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也是簡單,只要這些福建真正的上層人物統一了意見變好,具體的事情自然有哪些高貴的讀書人去做。

這就跟當年漢武帝求治國策略一樣,董仲舒唰一下跳出來,“武哥,你說吧,你想咋地,兄弟我都給辦了”

漢武帝就直接告訴董仲舒,“俺爺和俺爹,他們搞黃老學說,苟了這麼久,再也不是建國初期那麼窮困潦倒了,現在家底老特麼足了,我這麼有錢,現在就想徹底收攏地方權利,搞中央集權,知道吧。”

“另外,當年匈奴人老特麼欺負俺爺爺和俺爹,現在,俺就想幹他們,一直幹到丫老家去,滅了這幫王八犢子,但是那,黃老那套,不咋合適,所以,小董,就看你的了。”

董仲舒一拍胸脯,“沒毛病,看我的吧”

回過頭來,董仲舒便從法家,兵家,縱橫家等等學說之中找合適的理論,“天人感應”、“大一統”、“君權神授”、“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咔咔咔這麼一組合,一套合適的治國思想就整出來了。

最後統一都給這些東西塞進了儒學裡面

至於為什麼要叫儒,一來,這就是之需,二來,無論是法家兵家縱橫家各種學說都有自己領袖人物的書寫的寶典,比如法家,韓非寫的韓非子、商鞅寫商君書,比如兵家,孫武寫孫子兵法,孫臏寫孫臏兵法、姜子牙寫六韜等。

唯獨儒學有操作空間。

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也就是說,這儒家,孔聖人除了重新修訂六經之外,並沒有什麼著作,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孔子當年周遊列國的時候,除了在家鄉魯國做了一段時間的代理國相之外就沒有然後了。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相事事,有喜色。

而在董仲舒之前,所謂儒學也根本就是隱學,就是隱世學問,而焚書坑儒又稱“焚詩書,坑術士一說述士,即儒生”,西漢之後稱“焚書坑儒”。

就是說儒學的興起,完全是漢武帝的需要,然後董仲舒總結,為了讓這門學問顯得高大上一些,然後往上追述了這麼兩百你那,最後一看,哎,其他的各種子都有自己的著作,就孔子沒有,這就很合適啊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春秋,就是孔子修訂的魯國歷史,有春秋筆法一說,這很符合統治者的意思,直白點說就是拍馬屁弄虛作假。

話說,這才是儒學一脈的根本

春秋筆法指在宣傳材料的選擇上注意褒貶。

孔子修春秋所採用的方法是“筆”和“削”。

“筆”是在原來春秋的記錄上加添,“削”是對原來的春秋的記錄刪減。

公羊家說孔子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史記孔子世家其筆法有三。第一,“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莊子天下這就是說,在編書時,涉及到尊者,隱也。春秋中所記的八百多起事件,除了記載日食、地震、天災、風霜等一百零二條外,其餘七百多條無一不是記錄周天子、諸侯、卿大夫的重大活動。

當時,奴隸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到處是“寇盜充斥”,“盜賊公行”。這些直接危害奴隸主統治的重大事件,概不記入春秋。

好吧,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上位者都是完美聖人,缺點是不可能有缺點的,只要理由找的好,缺點也能吹成優點,若是實在找不到優點那就編,反正死也是不能有缺點的。

好吧,以上,都是作者胡謅八咧,實際上,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鄧陵氏之墨。

不過,確實,在漢武帝之前,沒有一個朝代和統治者憑藉儒學做到國富民強的,反而商、兵、法強國者比比皆是。

現在,福建事實上的統治者就是王軒,而在座的這些家族就是王軒的支持者,所以,這些人定下的論調,後面自然有讀書人去總結,再有福建上層力量在推波助瀾,可以想象,未來,福建會颳起一股新儒學之風。

對於,拉大旗作虎皮,這一套,王軒玩的很六,反正儒學也不是第一次被人拉出來當擋箭牌了,你們用得,我王軒自然也用得。

“好了,這個事就這麼定下來,回頭大家把意思都傳達下去,咱們來說下一件事,你們也別覺得這些事都跟開發小琉球無關,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福建才是我們目前的根基,不把福建打造好了,怎麼外擴發展”

“我等明白,五洲先生說吧。”

下面一群人也紛紛表示理解和贊成,其實,很多事情就是這樣,不是不知道這樣好,而是沒有領頭人物,很多事情,即便再如何好,也做不下去,這就叫蛇無頭不行。

“咱們再說說這錢的問題,大家也都知道,我大明缺錢,無論是銅還是銀,我大明產量都地下,而且民間流通的錢也中是不夠,便是這銀子的成色問題也總能引起一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單單是火耗一項就有太多的空子可鑽,這也導致行商過程中出現很多不可避免的誤差。”

這一點,在座的很有體會,先是銅錢很多怕破爛不堪,再是碎銀子不好統計重量,三是成色不足最後導致虧損,反正麻煩事太多太多,可這一點,上千年也沒解決。

這會聽王軒這麼一說,大家倒是來了興致,往日裡王軒的神奇大家也見多了,若是能解決這個事,他們是從心底裡高興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王軒說完,便拿出一個袋子,從裡面譁啦啦倒出來一堆錢幣準確的說是硬幣

鑄幣,特別是壓制現代版硬幣,其實挺麻煩的,先是要調整銀比例,摻和其他金屬進去,確定重量,最後還要製作模具,還有壓制的機器,工藝其實挺複雜的。

這也是前段時間才徹底成熟的技術,正好借這次機會推廣開來。

本質上就是金幣,銀幣,金幣就一種,一兩重,含金量95,銀幣三種,分別是一兩重,五錢,二錢,含銀量90其他為鐵鋅鉛。

這幾種硬幣光澤明亮,不易腐蝕,硬度高,而且花紋極端複雜細膩,完全是一次性壓制產品,如果沒有整套裝置幾乎難以仿製。

如金幣,背面外圈是稻穀,下面是生產日期,中間則是精雕的新城縮圖,正面還有王軒的頭像,連衣服的紋理都清晰可見,人工仿製雕刻根本不可能。

王軒拿著這些錢朝著眾人走過去,每人每種分發了一個,引得沒一個第一次看到這種錢幣的人都驚嘆不已。

這種雕刻技術簡直是聳人聽聞,太細膩了,看著讓人心醉,而且兩個相同的硬幣對比,絕對一模一樣,根本看不出絲毫的區別。

而且,純度極高

這與現在大明流通的銅錢一比,簡直就是珍寶與垃圾的區別,那些銅幣簡直是太粗糙了。

“這金銀幣簡直太完美了,這確是如何鑄造的。”

“完美,根本不可能仿冒的出來。”

“做工太精湛了,捨不得花出去啊。”

看著一群世家家主跟土老帽一般驚歎連連,王軒忍不住嘴角微微翹起。

眼看這些傢伙擺弄起來沒完沒了,王軒終於忍不住咳嗽了兩人喚醒眾人,“好了,我說一下價值比例,金幣一枚標準的一兩二錢五重,銀幣分別是一兩,五錢,二錢,其兌換比例是,一枚金幣,兌換一兩重銀幣十枚。”

“我大明計量單位太過混雜而且精確度不高,所以,我也進過重新調整,回頭會送給各位新的計量工具,精確程度極高,一斤分成十兩,每兩分五十克,以後大家都改成新的計量工具,這樣在資料統計上也更加精確,省的下面的人在這裡面做手腳。”

“我知道,計量單位混亂,對各位在應付官府收稅的時候有好處,可同時,下面的人也會從中做手腳,真說起來,不定吃虧是誰那,所以,以後必須全部更改,就先從我福建開始,時間一長,大家就明白其中好處了。”

王軒的這道命令倒是沒引起什麼反對,之前不統一,很大程度上也是沒有強力人物推動的關係。

畢竟,上一個能統一度量衡的還是秦始皇,到了現在,即便是皇帝都沒這個能力重新統一了,畢竟,這裡面涉及到利益太大了,從收糧食時候的大小鬥,到賣糧食時候的大小鬥,稍稍差額一點便是不小的收益。

趴在在計量不清這一條線上吸血的,上到世家大族,中到收稅的小吏,下到販賣的販夫走卒,沒有絕對強力人物的干預,絕對不可能統一精確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