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大封後,所有的一切算是塵埃落定了,心願得償的當然喜笑顏開,不如意的也不能在皇上面前表現出不滿,以後的日了還長著,這時就因著這點事遭了皇上厭棄,以後可真是什麼希望都沒了。

年氏封了貴妃後得意無比,她只略施小計就讓原本能封為貴妃的李氏變成了齊妃,幾次去淑芸那裡請安遇見李氏都是百般嘲諷,看著李氏給她請安行禮都是擺著姿態讓李氏在那蹲一會才叫起。後來還是淑芸讓她在宮裡好好養著身子,不用來她這請安了,才呆在了自己的翊坤宮安心養胎。

李若薇在封妃後從其他地方知道了皇上本來是打算封她為貴妃的,可都被這個年氏設計自己給毀了,弄得現在自己見了年氏還得向她行禮,還讓弘昀被皇上責罰閉門讀書。只是她也明白真正丟了貴妃位子的原因應該是自己讓弘昀去皇上那探問,才惹得皇上不快,乾脆就改了要給自己的貴妃位份以此來警告她。

她原來還沒怎麼把這個年氏放在心上,年氏非常得寵是在年羹堯被重用後,之前幾年可是遠不如自己,得寵後的這幾年生的孩子不也是生一個死一個,沒想到居然栽到了她手裡,不過現在先不和她計較,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鈕鈷祿氏原來在府中因著胤g的警告怕弘曆再被抱走,很是低調隱忍了些年,這次冊封皇上封了自己妃位,現下除了皇后,這幾個妃子中可只有自己是滿人,齊妃和裕妃在這一點上可永遠比不過自己。更何況她在自己的兒子身上看到了希望,弘曆自在上書房讀書後一直很受師傅們的誇讚,甚至有人說他只比當年的弘暉差點,但她認為弘暉只是佔了身份的關係別人才會特意奉承他,只要弘曆爭氣,以後,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嫡子也不一定就能繼位不是。

皇帝現在還在守孝中,朝上的事務又繁忙,基本上沒什麼時間來後宮,也就是偶爾會來淑芸這裡和她說些因著前朝而和後宮有關聯的事,讓淑芸妥善處理,常常也就是吃頓飯就走,忙得時候甚至連吃飯都顧不上。

淑芸看著又帶了弘曆來了她這裡的鈕鈷祿氏,問了弘曆幾句話後就直接發問了:“熹妃來我這是有什麼事嗎,看你已經跑了好幾趟了,還累得弘曆也跟著跑,這不是弘曆該在阿哥所溫習功課的時間嗎,要是耽誤了弘曆的功課可就不好了,皇上剛走前還問起幾個阿哥呢!”看著鈕鈷祿氏面上的喜色,淑芸又道:“皇上還說呢,你這訊息倒是靈通,每次他抽點時間過來,後腳你跟著就來了,定是有什麼要緊的事,讓我要好好處理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鈕鈷祿氏聽著淑芸後面意有所指的話臉上一白,答道:“皇后娘娘,奴才是……是……”怎麼都想不出一個合理的藉口來,鈕鈷祿氏急出了一頭的冷汗,皇后方才的話分明是在暗指她刺探皇上的行蹤,只是不知這究竟是皇后娘娘自己的意思還是真如皇后所說,是皇上在敲打她。

就在鈕鈷祿氏越發焦急時,一直在一旁站著的弘曆上前道:“皇額娘,是兒子有些日子沒見過皇阿瑪了,近來功課又頗有近益,因此想要讓皇阿瑪看看,因著不好意思獨自過來,所以才央了額娘陪我一起來,擾了皇額娘清靜真是兒子的不是,萬望皇額娘見諒。”

淑芸看著眼前面上一派坦然的弘曆,暗道:這個弘曆這番話說的倒是極漂亮,心思慎密還表達了對皇上的儒慕之情,難道說自己還能不讓他見他的皇阿瑪不成,更別說見諒了。只怕要不是弘暉多了些見識,他也算得上是個勁敵了。淑芸藉著弘曆的話道:“本宮是你的皇額娘,你有孝心來這裡請安,本宮高興還來不及,有什麼不方便和打擾的,弘時也會經常過來,正好你們兄弟還能多親近親近不是,免得你因著不常來都不好意思到皇額娘這來了。”

“是,皇額娘,兒子聽師傅說大哥和三哥以前的功課都是頂尖的,一直想向兩位哥哥請教,只是大哥一直不得閒,三哥也忙著辦差,現下得了皇額娘的話我可就能放心的去打擾兩位哥哥了。”弘曆臉上滿是一副不好意思又期待的表情。

“對了,弘晝和你年紀差不多,還比你小些,又貪玩,你去時也要帶上他才好,要是他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你這個哥哥一定要指點著也耐心些才行。”淑芸說這話也是有原因的,上書房裡的事她早聽說了。

弘曆一昂頭,“是,皇額娘,兒子一定會教導好五弟,不讓他給皇阿瑪抹黑。”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看得淑芸一陣黑線,剛還說你精明會說話,這會你怎麼就聽不出來我的意思了。

淑芸心裡不置可否,反正我話已經說出去了,傳到皇上耳朵裡也只能懷疑你不常來我這請安。還有,明明有年紀差不多的弘晝卻不親近,一心就要找這兩位已經辦差的哥哥,偏獨漏下了弘昀,她就不信皇上聽到會只誇他好學勤勉。

上書房裡現在只有弘曆和弘晝兩個阿哥,其餘的都是宗室中的子弟,廉親王府上的弘旺和弘昂弘昊也在其中,可弘曆和他們關係並不怎麼好,反倒是弘晝還能和他們玩得來。淑芸還聽說他們彼此之間還不時有點小摩擦,弘晝被弘曆訓了幾次,連弘旺弘昂他們也沒能倖免。

各府中的福晉命婦來宮中時,淑芸藉著這個機會又重新和廉親王福晉爾嵐的交往多了起來,既然現在的八爺不是被雍正忌諱的,那麼交好他就對弘暉很有幫助。爾嵐也是有著同樣的想法,皇后有兩個兒子,地位穩固,交好也有助於自家府上,何況兩人前些年關係本也不錯,之後兩人之間的疏遠和朝上的形勢分不開,現在也沒了那麼多顧慮。

幾次弘旦弘昂回府說起弘曆都是略帶不滿,爾嵐也不開心,她可不會因著他皇子的身份就讓自己的兒子吃虧,先探問皇后的態度也只是不想讓自家爺擔心。爾崗也問過弘旺弘昂和弘昊為什麼跟弘曆和不來,可他們也說不出什麼大的爭執,說來說去只是那個弘曆總是擺著一副長輩的姿態來教育他們,還總是有些瞧不起他們,別以為他們看不出弘曆眼中隱藏的鄙視。

淑芸聽出了爾嵐的話中之意,也只略點道:“弘曆自幼懂事,只是被她額娘護得太過了些,眼界有些高,詢問功課都只肯找皇上和弘暉,連弘昀都沒怎麼搭理呢!”

爾嵐聽了淑芸的話目光閃動,看來這只是弘曆自己的做法了,真是蠢,論出身論貴重都排不上他,可卻端著一副清高的架子,還不如那個成天只是胡鬧的弘晝,連形勢都認不清。現在就可著勁的在皇上面前表現,還不知道結好於人,得罪一個掌實權的親王也不怕日後辦差時被人下絆子。

淑芸開始細細打理後宮,慢慢地將一些人安插到不起眼的地方,她做這些也都沒有瞞著弘暉,弘暉在宮裡宮外也得有自己的人手才行,守孝一完就要封成年的皇子出宮了,弘暉也得早做準備。

淑芸需要保證後宮中的一切都被她牢牢地掌握在手中,現在的年貴妃因為自身的原因又被連續的生育毀掉了身體,這次再生孩子恐怕身體不跨也好不到哪去。在外面,年羹堯越加的跋扈,他遲早會踩到皇上的底線,年家怎麼也會被除掉,只是德明現在也在軍中,為了保險一點不邊累到自家,還是想辦法給德明再帶個信吧,可千萬不能和年羹堯的事沾上一點關係才是。

以後宮中受寵的最好是李氏和年氏兩個才好,李氏不能生孩子,受寵正好斷了其他人的路,保證宮裡這以後出生的孩子更少,甚至沒有才是。而就憑年氏那破敗的身體,看她前面生的幾個孩子,也不足為懼。

這段日子,宮中的主子和奴才們都知道,齊妃娘娘和弘昀阿哥最是喜歡那些洋人的一些玩意,恰好皇上也對那些有興趣,因此很是能和皇上說得上話,雖因守孝不能承寵,可皇上也時常會過去齊妃娘娘那裡,一有什麼新鮮玩意也會給齊妃娘娘送過去。

這些正是李若薇的計劃,她要慢慢的引導讓雍正對西方的物品科技有興趣,然後漸漸認識到大清的不足,以後就有弘昀出頭的機會了。

淑芸聽著身邊的宮女傳來的訊息還是鎮定無比,前幾日弘暉來這請安時和她說了,現在西北正在用兵,皇阿瑪早前已經將玻璃的做法用了出去,最近收益都頗可觀,稍微緩解了下戶部的吃緊。至於齊妃的得寵,弘暉也知道,他也正好想借李氏的手來探探皇阿瑪對那些洋人的東西的看法,要是可行,自己也能向皇阿瑪進言大展手腳,要是不可行,自己也沒什麼損失,最多現在先在暗中瞭解些以圖後用。

本來這件事弘暉是打算自己去做的,可淑芸卻不甚樂觀,為了不讓弘暉自己去就只告訴弘暉齊妃最是喜歡這些西洋物品,不如讓她去打個頭陣,不要冒冒然地自己去做。

淑芸從自身來說,很能明白雍正和朝庭中人甚至民間百姓對西方的看法,對自詡□□上國禮儀之邦的大清來說,那裡自來就只是蠻夷呆的不毛之地,對大清只有臣服朝拜和學習的份,怎麼能一下子就讓他們相信自己現在早已經是那些蠻夷眼中落後野蠻的民族。

尤其是以騎射入關的大清,前明的大炮不也很厲害,可還不是敗在了八旗的鐵騎下,自這以來皇室和八旗中就不大看得起火器,更何況現在的火器遠不如後世的那般精妙方便,很多時候一近身真的不如長茅刀槍好用。

大清入關後尤其是在康熙幾次打仗中,雖是瞭解了火器的威力,但為了統治漢人,越發禁絕火器,不然這麼多人也不是沒人看得出火器的威脅,可還是沒人重視,不能不能說這是在自欺欺人。

現在要想讓大清一下接受這些,除非能把大規模的火器操練展現在他們面前,可依現今的運輸條件來看,這無異於天方夜談。要麼就像弘暉一樣,經歷過那些恥辱和戰敗,才能立刻更改觀念。

弘暉還是太急了,辦事經驗也有限,思慮得不太周全,還得讓他多把心思放在朝中的一些事務上才是,很多事不自己經手是不會明白其中的門道的。

三月時,雍正送康熙帝靈柩至遵化山陵,即景陵,回來後就開始處理先帝遺旨上烏雅氏謀害孝懿皇后的事,他可以先不動烏雅氏,畢竟先皇有那樣的遺旨卻只貶了她為宮女,就是存了保全她的心思,可先皇沒提過的烏雅家族可不在其內。

烏雅家除了謀害孝懿皇后的罪名外,在內務府任職時各種不法行為也陸續被揭了出來,還牽連了很多的包衣世家。最終烏雅家被抄家,族中和孝懿皇后之死有關的人皆被斬首,其餘人等被發配給披甲人為奴,包衣世家也被清洗了一大批。

不到四月,就從十四貝子府中傳出了喪迅,烏雅氏在驚懼交加和打擊之下去了,在入葬時皇上卻不肯讓烏雅氏附葬於皇陵中,十四貝子衝上朝堂怒罵皇帝,在之後的政事上處處和皇上過不去。

隨後京中傳出當今皇上不認生母,逼死生母殘害外家的流言,雍正知道除了他的那個十四弟還有誰會傳出這種流言,但也不好背上殺兄弟的名聲。最後只好打發了十四貝子去守皇陵,同時讓人在京中暗中將他的身世的流言傳出,以此來制止不利的流言,讓天下人還他一個清白。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