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地處西南,多山多水,山靈水秀之處,自是人傑地靈。就連山上養育出來的妖怪,都是個個心地善良,本性淳樸,蒙舍城中眾人,自然更是質樸虔誠,從善如流。

昨日間,三清天尊降臨顯化,城中百姓見了種種異象。隨後,南詔王也是傳下的口諭,曉諭眾人,乃是城外山上來了道家真人,指點眾人前去膜拜信仰。一時之間,城中百姓紛紛準備,相互邀約,這就要上山去拜見道家真人。

老百姓的效率是最高的,不過一日時間,眾人便準備了許多東西。因為南詔先前從來沒有道統流傳,百姓們也不知道要向三清天尊供奉些什麼,故而一應香燭之火,柴米油鹽,蔬菜水果,三牲祭品都有人準備。就是最窮困的那些,都多少準備了一些米麵糧油,聊表心意,供奉神明和道家真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次日清早,城中百姓紛紛扶老攜幼,呼朋喚友,還不等天亮,便紛紛出發,朝著城外的山上走去。道觀所在的山頭,距離蒙舍城還是有個幾十裡路,實在算不得靠近。不過一切困難阻礙,都架不住老百姓們心誠,也是大家都是辛苦勞作的,誰也不是那般嬌嫩,幾十裡路,倒也不覺得辛苦。

差不多到日上三竿的時候,已經有腳程快的百姓走到了半山腰上,尋找道觀所在。也是這道觀新近落成,百姓們平日裡也不是日日上山來,一時不知道其具體所在,還得苦苦尋找些許。不過一邊找,百姓們一邊就發現了這山上的景緻十分獨特,頗有些過人之處,卻是先前數百年都不曾發現,一時覺得奇怪。

“王姐,你看那邊,那片松柏長得可真俊啊!”

“可不是麼李嬸!哎喲,你看那棵雲頭柏,成藥材了哩!少見啊!真是難得!”

“哎呀呀,這是……這一山都是雞樅菌啊!你們看看,我這輩子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雞樅菌啊!”

……

百姓們尋找道觀的同時,也發現了這山上漫山遍野都是參天古樹,千百奇珍。各種漿果野菌,俯拾可得,一切紅花綠葉,鬱鬱蔥蔥,就是山澗裡流淌的溪水,也是清冽甘甜,回味無窮,飲上一口,便能消疲憊,醒精神,去煩躁,真真是遍山是寶,叫人歡喜。

相傳南詔先祖皮羅閣,便是在此山之中放牧維生,隨後得了觀音點化,才下山團結族人,興建了蒙舍城,自成一詔,雄踞一方。城中百姓也知道這山頗有神異之處,數百年來經常前往山上祭祖拜山,卻從未像今日這般,見了這麼多山野寶貝,觀得這麼好的清秀風景。

山中這般變化,自是有三清道尊降臨顯化的神異在其中,卻也是這山古來便是難得的龍脈所在。天尊顯化,不過是將隱藏在山中的一切種種顯露出來,叫這山脈敞開了懷抱,歡迎山下的一眾百姓,贈予他們無窮無盡的珍寶。

一眾百姓還未尋到道觀所在,便已是收穫頗豐,什麼桑椹青梅,各色菌子,真真是拾得手軟,背得辛苦,帶來的供奉還未送出,就先收穫了這麼多叫人喜愛的山珍。烏蠻人生活在山水間,也知道靠山吃山,不能吃窮吃盡的道理,倒是不曾大肆搜刮,只是一眼看見,隨手採摘些許,也不曾傷及這一方水土。

就在眾人驚歎於山中妙景奇珍之時,忽然聽見頭上傳來了嘰嘰喳喳的清脆鳥鳴。大家抬頭一看,便見無數飛鳥,盤旋一處,鳴叫不休。這些鳥兒個個都是小巧可愛,又個個清秀俊美,身上羽毛滑順鮮亮,叫聲更是優雅動聽,叫人歡喜。

鳥兒們盤旋片刻,便像是領路一般,帶著一眾上山的烏蠻人,朝著道觀所在而去。烏蠻人不通經文,卻懂得天地自然,一時也是紛紛跟上,一面驚歎,一面誇獎,卻是活了這麼多年,誰也沒見過這麼多靈鳥。這鳥群之中,喜鵲之類的實在太過尋常,更多地是些喚不上名頭的珍奇鳥類,個個歡喜,只只吉祥,只聽它們鳴叫,就叫人心中舒坦。

又是走了片刻,樹林一時消失,展現在眾人眼前的,便是一座古樸莊嚴,精巧美觀的道觀;道觀大門之上,懸掛著牌匾,上書“三清觀”三個大字,散發著淡淡的高古氣息,叫人一見之下,無論是否識得,都是心中生出敬意,忍不住納頭就拜。

至於引路那些鳥兒,則是紛紛飛到了道觀正上方,盤旋一處,遮天蔽日,就如受過操練的兵將一般,整齊劃一,井井有條。

不用說,這些鳥兒自是那雉雞化身的山中妖王,鳳鸞的族屬部下。

在這山中,有大蛇精委蛇、狐狸精陰康和雉雞精鳳鸞三位。其中,鳳鸞掌控了山中一切生有羽毛的族屬,陰康管理者一眾四足行走的野物,至於委蛇,因為實在太過懶惰,又是道行太過高深,便接掌了剩下一切無毛無足之物,無論陸地水中,俱是他的部下。

靈均老道這道觀落成,百姓上山來參拜,三位妖王自然是要暗中做些手腳,幫助靈均老道,展現誠意。像是一切兇惡傷人之屬,俱是被三人下了嚴令,不得傷害上山的任何一個人類;山路崎嶇之處,更是被他們御使著手下的妖怪動物,一夜之間修葺平整。鳳鸞因為要去道觀裡幫忙,早將自己當作了道家一份子,更是格外出力,召集了部下靈鳥,由成了精的帶領,引領百姓前行,隨後盤旋於道觀之上,以彰顯道家神通,叫百姓心悅誠服。

只是鳳鸞這一聲令下,部下的諸多鳥兒卻是受足了委屈,又是盤旋不休,又是不敢隨意排洩,十分辛苦。像是烏鴉一族,更是被禁止出現,只得窩在深山之中,委屈非常。

三位妖王下令,卻是使得這山中的一切動物,無論成精與否,無論是否有靈性,俱是歸附聽從。動物最是單純,更是將三位妖王的命令代代相傳,甚至時隔千年之後,改朝換代,歲月變遷,物是人非,這規矩都一直不曾發生變化。自這一日起,這山上再無一例野獸傷人的事情發生,也甚少有鳥兒汙穢在人類身上,千年如一。

靈均老道一早就收到了鳳鸞派鸚鵡傳來的訊息,知道中午時分就會有百姓上山前來朝拜,故而帶領望舒三人,一早準備,將道觀內外收拾整齊,又是備下了上好的茶水,準備招呼前來朝拜的百姓。

眼看著道觀上方飛著的無數雀鳥,望舒也是一時驚訝,說道:“雖然知道鳳鸞大姐是山中妖王,不過她有這等神通,還是太過驚人了。師父,我們道觀上方,此刻怕不是有上萬只鳥兒,要是它們一時憋不住……”

嘉月一想到望舒所說的那等場景,頓時渾身惡寒,連忙捂住了嘴,生怕自己說話的時候,吃到了奇怪的東西。靈均老道見狀哈哈一笑,說道:“不妨事。妖族以強者為尊,鳳鸞道友又是神通廣大的人物,自能管束住這些鳥兒,不叫它們汙穢了聖地。為師靈覺所致,知道昨夜委蛇道友曾帶著數千蛇蟲鼠蟻,在三里開外的深山中挖好了大坑,以供鳥兒們方便。過得幾年,那裡當時一片肥沃非常之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啊!”

嘉月聞言歡喜,說道:“看來昨夜他們打架,真只是逗著玩的,不曾傷了感情!委蛇大哥這般體貼,倒還真是個好人呢!”

靈均老道點頭,說道:“日裡玩鬧戲耍,縱是有過火之處,總不會影響交情。就像你們三人,時常鬥嘴,偶爾也有過火之處,卻一直親如一家,守望相助一般道理。”

嘉月點了點頭,又是陷入思考,想起自己時常與兩位師兄,哦不,時常與大師兄和小師弟鬥嘴,雖然多受委屈,可緊要關頭,大家都是團結一心的。想來這樣,倒也是極妙的相處法門,能夠這般,也是彼此之間的緣分。

想著,嘉月抬頭去看望舒,便見望舒也在偷偷看自己,心中已是暢快。就連大師兄也是,雖然依舊冷峻非常,眼神之中卻也帶上了笑意,頗顯溫情。

不過片刻,第一批百姓便在雀鳥的帶領之下來到了道觀門前。眾人先是見了道觀的牌匾,俱是被道家的古樸神韻震撼,隨後又看見一位仙風道骨,鶴髮童顏的矮小道長,帶著三名年輕道士站在門前,歡迎眾人,一時更是驚歎,紛紛說道:“可了不得,你看那位道長,雖然身量矮小些,卻是除塵得緊!若我到了他那個歲數,能有他這等精神頭,也是知足了!”

“可不是麼,你看看道長身後那三位,個個一表人才,長得十分子弟嘛!我家兒子姑娘,要是長成他們這樣,可就不用我操心咯!”

“你們懂什麼,人家是神仙,想變成什麼樣,就變成什麼樣嘛!要是羨慕,你們也求了神仙去,請他賜一粒仙丹給你,自能心想事成嘛!”

……

眾人一面議論,一面朝著道觀之中走去。靈均老道五感通靈,自是知道大家在說什麼,也就笑笑,上前拱手道:“各位鄉親老表,各位大哥大嫂。老道字號‘靈均’,這三位是我的弟子。我們初來寶地,是為了傳揚道德真言,指點迷途眾生,為大家消災解難,領大家求仙訪道。昨日間,南詔王已然來過,對道家真言十分滿意,願意與大家分享。便請大家進殿一觀,老道當為大家說法。”

說著話,眾人紛紛走進的大殿之中,在嘉月舌燦蓮花的介紹之下,瞭解了三清道尊的身份,一時嘖嘖稱奇,紛紛跪拜,向三清道尊許願求吉,十分虔誠,卻是有南詔王為道門背書,百姓們自是信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