,仙緣濃烈,此次也未嘗就沒有收穫。不知小友此行,可有什麼目標,像是要求得法寶丹藥,還是其他?”

望舒看著熊道人,從他臉上卻也看不出什麼東西。熊道人這番話語,像極了路邊擺攤算卦之人的話術,一面捧,一面問,像是套話一般。不過望舒自然曉得熊道人不會跟他開這等玩笑,又見靈均老道也不說話,便直言道:“弟子此去,一是應終南陳祖師重託,探尋女媧娘娘的道理;二是藉著探索古神遺蹟,解答心中的些許疑惑。”

熊道人笑著點頭道:“好,不求丹藥法寶,可免一劫。陳祖師之事,我也聽靈均道長說過。不過你心中又有什麼疑惑,要去到這古神遺蹟中尋找?”

望舒轉頭看了看嘉月和大師兄,沉默片刻才輕聲道:“弟子生來與眾不同,元神特殊,不知是福是禍。師父曾說,存在即有道理,一切順其自然,弟子信服,卻也認為萬事有因有果,必有緣由。女媧娘娘乃是人類始祖,創造眾生。弟子想從祂的遺留道理之中,弄清楚自身情況的緣由。”

此言一出,熊道人轉頭看了一眼靈均老道,見他依舊沒有表示,這又轉回頭來,輕聲道:“追本溯源,明晰自我,原本也是求道存真的正途。混元大羅聖人,超脫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自身即是法理,無遠弗屆,洞悉過去未來。若望舒小友真有仙緣,想來定有所獲。”

說著話,熊道人也是端起茶杯,輕啜一口道:“我這裡有些人盡皆知的話語,還想再嘮叨幾句。自混沌開闢以來,天地間有六位證得混元大羅的果位,是為六位聖人。其中三清天尊,乃是我道門主神。元始天尊象徵開天闢地,道德天尊象徵傳道授法,靈寶天尊象徵歷劫渡人。此三位天尊,合稱三清,已經包括了從世界創生,到一切寂滅的大羅道理。”

“而三清天尊之外,還有西方二聖,是為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接引道人象徵開悟與寂滅,準提道人象徵度化與宏願。三清二聖之後,便是地母聖人女媧娘娘,象徵創造與救贖。”

“六位聖人,三清居三十三天之外,運轉天數道理;二聖存西方極樂之中,接引渡化凡塵;只有地母女媧氏,化身在凡塵俗世,造人補天,護持眾生萬民。聖人非人,乃是天道,卻也脫不得一個‘人’字。故而既是大道無情,又是人間有情,所謂‘道是無情卻有情’,便是此理。”

熊道人說道這裡,也是緩了片刻,又是糾結什麼,隨後才輕聲道:“作為地母聖人,女媧氏最是慈悲不過,相比起其餘幾位,更加偏私生靈,而非天數。眾生平等,不是一句口號虛言,卻是無論人也好,妖也罷,哪怕周天諸神,都是一般。”

說到這裡,熊道人直接打住,只看望舒等人一臉困惑,也不再說,自顧蹣跚走回桌邊坐下,小口喝茶。卻是這幾句不著四六,含糊不清的話語,耗盡了他的精神一般,叫這個矍鑠老者都顯露出了疲態。

靈均老道則是滿臉驚訝地看著熊道人,眼神中流露出些許難以置信和敬佩之意,卻是望舒他們不懂,靈均老道卻是知道熊道人的意思。只是這等天數機巧,除非自悟,否則旁人說得再透,聽在自己耳中,也是含糊混沌的。從靈均老道的角度來看,熊道人的話語,已經在不洩露根本機密的情況下,儘量說得分明,只是這根本機密,熊道人自己是否知曉,就不知了。

眼見望舒等人站在原地思索半天,一無所得,靈均老道也就揮手叫他們退下。望舒自是拜謝熊道人,卻是雖然聽不懂熊道人在說什麼,可看他的樣子,這真摯關心也是不假的。畢竟熊道人不曾證得長生,以他八十多歲高齡,有些糊塗也是可以理解,望舒也不願意太過根究,免得叫這位好心的老者為難。

眾人一時退下,靈均老道又是親手為熊道人斟滿了茶水,輕聲嘆道:“小徒何德何能,能得道長這般青睞眷顧。損耗道長之身,原非老道所願。幼子無知,老道代為謝過。”

熊道人這下似乎連眼睛都睜不開了,伸出雙手去接靈均老道的茶杯也是顫抖不休,嘴裡卻是說道:“道長精於算計,通曉天機,神通廣大,我遠遠不及。我自幼研讀經書典籍,佩服前人大德智慧的同時,也恨極了他們故弄玄虛,話講三分的壞毛病。今日之言,若是道長曾經與弟子坦誠相告,想來他們定有所獲。不過看望舒的樣子,只怕道長也故弄玄虛了。”

靈均老道一時苦笑,竟是起身向熊道人行禮賠了不是,道:“老道有心將一切說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教其如水流溪中,清澈見底;但求能有朝一日,水落石出。只是事非得已,情非得已,想說又難說,難說自難過,只得自己忍著。有道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道長若是不棄,老道就將這剩下的七八分傾訴傾訴,也是好的。”

熊道人也知道靈均老道的為難之處,不忍再出言苛責,也是微微點了點頭。算年紀,莫說靈均老道,就是望舒也不比熊道人小上多少;可論道理,靈均老道也有不明之處,還要與熊道人討教。一時間,這兩位耄耋老者在丹房之中,盡情傾訴,細細商談,卻是不足為外人道。

此間話語,流傳出去一句,都是天崩地裂,日月無光的結果,自是謹慎非常。

而與此同時,數百裡外的女媧陵遺蹟附近,上百名修士已經圍在一方境界之外,只待法理衰弱,便一擁而入,搶佔先機,爭奪一線機緣,希望能見數百年無人飛昇仙界的歷史,終結在自己手裡。

也是這遺蹟法理,浩浩蕩蕩,又是光明正大。終南山陳老道能夠一眼看出法理衰弱的時間,眾修士中也有高人,或是觀察猜測,或是推演天機,大概都知道何時能夠進入。靈均老道所考慮的諸多事情,這些散修修士並不知情,卻是無論是封神往事也好,崑崙山遺蹟也罷,都是中原道門的秘聞,尋常正道弟子都不知道,一眾外道修士又如何清楚。

在密林邊上的某處平地,原本生長的茂盛植物被人以大法力徹底剷除,又是在清理出來的平整地面之上,搭建起簡陋的帳篷草屋,四下還刻下各種符篆咒語,用來祛除蛇蟲鼠蟻,提防其餘修士的進入。這些帳篷草屋雖是用料簡單,看上去越不甚牢固,不過勝在其風格大方,內部也是別有洞天。

這一塊土地,便是如今聚集在遺蹟附近的修士之中,最強大的一夥人開闢出來的。這群人總共有數十名,男女老幼都有,卻都是神通廣大,鎮壓全場不說,心思也是狠毒。最開始的幾天,這群修士下狠手誅殺了幾名挑釁之人,震懾得四周眾人都不敢再靠近半步。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來外道修士之中,稍稍平和清淨些許的,都投入了三清觀落單。想這種守在遺蹟範圍之外的,說不得都是些不甚純良的外道修士,又是誰也不太好惹。要不是這群人的神通實在壓人,只怕也不能佔據到這麼大的一片土地。

外道修士,也是修士中的一員,卻是清靜修為,自由自在的有;喜歡殺人奪寶,態度強硬的也不少。大道三千,外道八百,都是殊途同歸,通往混元大羅果位的路途,只有難易快慢之分,卻沒有正邪對錯之別。只是中原道門,傳承上古聖人道統,知道引發封神大劫的殺劫有多恐怖,故而不提倡修行殺伐意境,視這些外道為邪道,平日裡多有打壓,相處不甚愉快。

而此時,平地上正中的草屋之中,這一群數十名修士正齊聚一堂,為著正中間一位外面年輕,皮相英俊的男子而坐,正在商議什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