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被永遠地記載於卡拉布里亞大陸的歷史中,沒有人會忘記這樣一位著名人物,不過他究竟是一位雄才大略,讓卡拉布里亞重歸統一的偉大君主,還是一個喜歡用殺戮來彰顯自己的權力與威嚴的暴君?

法官:肅靜!肅靜!外面為什麼這麼吵鬧,今天要審判的是誰?

辯方(伸手指向桌子上的頭部雕像。)我想您一定聽說過他,亞爾斯蘭.霍亨斯陶芬,一位偉大而又至高無上的君主。

法官(點頭):喔!大帝,我的確聽說過他的名字,那麼,誰來回答一下我的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外面如此吵鬧。

控方(攤開手):因為民眾知道了我們準備審判這個應該被審判的暴君,所以在舉行抗議而已。

辯方:亞爾斯蘭可不是一位暴君,他平息了帝國內部的貴族叛亂,又擊退了大舉進攻的聯盟,最終在皇帝意外身亡的情況下不得不繼承皇位,之後的十餘年裡他讓瀕臨崩潰的腐朽國家變成了統治兩片大陸的輝煌帝國,他的功績至今仍然被吟遊詩人所傳唱。

法官(喝了口水):那麼,我們今天為什麼要審判這樣一位偉大的皇帝呢?

控方:在亞爾斯蘭的征戰歷史中充滿了無止境的屠殺和破壞,包括毀掉當時卡拉布里亞大陸的文化中心聖城耶路撒冷,還有針對其他民族的壓迫政策,甚至在統一卡拉布里亞之後又對國內的貴族展開大清洗,死在他手中的人佔當時大陸人口的十五分之一。

辯方: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做?關於聖加西亞人崛起的歷史我們都很清楚,是因為教廷視聖加西亞人為異端,不僅強迫他們遷移至苦寒貧瘠的安納託利亞,還奉行嚴苛的政策,當時的安納託利亞教會人員做下的罪行令人髮指,因此聖加西亞人才發動起義推翻了教廷的統治,而並非亞爾斯蘭制訂了這樣的政策。

控方:但這不是聖加西亞帝國排斥和敵視其他民族的理由,而且在對外戰爭中,帝國所做的要遠比教廷還要過分。

辯方:的確,但是帝國並不會用宗教給人分類,在帝國的土地,只有那些試圖恢復本民族名稱的人才會遭到帝國的打壓,而帝國制定這樣的政策是有原因的,在帝國建立之初,聖加西亞人依舊飽受歧視,其他起義首領視聖加西亞軍隊為炮灰和奴隸,甚至還吊死了蘭瑟爾大帝的長子,這才導致帝國的對外政策顯得冷酷又殘暴。

法官(敲了敲桌子)肅靜!把話題回到亞爾斯蘭身上,那麼他並不是一位暴君了麼?

控方:當然不,法官閣下,他在平息南方叛亂之時大規模的使用瘟疫,讓義大利亞和奇裡乞亞的瘟疫流行了數個月才被平息。

法官:瘟疫?!真是罪大惡極!

辯方:我們能否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把我們自己代入亞爾斯蘭?法官大人,亞爾斯蘭的家族在易北河之戰時崛起,世代統領著帝國的禁衛軍,而在當時,聯盟於西線大舉進攻,帝國無力平息叛亂,只能讓亞爾斯蘭的父親格魯克率領禁衛軍出征平叛,而諾蘭行省以山川林地居多,又夾雜著河道,沒有數年的時間是不可能打下來的,但是當時的帝國根本無力供給這樣一支大軍的消耗,他們必須速戰速決。

控方:可是他期望以瘟疫削弱叛軍戰鬥力的計劃並沒有實現,可怕的瘟疫在禁衛軍之中爆發,直接讓數萬禁衛軍士兵慘死,最後不得不在格拉斯諾與兵精糧足的叛軍交戰,格魯克在這場戰役中死去,他也不得不倉皇而逃。

辯方:這是亞爾斯蘭沒有預料的,不過他成功的在奇裡乞亞阻止了叛軍的北上,並且徹底而乾淨的殲滅了叛軍,讓帝國南方的行省再度迴歸帝國的懷抱。

控方:那不是因為費斯特挺亞家族的夏洛蒂侯爵率領家族私兵從下高盧行省登陸的原因麼?我看不出來亞爾斯蘭對於這場戰役的勝利有什麼幫助。

法官:的確。

辯方:事實上,在出席本次開庭之前,我得到了聯邦政府剛剛解密的資料,是關於奇裡乞亞戰役亞爾斯蘭的所作所為,都在這份檔案裡面。(遞給法官和控方)

法官:喔,看看這裡面都寫了什麼?南境風暴計劃,嚴絲合縫……這是一份很完美的計劃,起碼我沒有發現什麼缺漏的地方……你覺得呢控方?

控方:我也沒有,法官大人。不過我們要繼續回到之前的話題了,亞爾斯蘭是一個毫無疑問的惡魔,哪怕在格拉斯諾戰役的失敗之後,他也沒有忘記使用那可怕的瘟疫不是麼?

辯方:對於一位統帥來說,如何取得勝利才是最重要的,況且叛軍的殘酷審判讓整個義大利亞遍佈十字架和執行絞刑的吊架,他們犯下的罪行與亞爾斯蘭相比微不足道。

控方:哈?微不足道?你或許忘記了他在迦南要塞時處決教廷的俘虜時的殘暴,十五萬名士兵被處死,他們的頭顱被堆積成一座巨大的山,或者叫京觀?這種可怖的炫耀武力的方式被之後的將軍效仿。

辯方:在那之前,教廷軍隊將迦南要塞裡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屠殺的一乾二淨,禿鷲遮天蔽日的盤旋在要塞上空,這一切都是針對教廷的報復而已。在與精靈和比蒙族交戰的時候就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

控方:那你又該怎麼解釋他篡位之後針對貴族的大清洗,要知道這些貴族全都是他的支持者,甚至為他的權勢而浴血奮戰過。

辯方:我們忘記了亞爾斯蘭的另一個標籤,他還是個偉大的改革者,推動了聖加西亞新政的實行,而這些貴族反對他實行的新政,阻礙了帝國的發展,清洗是必須的。

控方:改革?他的改革帶來了什麼?一支渴望殺戮與鮮血的軍隊?他將聖加西亞帝國變成了永不停止的戰爭機器,大量的成年男人被浪費在毫無意義的戰爭當中,在亞爾斯蘭死後,他的改革被立即廢止,他的兩個兒子瓜分了帝國,這場改革除了死亡和毀滅什麼也沒有帶來。

辯方:要知道,帝國與教廷之間長達一千年的仇恨是用鮮血與屍體堆積起來的,每一位教皇與皇帝繼位之後的第一個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擊敗並徹底地將對方趕盡殺絕,亞爾斯蘭也不例外,這不是他能改變的。他接手的帝國是一個毫無疑問的爛攤子,貴族腐敗,行省彼此貌合神離,國庫一直處在赤字的狀態中,費安頓四世甚至不得不透過查抄商人的方式來為戰爭提供資金。這樣的情況,如果不實行改革,帝國很快就會分崩離析,而聖加西亞人的命運會比之前更加悲慘,我毫不懷疑教廷會對聖加西亞人實行種族滅絕,這是誰都會做的事情。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它的離心力是十分強大的,奧術帝國憑藉奧術的力量維持著領土的穩定,教廷選擇用信仰來統一卡拉布里亞,可聖加西亞帝國兩者都沒有,只能依靠血與火來保持帝國的完整,除了培養民族意識之外,就只能依靠不斷的對外戰爭來轉移所有人的注意力,而亞爾斯蘭想改變這一切,所以他發起了改革,取消貴族的特權和世襲制,重組軍隊,整頓吏治,試圖用完善的制度維繫這個龐大的帝國。

控方:我剛才聽到您說民族意識了是麼?

辯方:是的。

控方:不好意思,我不覺得聖加西亞人的那種族主義是民族意識,時至今日,聖加西亞人依舊保持著排外和敵視其他民族的傳統,就像法庭外面那些示威的人群。

辯方:教廷又好到哪裡去了麼?以宗教為評判標準的狂熱信仰更加排外,在黑暗歷時期教廷掀起的審判與屠殺也並不少,甚至猶有過之。

法官:這與今天的辯論無關。

辯方:抱歉。

控方:我還有一個問題,您是否知道亞爾斯蘭曾經審判並用火刑處決了他的妻子呢?甚至連他妻子的家族也沒有倖免。

辯方:可那不是因為他的妻子和反對他的貴族合作放逐了亞爾斯蘭,並且導致了長達五年的軍閥混戰的結果麼?那次混戰造成的損失根本無法計數,這也是為什麼亞爾斯蘭僅僅要求聯盟承認帝國的宗主權之後就結束了持續了一千年的西征狂熱,因為他在被流放的日子裡去到了歐羅巴德斯大陸,並讓兩片大陸都重新迴歸同一個政權的懷抱,達到了奧術帝國的高度。

控方:但是帝國還是毀滅了,而直到七百年前卡拉布里亞和歐羅巴德斯才重新互通往來。

辯方:那是惡魔帶來的災難,並非是亞爾斯蘭造成的,況且如果沒有羅蘭.霍亨斯陶芬,我們今天根本不可能站在這裡辯論亞爾斯蘭的所作所為。

暴君與明君之間的區別是如此的難以區別,而圍繞亞爾斯蘭產生的辯論恐怕永遠也無法停止,他殘暴的手段必須批判,而他的功績也無法否認,他的一生是不折不扣的傳奇,從一個普通貴族,到一個龐大帝國的皇帝,無數的稱號被加諸在他身上,為他吟唱頌歌者有之,咒罵痛恨他者亦不在少數,而他估計根本不會在乎這些東西。

就是那樣一位偉大的君主,可他的死亡卻突然降臨,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卻撒手人寰,也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如果他能夠壽終正寢,那麼聖加西亞帝國或許不會分裂,面對惡魔的入侵也能夠有一戰之力,誰知道呢~

(注意,這可不是劇透哦,只能說在一個時間線發生的事。也許另一個世界裡的亞爾斯蘭壽終正寢了呢~誰知道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