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羅鳳的到來,並未給三清觀內激起太大的波瀾,只是讓諸多修士得見了他這位南詔國主一面,也算是見到了本方地主罷了。對於閣羅鳳,眾人的評價倒也還算不錯,卻是那日他站在一眾修士面前,眼見唐王詔書被毀,雖是有些畏懼,卻也不曾太過失態,還是叫眾人暗中點頭。

站在上百位修士面前,還是大部分呢都有不俗神通在身的修士,能夠保持鎮定,已經是十分不容易了。神通法術,源自元神本質,諸多修士的生命本質都與南詔國主不同,以他一個凡人之身,能夠堅持,已經是十分難得。就是李唐唐王,面對這等情況,只怕也難以保持絕對的震驚,卻是人神殊途,不同就是不同。

而對於唐王的詔書,眾人都是不屑一顧。這些修士雖然不曾參與中原道門攪亂天數,運轉星象敗壞李唐國運一事,卻也知道以如今唐王的權勢,已經不可能對他們造成影響。原本世俗天家皇權,就是限制不到這些方外神仙中人的,更何況唐王那一道詔書下得太過誇張好笑,卻是自己做下惡果,想要眾散修替他善後,不說痴心妄想,也是的確想得太多。

毀去唐王詔書,便是給他傳達去了一個真實的意念,叫他好生治國,用心對敵,不要再將希望寄託在眾人身上。眾人中通曉天機的也是不少,知道以如今這般局勢,李隆基的皇位定然難保,李唐的國運卻還不至於斷絕。一個已經被天數背棄的皇帝降下詔書,對這些修士是一點都沒有影響的。

也是如今的人王帝主,已經不如上古年間的人族聖皇。遙想當年軒轅黃帝在位之時,與蚩尤大軍抗衡,莫說是凡間修士,就是上界古神,都紛紛前來助陣,乃是他道義所在,天數加身,何須什麼詔書,便自能夠四方高人來助,所向睥睨,聖德無邊。

到得封神戰中,武王姬發鳳鳴岐山,舉兵伐紂,也是八方來助,幾乎所有玉虛門人都助他退敵,更是在滾滾殺劫之中,驚動混元大羅聖人都幾番降世臨凡,原始天尊和準提道人都親自降臨在西周軍營之中,顯聖出手。

到得後世,始皇帝尚能召集天下方士,煉製長生不死丹藥,尋求延壽法門。雖是始皇帝最終未能如願,卻也是一紙詔書下去,天下修士來投,任他焚書坑儒,也不曾有任何怨言。更不說徐福那等先秦高人,相助始皇,雖為保他長生,卻也借他之力,開闢一方國土,功德無量。

始皇帝之後,便再無哪一個人王帝主能夠憑藉詔書調動天下道門,無論是正統大教的佛道兩家,還是眾人這般散修的修士,都是不遵王諭,不奉詔書,近千年來,沒有那個皇帝能夠號令道門方外之人。

此事在三清觀中,不過是激起了小小波瀾,成為諸位修士閒暇時候說笑的談資,倒是沒有什麼影響。只是隨著時間推移,當日終南山陳老道所預言的時候也是臨近了。天地法理運轉,乃是按照一定的規律,有章可循,以陳老道近千年經驗的毒辣眼光看來,誤差不會超過三個時辰。

日子臨近,西南趕來的修士也是越來越多,卻是那些先前沒打算來的,看見這麼多同道雲集,心癢難耐之下,像是熊道人這般趕來湊熱鬧的也是不少,就算不能進入遺蹟一觀,也能與天南地北的道友交流些許,對於一眾修士來說,也是十分難得的機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一日賜予閣羅鳳丹藥之後,馮元清等人也就算是完成了進入遺蹟之前的最後一個任務,平日裡除了給望舒等人幫忙,大多時候都在保養精神,卻是按照此前千年以來,中原道門探索上古遺蹟的經驗來看,此行不會太過平安順遂,中間必定會遇上許多困難,保養元神法力,是自己保持在一個最佳的狀態,對於眾人來說,也是十分重要。

這一日,靈均老道邀請熊道人在丹房中喝茶聊天,忽然聽見外面傳來了馮元清的聲音道:“靈均道長,弟子有事與你商量。”

靈均老道與熊道人相視而笑,揮手隔空開啟了丹房的大門,就見馮元清等六人齊齊站在門外,見裡面熊道人坐著也不驚奇,像是故意找著熊道人來的一般。靈均老道招手叫幾人進來,又見馮元清等人踏入丹房之後,丹房大門一時散發出迷濛光芒,隨即望舒、嘉月和大師兄都是一步踏了進來,神情都是有些疑惑,卻是靈均老道施展神通,直接將他們抓了過來。

馮元清見眾人齊聚,也就不多耽擱,與靈均老道和熊道人見禮之後,便直接說道:“道長,遺蹟法理減弱的時間將至,已有不少修士守在那一方境界附近。我等是否也該提前準備,動身趕往,以免到時候失了先機,將機緣錯過?”

望舒等人聽他這般說,才知道靈均老道叫自己來的緣由,一時也是打起精神,側耳傾聽。雖然此次靈均老道座下,只有望舒一人進入遺蹟,可是作為他的同門,嘉月和大師兄對此事也是十分關注。靈均老道考慮到這一點,也知道就算此刻不說,待會兒兩人也要向望舒詢問,不如就將事情辦得通透一些,故而連著他兩人也一起召來了。

聽聞馮元清這般說,靈均老道也是微微一笑道:“小友何必如此著急?機緣所致,乃是聖人在數千年前便安排好的。我等凡塵俗世,雖有過人神通,在把握天數上,也不過是聖人手中的一顆棋子罷了。一切都有定數,或早或晚,都在聖人算計之中。”

馮元清沒有想到這一層,也是對與他這個年紀的修士來說,對於高高在上的混元大羅聖人,傳說比史實要多,神話遠遠超過了現實。他們對於聖人把控天地的能力,雖是有所耳聞,卻也不曾親眼見過,又是多少有些懷疑,自是擔心。

相反,像是靈均老道、陳老道和熊道人這等通曉天數,上應天命的人物來說,對於聖人們的能力卻是沒有絲毫懷疑,卻是無論是上古傳說,還是經文記載,對於聖人們的一舉一動,都已經有足夠多的描述。雖然混元大羅聖人高高在上,生命形式都與一眾修士不同,不可思,不可想,可是已經發生的事實,便是足夠叫他們信服了。

特別是靈均老道,乃是親眼見識過聖人法身降臨,在踐行南詔立國一事的數十年中,反覆驗證的聖人的算無遺策,自是心態平和,十分淡定。熊道人雖然點滴法術不曾修得,跟尋常凡人一般無二,可他的經驗和見識,卻是足以與靈均老道對面而坐,相顧論道的,自也知道這等情況。

馮元清聽靈均老道這般回答,一時也是噎住,又是半天才說道:“弟子知道聖人神通廣大,卻也懂得一句‘事在人為’。如今遺蹟附近的修士,怕不是有個數百人。待得法理一時衰弱,眾人能夠踏入遺蹟境界,只怕頃刻之間,就能將整個遺蹟翻個底朝天。我等若是稍稍去得晚了,只怕落了下風。”

靈均老道聞言又是笑笑,心道這馮元清雖是少年老成,始終缺了百餘年的經驗見識,遇事還是沉不住氣,倒也符合他的真是情況。老道也不曾責怪,只是大袖一揮,就見這小小丹房之中,空間一時暴漲,頃刻就要變得比一座山頭都大。眾人原本站在一處,這下卻是相隔數里,彼此間容貌神情都看不清楚了。

馮元清等人不知靈均老道此舉是何意思,就聽得遠處傳來老道的聲音道:“馮小友,你看老道這一手,與聖人相比,孰高孰低?”

馮元清一時了悟,連忙大聲道:“弟子知道了。聖人神通,原不是弟子所能揣摩丈量,卻是弟子心中存了自大之念,褻瀆聖人。多謝道長指點。”

眾人疑惑不解,靈均老道卻是微微一笑,又是撤去神通,將丹房恢復原本大小。馮元清原本是看那女媧陵連著一方境界佔地也不過方圓百里,卻是這百里之地,對凡人算是遙遠,對修士卻不算什麼。靈均老道此舉,就是提醒他聖人神通無量,連老道這樣區區一屆凡人,都能玩弄虛空,以聖人的本事,納芥子於須臾也不是妄言。

眾人又自站在一起,才聽靈均老道緩緩開口道:“古神遺蹟,自有無窮玄妙。如今遺蹟境界之內,法理蔓延,常人不能踏足;待得陳祖師預言之時到來,法理衰弱,卻也不是憑空消失,只怕還會引起諸多變化。”

說著話,靈均老道站起身來,伸手一指,憑空凝結出一面水鏡,照出如今遺蹟附近的情況。看著諸多修士或是打坐,或是爬樹,死死盯著遺蹟,靈均老道輕笑道:“天地執行,都有其自然道理,力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滅。遺蹟附近的法理,如今能夠叫諸多修士駐足,待得其衰弱逸散,所引發的變化,也不是修士們所能承受的。”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也是知道這等力量迴圈的道理。就是虛空造物,也不過是借來力量,有借有還,本質上不是憑空造出力量,也不是憑空將力量消弭。遺蹟周圍的法理,自然也不可能直接消失不見,一旦發生變化,只怕動靜不小。

靈均老道見眾人理解,又接著說道:“況且聖人遺蹟,女媧陵原不是上古之後出世的第一個,想來也不是最後一個。卻是上一次聖人遺蹟出世,引動的天地變化,險些叫中原和吐蕃的修士盡數遭劫。今次女媧陵之事,又怎麼可能會簡單了去?”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卻是從靈均老道的語氣中,隱隱聽出了一絲肅殺意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