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在場沒有外人,大家身份相同,誰也不比誰高貴,被罵了也算不上什麼丟臉的事。

而且,這種內部事情,誰會忘外宣傳,說句不好聽的,一般人,想被王軒罵還沒資格那

被王軒這麼一罵,大家也都清醒了過來了。

“皇帝收不到商稅,什麼原因大家心知肚明,那是皇帝無能,但是,在福建這一畝三分地,是我王軒說的算,再說,我都帶頭交稅,你們還敢透漏,怎麼著,你們比我更厲害唄。”

王軒目光環視一圈,“那個覺得自己比我強,你可以站上來說話,來來來,我把位置讓給你”

下面一群人忍不住心中腹誹,這特麼是說讓就能讓的嗎,沒有絕對實力誰敢站上去,怕不是馬上被群起而攻之。

“告訴你們,這稅不白交,且不說別的,單單是咱麼福建省內道路修的好,運費上你們都能節省出來這一成的利潤。”

“更何況,咱們福建今天這麼好的經商環境是哪裡來的”

“這是特麼是殺出來,別的不說,就說上次寧波商人的是,人家足足派了2000多偽倭寇,1000真倭寇,一個不好咱們這好日子就沒了,難道養軍隊不需要花錢啊”

“上次是我免費給你們出頭。”王軒伸手點了點在座的幾個海商,“這點,你們心裡要有數,難道你們以為,沒有強大的實力,這貨品就是可以隨便賣的”

“單單是那些真的假的海盜就打的你們不知道姓什麼”

“這還單單是咱們大明,若是想安全地把東西賣到倭國,你們難道以為就不需要打出一條血路”

“賺錢,誰不知道海貿賺錢,但是,那每一兩銀子都是沾滿鮮血的,就算現在讓你們往倭國去,你們敢嗎,船沒等到就能讓你們全部葬身海底。”

“還有小琉球,真以為是那麼好開發的,你們以為島上沒有土著嗎那些居住在山林裡的少數民族就是那麼和善的沒有強大武力的震懾,你們種的那點糧食都不夠人家搶的”

“再說了,單單一個小琉球你們就滿足了小琉球再往南,那邊有更大一片島嶼,可開發的耕地更多,安南,同樣如此,無論是去佔領土地還是賣商品過去賺取高額的利潤,哪個不需要武力的保護”

王軒這一通話讓所有人都愣住了,各大家族的人都沒想到,王軒還有這種想法,想往南,往西繼續佔領土地,可想到若是未來有一天,自己家族能有良田百萬,奴僕無數宛如一個王國一般的生活,一個個呼吸又變得粗重起來。

事實上,有王軒的武力威懾,交稅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在加上王軒給大家描述的前景彷彿香餌一般誘惑著大家,現在,也沒什麼人再有反對的意思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畢竟,那並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切實可行的,畢竟,在小琉球,大家是看到那片土地了的,而大家對王軒的建城的本領和武力也充滿信心。

這偌大而繁華的新城便是王軒從無到有兩年多時間建造起來的,而軍隊的戰力,最起碼前段時間的倭寇事件讓大家看到了結果。

在座都是老狐狸,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忽悠的了的,大家也是看了到例項的。

“好,我昌家支援五洲先生。”

“我邢家也支援五洲先生。”

“我姜家同樣支援五洲先生。”

“我施家”

“我董家”

“我魏家”

“我蔣家”

一個個家主臉紅脖子粗地站了起來,表示支援,在場所有人無一人有反對的意思。

王軒這才滿意點頭,高聲笑道“這就對了,咱們全福建齊心合力,還怕未來闖不出一個美好明天嗎”

“相比於江南各地,水土肥沃,我大明最富庶的地方,可江南人這些年已經過的太安逸了,他們已經失去了鬥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福建九分山水一分田,雖然富庶之上不如江南,可我福建人有闖天下的決心,相信,未來,我們一定會超越江南那些人”

“對,讓那些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的江南人看看”

“對,讓他們看看”

會場的氣氛越來越熱烈,頗有一種群情激奮的感覺,這讓王軒忽然有種自己在特麼幹傳銷的感覺。

不過無所謂了,趁熱打鐵,王軒又繼續說道“說起這個,現在滿天下的官員,江南人佔一半,而朝中高光和內閣閣老,江南人佔八成,這還是皇帝為了平衡南北勢力故意扶持了北方人的原因,這樣可不行,對咱們為來發展不利。”

“特別是江南現在流行的東林黨學說,更是我等開拓的大敵,這兩年,我福建越來越有錢了,也需要在朝堂之上有我們自己的勢力,而未來,要開發那麼多海外土地,同樣需要有自己的學說支援,這一點,我希望在座各位統一意見,在我福建必須興起一個新學派,為我等行動正名。”

這一點其實很重要,無論古今,都講究個名不正責言不順,一個海外皆蠻夷之地,擅起邊釁的罪名就夠煩人的了,雖然王軒不覺得大明有實力派兵打到福建來,可單單是輿論上各種拖後腿也是很讓人討厭的。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王軒討厭現在這種腐儒思想,除了禁錮思想,讓人變的故步自封和軟弱可欺毫無骨氣之外,一點看不到好處。

在他心裡,大漢時期的儒學思想才是最好的。

王軒的一番話,聽的所有人有些雲裡霧裡似懂非懂,但是有幾點大家還是明白的,福建一系在朝堂之上力量過於分散且沒什麼競爭力,一直是江南幾大家族的附庸,這對未來發展極其不利。

“我等有些不明白,還請五洲先生言明。”

“這麼說吧,要擴大在朝堂之上的力量,一來防止江南人拖後腿,起碼一點,一旦小琉球開發出來,那邊盛產的糧食也是要賣的,若是大規模運送到北方,肯定會衝低糧價,到時候,江南這些糧食商人可不會幹看著不管的”

“二來,有我們的人,我們的學說支援,能更大規模地調動福建和整個大明的力量,我說的各位明白了嗎”

說道利益上的事情,這些傢伙便一點就通了,若是真開發出上千萬畝良田,特別像王軒說的一年能三熟,那對糧食價格必然產生衝擊,到時候利益糾纏之下,不鬧起來就怪了。

而事實上,哪裡是上千萬畝,若是計劃順利,單單是安南就可以開發耕地便達到一億四千萬畝啊,而且都是一年三熟的土地。

這可是全世界第二大水稻出口國,若是安南被開發出來,就能讓大明人口輕鬆再次翻倍。

“五洲先生說吧,我等應該怎麼辦”

“當然是讓族內的讀書種子改變思想”

“這如何改變”一群人直接懵逼,儒學就是玩意啊

看一群人的樣子,王軒只能說的更細緻一點,“這儒學可不單單是現在這種解釋,何為儒咱們就說說儒學的來歷。”

需為儒,意思便是人們需要的就是儒,孔聖人那時候走遍六國卻沒能推廣開儒學,為什麼便是儒學並不能讓當時戰國時期的六國強大,所以推廣不開。

到了漢朝的時候,經過前期的修養生息,漢朝實力逐漸強大起來,漢武帝想滅與匈奴開戰,可但是的社會主流思想是黃老之術,所以,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

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並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建立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深得漢武帝的讚賞,系統地提出了“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被漢武帝所採納。

至此,使儒學成為華夏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

其學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體系。

這才是儒學真正第一次走上歷史舞臺,其原因便是,符合了當時統治者的需求,也就是需,而那時候的儒學,可沒有善待外族,這不爭,那不搶的規矩。

這些規矩還是從宋朝開始,便是因為當時大宋得國不正而引起的,重文輕武的思想之下,才有了後面的一系列舉措,寧可賠錢給遼國也不願意打仗。

但是,現在,我們需要的是開拓海外土地,這才有利可圖,不然單單憋在我大明範圍之地,靠這九分山水一分田,福建永遠沒有出頭之日。

而江南人不同,若是大明保持現在這種狀態,那麼,未來幾百年都會是江南人說的算,因為湖廣熟天下足,因為賦稅七成出自江南,因為即便是皇帝,也不敢那江南怎麼樣,江南亂責天下亂。

要想打破這種壟斷,唯一的辦法就是開拓海外,然則,我們需要人才,需要哪種上馬為將下馬為相的人。

也同樣需要這種學說支援我們的行動

這麼一說,大家便都明白是什麼意思了,而要說對讀書人的影響力,這些大家族確實最大的,說白了,大部分讀書人都出自這些家族,即便是那些差一些的家族,也要受到這些頂層家族的影響。

就算是真的貧民出身,真有才學的也會收到各個家族的支援,既然是利益相關,那黑的白的還不是任大家分說。

讀書人這張嘴,怎麼說都特麼有道理,開疆拓土是他,好大喜功是他,無非還是看利益罷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