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

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文學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據《漢書· 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這一時期的聖人,如儒家的孔子,道家老子、莊子,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孫子,法家的韓非子等。這些人物都對歷史都產生了深淵的影響,在後來的兩千多年中居然沒有人能超越他們。

難道真的沒有人能超越嗎?

有,肯定是有的。明朝的格竹子都能格成聖人的朱熹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只不過漢朝的時候,經歷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為了自己的江山,非要留下一個蠱惑人心,給人民洗腦的玩意兒出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唐朝經歷了戰火的洗禮,也只能按照漢朝的統治方式去統治黎民……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也不能直接向太祖毛皇帝那樣,直接分田分糧,弄出來個大集體……

如果老李真的這麼幹了,那李唐的天下,也就嗝屁了……

所以說,這世道,不是不想去反對聖人,而是不敢去反對……

就好像宋國公蕭瑀說的話,足矣到了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的地步,你也就和程懷亮說說,你和別人說說試試?天下文士的口水都能淹死你……

“聖人說的話都是對的,你要去供奉,要去緬懷,要去鑽研,不能有一點忤逆,這便是我們唐王朝最大的毒瘤……文士們心中的聖人說的話永遠都是對的,他們相信聖人永遠都不犯錯,如果你敢去質疑聖人,那好了,你就是敵人,哪怕是兩個有殺父之仇的文人,正在那相互捅刀子,在聽見你質疑聖人之後,也一定會抄起沾著殺父仇人鮮血的刀子,先捅死你……原因很簡單,質疑聖人就是大逆不道就是不溶於天下……”

說到這,程懷亮笑眯眯的看著蕭瑀,“蕭叔叔,你說在你年輕的時候,你忤逆的思想都被扼殺在搖籃裡的時候,那種悲催的心情你還記得嗎?”

“記得……”蕭瑀臉色有些發白,似乎回憶起什麼最不該回憶的東西,“我祖父、我的父親都是皇帝,他們都是以儒學為立國之根本,可我在當皇子的時候就覺得,儒學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如果真的想讓找一個奴役人民奴役百姓的信仰……還……還不如直接把佛給搬出來,還不如直接把道祖給搬出來,這來的多麼實際?”、

說完,蕭瑀自行慚愧道,“講道理,我還不如一個孩子,我這個做過皇子皇孫,差點做了皇帝的傢伙,居然不如一個孩子……”

“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文人的思維就被套上了不能生存的枷鎖,打那是後期文人們的思想就已經死了……百家爭鳴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現在的文人……我不是寒蟬他們,他們跑起來,都追不上那些在前面爬的……”程懷亮是個憤青,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程懷亮要是大唐的噴子,老李早就讓他腦袋搬家了,“禮儀仁智信,是人類生存的核心價值觀,這是對的,可自董仲舒之後,卻把這些給篡改了,禮儀仁智信成了統治和俘虜的工具……講道理,小侄承認儒家的學說是維護政治穩定的關鍵,可是被閹割了的儒學……屁都不是……它不過是一個工具罷了……”

“沒錯,今天我就把一直以來壓在我心裡的那座山給搬出來……”蕭瑀一招手,有人端上來一個小陶爐,炭火溫潤,上面放著一個套碗,碗裡的溫水中,正燙著兩壺老酒。

“原本,你和我說話要是藏著掖著,要是沒事就來老夫這裡套話……這兩壺桃花釀,老夫就是丟掉也不給你喝一口……”

蕭瑀親自拿出兩個酒杯,倒滿之後,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暢快……”

程懷亮也學著蕭瑀的樣子,幹掉了一杯桃花釀,度數不是很高,卻有一種桃花的香氣在裡面……酒很柔和……

“老夫大半生都是在戰亂中度過的,對於政治統治……心裡有數,不是這個世界拋棄了法,而是這個法已經不適應這個世界,我們缺少的與時俱進和因地制宜。中原大地上的每一種律法、每一種制度、每一種思想和學說,其實都是在不斷完善的,只有不斷完善這個學說,讓這個學說更適應於朝代,才是聖人該做的事情……”

“沒錯……”程懷亮沒想到,老古董蕭瑀居然還有這麼前衛的思想,對蕭瑀大加讚賞,“蕭叔叔,思想不是出賣靈魂,更不是把不相干的思想抹殺,而是要不斷的融合在融合,去開拓出適用於朝代的路徑……可以這麼說,現在的如儒學就是抹殺百姓一切思想的劊子手……”

哈哈哈……

蕭瑀的笑聲震天,作為一名儒學子弟,其實骨子裡蕭瑀真的很明白……儒學這東西是什麼……一個做過皇子,祖上三代都是當皇帝的皇子,怎麼會不知道統治者的那點小心思?

只不過……蕭瑀不敢說,心裡很明白,就是不敢說……

因為你要得到信賴,想要名利雙收,你就要把儒學當成一種信仰,只要你老老實實的研究聖人之言,老老實實的引用古今……妥妥的名利雙收啊?

你研究的東西自己有些不懂,別人聽了更不懂,那好了,你就成功了,你就是大儒了……你一句話,天下文士都會支援你,哪怕你說,你要跳進糞坑,研究一下“何為臭”……

但是你要在聖人身上扯些沒用的……你丫的,走在馬路上,你都要小心有沒有人偷偷的敲你悶棍……

焚書坑儒?不過是老秦看不慣儒家人那副蛋碎了,也要搞事情的吊樣,才下令坑他們的,在老秦的眼裡,大秦律法才是適合秦王朝走下去的最大依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