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師弟!

幹,師兄!

李淳風就像是找到了組織一般,和程懷亮異常的親近。

畢竟,信仰這東西說不清,當兩個人的信仰不發生衝突的時候……

等等……老神棍突然想到剛剛給自己卜卦時候的卦象,有句話叫求同而異。

既然信仰相同了,那麼相同是因,不同就是果了?那是不是說,卦象中的變數說的就是程懷亮呢?

就喝了半盞,老神棍的臉色也變得極其紅潤,不得不說,這燒刀子、悶倒驢當真是霸道無比……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師兄……”李淳風叫了一聲程懷亮。

“師弟,何事?”程懷亮楞了一下,不會是這老神棍又來問題了吧?程懷亮的心裡不斷祈禱,可別來了,別的真不會了,就會這麼點……

斐俊也看向李淳風,劉仁軌更是不解,看著神情,似乎老神棍遇到了難事,一臉的不好意思。

“李叔叔,有事您就說,懷亮這人實誠……有求必應……文的您就和懷亮說,武的您和俺見虎說……鐵定打他丫的滿地找牙……”牛見虎喝高了,語氣也變得無比囂張。

“是這樣的,最近不知道哪個雜碎,去尋了陛下,讓我重新整理一下切圓術,收錄到書庫之中……”李淳風嘆了一口氣,“切圓術的巔峰就是南北朝祖沖之時期的《祖率》,我自認為還沒達到祖沖之的水平……可朝廷也有朝廷的規矩……這事兒必須要欽天監完成……”

“切圓術?”程懷亮一臉無所謂,“師弟,講道理,我不是看不起任何人,我得到了師父的真傳,這術數更是登峰造極……就說這切圓術,《祖率》裡只記載了七位數……可你師兄我卻能一直算下去……無限制的算下去……能一下子算到死都算不完……你信不信?”

噗嗤……

除了李長思和牛見虎,其他人直接把口中的酒噴出來,紛紛怒視著程懷亮?

不吹牛逼你能不能死?

就問你,不吹牛逼你能不能死?

“師兄,當真?”李淳風也很不相信。

切圓術,又被稱作割圓術,是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首創割圓術,為計算圓周率建立了嚴密的理論和完善的演算法,所謂割圓術,就是不斷倍增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求出圓周率的方法。

在劉徽之前,人們求證圓面積公式時,是用圓內接正十二邊形的面積來代替圓面積。應用出入相補原理,將圓內接正十二邊形拼補成一個長方形,借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來論證《九章算術》的圓面積公式。

但是,這個長方形是以圓內接正六邊形周長的一半作為長,以圓半徑作為高的長方形,它的面積是圓內接正十二邊形的面積。這種論證“合徑率一而弧周率三也”,即後來常說的“週三徑一”,當然不嚴密。

因為,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面積與圓面積都有一個差,用有限次數的分割、拼補,是無法證明《九章算術》的圓面積公式的。所以,劉徽大膽地將極限思想和無窮小分割引入了數學證明。他從圓內接正六邊形開始割圓,將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不斷加倍,則它們與圓面積的差就越來越小,而當邊數不能再加的時候,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面積的極限就是圓面積。

到了南北朝時期,大數學家祖沖之將其發揚光大,算出圓周率的真值在三點一四一五九二六和三點一四一五九二七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

程懷亮無所謂的點點頭。

講道理,上輩子讀書的時候,沒研究過這東西,程懷亮也不會計算這東西,可有一點很值得注意。

那就是程懷亮上輩子讀初中的時候,在公開課上,有一次老師提問,問程懷亮能不能說出來圓周率七位數之後的數字……

程懷亮當時有點懵逼,誰沒事去研究這東西,可畢竟是公開課,很多有名的老師和各所學校的牛氣校長都在,程懷亮覺得自己不能辱沒了老師的教導。

於是,在三點一四一五九二六之後,程懷亮現實加上了同學的QQ號碼,外加同學家裡的電話號碼……記住的數字都說了出來……

一邊念一邊偷偷看著所有的校長老師和自己的授業恩師,大家都是一臉驚訝……於是,程懷亮剎不住車了,胡謅巴列的又說了一大堆毫無根據的數字……

一直到了自家的授業恩師看不下去了,這才打斷程壞亮。

講真,當時在場的校長、老師知道小數點後面的數字嗎?可以很負責人的告訴你,他們只懂得三點一四,能記住三點一四一五九二六就很不錯了……

全都四捨五入了,誰還會關心後面的是什麼?誰還會知道程懷亮當時說的對不對?

當時的情況下,不對都是對的……

哪個敢站出來說程懷亮說錯了?那行,你來說……我就不信哪個不要臉的敢站在講臺上算圓周率……

現在的李淳風就相當於當時公開課上的校長和教師,當程懷亮一大堆不知所謂的數字說出來之後……

李淳風懵逼了……

蕭鍇懵逼了……

劉仁軌懵逼了……

斐俊依舊懵逼了……

這尼瑪的還是人嗎?切圓術有多難你知道嗎?你就這麼大搖大擺的把後面的數字,如數家珍一樣說出來真的好嗎?

程懷亮說了足足有五十多個數字之後,恰到好處的停下來,笑眯眯的看著懵逼的這些人:“師弟,我有句話不知該不該問?”

“師兄……”李淳風從懵逼中清醒過來,“師兄,請問……”

“我就問你,加入三又一分四釐一毫六絲是切圓術的終極結果,你最後能用到第幾位?”

“這……”

李淳風明白了,程懷亮所說是什麼意思了,對著程懷亮豎起了大拇指。

“自先秦開始,切圓術的結果一直取週三徑一,約率和密率只是一代一代人不斷演算的結果,演算是科學,是用一個行動不斷延續下去,讓切圓術這門學問更加完美,這是值得嘉獎的地方……”程懷亮倒了一碗酒,“可完美和實用不是一回事,週三徑一就好了,或者三又一分四釐就可以了,真正用到的就是這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