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之言,社稷所賴。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

大唐兩代帝王所言,皆為一人,那就是宋國公蕭瑀。

蕭瑀,祖父是梁武帝蕭衍,亡國皇家後裔,他在唐朝的政治生涯歷經兩朝,唐高祖李淵的武德朝、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朝,蕭瑀始終在朝廷的權力中心。

他的主要作用和功績是在武德朝。

入貞觀朝後,五遭罷相,大起大落,都是以忠誠亮直,不徇私情,不越法度而屢罷屢起。

以後,他的孫子、曾孫、玄孫輩以及從子(侄子)一支有八人為相,與唐朝相始終可謂興旺發達,這在歷史上是少見的。

宋國公蕭瑀今日心情極好,選擇了一把三十石的弓,腰間彆著一壺箭,三十步外,是一個箭靶。

搭弓、上弦目視前方,手指一鬆,就聽見嗖的一聲,箭矢帶著呼呼的風聲,直接落在箭靶的紅心之上。

嗖嗖嗖……

又是三箭,箭箭命中靶心。

蕭鍇就站在後面看著,怎麼看都覺得父親……父親的箭術似乎沒有歐陽信本說的那麼不堪……

“回來了?”蕭瑀放下手中的弓,解下箭囊放在一旁。

“父親,孩兒回來了。”

“坐吧。”

在院落的一角,是一張茶桌,陶爐裡放著紅彤彤的木炭,上面一個鑄鐵支撐的水壺,已經呼呼的冒著白氣。

蕭瑀熟練的煮茶,放了一系列的調料,一碗茶湯飄著淡淡的飄出來。

茶道,這東西不分輩分,坐在一起了,就只有主人和客人。蕭瑀現在又兩個身份,一個是父親,一個是主人。

蕭鍇也有兩個身份,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客人。

“父親的茶藝,一直都這麼冠絕與頂……”喝了一口茶湯,蕭鍇露出一種享受的神色。

“此去鄯州,多與鄯州刺史李玄運叫好,為父這裡為你準備好了一封書信……”將信函遞給蕭鍇,“昔年趙郡李氏欠為父一個人情,李玄運恰好是趙郡李氏的嫡系,你為錄事參軍掌管一切兵馬錢糧軍械,必定會遇到許多麻煩和干擾,李玄運會還為父這個人情……”

“謝父親為孩兒考慮周全。”小心翼翼的收好信函,蕭鍇又問道,“父親,此去鄯州不知時日,兒不在父親身邊,父親要照顧好身體……待兒回來之時,當辭官回家侍奉父親終老……”

“辭官?”蕭瑀哈哈大笑,“為父又不是年邁走不動路,此次被陛下貶官丟了相位,倒是悟出了許多道理……”

“父親,難道不想在入朝為士了?”蕭鍇很奇怪的看著蕭瑀。

“不去了,不去了……”蕭瑀連連擺手,“今日去工部尚書府,和閻立本閆大人對飲,閆大人有心辭官去謙遜書院教書,為父覺得此事可行,便去謙遜書院走了幾圈,還別說程家小子當真是教出來一群不一樣的學子……如果可以……為父也想去謙遜書院教教書……為父的脾氣自己知道,就算是在封侯拜相又如何?不出一年半載依舊會被貶丟了官位,還不如去那山清水秀的程家莊,教教書頤養天年……再者說,如果為父去了,程家的小子還不得偷著樂?”

“父親,去謙遜書院教書……”蕭鍇思索了一陣子,“這倒不失為一個好的法子,只是陛下那裡……會放任您去教書嗎?”

“辭行的奏表已經交上去了,明日為父就去大理寺找程懷亮……”說到這,蕭瑀微微一笑,玩味兒的看著這蕭鍇,“是不是覺得為父有些過於上杆子了?”

“嗯,有點……”

哈哈哈……

蕭瑀哈哈大笑,“等你從鄯州回來,就會知道,為父的選擇是如何正確……為父雖然不能自詡孔聖人桃李滿天下,可教出來百十名優秀的寒門子弟卻很有信心……”

“父親,天下書籍九成半都在門閥氏族的手裡,謙遜書院一直主張理論與實踐結合,可孩兒至今還沒發現,謙遜書院有何超脫的書籍……”蕭鍇很擔心蕭瑀,“父親,您年事已高,總不能手抄,記憶中的所有書籍供給謙遜書院吧?”

“晉陽公主昨日曾來家裡做客,還送給為父一隻全銅製成的火鍋……這頓飯吃的很好,晉陽公主雖然年紀小,卻讓為父去教書的決心也更重了……”

啊?蕭鍇不明白自己家爹爹這麼大歲數還要鬧哪出,晉陽公主來了,和你教書有什麼關係?

但能做到虞部尚書這個位置的人,不是傻子,腦袋靈活的很,一口茶湯下了肚子,立刻瞪大了眼睛,看著蕭瑀,“父親,難道兕子能解決書籍的問題?”

“何止能解決書籍的問題,還給為父送了一份大禮……”說著,蕭瑀有拿出來一本書遞到了蕭鍇面前,“開啟看看吧……”

上面寫著三個字……《三字經》……

蕭鍇開啟書籍之後,立刻眼睛就離不開了,上面的字跡似乎不像是雕版印刷的,因為所有的字跡都是工工整整的小楷,字體大小均勻……每個字與每個字之間距離均勻……

當然,這還不是最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斷句……這本書裡面居然用了一些不知名的符號,給所有的句子斷句了……

再一看內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這……這……這……”蕭鍇覺得自己有些懵逼了,通俗易懂的內容,一部高度濃縮的華夏文化史,它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將華夏文化中的“經史子集”等各部類的知識揉合在一起,天文地理、歷代帝王、古聖先賢,悉皆備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