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大妖鬥嘴,鳳鸞激怒了委蛇,差點動氣手來。好在道觀中自有三清天尊鎮守,倒是沒叫他們鬧得太過厲害,一通雞飛狐狸跳之後,倒也就恢復了平靜。

三妖王原本只是來拜見靈均老道,向道門顯露好意的。如今話已經說得清楚,一應事情總算辦妥,又是得了靈均老道指點迷津,對自身修煉,養道存真都是有了不少理解,收穫頗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經過一番考慮,靈均老道還是同意叫鳳鸞留在道觀之中幫忙,也是她命數中修行的一部分,倒也不算耽誤於她。師父開口,望舒等人自是歡喜,也是這鳳鸞愛說愛笑,又比嘉月多了些許世故眼光,俱是叫三人喜歡。望舒甚至還想,今後這道觀中,雞蛋總算是不缺,每日都有口福了。只是他念頭剛一轉動,便被靈均老道瞪了一眼,當即閉嘴,省的又禍從口出。

不過這道觀新近落成,一應的事物都還缺少許多,加上鳳鸞自己還有無盡徒子徒孫,妥善安置也需要一段時間,便也沒有當夜住下,只說好幾日後一切就緒再來。三位妖王一時與靈均老道等人拜別,俱是歡歡喜喜,一同出了門去。

片刻之後,天空中陰雲瀰漫,嘶嘶聲和咯咯噠聲不絕於耳,鬧得整個山林中混亂一片,眾野物不得安生。

道觀之中,望舒聽著外面動靜,搖了搖頭,說道:“師父,看樣子,鳳鸞大姐和委蛇大哥,還是打在一處了……今夜三位妖王前來,我們這天劫,也算是過去了吧?”

靈均老道也是哭笑不得,知道山中蛇類和禽類原本就是死對頭,這委蛇和鳳鸞雖是開了靈智,有了道行,卻始終本性難移,骨子裡就是一對冤家。聽得望舒發問,老道也是說道:“唉,哪這麼容易。要是天地間劫數都是這般說說笑笑就能渡過,天界豈不是擠滿了芸芸眾生麼。山中這三位妖王,個個都是上古異種。尤其是那委蛇,只怕封神之前就已經開始修煉,至今怕有個幾千年的修為,道行高深。要不是蛇族天生懶惰,貪吃貪殺,只怕他早就得道了。妖族乃是天生地養,若是他們今夜攻來,便算是我等劫數,只是若真如此,這劫數倒還真不好過去。如今靠著三清天尊的面子,干戈化作玉帛,這劫數卻只是消弭幾分,還不算渡過。”

嘉月聞言一震,說道:“不得了,那委蛇先前那般恭敬謙卑,恐懼畏縮,想不到竟是有這般修為!要是如此,鳳鸞大姐豈不是十分危險?不行不行,我與鳳鸞大姐一見如故,志趣相投,斷斷不能眼看她出了事情!師父,你可要救大姐一命才是啊!”

嘉月心急之下,說話速度快得嚇人,就像是有兩張嘴一般,前一句話還沒說完,後一句話便已經開始,一時聽得眾人都是頭暈。大師兄一把拉住她,說道:“你別著急!這三位妖王相處上千年,誰也奈何不了誰,今日這般,不過是小小玩笑罷了。‘志趣相投’?我看你們是‘臭味相投’才是,你這張嘴,只怕禽類也不是你的對手啊……”

靈均老道笑笑,說道:“無妨。那鳳鸞通曉人情世故,說話自留三分,只說另外兩位厲害,卻不願誇耀自己。山中雉雞何止千千萬萬,為何單就她一人修煉有成?他們這般打鬥,只怕那委蛇輕易也奈何不得她的。嘉月,你心太急了。”

望舒也是說道:“就是,三位妖王之中,就這位鳳鸞大姐最有人情味,只怕修為也是高明。況且三人之中,也只有她願意來道觀之中幫忙。這明面上是賣苦力做雜役,可個中好處,只怕也是不少啊!”

靈均老道滿意點頭,說道:“還是望舒看得真灼。一般大妖,妖氣瀰漫的,往往不足為懼。只有那等返璞歸真,與人族無異的,才是真正厲害。當然,為師所言,也不一定作準。他們三位中的任意一位,你們都不是對手,切莫招惹挑釁才是。山中歲月寂寞,他們擺脫了混混沌沌的日子,自是要尋些事情來排遣些許,偶爾爭鬥,不過是日常生活的調劑罷了。如今道德經文流傳,化育眾生,他們自也潛心修煉,不再胡鬧,倒也是還山間野物一份太平清淨,莫大功德。”

三人俱是點頭稱是,知道自己這點微末道行法力,在化成人形的大妖面前,實在是銀燭比之皓月。就算是自家是玄門正宗,道理精深,可這神通法力,總要一點一滴修來,人家數百上千年的修為,實在不是他們所能揣摩的。強大的道理,也要有強大的力量輔助,才能站得住腳跟。

也是因為有三清天尊坐鎮,這三位妖王一直十分客氣有禮,不曾尋了道觀的麻煩。這當中,有三位妖王天性善良,本性純真的好處;也有靈均老道恩威並施,道理法力俱是強橫的原因。

要知道,這三位大妖在山中修煉時日長久,就連烏蠻人歷代大祭司,以及先來一步的佛家,都未能收服鎮壓他們,拿他們毫無辦法。也是這三人並無為禍人間,眾人都是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與他們和睦相處,不曾多作為難。

這一夜故事過去,眾人俱是回房休息。望舒等人今次算是大開了眼界,見識了真正的大妖怪,又聽聞了修煉之中的道理,也是頗有收穫,自是歡喜。

而蒙舍城中,這一夜也是很不平靜。

白日裡三清天尊顯化降臨,天花亂墜,天音四起,天香瀰漫,天光清虛,威勢震懾這個南詔範圍,一眾蒙舍城中的百信自然也是見到。加上一大早,城中百姓便看見南詔王儀仗出行,前往城外山上,更是各種猜測紛飛。

三清天尊乃是天地道理化身,顯化南詔,自是給一眾城中居民帶來了不少好處。天香之中,城中眾人都發現自己身上的痼疾小病都是緩解了不少,夏日心情煩躁之處也是一時恢復了平靜。更有那等福緣廣大的,得了一朵天花落入頭頂滷門,一時心智大開,卻都是命中註定,要輔佐皮羅閣成就大事的人物。

南詔王盛邏皮一行人迴轉宮殿之中,自然也是聽聞了侍衛下人回報的城中情況,一時又是驚異非常,卻是想不到山上神仙顯化,數十裡外的城裡都能見到異象,愈發覺得道門果然神通廣大,實在不同尋常。

而盛邏皮所關心的,還是他的寶貝兒子,今後註定要接掌南詔王大位的皮羅閣的情況。皮羅閣在山上得了道德天尊撫頂點化,神志受到震盪,雖是得了靈均老道的弟子開解,已然無礙,卻還是叫盛邏皮心中有些不安。一回到宮中,盛邏皮便召了醫師前來,配合著烏蠻大祭司,給皮羅閣好生檢查了一番,生怕留下什麼隱患。

好在道德天尊點化皮羅閣,乃是天道灌頂,除了會叫他有些受驚之外,哪裡會有什麼隱患。皮羅閣現在只覺得自己神思靈動,心智澄明,放眼望去,世界還是這個世界,感受卻是大有不同,卻是隱約能夠理解到天地道理,看待人事物的眼光有了莫大的不同。

醫師和烏蠻大祭司檢查之後,也不曾發現任何異常情況,回報盛邏皮之後,總算是叫他放下心來,屏退眾人,只留下楊法律和尚和烏蠻大祭司,商討今日一切種種,梳理關係。

對於道家一脈的到來,楊法律和尚雖是有些不滿,卻也知道這是南詔所得的機遇,實在不能放棄。佛門普度眾生,教百姓唸經誦佛,多行善事,乃是求的來生福報。南詔現在雖是富足有餘,又有李唐王朝在背後支援,卻遠遠還不是盛世太平。

烏蠻人共有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和蒙舍詔。其中蒙舍詔最為靠南,亦即為“南詔”。六詔詔主俱是同出一源,供奉相同的祖先,可相互之間,卻又多有爭執矛盾,總有摩擦。南詔富庶,自先祖細奴邏之時便與其餘五詔多有征戰,特別是靠近南詔的蒙巂詔,多年來幾番侵擾南詔,攪擾百姓生活。

佛家在盛世太平天下,自然是能度化世人,叫人行善的。可如今南詔這個局面,想要抵禦周圍幾詔和蠻族部落的入侵,單靠佛門的勸善道理卻是遠遠不夠。加上佛家雖是一早便來到了南詔,卻是不曾降臨太過強橫的人物,楊法律和尚自己也不過是精通佛理,卻無多少神通的。

至於烏蠻大祭司,這一路走回來也是想了許多,又是暗中溝通祖先英靈,已然知道道門前來,乃是真實不虛地為了幫助南詔王成就大業,其將立下之功業,不僅對南詔,甚至對整個烏蠻族都是有著莫大的好處。大祭司作為烏蠻人祖宗在人世間的代言人,一切行為準則,只求為烏蠻人謀福祉,既然道家能夠幫忙,自是不必反對他們,實在看不過眼,就將他們當作工具也就是了。

因這次,楊法律和尚和烏蠻大祭司都是達成了共識,同意接納道門下場,參與南詔的一切事務。盛邏皮見兩人意見一致,又是想起了先前所見的道門神通,想到自家兒子皮羅閣被道德天尊點化,不正是如祖先細奴邏被觀音菩薩點化一般麼?而且真比起來,道德天尊好像還比觀音菩薩厲害許多哩!

一念至此,皮羅閣當即下令,告知城中百姓,今日一切異象,乃是道家高人施展莫大神通顯化。如今道家高人已在城外山上立下了道觀,一切有求百姓,俱可前往膜拜祝禱。

一時之間,城中譁然一片,眾人都在討論先前異象神奇,又是說起昨日有神仙道士下山買菜。人言可畏,眾口鑠金,不一會兒,城中便將靈均老道師徒幾人傳得如大羅金仙一般,又是慈悲為懷,又是救苦救難。有些心急的老太婆,已經問了稍有學問的人,在家中立起了三清牌位供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