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豆丁網

公元前356年,地處陝西的秦國在商鞅的主持下開始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從此,延續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時代拉開了帷幕。在封建社會漫長的歷史中,土地兼併一直作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存在著。

所謂土地兼併,即佔人口少數的權勢階層,利用政治和經濟上的優勢地位,透過購買和哄騙、脅迫等手段,大量獲取農民手中的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的現象。這一現象的後果,就是失去了土地的農民,不得不依附於土地的擁有者,受到他們的剝削和壓迫。矛盾長期積累,往往引起民變乃至起義,進而導致現存政權的覆亡。而新的政權建立之後,總要重新分配土地,形成數量龐大的自耕農階層。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土地又會向新的權勢階層集中,同樣的劇本將再一次上演。這種土地佔有上的週期性變化,是中國封建歷史中一個重要而奇特的現象。

宋朝的土地矛盾是各個朝代中較為尖銳的,這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首先,宋太祖趙匡胤上臺後,總結唐朝覆亡的教訓,認為應當削弱地方軍事長官的實力,因而透過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等手段,剝奪了石守信等開國將領的軍事指揮權。作為補償,宋太祖對於這些高級官員對土地的大肆佔有始終持放任態度。其次,宋代沿襲了唐代中期開始採用的兩稅制,按照土地而非人口收稅。這樣一來,土地兼併非但不影響政府的收入,反而降低了收稅的難度。因此抑制兼併短期內並不會給政府帶來太多利益。“宋太祖的指導思想是‘藏富於民’,

i不管兼併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國土之內,透過賦稅,最終會歸國家所有。”再次,宋代農業生產力發展迅速,商品經濟空前繁榮。“在這種經濟發達的情勢下,土地這一最重要的

ii生產資料自然要作為商品捲入市場。”

宋代權勢階層實現對土地的佔有,主要透過以下幾條途徑:一、合法的土地交易;二、誘騙(如向土地擁有者許諾可以免除賦稅);三、非法放貸和脅迫(放高利貸導致農戶破產,藉機脅迫農戶交出土地所有權)“富者有貲可以佔田,貴者有力可以佔田,而耕者之夫率屬役富貴者矣。”宋初宰相王浦之父“頻領牧守,能殖貨,所至有田宅,家累萬金。”秦檜的一

iii個下屬王歷都“寓居撫州,恃秦檜之勢,凌奪百姓田宅,甚於盜寇,江西人苦之。”

宋朝政府將農戶分為“主戶”和“客戶”,主戶擁有少量土地,需要納稅和維持公共秩序;而客戶沒有土地,亦不需納稅。“但大地主階級事實上不受此等級劃分,也免於勞役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iv納稅,上述義務全由小農承擔。”宋神宗時,名相王安石試圖透過變法改變這一情況,但遭到保守派的反對,改革以失敗告終。

總之,宋朝政府基於當時的社會形勢,實行了“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允許土地在市場上自由流通,導致了土地高度集中在某些特權階級手中的社會現象。這一現象的影響,將在下文予以詳細說明。

1/4頁

二、宋代土地兼併現象的影響及其原因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放開對稀缺資源的管制,允許其在競爭市場上自由交易,無疑是使資源配置實現最佳化的最有效途徑。下達了“不禁兼併”詔令的宋太祖,可以說有著超越時代的經濟學眼光。

事實證明,宋代開放的土地政策,確實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與唐代相比,宋代的糧食產量得到了相當大的提高。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對土地私有的承認和對墾荒的鼓勵(新開墾的土地一律不需納稅,對開荒成績顯著的縣加以褒獎),促使農民大量開墾荒地,以至於耕地面積激增;二是土地擁有者之間的競爭,使得先進的生產技術不斷被創造和採用(彎鋤、鐵耙、龍骨翻車等均為這一時期的產物);三是租佃制度的完善使得小農戶可以用

v較低的代價獲得生產資料,承受風險的能力也有所提高。總而言之,是亞當斯密所謂“看不見的手”發揮了顯著的作用:生產資料的所有者為了自己的利益,積極擴大產量,更新技術,結果卻是整個社會財富的增加和科技的發展。而國家“看的見的手”不斷旁敲側擊,進一步將兩宋推向封建社會物質繁榮的頂峰。

宋代土地政策的積極影響不僅僅體現在農業生產上。土地兼併的盛行和生產技術的改良,使得許多農民失去土地,剩餘勞動力大量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宋朝政府積極發展工商、採礦、紡織、加工業等行業,‘五行八作’這一成語就產生於此時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當

vi時行業之多以及小手工業的發達程度。”手工業的發達,又進一步導致商品經濟的繁榮,從張擇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圖》中,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榮光的片影。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土地兼併往往是農民起義爆發的誘因,因此歷朝歷代才會對兼併現象大力遏制;但這一現象最為嚴重的宋朝,卻並未出現過全國性的大規模農民暴動(方臘、宋江起義都未對政權構成威脅)。可以說,“不抑兼併”帶來的經濟繁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解社會矛盾的作用。

然而應該指出,緩解矛盾並不等於解決矛盾。如果不是蒙古人的入侵打斷了南宋社會的發展程序,趙家王朝恐怕早晚也要在日益加深的社會危機中瓦解。同樣是土地的高度集中,英國在這一背景下走向了工業革命(圈地運動),而中國社會卻屢屢因此而陷入動盪不安,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不受約束的土地交易的確可以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但我們有必要問的一個問題是,宋朝的土地市場真的是完全自由,不受約束的麼,只怕未必。為了詳盡地討論這一問題,下面將土地市場這一籠統概念分為兩部分,即土地租賃市場和土地交易市場,分別加以說明。

土地租賃市場是一個勞動力市場,在這個市場上,田主提供生產資料,僱傭佃戶耕種土地,收取地租作為回報;佃戶出賣自己的勞力,靠租種田主的土地維持生計。但和一般的勞動力市場不同,田主和佃戶在土地租賃市場上的地位往往並不平等。一方面,某一地區的土地常常由一個或者幾個大地主所有,佃戶選擇的範圍實在有限。另一方面,中國農戶一向把背井離鄉看作人生最大的慘事之一,何況在交通不發達,資訊傳播也不便捷的宋代,拖家帶口去尋找一個地租較低的住處,無疑也是不理性的選擇。用經濟學術語來說,第一點意味著土地租賃市場實質上是一個由大地主壟斷的市場,第二點意味著這一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彈性很小。這種市場的特點,就是地租幾乎完全由田主決定,且只要能夠維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佃戶的數量不會有太多的減少——因為對於世代依靠土地生存的中國農民來說,他們想不到,也的確沒有更好的出路。

田主和佃戶的不平等不僅體現在經濟地位上:田主往往來自地方上的豪強大族,勢力雄厚,交遊廣闊。尤其是在宋代,文官調動頻繁,地方官員不得不依靠鄉紳的力量,在田主和佃戶發生糾紛時,自然要偏向前者。勢單力薄的農戶,無法透過合法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

2/4頁

只好默默忍受著勞作的艱辛和剝削的無情,間或求助於臆想中的神靈以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只有當連生存都難以為繼之時,他們才會選擇揭竿而起——並不是為了什麼偉大的政治理想,僅僅為了謀求一條活路。

土地交易市場上有著相似的情形,田主利用自己政治和經濟上的優勢,往往可以以低於市場出清價格的代價從農戶手中取得土地,有時候這種“取得”與搶劫無異。《水滸傳》中“李逵打死殷天賜,柴進失陷高唐州”一回書很好地反映了宋代這種社會現象的普遍性。身為前朝遺民,家傳“丹書鐵券”的柴進,在面對意欲強佔自家土地的高唐州知府時,都顯得如此軟弱無力,更何況一般的平民百姓呢,本文第一部分提到過,宋朝君主對於高級官員兼併土地的行為,基本上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無形中起到了極壞的示範作用——各級官員紛紛利用手中的權力,巧取豪奪,肆意妄為,不但破壞了市場機制的正常運作,也造成了政府和百姓間的尖銳矛盾。

綜上所述,宋代“不抑兼併”的土地政策,的確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但是,由於市場各參與者之間地位的不平等,正常的市場調節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使得這項政策逐步淪為權勢階層攫取私利的工具,導致了尖銳的社會矛盾。先進的土地政策最終反而成為社會發展的桎梏,不得不說,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局限性引發的一場悲劇。

三、宋代土地問題的啟示

對比宋代的中國和圈地運動時期的英國,我們不得不說,英國人是幸運的。大量失去土

資產階級的興起和整個社會向資本主義的過渡。宋代雖地的農民湧入城市,反而促進了英國

然也出現了商品經濟的繁榮,但重農抑商的封建傳統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使得資本主義無法在宋代中國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失去土地的中國農民只能終身被束縛在土地上,為了滿足統治者奢侈逸樂的需要,血汗被一滴滴無情地榨乾。

歷史機遇不可複製,但從圈地運動之後英國社會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仍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英國之所以能夠在19世紀成為統治世界的“日不落帝國”,一方面固然得益於擊潰無敵艦隊後取得的海上霸權,以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積極影響;但更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發生於1688年的光榮革命,確立了英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基本體制,而這是“看不見的手”發揮其作用所必需的基礎——只有當市場的各個參與者具有差不多同等的法律和經濟地位時,市場調節機制才能夠正常地開始運作。否則,必然出現某些擁有特殊權利,亦即“經濟成本”的參與者對市場的壟斷。這不但會造成其他市場參與者利益的損失,更會導致整個社會福利的降低。

反觀中國,直至今日,健全的土地交易市場都尚未成型,其後果之一,就是商品房價格居高不下。這打擊的不僅僅是廣大人民群眾“居者有其屋”的願望,更是百姓對政府的信心和青年一代的人生理想。這一現象背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體制的束縛,使得土地資源往往被某些特權階層佔有,不能以正常的出清價格在市場上流通。最終,一小部分人獲得了暴利,整個國家卻蒙受了損失。

一千多年前,中國的偉大詩人杜甫滿懷悲憫地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可惜,一千多年過去了,他的夢想仍然沒有實現。我想,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應當為之奮鬥的方向。

最後我仍要引用杜甫的一句詩,作為本文的結尾:“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