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公園》的制片方雖然是環球影業和安倍林娛樂,但實際上真正擔任製片工作的是安倍林娛樂,而環球影業不過是出錢不出力而已。因此,環球影業倒是對斯皮爾伯格找了一個小夥子來做什麼製片人助理兼導演助理是一點意見都沒有。而且公司還意外發現雙方還即將合作一部新電影,雖然此時這個小夥子的身份還只是編劇。但是根據版權部門的反饋,這個小夥子的分鏡頭劇本極其詳細和科學,那也就意味著這個小夥子的目前是朝著導演而去的。對於一個未來的導演,而且還是斯皮爾伯格願意培養的導演,環球影業覺得應該拿出一點重視來。因此在例行的記者會上,環球影業向好萊塢的記者們介紹了這一個新的任命,同時也宣佈了《聞香識女人》的拍攝計劃。

好萊塢的媒體陣營大致有兩家,一家是普羅米修斯全球傳媒集團,他們旗下擁有《好萊塢報道》、《公告牌》和《後臺》這樣的雜誌;另一家則是潘世奇傳媒公司,他們旗下則是擁有《綜藝週刊》、《每日綜藝》和《哥譚每日綜藝》三本雜誌。別以為美國人就沒有地域歧視了,其實美國人的地域歧視更加明顯。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以洛杉磯為陣營的普羅米修斯傳媒經常嘲諷紐約的電影人除了“裝模作樣”就一無是處了;而已紐約為陣營的潘世奇傳媒自然會譏笑洛杉磯的電影人眼裡只有錢沒有藝術。

兩大陣營除了針對各自的王牌電影人之外,也不忘打擊對方的新生力量,比如傑德謝爾曼。傑德的小說雖然被《紐約客》雜誌評為“年度最佳新作者作品”,但是並不代表紐約的評論界愛上了這個洛杉磯小夥子。相反的,很多紐約雜誌都認為傑德的小說過於商業化,不夠深度。

而等到《老友記》和《威爾與格蕾絲》兩部電視劇上映之後,紐約的評論界越發不滿起來。在紐約的評論家看來,只有《宋飛正傳》這樣的慢火燉粥的作品才是真正深入人心的作品,而傑德擔任編劇的作品顯然只是為了討好觀眾而存在,絲毫沒有身為一個編劇的自我矜持。

果不其然,這次環球影業宣佈要拍攝傑德擔任編劇的《聞香識女人》之後,《紐約時報》第一個站出來嘲諷,“什麼時候環球也墮落到要拍攝一部香豔十足的愛情片了?哦,我忘了,這部電影的編劇素來就是以錢為第一目標的作者傑德謝爾曼先生。自從謝爾曼一家搬到洛杉磯之後,似乎就忘記了這個姓氏背後的歷史與榮耀了。不需要走進電影院,甚至不需要等電影拍攝出來,我都能想象出這部電影在票房上的大失利了。”

此時傑德正和斯皮爾伯格在夏威夷群島上考察外景,雖然此時的通訊並沒有未來方便,但身為美國最重要的報刊,《紐約時報》還是在夏威夷做到了同步發行,因此傑德和斯皮爾伯格都看到了上面對傑德的抨擊。斯皮爾伯格對於《紐約時報》這樣直接的打擊還是有所不滿的,並不是電影作品和電影人不能被批評,但好歹你要看完一部作品才能去評價吧?《紐約時報》這樣直接開始抨擊,那和一群小孩子吵架有什麼區別?更重要的是,斯皮爾伯格不希望打擊到傑德的信心,但他偷空了傑德一眼,發現傑德居然只是笑笑就翻了過去。

“你不生氣麼?”對於這個後輩,斯皮爾伯格還是頗為滿意的。兩個人最近聊的最多的話題就是《侏羅紀公園》,傑德給電影提出了許多有利的意見。傑德對於《侏羅紀公園》的定義就是商業大片和特效大片,並且還跟斯皮爾伯格解釋了什麼叫商業大片和特效大片。

雖然斯皮爾伯格對傑德將電影如此膚淺化有些意見,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這部電影的確就是一部純粹的商業大片,很難賦予太多的思想意境。好在傑德最後也提到了,《侏羅紀公園》給予的警示便是人類不要妄圖以為自己真的是自然的統治者,一旦對自然失去了敬畏,那麼自然的報復便會來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關於這幾次談話,後來也被斯皮爾伯格的助理整理出來作為斯皮爾伯格未來自傳的材料。後世的學者在研究這些對話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作為後來“災難片之王”的傑德謝爾曼居然在這個時候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價值觀,並賦予到日後他所有的災難片中去了。有人認為這是斯皮爾伯格給予的啟發,但也有認為這而是傑德的自我領悟,總之雙方學者就這個問題在後世是吵鬧不休,各自發表的論文更是數不勝數。

傑德看了看斯皮爾伯格,笑著說:“我為什麼要在意?電影是娛樂手段,當然也是藝術形式,但是藝術最初也是娛樂。所以,我為了娛樂大眾而拍電影有什麼不對麼?”

雖然有不少觀眾認為斯皮爾伯格是藝術電影的倡導者,但實際上斯皮爾伯格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藝術片導演。相反,他是一名徹頭徹尾的商業片導演。只不過相較於普通的商業片導演,斯皮爾伯格的作品中有更多的思考和藝術價值罷了。因此斯皮爾伯格倒是很認同傑德的這句話,如果一部電影連娛樂大眾的價值都沒有的話,遑論藝術價值呢?因此斯皮爾伯格並沒有繼續這個話題的討論,畢竟他只需要確認傑德沒有被打擊到即可了。

“我們明天就返回洛杉磯,我已經和盧卡斯先生約好了時間。”斯皮爾伯格說道。“對了,你目前已經是編劇工會的成員了,什麼時候去註冊下成為導演工會成員吧!”

在美國最不缺的就是各類工會,連好萊塢都是如此,導演工會、製片人工會、角色指導工會、演員工會、編劇工會等等。雖然這些工會都聲稱會為工會成員謀取福利,但是傑德絲毫看不出來他們有什麼價值,更多的時候工會就是充當一個中介機構而已。

對於尚未成名的電影人來說,這樣的中介能夠幫助他們的地方有限;而對於功成名就的電影人來說,他們又有專門的經紀機構打理他們的中介事務,壓根就不需要各類工會的插手。不過既然自己加入到好萊塢,少不得還是要按好萊塢的規矩來辦事,橫豎工會的會費也不高,多加入一個也就那麼點事情。傑德不想去找工會的麻煩,前提是工會別惹到自己頭上。

其實美國的這些工會倒也不是光拿錢不辦事,相反他們還是會做很多事情的,至於這些事情討喜不討喜就另當別論了。比如導演工會曾經制定過一個“片頭製作規範”,要求所有導演將主要工作人員的名單列在片頭。但是盧卡斯就曾經因為這個所謂的規範破壞了他片頭的整體感而拒絕執行,也因此和導演工會交惡,導致最後盧卡斯退會。當然,盧卡斯也因此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不能從事導演工作,讓不少人唏噓不已。

“我會交給我的律師去處理的。”橫豎傑德每年都要掏一大筆的律師費用,那麼還是有事沒事讓律師出面去幹掉活比較好。“斯皮爾伯格先生,你有沒有決定在哪裡拍攝?”

“還沒有決定好,怎麼了?”斯皮爾伯格倒是不著急,若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外景地,實際上對電影的傷害也是很大的。這就是為什麼斯皮爾伯格派出了大量工作人員前往各個熱帶島嶼尋找合適的外景地。自己也是在別人的推薦下來夏威夷看看的,倒是覺得有幾個不錯的。

傑德想了想,便說出了自己打算興建“侏羅紀公園”的打算。傑德知道《侏羅紀公園》在全球的熱度有多大,不僅讓電影拍攝了三部曲,更是在3d技術興起後還被重製成3d版。更重要的是,隨著《侏羅紀公園》在全球的熱映,直接導致了全球“恐龍熱”的興起,一時間去古生物博物館看恐龍化石就成了時尚。既然一部電影可以成就一種流行文化,那還不如將“侏羅紀公園”拿過來自己做。

先在外景拍攝點做出第一家侏羅紀公園,既方便前期拍攝也利於後期持續收益。然後再以品牌授權的形式,將侏羅紀公園的概念推向全球。等於是完全複製“迪士尼樂園”的發展路線,但是不同的是,“侏羅紀公園”的佔地會比較小,不至於出現香港迪士尼那樣的尷尬。傑德將自己的想法與斯皮爾伯格溝通之後,他發現這的確是一個頗為賺錢的方法。不過這種經營電影周邊的方法並不是安倍林娛樂的經營方式,因此斯皮爾伯格也提出了自己的異議。

結果傑德笑著說:“誰說我們要自己去經營的了?我們只是向環球影業兜售這個概念而已。他們有經營環球影城的經驗,想必對經營侏羅紀公園會很有興趣的。我提供方案,斯皮爾伯格先生提供相關版權的授權,具體經營就讓環球去做吧。”

聽完傑德的方案,斯皮爾伯格也心動了。斯皮爾伯格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對於送上門的美鈔自然沒有理由拒絕。於是兩人合計了之後,便讓安倍林娛樂聯絡了環球影業。出乎傑德和斯皮爾伯格意料的是,環球對此的興趣非常大。要知道所有的電影公司都對迪士尼名下的迪士尼樂園羨慕嫉妒恨,都說小孩錢是最好賺的,但能想迪士尼這樣將小孩錢成堆往自家摟的手段還真不多。因此環球聽到安倍林的建議之後,自然是非常興奮。他們很清楚這種史前龐然大物對小孩子的吸引,而且重要的是,成年人也會喜歡的,因此表示他們會儘快提交董事會稽核的。聽完環球給予的反饋,傑德和斯皮爾伯格都非常高興,這侏羅紀公園的修建對電影上映時的宣傳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返回加州之後,斯皮爾伯格帶著安倍林娛樂的工作人員連同傑德便出發前往舊金山衛戍區的萊特曼數字藝術中心,也就是工業光魔公司的所在地。由於事先便已預約,因此喬治盧卡斯倒是很難得地在公司出現並等候斯皮爾伯格的出現。由於此時盧卡斯已經退出了導演工會,因此有段時間沒有從事電影導演工作了。但是他並沒有離開電影這個行業,工業光魔剛剛完成了與卡梅隆的合作,盧卡斯對《終結者2》中那個液體機器人的設計非常滿意,並引為驕傲。在會議室與斯皮爾伯格會談的時候,還特意展示了這個鏡頭。以傑德後世人的眼光來看,這個鏡頭已經談不上驚豔了。可是對於斯皮爾伯格和安倍林娛樂的人來說,這個鏡頭對於他們的衝擊力實在是太大了。

斯皮爾伯格略微回過神來,看了看對面盧卡斯得意洋洋的表情便知道這是盧卡斯給自己的一個“下馬威”。盧卡斯的態度就是別看我最近不拍電影了,但是我的電影理念依舊是最先進的。對此,斯皮爾伯格惟有在心中苦笑而已。既然對方有這麼強大的技術能力,斯皮爾伯格也在心中對工業光魔多看重了幾分,因此合作的誠意也多了不少。

雖然盧卡斯有身為導演的驕傲,但也不是那種不知輕重的人,畢竟自己也是生意人,和氣生財還是很有必要的。剛剛那段影片的演示除了是炫耀自己的導演理念之外,也是為了展現自己公司的能力。看來這個影片的效果非常好,安倍林娛樂的態度顯然好了許多。工業光魔對於“復活恐龍”的興趣也是很大的,因此很快雙方就達成了合作意向。

在安倍林娛樂結束和工業光魔的談判之後,傑德便帶著自己的律師團隊進入了會議室。斯皮爾伯格看看傑德,很快就明白了這個年輕人對工業光魔的垂涎了。傑德對於電腦特效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對於收購或參股一家電腦特效公司自然是應有之義,所以斯皮爾伯格對傑德想收購工業光魔倒是沒有多少意外。而且斯皮爾伯格也知道傑德手上的資金並不少,所以便不再插手這件事,而是帶著安倍林娛樂的成員離開了。

“收購工業光魔?”盧卡斯看了看合同,輕蔑地笑了笑,將合同丟了回來。“傑德謝爾曼先生今天還沒有睡醒麼?收購我的工業光魔也要看看日子好不好!”

“盧卡斯先生,如果你看完這份檔案,我們再來談談收購事宜好麼?”傑德將另外一份檔案遞了過去。傑德對工業光魔是勢在必得,如果不能收購,大不了自己成立一家電腦特效公司罷了。只是工業光魔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是特效公司中的巨頭,因此傑德才動了先收購的念頭。

傑德給的檔案是一份關於“粒子特效”的說明書,雖然目前傑德找的技術團隊暫時還沒有完整開發出粒子特效的效果編輯器,但是有關粒子特效的相關專利卻已經在全球註冊了。也就是說未來的遊戲開發和電腦特效都繞不開傑德的專利壁壘,哪怕傑德未來什麼事情都不做,依靠這個專利都能衣食無憂了。工業光魔由於錯過了粒子特效,才導致自己在行業裡培養了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數字領域。

雖然工業光魔在處理細節效果上領先所有的特效公司,可是在大場面製作上卻輸給了數字領域。儘管細節效果處理容易得到奧斯卡的青睞,但是大場面製作才是真正賺錢的地方。盧卡斯雖然不是專業人員,但是對於特效製作還是頗有理解的。根據傑德這份說明書,盧卡斯顯然看到了一個很美好的未來,一個完全可以用電腦實現的電影世界。

盧卡斯現在開始糾結了,憑藉這份檔案,對面的那個年輕人幾乎可以在未來兩年裡組建起一個不輸於工業光魔的電腦特效公司。

想了許久,盧卡斯長嘆了一口氣,道:“如果工業光魔想要獲得粒子特效技術,需要付出多少代價?謝爾曼先生,我希望你不要太過份,否則工業光魔也可以放棄這個技術。”

“那當然。”傑德並沒有想完全吞併工業光魔,當年邁克爾貝吞併數字領域的後果就是導致數字領域無法接拍派拉蒙和夢工廠意外的電影,也導致了後來數字領域的破產。傑德想控股工業光魔,但還是允許它獨立經營。“我只要工業光魔的控股權,但我不會干涉工業光魔的經營。工業光魔的經營是完全獨立的,哪怕是為我的對手服務也是允許的。”

盧卡斯想了想,說道:“51%的股權和放棄經營權,必須寫在合同裡。”

“沒有問題。”傑德站起身,向盧卡斯伸出了手,“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