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羅鳳此刻心急如焚,御使儀仗自然是要快了許多,又是差點將麾下的苦力轎伕累得吐血,從洱海邊上一路狂奔著朝三清觀趕來。也是西南天數多年前就已經理順,百姓們又是土生土長的烏蠻人,腳力比起中原漢人,著實厲害許多,這才能短短幾個時辰,就趕到了三清觀面前。

閣羅鳳更是從昨夜起就一直處於極度的緊張興奮之中,一路上在轎子裡被搖得左右晃動,此刻也是精疲力竭,眼下烏黑,臉上都起了細細的皺紋,也是著實辛苦,又是擔驚受怕,未曾一夜白頭,已經算是他心理承受能力過人了。

這張虔陀一死,倒是一了百了,死了清淨,卻是驚動了不知多少人徹夜未眠,又是辛苦操勞商議,也算是死得其所,重於泰山了。真說起來,要是泰山就此傾倒,只怕也不至於引動中原道門這般瘋狂地探究其根本。當然,其中最關鍵的,還是那一位神秘莫測的大能上主。

未時剛過,閣羅鳳終於趕到了三清觀門前,一時連忙走出轎子,卻是腳下一軟,心力交瘁之下,差點摔倒在地上,幸虧被一旁的親衛眼疾手快扶住,倒也不曾出醜。望舒等人這會兒也是將三清觀內收整一新,好不容易清閒片刻,正在喝茶,聽聞外面鑼鼓喧天,也知道是閣羅鳳到來,連忙跟著靈均老道外出迎接。

靈均老道一看那閣羅鳳走上前來,心中也是一驚,卻是昨夜還在水鏡之中看了這位南詔國主,卻不似今日這般憔悴模樣,此刻看他,就像是一夜之間經歷了十年光景一般,一時顯出衰老模樣,也是叫靈均老道看著感慨。

老道與閣羅鳳見了禮,將其引入三清觀中稍坐,打算待他稍稍安定心神,再問他昨夜之事。誰知道閣羅鳳被靈均老道領著,一隻腳剛剛踏入三清觀,就見正對著的三清天尊法理神像一時爆發出無盡光芒,生生將方圓五里之內的一切時間空間凝固下來,卻是叫眾人呆立原地,不知為何會引發這等變化,

隨後,在濃得耀眼的清光之中,眾人就見三道人影緩緩從神壇之上走了下來,一時圍繞在閣羅鳳身旁,又是觀察,又是討論,指指點點,不知在商量些什麼。靈均老道心中大駭,卻是這般情景,乃是三清天尊意念降臨,卻是當年準提道人上山來時都不曾出現過的異象,一時也是叫他心中惴惴,卻不知閣羅鳳身上到底有什麼特殊,竟叫三清天尊為之舉動。

清光之中沒有時間概念,許是瞬間,也可能是許久,那三道人影才緩緩遠離了閣羅鳳的身子,就見其中一名手持玉如意的人影一指那閣羅鳳,隨即就有一道說不清,道不明,若是不在清光之中,根本不可能看見的氣息從閣羅鳳五官七竅之中瀰漫而出,緊接著那手持寶劍的人影便是一劍揮下,劍光閃爍,引動望舒腰間的小玉刀震顫不休,將那氣息斬斷消弭。

片刻之後,清光緩緩淡去,眾人一時回神,卻見三清天尊的法理神像依舊好端端在神壇之上坐著,似乎從未有過舉動,之前發生的一切,宛若夢境一般,不可追溯,難以捉摸。閣羅鳳此刻只覺得心神一陣清爽,又是一時心思靈動了許多,回想起昨夜一切種種,竟有一種明鏡照物,自在心頭的感覺,對其中得失已經了然於胸,不再似先前那般渾渾噩噩。

要說閣羅鳳一直渾渾噩噩,似乎也有點冤枉了他,卻是作為南詔國主,他一直都是沖淡謙和的人物,只在那日痛毆張虔陀之後,心中才隱隱有了些許煩悶之意,竟是越纏越深,乃至於最後矇蔽了他的本身心智,叫他愈發暴躁易怒,才有昨夜殺入太守府,斬殺張虔陀這等失了謀略之事發生。

靈均老道眼見了先前所發生的一切,又是道行高深,不似望舒等人那般懵懵懂懂,心中隱約知道了些許事情,倒也不忙著說破,只是連忙邀請閣羅鳳拜見三清天尊,隨後便帶著他朝後殿走去,卻是先前眾人已經備下了香茶熱水,更有望舒從虛空洞天之中採摘來的些許人間難得的鮮果,用來招待閣羅鳳,安撫他緊張到極限的身體和精神。

閣羅鳳走進三清觀之後,一時神清氣爽,纏繞身子許久的陰霾之意一時消散,也不再那麼著急,自也是隨著靈均老道的引領,用了杯熱茶,吃了兩個果子,這才一時恢復了精神,眼神中的疲憊一掃而空,又是精神飽滿,起身朝靈均老道拱手道:“多謝道長,我現在好多了。”

靈均老道微笑著點頭,輕聲道:“老道什麼也沒做,國主要謝,應該感謝三清天尊才是。是天尊為國主消弭了隱患,恢復了精神,卻是要叫國主好生統御南詔,為萬民著想才是。”

閣羅鳳自是點頭,直說待得眼前之事理順,自要親自上來感謝三清天尊,隨後又是說道:“昨夜之事,想來道長已經知道了。出言阻止我的,應該就是望舒道長罷?”

望舒還在想剛才發生的事情,一時沒回過神,還不等他說話,就聽靈均老道輕聲道:“不錯。昨夜原是南詔先王皮羅閣顯聖在我三清觀前,告知我等事情發生了變化,天意有所轉變,國主將要鑄成大錯。老道派下小徒前去阻止,奈何個中還有些糾葛,未能趕上,著實可惜遺憾,也是天意如此,我等不能逆天而行。”

閣羅鳳點點頭,一時又是朝靈均老道施禮道:“道長,我不知怎麼了,又或是鬼迷了心竅,昨夜竟是盛怒之間,鑄成了大錯,將唐王的太守斬殺在了大刀之下。今日一早,我才知道唐王早已降下申斥我的詔書,卻是與此事難分前後。如此一來,唐王定不會善罷甘休,南詔子民,只怕又要遭逢兵禍了!”

靈均老道嚴肅了神情,一時道:“國主,此事老道需多說幾句。原本國主昨夜作為,未必是出自本心,個中關隘,三清天尊已然替你拔除,自是無礙。只是國主應該知曉,無論何種神通法術,也不能動搖人心,卻是國主早有殺伐之念,才會引來外魔,一時失了心智,少了考慮,鑄成大錯。”

頓了頓,靈均老道嘆了口氣道:“國主有今日災禍,也是你南詔創立之始,氣數上便沾染了血色,你等後繼之人,難免會帶有些許殺伐果決之意。這股意境,原是助你征戰討伐,建立功業,如今卻是被大能者所利用,又是運轉民意,造成了禍端。唉……”

閣羅鳳一愣,卻是不曾知曉什麼“大能者”也曾參與此事之中,連忙發問,又聽靈均老道嘆道:“此事不是凡俗之事,國主還是少知道些為妙。那位大能者來路不明,又是幾番舉動,亦正亦邪,老道不是他的對手,也不能把握他的心思。只是國主放心,今後一切,自有我道門處理,還有……”說著話,靈均老道轉頭看向閣羅鳳身後的一片虛空,輕笑道:“還有大祭司和慧明法師,也不會袖手旁觀的。”

一言既出,閣羅鳳身後憑空響起一道冷哼,又是一道宛若煙霧的虛影浮現,隨即消弭,只留下一道聲音道:“道長,天尊不曾驅逐了我,已經可以證明我巫教的清白。此事牽涉南詔國運,巫教自是不會袖手旁觀!”

眾人一愣,才知道是烏蠻大祭司御使鬼神,跟隨在閣羅鳳的身後,看樣子竟是閣羅鳳自己都不知情。不過先前閣羅鳳走入三清觀時,引動了三清天尊意念降臨,別人不知,三清天尊遍觀三界,沒有什麼能瞞過他們的。既然天尊不曾驅逐烏蠻大祭司的鬼神,便是證明了他的清白,自是能夠與他合作。只是烏蠻大祭司巫法被靈均老道說破,自然也就不能維持,這才散去鬼神,不再偷聽。

閣羅鳳一時神情尷尬,卻是不知不覺之間著了烏蠻大祭司的道,也是無話可說,畢竟那位掌握著南詔的神權。一時轉念,閣羅鳳又是問道:“聽聞道長所言,此事不僅有大能者參與其中,也有我南詔百姓的心念影響,卻不知這百姓的心意,如何能夠左右天數呢?”

靈均老道縷著鬍子,輕聲道:“天意即民意,此乃人道統天的道理,你不懂。國主可曾聽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語?百姓們自有心意,擰成一股,便能左右天心。只是人非聖賢,誰人都有考慮不周之處,一眾百姓匯聚,自是力量雄渾,卻也有其侷限。國主作為南詔之主,理當調理百姓的心意,卻不能任其施行才是。”

閣羅鳳似懂非懂,隱約知道自己昨夜所做之事,雖是得了民心,卻也失了體察,一時暗悔,又是說道:“道長,如今大錯已經鑄成,南詔說不得要被李唐討伐。以我如今兵力,抗衡一時還可,長此以往,卻不是李唐之敵。還請道長教我!”

靈均老道沉默片刻,輕聲道:“凡事有因有果。此事雖有外力干預,終歸還是你南詔的劫數。禮堂來攻,你且應下,卻也不能就此了斷了你南詔與李唐之間的情義。你且記住,南詔氣數,與李唐氣數相輔相成,一損俱損,萬萬不可輕言放棄。”

閣羅鳳點頭稱是,又是面露難色道:“可是唐王討伐,已是難免,我若抵擋不住,國破家亡,又何來氣數可言?”

靈均老道輕輕一笑道:“吐蕃贊普,不是幾番向國主示好了麼?國主一時倒戈,他日撥亂反正,也是可以。更何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閣羅鳳聽聞靈均老道的意思,竟是要他借吐蕃之力,一時有些發愣,又聽聞靈均老道的“更何況”三字話音未落,就聽得身後傳來一聲雄渾嗓門道:“更何況南詔還有我等三人!你人不夠,我們手下的小妖卻是要多少就有多少,不怕他李唐來攻!”

閣羅鳳聞言一震,轉頭看去,卻見委蛇、鳳鸞和陰康三人聯袂大步走進,身形逆光,一時變得十分偉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