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忙著應付安祿山的叛亂,南詔全力修築拓東城,靈均老道等人一下子也是輕鬆下來,卻是講經說法,互相切磋,一時也是不亦樂乎。望舒等人最近聽聞靈均老道說講虛空法門,大多都已經稍稍有些感悟,卻是再多聽些,說不得就能入門,屆時修為暴漲,神通又是水漲船高,在隱隱將要大亂的此間,也是極為難得之事。

只是太平日子總不會太過長久,卻是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天下大亂之時又哪裡容得道門眾人偷閒。這一日靈均老道正在講道,忽然一時心有所感,朝著西南方向看去。還不等眾人發問,就覺得一股偉力瞬間從西南瀰漫開來,無形無質,又是浩浩蕩蕩,一時壓迫眾人心神不寧,又覺得腳下震顫不休,似是地陷,連帶著整座山脈都搖晃起來,嚇得委蛇連連吼叫,安定山中眾多妖族。

遙遠西南的密林之中,一道道上古咒語像地湧金蓮一般從土地下滲透出來,一時瀰漫了整座密林,又是浩浩蕩蕩,首尾相連,一時間密密麻麻,看得人頭疼眼暈。隨著無盡上古咒語破土而出,原本在地面上生長了幾百幾千年的諸多參天古樹一時顫慄不休,隨即便見落在地上不知多少年的枯枝敗葉紛紛重獲生機,一時迴轉大樹枝幹之間,就連已經腐朽的部分,都重新凝結出來,按照落下的時間先後,逆序長回。

與此同時,大樹上無窮無盡的樹枝綠葉也如時光倒流一般,紛紛逆序生長,一一縮回發芽出來的地方。一時之間,只見成千上萬的古樹漸漸縮小,越長越矮,曾經碩大的綠葉變成了綠芽,綠芽又隨著不斷變短的樹枝消失不見;先前開過已經凋謝的花也重新倒著開了一遍,然後迴歸花苞,隨著樹枝一同迴歸原點。

一切在密林之中發生,終於有一顆最年輕的大樹將一切都縮回了土地之下,迴歸為一顆種子;隨後這種子破土而出,憑空飛起,又迴歸到旁邊一顆樹上,重新變成花,重新閉合,重新消失。一切自然發生,雖是違背常理,卻又讓人覺得和諧融洽。不過短短片刻,周遭所有的古樹都迴歸為種子,種子又回到孕育它的樹上,那樹繼續縮小,繼續迴歸為種子……

密林中像是刮過一陣颱風,中間卷著無窮無盡的種子。片刻之後,這片存在了數千年的迷離中只剩下一顆最古老,最長壽的古樹。然而這棵古樹也在不斷縮小,最終迴歸種子之中。密林中一切樹木都是這棵古樹的後代,它的種子卻是來自遙遠的地方。就見這最後一顆種子越變越小,最終變成了一株花蕊,一粒花粉,隨後虛空湮滅,再也不存在於世間。

所有的植物都已經消失,所有的動物也如植物一般逆轉了它們幾千年的生死迴圈,成熟的變幼稚,已死的復生,隨後迴歸母體,一代一代,按照既有的規律。直到古樹消失的瞬間,森林中最早的一批動物也在迷茫惶恐之中歸於虛無,一切迴歸了原點,只留下一片黃土,覆蓋在平整的土地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然而這黃土也存續不了太久,卻不是像動植物一般逆轉消失,而是直接憑空不見,似乎其當年出現,就是憑空出現的一般。

黃土也歸於虛無,一塊塊雕刻著上古咒文的青石方磚便顯露出來。方磚上的咒文和瀰漫在半空中的咒文一時交相輝映,隨即兩兩結合,每一個古字都尋到了配對的字元,糾纏一處,又衍生出新的咒文來,一時統一一體,逸散出莫大威能。

整個西南的天地猛然一震,隨即便有飄渺悠揚的天音響起,又是無窮無盡的字元旋轉落下,融入土地。只是這一切與三清天尊顯化類似,又有不同,卻是這天音古樸蒼涼,那字元信手稚拙。一切得聞得見之人,都不能辨認出這天音的來源,不能分辨出這字元的意義,不能窺視這一切變化的源頭,甚至不能感知到這一切的變化。

三清觀中,靈均老道驟然起身,瀰漫元神,卻是一無所獲,彷彿眼前一切都是幻覺。老道大驚之下,轉身看向三清天尊,就見神壇之上的法理神像,一時瀰漫出淡淡的清光,隨即便有三位老者身形緩緩浮想,凝視遠方片刻,一時無聲微笑,接著便走出了廟門,一個騎著青牛,一個騎著夔牛,剩下一個乘著一隻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的奇異生物,一時聯袂離開,緩緩踏入虛空之中。

眾人一時愣在當場,舉動不得,心中大驚,又是不知為何。片刻之後,就見半山腰一股白光沖天而起,託著一支翠綠樹枝和一朵潔白蓮花,朝著西方而去,亦是轉瞬消失不見。

回頭看去,就見三清觀神壇之上的三清天尊像已經化為了尋常泥胎,再無靈性,與大多數廟宇中所供奉的一般無二,再無特殊之處。靈均老道直嚇得魂飛魄散,卻是這三清天尊的法理之身,乃是三清觀在南詔的立身之本,如今南詔統一不假,卻也還有諸多麻煩,需要憑藉三清法身鎮壓。三清離去,說不得南詔氣數就要發生劇變,又是半山腰那兩位也是離開,卻是叫靈均老道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時間,望舒等人都是嚇得魂不附體,又是看向靈均老道,卻見他也是臉色難堪,神情嚴肅,一時也不敢發問,就聽委蛇一時喊道:“道長!兩百裡外,吐蕃邊境上,有數十裡的林地憑空消失,一切有生之物,都失去了感應!”卻是委蛇作為妖王,掌控南詔境內一切妖族,先前林中一切動物消失,也是叫他有所感應。

靈均老道還來不及回答,就見山路之上,一股煙塵頓生,由遠及近,顯出一個中年但不是俊秀的和尚身形來。和尚原本應該是清淨平和的,現在來的這慧明和尚臉上卻是滿帶著焦慮,還不等站穩在靈均老道面前,就已經出言喊道:“道長,準提佛母祂……”

慧明和尚的話語一時頓住,卻是看見三清觀中也失去了平日裡的法理清光,一時嚇得他說不出話來,卻是準提佛母與三清天尊雖然是一個級別的人物,可三清觀中足足有三位聖人的法相,如今亦是離去,那準提佛母歸去,倒也不是什麼太過難解的事情了。

靈均老道一時定定看向西南方向,片刻之後才喘了一口氣道:“諸位莫慌。一切有因有果,先隨我進來再說!”說著話。靈均老道一時轉身進入了三清觀中,看著神壇上已經化作泥胎的三清神像,又是嘆了口氣,好生行禮之後,這才轉過身來,面對緊隨而來的眾人,也不說話,大袖一揮,便是虛空中凝結了水汽,於半懸空中化作一面鏡子。

水鏡凝成,靈均老道也是松了口氣,卻是諸多大神離去,倒是不曾動搖南詔已經理順的天數和百姓信仰,眼下他施展起法術來,與先前一般無二,倒也是不幸中之大幸。否則若是天數倒轉,回到當年師徒四人初到南詔之時的樣子,只怕今後的日子,麻煩就要更多。

眾人也不是第一次看見靈均老道施展水鏡,早就習以為常,便也不再多說,一同朝著水鏡之中看去。有了委蛇提供的準確地點,靈均老道的水鏡也是直接照見了此番劇變的源頭,就見先前還是一片毫無人煙的密林所在,如今已經化作數十裡方圓的青石方磚鋪就。在這片“境界”的正中,一座高大古樸的青石建築拔地而起,看樣子卻是方方正正,數十丈高,數里方圓,形制古舊,似是上古廟宇祠堂的遺留。

靈均老道催動法力,將水鏡所見視角推向那建築大門上方的匾額,就將一塊整石雕成的匾額上面,歪歪扭扭刻著三個大字,卻是不是如今流傳的任何一種字型,叫望舒等人看得迷迷糊糊,一時不知道上面寫的是什麼。

靈均老道仔細看著那匾額半天,眉頭緊鎖,苦苦思尋,一時又是驚叫一聲,隨即整個人仰面向後倒去,伴隨著渾身不住顫抖,就像是發了羊角風一般,嚇得眾人一驚,又是大師兄一個閃身,瞬間扶住了靈均老道,沒叫他後腦著地。

眾人正欲發問,卻聽得旁邊的委蛇也是一陣嘶吼,發出了不似人聲的動靜,整個人滿面驚恐,一時倒了下去,卻是比之靈均老道還要不堪,一時間口吐白沫,雙眼反白,就像是看見了催命的文書一般,嚇得不能自已。

鳳鸞反應慢了一步,眼睜睜看著委蛇仰面朝天摔倒,一時不住抽搐,失了神志,也是嚇得難以自持,連忙撲向委蛇喊道:“委蛇大哥,委蛇大哥!你怎麼了?”

那邊望舒等人也是忙著搶救靈均老道,卻是他雖然被大師兄扶住,此刻也是顫抖不休,又是牙關發緊,喉嚨中發出陣陣怪聲,似乎是被嚇得不輕,卻是數十年來,眾人從未見過他這般樣子。

片刻之後,心中惴惴不安,緊張得手腳發麻的眾人好容易給靈均老道和委蛇灌下些許烈酒,叫他倆壓一壓心神,又是不斷扶打前胸,好半天才叫兩人緩過氣來,就聽靈均老道稍稍鬆動的牙關之中,一時擠出幾個音節道:“女……女媧陵!”

委蛇剛剛甦醒過來,聽見靈均老道這一句話,一時又是翻白眼昏死過去。三清觀中眾人,聽得靈均老道口中那氣若游絲的聲音,耳邊卻都像是響起了一道炸雷,一時個個呆愣,嘉月更是一屁股坐倒在地上,一時雙眼發直,喃喃自語道:“女媧陵?怎麼可能!怎麼可能!”

望舒這下正是驚恐交加,又是擔心眾人,一時急得眼淚都要落下來,又是連忙扶起嘉月,叫她做到一旁椅子上,與靈均老道和委蛇一起,用些烈酒壓驚,卻是不知她為何一時被嚇成了這般樣子,自己心中也是莫名惴惴。

一時間,三清觀中人仰馬翻,一眾高人盡皆失了常色,個個驚恐萬分,卻不似平常模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