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吉特汗國,薩蘭德汗國,克里米亞汗國,突厥汗國。

庫吉特汗國的開國君主是庫吉特.達利嘉汗,他是突厥汗國開國君主塞加.達利嘉汗的孿生兄弟,兩人曾經和他們的兩個叔叔一起對抗埃辛維倫帝國的進攻,不過在勒芒大會之時決裂,並在亨利一世的挑撥下帶領著自己的部族離開突厥人的王庭遷徙到突厥草原的最西邊建立庫吉特汗國。

因為靠近安茹帝國的緣故,透過有限的邊界貿易往來,庫吉特汗國是四大汗國之中唯一擁有成建制的重騎兵部隊的汗國。

薩蘭德.達利嘉汗是薩蘭德汗國的開國君主,也是塞加汗和庫吉特汗的父親,達尼蒙德汗的結拜兄弟,並沒有突厥王室的血脈,不過極為擅長突襲戰和長途奔襲戰,和達尼蒙德汗的另一位結拜兄弟吉利博越汗在勒芒大會之時藉機獨立,和塞加汗以及庫吉特汗反目成仇。

塞加汗是達尼蒙德汗的長子,所以繼承了突厥汗國的汗位,不過他繼位之時,如日中天的突厥汗國已經四分五裂,不僅庫吉特汗國,薩蘭德汗國,克里米亞汗國獨立出去,就連突厥汗國僅有的土地上的部族首領也十分不穩定,為了震懾那些叛徒,還有國內的宵小,塞加汗開放東部邊界,和萊茵公國結盟,雙方就此開始長達數百年的通婚,以至於作為最正統的突厥汗國反而比其他三個汗國更早從部族聯盟步入奴隸制社會。

一般來說,突厥騎兵由三部分組成,即侍衛之士、控弦之士和柘羯。其中,侍衛之士又叫“附離”,也就是狼的意思,他們屬於可汗的親兵部隊,是突厥騎兵中的精華。突厥雖然經濟力量薄弱,不可能和周邊國家進行持久戰,但是突厥騎兵從小便騎著優良的突厥馬馳騁草原,人人皆是騎射好手,其他國家的士兵根本抗衡不了。。

突厥稱馬為“賀蘭”,本來就是名產,而騎兵所用的戰馬更是優中選優。突厥馬並不特別高大,體高基本上在140釐米左右,但筋骨精悍,比例勻稱,最適合長途奔襲。

突厥戰馬所配備的馬具也是非常先進的。馬銜均為鐵製,成對使用。銜上有兩個孔,中間繫帶。帶扣為活釦,一般用鐵、銅或骨頭製成,能夠調整帶子的鬆緊。馬鐙一般是寬鐙板、小革孔的8字形馬鐙。有些馬鐙製作得非常精美,往往在環孔和鐙板上鏤刻花紋,有時還會鑲上草木紋銀錯。馬鐙的使用使突厥騎兵的雙腳有了著力點,戰鬥中就可以變單純的砍殺為切擊,極大地提高了戰鬥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突厥騎兵所使用的兵器大致可分為射遠器、衛體武器、短兵器和長兵器四種。具體來說,射遠器包括弓矢和鳴鏑。突厥弓一般用木頭製成,把手和兩端多用獸骨做襯子。弓臂一般長1.25米,拉弓時兩端彎曲成M形。所用的箭鏃多為三角形的鐵製三葉鏃。鏃葉上穿有小孔,箭鏃的下方帶有鑽孔的骨球,射出後遇風發響,故稱“鳴鏑”。衛體武器也就是突厥騎兵所穿的盔甲。一般認為,盔甲是侍衛之士的專用裝備,控弦之士和柘羯不得染指。短兵器包括馬刀、匕首和劍。馬刀和匕首都做成直柄,區別在於前者厚重,後者刀鋒有鍥。劍製作得非常精美,劍身還鏤刻圖案,很可能是貴族佩戴的外來品。突厥騎兵所使用的長兵器有長矛和馬絆兩種。長矛也是用鐵製成,矛尖狹長成稜形,鋒利無比,可以刺穿敵人的重裝甲。馬絆也就是套馬索,既是突厥牧民的牧具,也可以作為兵器。由於馬絆如此重要,所以突厥法律規定盜馬絆者處死。

突厥騎兵的戰術以高速度的運動戰為顯著特色,這也是他們能夠壟斷東西方貿易的底氣所在,畢竟要在廣袤的突厥草原上擊敗來去如風的突厥騎兵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哪怕是曾經統治全大陸的埃辛維倫帝國,也是採用了同化加封鎖的方式才讓突厥人勉強保持半獨立的狀態。

突厥人崇拜灰狼,他們認為突厥灰狼和突厥人流的是同樣的血液,這種狼崇拜讓突厥騎兵也如同狼群一般,迅捷而又嗜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