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這是孔家流傳百世的家訓。這則家訓就出自孔穎達之手。

講道理,一個大儒,作為孔聖人玄孫的大儒,原本可以打著孔聖人的幌子,出去招搖撞騙,因為不管孔穎達說什麼,那都是聖人之言,自家祖宗說過的話,就是春秋之後的真理,怎麼說怎麼有道理。

可人家孔穎達沒那麼幹,那可是有真才實學的,實打實的大儒,可以說,孔穎達也是一代聖人,只不過《五經正義》已經到了宋朝的時候已經打到了使用巔峰,可在明朝以前的科舉考試的根本,也就是所謂的科舉考試的參考答案,都是出自孔穎達編寫的《五經正義》。

一直到了野豬皮當政的時候,留下來的只是《五經正義》裡的一部分,這也是孔穎達作為大儒最悲劇的時刻,野豬皮當政的時候,把留下來的思想庫禁錮思想的枷鎖,嚴重地限制了以後儒家學術和教育思想的發展,完全成為了奴役百姓的工具。

沒見過孔穎達不知道何為聖人之言,見了孔穎達之後,程懷亮有點懵逼,這麼牛逼的人……儘量的避其鋒芒要緊……這種人,你打不得罵不得,只能迂迴一點……

“孔師……”程懷亮本人對真正的大儒有一定的崇拜的,況且孔穎達不是什麼迂腐之人,如果孔穎達是迂腐之人,也就不會對所有的學說進行整合了……這點,程懷亮很確定……

孔師?

尼瑪的,這是啥情況?所有人都不理解,程懷亮哪根筋打錯了,往常對待噴子的時候,都是惡語相向,怎麼現在居然以師生之禮行之呢?

所有人面面相窺,老郭、老閆好友李淳風三人相互看了看,一臉的茫然,就連李世民也是一臉懵逼,程懷亮出門吃錯藥了嗎?

御史言官們反覆的琢磨這件事,可怎麼樣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當有人很小聲的嘀咕:難道程懷亮是怕了嗎?

有人提醒,大家在一琢磨,似乎好像只有這個理由更具有說服力了,答案似乎只有一個,程懷亮怕了……

講道理,大唐的御史言官們和高官們對著噴,御史言官噴不過的人勉強就那麼幾個,孔穎達就是其中之人……

很多人不是不想噴孔穎達,而是孔聖人的後人,說的話就是聖人之言,你學的就是聖人之言,敢反對孔穎達就是在反對聖人……

一句話不用說完,天下文士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你,所以,對待孔穎達,能躲就躲,能避就避,能捧的話,那更好了……

武將們把眼睛都看向老程,老程也一臉懵逼,講真的,程家在長安城裡誰也不怕,老流氓臉李泰都敢揍,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說的就是老程這樣的,老程可以講理,你不可以和老程講理,因為老程根本講不過,所以,你要講理佔了上風,那迎接你的就是老程的拳頭和萱花大斧……

老程可以很傲嬌的站在長安城的城門樓子上喊上一句:還有誰?

可面對孔穎達的時候,老程也要退讓幾分,當然了,老程也不介意用屋裡教育一下這些大儒,老程也是信封孔聖人的,孔聖人有一句話,老程最為滿意也奉行至今: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老程覺得自己就是個暴脾氣,很難忍受任何脾氣,那聖人都說了,忍不了就別忍了,那就幹他呀的……

自家的熊孩子什麼德行,當爹的最清楚,這些年來,大儒家的子弟,程懷亮、李長思和牛見虎也沒少揍過,什麼時候自家的熊孩子這麼懂禮數了……

孔穎達也是一愣,原本要說出許多程懷亮做出來的令人髮指的行徑,在朝堂上彈劾程懷亮,誰知道,程懷亮一個師生禮,讓孔穎達感覺自己的拳頭打在了棉花上。

在想發火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是個很要臉的人,人家程小公爺的禮數做到了,作為大儒作為聖人之後,總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小公爺,這禮儀似乎……”孔穎達想說,我又不是你老師,你給我行禮作甚?

“聖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可您站在一起,懷亮就覺得找到了自己的老師……所以,孔師您當受懷亮一拜……”

硬的肯定是不行了,那就來軟的吧,程懷亮最清楚聖人的脾氣,骨子裡黑到天怒人怨,可表面上還是要做出儀表堂堂的事情出來……孔穎達骨子裡不黑,做事情更是豁達……

不然,孔穎達也不會把所有學術整合,只要留下自家老祖宗孔聖人的理論就好了。

“程小公爺……”伸手不打笑臉人,孔穎達對程懷亮的稱呼都變了,從校尉直接變成了小公爺,“那是孔聖人說的沒錯,可孔某一直在弘文館任大學士、國子監祭酒,沒有和小公爺有什麼交集吧?”

“神交勝似私教……”程懷亮一拱手,“懷亮記得孔師您曾經說過,教育要涵蓋典章、制度、名器、物色,又要詳於文字訓詁,教育的典籍中還要包含有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的豐富內容,既能讓學子學到較為豐富的知識,也要為後人研讀經書提供了方便。懷亮說的可對?”

“沒錯。”孔穎達點點頭,孔穎達的確說過這樣的話,可知道的人卻很少,因為孔穎達的畢生目標就是整合所有學說,這已經有點離經叛道了,也背叛了自家的祖宗,所以,這些話也是孔穎達心中的一個結節。

“孔師您還把仁義禮智信中的禮字排在了第一位,著重強調禮的重要性,還講過禮萬學之首,學會了禮就能把其他的學問融會貫通……”隨後,程懷亮挑主要的,把幾年後孔穎達所寫的《五經正義》的大提綱,簡單明瞭的對著孔穎達說了出來……

在場的所有人看孔穎達的眼神都變了,沒錯,孔聖人的玄孫離經叛道了,這是在詆譭學問,作為當世著名的大儒,儒這個頭銜似乎要與孔穎達背道而馳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