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朝著三清觀後院客房走去,閣羅鳳許久不來,環顧四周,又覺得這三清觀似乎有了什麼說不清,道不明的變化。他上次來時,還是年前,印象中三清觀神聖莊嚴,內裡卻不是很大;可今日再來,卻是那股飄渺浩大的出塵之感減弱許多,內部空間似乎變大了不少,雖然從外面看去還是先前一般,走進來卻是別有一番洞天。

閣羅鳳自是不知,這是他數月未至,三清天尊法理神像消失,而三清觀與周遭洞天福地合二為一,靈均老道掌控虛空的法門一時施展,才能容納下這麼多四方而來的修士,不至於太過擁擠。

片刻之後,眾人來到了待客的客房之中,望舒早已先行一步,準備了茶水點心,靜候眾人。閣羅鳳看靈均老道的眼色,將一眾親衛留在了屋外,自己跟著靈均老道進去,屋裡只有靈均老道師徒四人,中原道門六位青年和熊道人而已。

關上門喝了幾口茶水,閣羅鳳也就從方才的驚恐中回過神來,鎮定下來,也是一方國主,這點心性還是有的,要不是清眼看見皇權崩壞,也不至於叫他這般狼狽。

平靜下來,閣羅鳳才將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自己也是十分委屈。原是唐王派來的欽差使者,早在數日之前就抵達了蒙化城,想要上山宣讀詔書。可無論他們怎麼找,怎麼叫當地人帶路,走上幾個時辰,就是莫名其妙到不了三清觀門前,一時以為見鬼,又是不敢聲張。

帝王詔書,自有其嚴格規矩,卻是何時宣讀,何人宣讀,都有限制。一眾李唐欽差手持詔書,見不到靈均老道,眼看期限將至,心中惶惶不安,生怕耽誤了時候。不得以之下,只得去太和城求見閣羅鳳,硬著頭皮請他幫忙。南詔如今與李唐還在交戰狀態,尚未和解,閣羅鳳原本不必淌這一趟渾水。只是靈均老道預言在先,南詔遲早要再歸李唐,閣羅鳳也不像鬧得太僵,這才無法之下,動身幫忙。

只是先前的情況,並未隨著南詔國主降臨而改變,一眾李唐官員,還是莫名其妙不能走到三清觀面前。無奈之下,閣羅鳳只得將眾人留在蒙化城中,自己好人做到底,親率儀仗,前來幫忙宣讀聖旨。

只是這等事情,不好叫尋常百姓知曉,故而閣羅鳳一早遣散了沿途百姓,又是打發了三清觀內的善信。不僅如此,因著唐王詔書的特殊,閣羅鳳也不得不架起完整的儀仗,免得叫人落了口實,說他輕慢唐王,日後尋他的不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靈均老道聞言點頭,卻是如今這整座山都在他的掌控之下,李唐使者不能上前,原本就是他和熊道人商量定計,作法阻攔。只是畢竟是人王帝主的詔書,一眾修士再不願意看見,也不能躲避永遠。眼見閣羅鳳親自前來,靈均老道只得放開禁制,讓他前來,完成了此事,也就是了。

熊道人見閣羅鳳依舊有些擔心,便好生說道:“南詔國主放心,此事不會牽扯到你。唐王降下詔書,乃是詔諭靈均道長,要他率領如今齊聚西南的一眾修士。只是靈均道長德高望重不假,我等卻都不是道門正統,不受道長管轄,他自是不好干預。李唐號稱道德天尊傳人,老子李耳先師之後,尊崇道門正統,卻從不管我們這些散修的事情。平日不燒香,臨時抱佛腳,乃是無用之功。”

熊道人這話已經說得十分清楚,見閣羅鳳神色稍稍緩和,這才繼續說道:“況且如今帝星飄搖,天數有變。不敢說改朝換代,也是帝位流轉,就在眼前。縱是我等不接此詔,唐王也不會多作為難,卻是他火燒眉毛,自顧不暇,不會再尋煩惱。等此事平息……呵呵,王已不王,區區一份詔書,掀不起什麼波瀾。”

閣羅鳳聽得心驚膽顫,卻是從熊道人的口中,聽出了一些叫人害怕的意思。他雖然不認識熊道人,可也看出靈均老道對熊道人的尊敬和仰仗,又是幾番聽熊道人說話,都是言之有物,有理有據,心中自然而讓你也就生出了崇敬之意,願意相信熊道人所言。熊道人見狀也是微微一笑,自顧端起茶杯,卻是三清觀主還是靈均老道,他做了該做的,剩下的就要看靈均老道如何處理了。

靈均老道聽熊道人這般說,也是笑道:“國主宅心仁厚,屈尊為唐王宣讀詔書。此事只有好處,絕無禍患,不必擔憂。老道恬居西南教宗之位,也只是中原道門在西南的修士罷了,不敢號令諸位道友,還請國主不要介懷才是。”

閣羅鳳連道不敢,也知道靈均老道所言有理,自是不會因此而對他抱有任何不敬的念頭。更何況他登基之時,向靈均老道問道,如今靈均老道的預言,盡數實現,分毫不差,如此神通廣大之人,自是叫他不敢不敬。更何況先前諸多修士舉動,愈發叫他覺得靈均老道的平和益處,真心知道老道對他的幫助,自是信服。

靈均老道看他神情變化,已經知道他心中所想,也就笑笑,又是輕聲道:“如今南詔境內,出現異象,諸多修士雲集,怕是也給國主添了不少麻煩。國主若有為難之處,盡可與老道分說,老道能力所及,也會為國主斡旋些許。”

說著話,靈均老道又是一指中原道門派來的六人,道:“這幾位乃是我道門高徒,青年才俊,是我中原道門,遣來處理此番南詔之事的。國主雖與老道沒有師徒之緣,卻也著實為我道門在西南大興提供了不少幫助。想來我中原道門,還有厚報哩!”

馮元清聞言一愣,卻是他臨行之前,中原道門的確囑託他給閣羅鳳一些好處。只是此事他從未向靈均老道說起,此刻又有散修熊道人在旁,一時叫他有些為難,不知該不該在此時將事情了結。不過想到靈均老道也是道家高人,一言一行都有其道理,馮元清也就微微點頭,一時起身,反手一抓,從虛空中抓出了一個小小的玉匣。

熊道人饒有興趣地看著馮元清舉動,就聽他一時朗聲說道:“靈均道長奉中原道門符詔,前往西南開闢一方道統傳承,得到你南詔蒙氏三代國主,傾力相助,也是無上功德,善莫大焉。這裡有我道門先師高人,賜予你養生延壽丹藥二十八粒。你從今日起,每日晨起以露水送服一丸,一月之後,就見好處分曉。”

閣羅鳳一時聞言,喜不自勝,卻是幾十年前,他的爺爺,南詔當時的詔主盛邏皮便是得了中原道門賜下還丹一粒,延壽一紀,多得了一十二年的陽壽。一粒丹藥便有這等神效,眼前這二十八粒仙丹,豈不是要叫他統帥南詔三百餘載,助他成仙了麼?

臉上歡喜,閣羅鳳口中還是謙辭道:“道門前來西南傳教,乃是我南詔之幸,百姓之福。數十年來,靈均道長助我南詔一統大業,立國存身,蒙氏一門上下,乃至先祖,都是感激不盡,不敢再求回報。我雖為南詔國主,卻也只是小國之君,能力有限,不曾為大道傳揚,作出貢獻。閣羅鳳不敢受此丹藥,但謝道門高人恩賜!”

馮元清見了閣羅鳳歡喜神情,也知道數十年前那一粒還丹之事,一時笑道:“南詔國主,我道門前輩賜予,你好生收下就是。所謂‘長者賜,不敢辭’,這丹藥賜下與你,自有道理。更何況此丹比不得當年賜予盛邏皮王的還丹,不過是尋常養生之物,助你長壽尚可,叫你成仙卻是不能。你收下就是!”

閣羅鳳聽得這丹藥不是還丹,稍稍失望,隨即又是一笑,知道自己太過貪婪。不修道法,不出俗世,以他的福緣,能得個長壽也就該知足了,又哪裡能奢望數百年的壽元功果?一時間,閣羅鳳也是誠懇謝恩,又是朝那丹藥拜謝,就見虛空中一道清光閃過,撤去了玉匣之上的符篆禁制,叫閣羅鳳好生接過。

得了丹藥,閣羅鳳喜不自勝,又是與靈均老道說了會兒話,便匆匆離開。如今南詔境內,修士遍地都是,雖是少有心存惡念之人,卻也著實給南詔百姓帶來了一些變化。閣羅鳳身為南詔國主,國事纏身,不好久留,又要忙著向幾位李唐欽差回覆結果,打發他們迴轉,便也告辭。

眼看閣羅鳳離去,眾人也沒有送他,一時聽熊道人輕嘆一聲道:“道門高人賜下丹藥,難不成是這國主的繼承人有甚災劫?”

此言一出,望舒等人大驚,馮元清等人也是神情一變。這等秘事,乃是道門高人推算得來,這位熊道人雖是道理精深,卻不曾修有神通在身,如何能夠得知這等國運之事。驚天秘聞?

靈均老道自是點頭道:“熊道長精研經意,練達人情,我輩佩服。南詔國主之位,父子相乘承,只可惜如今王子鳳伽異命裡無緣,做不得人王帝主,只好辛苦閣羅鳳多做幾年國主,才能維持南詔國運傳承。”

此言一出,望舒才想起那日妖女闖入南詔王宮之時,曾說鳳伽異無帝王龍氣在身,故而她敢於對鳳伽異出手。如此想來,也是叫他恍然大悟,又是想到中原道門高人的一粒丹藥,都是世俗難求之物,唐王尚不能得,區區南詔國主又有何等福氣消受?不過是像當年盛邏皮時候一般,道門為了穩固南詔大權,助他延壽,給後人鋪路罷了。

想到此處,望舒等人也是神情黯然,卻是對於閣羅鳳之子鳳伽異,他們也如皮羅閣一般喜歡疼愛,如今知曉他的命數,一時也是心中悽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