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後的十五年中,蘭瑟爾和他的母親一直耕種著貧瘠的土地勉強維持生活。

生活雖然貧困,但是每天都有驚喜,或許是一朵漂亮的花,或者是偶然發現的鳥蛋。

那時候的蘭瑟爾的夢想就是能夠和母親這樣一直生活下去,可惜夢想就是用來破滅的。

本應該保護他們的士兵因為村莊交不上來稅而將村莊變成廢墟,他因為被母親藏在水缸中而逃過一劫。在痛苦著埋葬了母親和村民們的屍體後,他的心裡就已經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在流浪的路上他完成了最重要的蛻變,對他來說,推開那扇門乞討意味著羞辱,不推開就意味著死亡。

蘭瑟爾已經沒有了父母,沒有了家,他有的只是那一點點可憐的自尊,然而討飯的使他失去了最後的尊嚴,要討飯就不能有尊嚴。

生命的尊嚴和生存的壓力,哪個更重要?

只有失去一切,蘭瑟爾,你才能明白你的偉大。

蘭瑟爾在三年的討飯生活中最重要的收穫是:他已經從一個只能無助地看著母親死去的少年,變成了能堅強面對一切困難的戰士,一個武裝到心靈的戰士。

長期的困難生活,最能磨練一個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難後,只能怨天尤人,得過且過,而另外一些人雖然也不得不在困難面前低頭,但他們的心從未屈服,他們不斷地努力,相信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蘭瑟爾毫無疑問是後一種。

如果說,在出來討飯前,他還是一個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經過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家鄉時,他已經是一個有自信戰勝一切的人。

這是一個偉大的轉變,很多人可能窮其一輩子也無法完成。轉變的關鍵在於心。

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心是最柔軟的地方,它很容易被傷害,愛情的背叛、親情的失去、友情的丟失,都將是重重的一擊。然而對於蘭瑟爾來說,還有什麼不可承受的呢?他已經失去切,還有什麼比親眼看著母親死去而無能為力、為了活下去和狗搶飯吃、被人唾罵鄙視更讓人痛苦!我們有理由相信,就在某一個痛苦思考的夜晚,蘭瑟爾把這個最脆弱的地方變成了最強大的力量的來源。

是的,即使你擁有人人羨慕的容貌、博覽群書的才學、揮霍不盡的財富,也不能證明你的強大。因為心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當蘭瑟爾準備離開自己討飯的特拉布宗,回到家鄉時,他仔細地回憶了這個他待了三年的地方,思考了他在這裡得到的和失去的,然後收拾自己的包裹踏上了回家的路。

也許我還會回來的,蘭瑟爾這樣想。

在帝國的許多典籍中蘭瑟爾都被描寫成天生反骨,自小就立誓掀翻教廷的形象。但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在決定要帶領加西亞人獨立,對抗教廷之前,他一定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掙扎過程,他也是一個人,只要是人就會恐懼,何況他很有可能剛開始起義就被送上火刑架,這樣的事絕不是個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任誰也沒想到,看似不可戰勝的教廷居然如此不堪一擊,依靠洗劫了教堂所得到的財富,蘭瑟爾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軍隊,訊息剛傳出去,就有數萬人投奔他。

此後他帶著軍隊轉戰於安納託利亞,一邊擴充軍隊,一邊抵擋教廷的攻勢。

在當時,南方和西方都有人叛亂,教廷只能任由蘭瑟爾做大,在這期間他們也曾經試圖拉攏蘭瑟爾,但是如果他們瞭解一下蘭瑟爾的童年經歷,再思考一下是由誰造成的,估計就不會這麼天真了。

很快,因為一場全大陸的饑荒,教廷的統治走到了盡頭,數百萬人參加了起義軍,卡拉布里亞遍地都是反抗的旗幟。

我們或許要給蘭瑟爾一個位面之子的稱號,因為之後所發生的一切都不能用常理來說。

黎明歷三百三十年七月,帝率四千騎連克教廷七座城池,大勝而歸。

黎明歷三百三十年八月,帝遭教廷八萬軍隊包圍,時天降隕石,帝從容而歸。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總之那個時候的加西亞人就如同BUG一般讓教廷頭痛不已。

在數場大戰之後,加西亞人最終完全掌控了東大陸,當年那個艱難生存的小民族,一躍成為最高貴的民族。

接下來的問題更加嚴峻。

此時的帝國,外有時刻準備打回來的教廷,內部還有尚未臣服的起義軍還有蠻族,蘭瑟爾和他的將軍們不得不選擇放棄西進這一充滿了誘惑的選擇。

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但那個時候的帝國是完全的軍隊政治,朝堂之上全都是憑藉戰功封爵之人。

可以說如果帝國維持這樣的狀態絕對存在不了多久。

蘭瑟爾看出了帝國現在危險的境地,並且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最大的問題就是分封制度的存在,因為國家權力分散,容易使國家分裂,地方權力往往會大於中央,不利於國家政令的推行,和國家的穩定。

但是分封制已經在卡拉布里亞實行了無數年,連教廷也無法取消,那相當於要貴族們的命!

所以蘭瑟爾只能讓分封制與行省制並存,將功臣都分封到邊疆,穩定帝國邊境的局勢,富裕的和靠近帝國中心的地方則設立行省,指派總督管理行省。

帝國進入半中央集權和半官僚政治的時代。

同時,蘭瑟爾建立了完善的行政機構。宰相負責為皇帝處理事務,向皇帝進言。六部乃直接對皇帝負責,成為主管全國行政事務的最高機構。各部置大臣一人,總管本部政務,下有左右副吏各一人,為大臣之副。

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

每年,從帝都大學中還有貴族中選出來的精英都會獲得在六部任職的機會,至於那些大貴族,他們的爵位和權勢就足夠讓他們立足於朝堂之上了。

貴族們大多都是憑藉戰功升職,很少有貴族會選擇進入帝都大學學習,在他們看來,祖先憑藉武勇贏得了爵位,他們當然也要追隨祖先的腳步去征戰沙場。

因此,帝國的朝堂之上,不僅僅是文官與武將的矛盾,更可以說是貴族與平民的矛盾。

但是黃金貴族超然物外。

在帝國憲法的扉頁,便寫著“黃金貴族與皇室地位同等,各族族長地位與皇帝同等,若皇室絕嗣,黃金貴族可推舉一個家族為新的皇室,延續帝國之火。”

這哪裡是貴族,分明就是十二個皇室!

蘭瑟爾之所以這麼做也是有苦衷的,畢竟當時純種的聖加西亞人不到百萬,其他的都是別的民族。小民族想要同化那些大民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蘭瑟爾大肆分封聖加西亞系的貴族,並且遷移聖加西亞人到帝國各處,燒燬其它民族的典籍,禁止其他民族說本民族語言,宣傳大聖加西亞主義,這一系列的手段讓帝國受益至今。

所有帝國的子民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光榮的聖加西亞人,在帝國最強盛的時代,如果你在別國的大街上搖頭晃腦地說“我是聖加西亞公民。”那麼人們都會懼怕你,甚至連一國之君也必須對你保持尊敬。

這是一個千年帝國的底氣!

但是並非沒有隱患,第一代貴族都是從血與火中拼殺出來的,自然對皇室保持著絕對的忠誠,第二代,第三代也同樣如此。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部分腦海裡充滿了叛逆思想的年輕人開始覬覦那不屬於他們的位子。

每次叛亂,都會有一大批家族的爵位和名字消失,透過平叛上來的新貴族則又會繼續這個死循環。

帝國現在有六千多登記在冊的有著爵位的貴族,其中擁有封地的貴族大概是二百位,如果每個人都有三千人的私兵,那麼就是六十萬軍隊,此外再加上帝國常備軍團和輔助軍團,整整一百一十萬軍隊!

但這只是常備軍,不算戰時額外徵召的附庸國的軍隊還有臨時的軍團。

關於帝國的軍制我在之前曾經講述過,我需要指出的是帝國的制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始終在變化。

現在,回到我們故事的.asxs.,讓我們給予蘭瑟爾,這位大帝一個公正的評價。蘭瑟爾生於亂世之中,背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他沒有背景、沒有後臺、沒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經歷千辛萬苦,無數次躲過死神的追逐,從死人堆裡爬起來,掩埋戰友的屍體,然後繼續前進、繼續戰鬥。

蘭瑟爾的那個時代有著無數的厲害角色,他們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蘭瑟爾用他驚人的軍事天賦戰勝了這些敵人,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最優秀統帥的稱號非蘭瑟爾莫屬。

他幾乎是赤手空拳、單槍匹馬,憑藉著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建立了龐大的帝國。

是的,誰會想到幾十年前的那個衣衫襤褸、沿街乞討的乞丐會成為一個大帝國的統治者。

是的,命運之神根本並不存在,他也不會將什麼寶劍和鑰匙交給一個乞丐,在那絕望的日子裡,並沒有人去同情和可憐這個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

他告訴我們,堅強的意志和決心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他告訴我們,執著的信念和無畏的心靈才是最強大的武器。

當蘭瑟爾回望自己幾十年的崢嶸歲月,回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強大國家時,他有充足的理由為之自豪。

我是蘭瑟爾.霍亨斯陶芬!聖加西亞帝國的皇帝!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