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秦思武就帶著靜嫻上門了,原來她們初五就準備回鎮上了,沒有幾天的時間好呆,所以就把到紫荊家的日子提前了。幾個人剛寒暄上,青子也帶著王冬兒來了,秦思武昨天見到青子便跟她說了,自己呆不多久,讓青子也一起到紫荊家來,三人好好聚一下。

把三個男人留在屋裡閒話家常,紫荊才把秦思武和青子領到了書房。

見清靜下來,秦思武才對著紫荊心事重重的說道,“當初你跟我說,我家朝中無人,讓我做生意小心些,我還不信,覺得是你想多了。唉,如今我算明白了,生意做那麼大有什麼用,一家人平安才是真的。”秦思武這麼說著,心中對紫荊更加信服了。

紫荊聽她說的嚴重,有些擔心的問,“你這話是怎麼說的?可是被什麼人給盯上了?”說到底,無論是秦思武還是靜嫻家裡,都不是什麼大戶,以前那酒莊也無非是個快要倒閉的小酒莊而已,到了秦思武手中才發展起來的,這兩家最出息的就是秦思武的姐姐秦思文,如今也不過是個沒有差事的舉人,還在讀書以備再考。因秦思武有手段也肯幹,又有紫荊的配方和先進銷售理念,酒莊在省裡也有些名氣,紫荊知道商人地位低,怕秦思武幹的大了太顯眼,萬一被什麼皇親國戚的盯上就麻煩了,這朝中沒人罩著,申冤都沒地方去,所以以前便勸過秦思武,讓她留心,只求安穩。只是秦思武心中是有些想法和志願的,哪裡聽得進去,好在她也不是好高騖遠的人,行事一向穩重,也沒惹出什麼事情來。

“我倒是沒事,只是你記不記得,我跟你說過的那家,有些名氣的九家莊,她家的酒最是醇厚,牌子也老,一直壓在我頭上,我還不服氣,可是若沒有她那倒黴的就是我了。”秦思武畢竟年輕,經營的時間短,所以一直不如世代經營的九家莊,她一直憋著口氣,總想越過人家一頭,可是如今,這九家莊沒了,她卻也不敢出頭了。“去年九家莊不知怎地,跟京裡的什麼貴人搭上了邊,將幾壇深藏多年的好酒獻進了宮裡,據說在皇上那裡也掛了名,本以為從此以後就可以揚名天下了,誰成想,被一個什麼王女(就是王爺)給惦記上了,使了門人過來,如今這九家莊換了名,世代的財產都落了個空,這樣還不算,還禍了罪,弄得家破人亡。”

秦思武說完嘆息一聲,一時間氣氛有些沉重。

紫荊倒還好說,這種事電視劇和小說裡多的是,她也一直記著,見秦思武幹的好心裡早就有了準備。倒是青子,被狠狠的嚇了一跳,青子這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鎮上,她也不愛讀書,所以這些權勢或者陰謀詭計什麼的離她的生活遠的很,可如今聽到自己的好朋友好姐妹盡然險些遭難,心中自是又驚又怕。

“如今這事就算給你提個醒了,現在你還是老實點吧,不要再想著出頭了,好再秦家莊不是老牌子,根基淺,就是有貴人圖錢財也圖謀不到你那,你也不用太擔心了。還是先把你姐姐給供好了,要是她日後能考上進士,有個一官半職的,你也好出頭。”紫荊想了想,秦思武出路太少,花錢搭上的官員都不管用,萬一再被人盯上就麻煩了,所以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她的姐姐,秦思文倒是個讀書的料,為人也不迂腐,又用功的很,中進士是早晚的事,所以秦思武也算有了盼頭。

“嗯,我還是先守好自己這攤吧,不要想那麼遠了。我姐姐到還好,看樣子今年應該能中,她的老師也有些人脈,我再花點錢幫她打點一下,不愁找不到好差事。”秦思武點點頭,她的反應也不慢,知道自己只有姐姐的官路通順,自己才有出路。“我還琢磨著,想把子歌也送到姐姐家去,讓她從小讀書,日後也有個出路。”雖然今朝不似以往那樣輕商,但是這些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改變的,所以商人想要出頭,也只有讀書科舉一條路。

“嗯,也好。”

“是啊,還是讓孩子讀書的好。”青子也點點頭,“你家又有條件,一定得從小教她。”青子並沒有讀多少書,一來她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二來她爹爹身體不好,她早早的就進山採藥打獵補貼家用。現在生活過得去了,她自然也不想讓女兒跟自己一樣守著山過活,也打算讓女兒好好讀書。

“唉,”秦思武嘆了口氣,“其實,當今聖上倒是明君,一心為民的,咱們的生活比前朝好了不知多少,只是,只是難免……”難免有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這是秦思武沒有說出口的大逆不道的話。秦思武畢竟做了多年生意,還是有些見識的。當今聖上繼位十餘年,秦思武還記得她小的時候,前個皇帝在世時,貪官酷吏橫行的年代,酒莊就是那個時候落敗的。紫荊也是隱約知道那段故事,當今聖上雖是嫡子,但是並不受寵,據說跟皇后還被趕出皇宮一段時間,那時昏君寵幸另一個貴侍,還要廢后。幸好昏君身體不好,很早去了,聖上在清流忠臣還有有兵權的外祖母的支援下順利登基,登基後狠狠的處理了貪贓奸佞之流,勵精圖治,穩定朝局,國風漸清,百姓的日子才好過。其實村裡的訊息沒有那麼靈通,大多人都不知道這些□□的,紫荊也是從養母的書房裡偷看到的,她不知道養母為什麼關注這些訊息,又從哪裡得到的訊息,她也不願意去猜,她只想守著這幾間房這些地,安安心心的當地主而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說這些,你以後說話也注意一點。”紫荊對著秦思武勸道,怕她萬一脾氣上起來了,說些什麼惹禍,現在可不是言論自由的年代。“對了,提起你那個姐姐啊,我到想起件事。我家碧璽也不小了,她是也是想考科舉的,我想咱們村的先生雖然不錯,但是畢竟有那麼多學生,又不是人人都認真讀書的,所以我想要麼給碧璽請個先生,要麼送她到鎮上去學習,你看幫我琢磨琢磨。”

秦思武想了想,碧璽倒是個老實聽話的孩子(那是從前啊。),讓姐姐看看要是收她做學生也是不錯的,年前姐姐還對她說,想讓子歌早點進學,去考那個什麼什麼學院的,碧璽似乎也合適。“你和妹夫要是捨得,我就領碧璽去見見姐姐,不過要是姐姐收她做學生,那她可就得留在鎮上了。”

“那是自然。”紫荊自然是沒什麼問題,她知道碧璽是個心大的,她也不想把碧璽困在這種小地方,自己喜愛這種平靜的生活,不代表碧璽也是如此沒追求。

“碧璽才多大?過了年也才九歲吧?是不是早了點?”青子詫異的問,她知道紫荊有多疼碧璽,怎麼會讓碧璽這麼小就一個人去進學?

“不小了,讀書得早點打基礎啊,咱們村那學堂你也知道,好孩子在這都耽誤了。”學堂先生雖然都是好的,只是學生們太淘氣,先生也不會教那些高深的,無非就是讓孩子們認認字,知道一些簡單的道理而已,若是有興趣或者想考科舉的,都是要另找先生的。

“說的對。”秦思武也同意,“正好我姐姐也想找學生呢,碧璽那孩子我看不錯。”憑良心說,碧璽是個很容易獲得長輩好感的孩子,老實憨厚,有點傻呆呆的樣子,一看就讓人放心,也讓人不由自主的就多疼愛些。

“嗯,十五我們到鎮上去看花燈,順便就把碧璽帶去。”

“成,我在家等你們,你們先到我家,咱一起去。”

這也是每年的慣例了,以前小的時候都是紫荊帶著青子和三弟,林子偷偷跑鎮上去找秦思武的,後來他們成親了就是三家帶著一個紫荊去,今年紫荊也不是一個人了,也有了墨玉。好像一轉眼,這些昨天還是偷糖吃的孩子,今天就長大了,讓人不得不嘆一句,時光飛逝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