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過了數月光景,望舒等人在靈均老道的帶領之下,將山中的扭曲空間一一理順,使得天地法理賜予的那一片洞天福地徹底與整座山脈融為一體,又是委蛇與靈均老道聯手,施展莫大神通,真實不虛地移山倒海,利用山石樹木在山中佈下的浩大陣法,使得表面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山脈之中,隱藏了諸多扭曲摺疊起來的空間,又是尋常不能叫人發現,凡人只能在機緣巧合之下窺探些許,又是轉瞬即逝。

照理來說,天道無私,既然賜予,就應該對眾生百姓一視同仁,眾人將這一片洞天福地扭曲隱藏起來,多少有些不妥。只是靈均老道乃是見多識廣的人物,告訴眾人此乃道不可輕傳之理,乃是此間一切種種神異,已不是世俗應該所有,凡人若是有緣,自能探尋其中路徑,得遇仙緣,否則直接敞開了叫百姓們予取予求,反而會使得他們不思進取,習慣了不勞而獲的生活。

望舒等人對這等道理似懂非懂,也是知道世上原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一切所得,都是在付出之後,仙家洞天,也是眾人辛苦把握氣數得來,即是願意分潤,也不改白白拱手送給凡俗,反而是誤了他們的前塵。

靈均老道怕眾人心中還有顧慮,也是將道理講得分明透析,卻是這修仙求道,原是好事,只是若是凡人都去修仙,世俗便被耽誤了下來,只求自身,不求外界,卻不是什麼好事。有道是天道至公,這求道卻是最自私不過,古有萬人煉丹,一人昇天之說,並非虛妄之言。人各不同,在求仙訪道的道路之上也是有快有慢,若是因著求道,使得人心自私,反倒是害了那些天資不甚出眾的人物,使得天下一切都集中在了修煉有成的人手中。天之道,損有餘而不不足,如此一來,定會招來莫大禍患,只怕又要興起大劫。

眾人聽得似懂非懂,倒也不是十分在乎,也知道這求仙之事,講究機緣,緣分一道,自然也就順風順水。據委蛇所說,早千餘年前,世間的修士都是避世不出,一心修行,卻是在冥冥之中奪取天地氣數,又是修行人從來都是違背天道運轉,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匯聚一切於己身,最是有借無還的作為,才招致天發殺機,人闡截三教墮入大劫,引發封神之戰。

這些道理,原是天地之間最隱秘的一部分,靈均老道先前都不是十分知曉,全是委蛇這幾十年來跟著靈均老道修行,又是親眼見證過封神之戰的慘烈,這才心有所感,總結而出,卻是恰好與眼前情況相合。

靈均老道聞言也是連連點頭,輕聲說道:“不說別人,只看你我,便可見一斑。凡人百年便是壽盡,一切種種,盡皆迴歸天地自然,使得天數運轉圓融,不增不減。反觀我等修道者,一旦證得長生,便有數百年的壽元,若是證道封神,更是千年彈指之間。一切莫非天地賜予,我等卻是有借無還,自身越強大,外界越貧瘠,天長日久,定會惹來殺劫。這也便是世間無不死之人,天下無不滅之國的道理。”

嘉月聽著,一時皺了眉頭,思忖半天,出言問道:“若是照師父這般說,我等卻是這天地之間的蛀蟲了。若是如此,還修這‘道’作甚,左右還了天地去,自身還落得清淨!”

靈均老道哈哈一笑,又是說道:“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天數運轉,也不是分毫不差。我等這些年來,把握天機,運轉天數,參與人道,便是協助天地自然,把握人道正軌,乃是法理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自私修身,自然是招來劫數;修得神通,回饋天地,卻是莫大功德。你們也別妄自菲薄,卻是這長生之事,並非你等求得,而是法理賜予。”

望舒點點頭,又是說道:“師父此言大善,這長生之事,原非我本心所願。若是可能,我倒是願意發身長大才好,老這般年輕樣子,總是吃虧些。”

嘉月聞言嗤笑,一時說道:“師弟你生的小白臉一般,自是吃了這年輕的苦處,處處叫人看小。師姐我天生麗質,仰仗這一副皮囊,不知得了多少好處,就是尋常與人說話,人家都願意多聽幾句哩!”

靈均老道搖了搖頭,心道長生不是永生,幾名弟子不過是得了法理賜予,壽元大增,生長衰老,比尋常人要緩慢許多,卻也不是萬劫不磨,天長日久,總有肉身衰竭一日,卻是不知多少年之後了。如今師徒幾人,最小那個都是年過五張,卻除了靈均老道以外,一眾弟子都是少年人模樣。這等情況,在底蘊雄厚的中原道門也是罕見,卻是尋常修道之人,天資再高,要證長生,也要一甲子的歲月,屆時就算壽元大增,肉身也不可能返老還童,自是個個都是老道士樣子,倒是自己門下,出了三個不循常理的“小道士”。

不過眾人也就說說,卻是這師徒之間的情分,原不是在歲月相貌之上的。中原道門之中,也不是沒有那等能與委蛇比歲數的人物,門下弟子眾多,代代傳承,也是尋常之事。靈均老道雖然年紀比弟子們大,樣貌也是老朽些,可比起那等人物來,真是這一把年紀,還不如人家的零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也是眾人得了緣分,前來這南詔數十年的光景,一直偏安一隅,卻是甚少與中原道門有什麼往來,望舒等人小小年紀就跟來,眼界經歷自然是比不上靈均老道,對於中原道門真正的實力,也是有著誤解。靈均老道自是不著急向他們解釋,卻是冥冥之中早就知曉,自己等人早晚要離開南詔,迴歸中原,屆時親眼見了,幾個小的也就知道了。

調理虛空的手段,望舒等人並不掌握,也只是幫著靈均老道和委蛇弄些陣法,疏散山中動物而已,真正出力的,也只有擁有虛空挪移手段的靈均老道和委蛇而已,就連鳳鸞,也是辦不到的。故而眾人平日裡雖是辛苦,卻也只是身子奔波,手腳勞累些,精神狀態倒還是極好,隨時說說笑笑,日子也是好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一日傍晚,眾人圍坐在三清觀之中,聽取靈均老道講述虛空奧妙,一時忽然感覺到一股莫大法力傳來。還不等眾人反應,就見一道符篆出現在三清觀中,望舒見狀一嘆,卻是已經認出這是中原道門的符詔,此時送來,只怕眾人又要有些麻煩事情處理了。

靈均老道自是不敢怠慢,接下那懸停在面前的符篆,一時運轉法力,就見那符篆大放光芒,其中傳來飄渺聲音道:“靈均!蜀地出現了妖物,已經屠滅了幾個村莊,青城諸道友出手剷除,卻是被其逃脫,說不得已經往南詔方向去了!你這些日子警醒些,莫要叫南詔國運因此受損!”

眾人聞言,都是一怔,卻是不料此次傳來的訊息,竟是與妖物有關。所謂妖物,與委蛇鳳鸞這等妖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卻是修煉過程之中,沒有走玄妙大道,而是靠著殺戮掠奪,精進自身修為。天數最是公平不過,這等殺戮掠奪,雖是能叫法力暴漲,卻是血氣殺意會逐漸侵蝕妖族的心智,更會招來莫大的劫數加身。一旦心智被邪念徹底侵佔,妖族便徹底迷失了自我,淪為邪念的軀殼,便可以稱作“妖物”。

千百年來,道門與一眾妖族相處,彼此間多少還算平和,卻是無論人也好,妖也罷,凡有九竅者皆可成仙,眾生平等。只要妖族像委蛇鳳鸞這般,不大開殺戒,不禍亂人間,道門還是願意與他們又好相處,甚至與一句“道友”相稱,以示平等。而妖族一旦入魔,便是對眾生都有莫大的威脅,不單是修士要將其鎮壓處置,就是妖族同類,也是欲除之而後快,絕不留手的。

如今這符篆傳來訊息,卻是蜀地出現了妖物,竟是青城山的一眾修士都不能將其拿下,一時也是叫在場眾人心驚。這西南一帶,算上靈均老道這裡,總共也就是三座仙山,可稱作洞天福地。青城山作為張天師的道統,只在西王母所在的崑崙山之下,比之靈均老道這裡底蘊不知深厚了多少,若是連他們都對付不了的妖物,一旦進入南詔,只怕會掀起滔天的災禍。

靈均老道聞言也是難得地露出了嚴肅神情,卻是知道那青城一脈的修士,個中不乏與自己不相伯仲的高人,這等高人出手,委蛇都是難敵,少不得要現出本相,落荒而逃,連他們都對付不了的妖物,那可真真是驚天動地,修為通天了,也不知有了多大的道行,竟是避過了中原道門嚴密的掌控。

一時之間,大殿內氣氛變得十分凝重,委蛇上前兩步,對著靈均老道說道:“道長,如今西南一帶,以你我修為最高,卻也難敵青城一脈的修士。此番只怕是南詔的劫數,卻是不可小覷。屆時我當盡全力相助,還請道長放心。”

鳳鸞和文狸聞言也是連忙表態,直說自己雖然修為不及靈均老道,也願意在此事中出一份裡。靈均老道微微點頭,卻是知道這妖族和人族不同,本體各異,各有神通。委蛇和鳳鸞等妖王,修煉的歲月都不是尋常修士所能比擬,只不過是沒有正統傳承,又受到天地諸多限制,才不是靈均老道的對手,其本身的神通,著實也是不差。一旦發生意外,有三位妖王相助,也著實是不小的助力。

望舒等人也是一時表態,又是摩拳擦掌,卻是這麼多年一來,終於有了動手的機會,緊張之中,倒還有些按耐不住的興奮。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