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床底下拉出一個老箱子,外頭被劃痕遍佈的牛皮包著,做工非常好,像是幾十年前流行的美產旅行箱。開啟後,裡面塞滿了各式各樣用布包著的東西。老人從裡面挑了一件拆開,原來是些細小的銀條,表面佈滿了小坑,還因氧化而發黑,是很明顯的老東西。

和我想的不同,老人夾好原料後,用噴槍加溫,接著用小錘非常嫻熟的敲打。加熱的柔軟恰到好處,而驟雨一般的錘敲,不過片刻就打出了形狀。

就這樣,塑形的工序進行了半個小時,七八次小型的原材料鍛打,已經有了可喜的雛形。

真是厲害的匠人——明明是夏日火旺的屋內,我卻竄起一絲涼意,他那種嫻熟而隨意的,宛如伸展手腳、一呼一吸般自然流暢的工序,儼然正是一位巨匠。

“這門手藝要失傳了嗎?”我忍不住問。

“是。”

“可惜。”

“沒什麼可惜的。”老人一邊精修和雕刻,一邊說:“手藝人還很多,銀飾也算受歡迎的東西,少我這一門也不會有影響。既然沒人繼承,那就順其自然吧。”

我正準備問下一個問題,但在此之前,老人停下了刻刀,用閃著銀器光澤的眼看向我——

“你想問我想不想過好日子是吧?我的手藝是在發達國家磨練的,日本、歐洲、美國,自己的手藝幾斤幾兩,值幾個錢,我還是知道的,但沒什麼意義,有屋簷、飯、床就是人生了,何況到了這個年紀,功利心也好,虛榮心也罷,早就無蹤無影了。”

老人又埋頭雕刻,但沒過多久,又彷彿看穿我的思緒一般,頭也不抬的接著說道。

“為兒女孫輩攢錢?更沒意義——以前有個鋦匠,忙活一輩子,八十歲,到了幾乎沒人知道那門手藝是幹什麼的年代,卻還在街坊間用那從沒變過的那套吆喝接活,就這樣一輩子起早摸黑攢了一套房子,傳給了外孫,畢竟沒房子沒錢,娶門媳婦登天難……對了,你知道嗎?”

說到這,老人饒有興趣的瞥我一眼,像是在問我,是否知道那叫鋦匠的是什麼樣的手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瓷器活。”繩繩告訴我。但我猶豫了一下,沒有將她的答案轉述。

“我也不知道。”

我搖搖頭,誠實的說。老人和藹的笑笑,接著向我解釋——

“以前瓷器還值幾個錢,鋦匠提著金剛鑽,幫各家那些個裂了開了的鍋碗瓢盆修修補補。”

“……原來如此,所以是瓷器活啊。”

“接著說,但孫輩討來的媳婦也就那樣,衝著有個好房子,以為到了好人家,結果處久了,鬧矛盾離了,一個人一輩子的心血,就這樣分別人手裡了。”

我說不出話來,甚至連這是“以偏概全”的反駁也自覺不妥而沒有說出來……因為,我見過會招來厄運時,身為愛情之神的雅雅那悲哀的模樣。

“所以,我這門手藝失傳也無妨,萬物都有個興與衰的常理。另外,我知道自己外孫是什麼樣的孩子,他不夠聰明,也沒什麼社會閱歷的磨礪——這些都和你不同,他只是個普通人。我身為長輩,所做的並不該是為他鋪路。就算鋪出的大道再怎麼寬敞,但終歸只到他人生的半途為止。”

老人的話,一字一句,都如同那正在雕琢銀器的刀一樣鋒銳。

“如果走了半輩子的容易走的路忽然中斷,那就很難接受再走艱難的路了。”我明白老人的話,並加以解讀。

“我教出了一個好女兒,已經盡到為人的本分了——但是,如果外孫來問我路該怎麼走,我會以自己所知竭盡全力的,教他怎麼邁過那些泥濘,而不是幫他鋪路。”

說完,老人就再沒說什麼了。他的這些觀念在如今很少有,我爸爸很久以前說過——並不是所有父母都有勇氣,放孩子靠自己成長。而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有勇氣的那類人。只是這樣清高而睿智的人,怎麼會允許外孫偷自己的東西賤賣呢?

外孫誤入了這樣的歧途,我認為老人是必然會去糾正的才是……

我本想問問其中的緣由,可老人接著的手藝活讓我吃了一驚。他拿出了一個小盒子,那裡面的並非什麼靜候雕琢的老銀,而是熠熠生輝,閃著黃金色彩的——黃金。各式各樣的,已經做成小小貼花的金片,做工之精緻讓人咂舌。

他拿出一片五瓣瓊花模樣的小金片端詳一陣,雖說一釐米都不到的小薄金片肯定不足一克,但加工到這種地步的美物,真希望價格已經不是包含在說好的那價格裡了。

之後,他還拿出了一片很漂亮的木頭,當即打磨雕刻了起來。

我已經能看出他的創意和成品的模樣了,但說實話,比起驚喜和讚歎,我感受到更多的,是名為不知所措的情緒。我這樣的俗人,接受那種東西真的好嗎?只付那麼多錢真的沒關係嗎?

“唔,這種手藝的話,也不是不能用來裝飾啦……”繩繩忽然說。

繩繩跳下窗臺,跑到我身邊圍著我轉了幾圈,像是活潑的小孩子得到父母許諾玩具時的樣子——也對,畢竟這是為了她而訂的,能配得上繩繩才是我希望的。

“而且,文安安戴著的話,比單單一根繩子是要好看。”

我聳聳肩,這也只是附加的收穫呢。

就這樣,五個小時不到,老人就做完了最後的步奏,結束了細拋光。雖說是小件,而且有部分是已經有半成品的,但短短幾個小時就能做好,實在是行雲流水。

老人拿了一張黑布出來,仔細的將那一套裝飾品裡的每一個都仔細擦乾淨,放下,串起。這之後,他用上世紀標配的那種粗大手電筒照了照——熠熠生輝的作品,讓我和繩繩一起發出由衷的感慨。

那是總共九片小巧的裝飾,分別是——

金制的瓊花,木刻葉片,銀羽,銀下弦月,銀油提燈,銀書卷,銀哨笛,銀蝶,銀鴉。

它們皆被一束由三根相互扭絞的銀絲線串起,是非常出人意料的形式,只要把絲線疊在繩子上,它就能牢實的扣在繩子上,而那些精細的裝飾則像掛在繩子上一樣,絕不突兀,反而極其貼切。

只要稍用力撥開前端的銀絲扭絞,就能順勢取下,便捷而更不會傷到繩子。

滿意到無可復加的作品——只是,為什麼是用這些形狀來做裝飾的呢?花草動物倒還好理解,其他的組合就有點奇妙了。鴉一般都是黑的,可是用銀來制,就是白鴉一樣了。還有那個哨笛更厲害,幾毫米長度,居然真的做出了能吹出尖銳的單一音色的笛子,只能說巧奪天工了。

“你帶來那個東西,你也一起買走吧。放在我這也不好,會讓那個小子又起心的。”老人指了指佔風鐸說。

“那我拿去還給之前那個人手裡吧。”

“不,沒落他手裡幾天就到你這裡了,證明他只是個經手之人。你買走吧。”

某種意義上,這像是一種近乎強賣的推銷說辭了,但老人嚴肅的表情讓我也無法拒絕。我無可奈何的點頭接受了老人的好意。

“好吧,多少錢。”

“我想想……你是我一輩子的第2011位客人,就給我這麼多吧,定的那件另算。”

“……這麼便宜真的沒問題嗎?”

“無妨。”

一併付完錢後,老人又從旅行箱裡,拿出了另外一個東西。

一件銀盒。等到先我一步湊近觀賞的繩繩挪開後,我才細細看了看那個盒子,一眼就能明白,是質地上乘的銀所制。

盒子四方形,無半點瑕疵和走形,端端正正,筆挺而稜角分明。四方都被極其縝密的刀法,刻著端莊豐滿的雲氣紋,從外表來看,是兼具骨氣和柔美的,具有濃郁匠氣的盒子。

老人開啟上面的蓋子——我倒吸了一口涼氣。

內部沒有半點裝飾,只是純粹的銀色,可讓我愕然的,是這件銀器絕非是焊或粘合四塊銀板而成的四方形,而是一塊銀板不經分割直接製成的。可是稜角筆挺沒有半點鍛燒痕跡,但濃郁的匠氣又絕非機械加工而成。更厲害的是這蓋子,它在僅僅兩毫米的厚度上,刻出一個淺淺的四方縱深,以此,那比盒子短上半毫米的蓋,就能嚴絲合縫的合上。

若說之前的佔風鐸是極致,那這就是超越。究竟是“極致”更高遠,還是“超越”更高一籌?但這是一件讓我整個人發麻的銀器,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老人在銀盒內部鋪上一層絨布,將佔風鐸放了進去。至此,我忽然有種猶如鏽蝕百年的齒輪,因潤滑油而再次流暢運作的感覺。鳥歸巢,蛇歸洞,旅人歸家,就是如此程度的契合感,難以言喻的暢快。

彷彿……有什麼東西對上了,有什麼被喚醒了……難以言表的奇怪感覺。

老人又用剩下的木料隨便削了兩刀,在盒子裡順勢做出一個小隔間,把那串我定做的裝飾放在了裡面,合起蓋子後,老人端著它遞給我。

“包好了。”老人調侃般的說。

“……哈,還真是奢侈的包裝。”我苦笑了起來,事到如此也只能收下了,“為什麼給我這麼大的便宜?”

“心血來潮吧。”老人擺擺手,示意我可以走了。

最後,我又問了一個問題,是之前在意的那個問題。為何他不去教訓、糾正那誤入歧途的外孫呢?換言之,即是這樣一句問語。

——“為什麼原諒你的外孫了呢?”

“……因為他沒偷。”老人看向了窗臺的那束夕霧:“那小子雖然悄悄拿走了東西,但把這束花和寫著‘對不起’的字條留了下來——我的東西可賣了個好價錢呢。”

老人至今一直嚴肅刻板的臉上,有了慈祥的柔和。宛若烏雲支離破碎,而從中露出的雲隙光那般。

一束花,原來如此。

他不止是匠人,理所當然的,更是對外孫慈愛的,隨處可見的一位老人家。即便言辭尖銳,但也敵不過名為親情的愛意呢。再者說,能懷著歉意,留下一束花的外孫,也不是什麼壞傢伙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