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長相?

威廉·布蘭德利雖不能說是好萊塢最帥的男星, 但他絕對是帥的最具個人特色的一個,特別是那雙墨綠色的眼睛, 沒有一絲雜色猶如上好的寶石,還是傳世年代久遠色澤深邃而不是淺薄的那種, 帥的有辨識度還氣質上佳,用詹姆斯·卡梅隆的話說:“鏡頭偏愛這雙眼睛,只是輕瞥過的一個眼神都像是擁有許多故事,威爾是天生就要當電影明星的。”

何況身高足有六英尺一英寸(約185cm),既沒有因太高而把周圍人全襯托的渺小、和好萊塢一半的女演員都無法搭戲,也沒有因太矮而容易遭到小報記者嘲諷(湯姆·克魯斯被嘲諷多了的後遺症就是整天帶著比自己高出許多的老婆招搖過市),可以說是好萊塢的最佳身高, 從身高五英尺二英寸(約157cm)的瑞茜·威瑟斯彭, 再到五英尺四英寸的黛米·摩爾(約164cm)、身高五英尺八英寸的凱特·布蘭切特(約173cm),最後到身高五英尺十英寸的(約178)的茱莉亞·羅伯茨和妮可·基德曼,通通都能搭配——絕對不用像《卡薩布蘭卡》裡身高五英尺八英寸(約174cm)的亨弗萊·鮑嘉一樣,為了和身高六英尺(約183cm)的英格麗·褒曼對戲, 而不得不站在盒子上、坐在墊子上。

論票房號召力?

湯姆·克魯斯共有五部北美票房過億的電影, 分別是1986年的《壯志凌雲》、1988年的《雨人》、1992年的《義海雄風》、1994年的《夜訪吸血鬼》和1996年的《碟中諜》,或者說是六部也可以,因為《甜心先生》公映三週票房超過6000萬美元,可以預見票房也肯定會過億。

達成票房六部過億的目標,湯姆·克魯斯花了多少年呢?從1981年在人生第一部電影《無盡的愛》裡出演一閃而過的小配角開始,到現在阿湯哥一共出演了十九部電影,而1962年出生的湯姆·克魯斯如今也有35歲了。

而威廉·布蘭德利呢?《理智與情感》全球票房一億五千七百萬、《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全球票房一億四千七百萬美元, 《驚聲尖叫》按目前的口碑和上映院線上座率來看,北美破億也只是時間問題,加上雖然未上映但是“詹姆斯·卡梅隆出品票房再爆冷都必定過億”的《泰坦尼克號》,這位剛滿二十周歲的年輕演員也將有四部過億票房的電影了!

雖然不能將這幾部電影的大賣全部歸功於威廉,但根據這幾部電影上映後的話題討論重心和熱點來看,威廉·布蘭德利也在中間起了不小的作用。

而且也已經有明確的資料指出,威廉的影迷大多是白領上班族和大學生,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家庭主婦和青少年群體,這些要麼是現在社會的中堅力量,要麼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購買能力非常強大。能夠預知的是,除非發生了什麼影迷集體脫粉的大事件,否則威廉·布蘭德利的新電影上映,票房總不會太差。

或許有人會質疑:九十年代相較於八十年代而言,本來就是好萊塢電影飛速發展的一年,歐洲電影逐漸勢弱、好萊塢電影全球影響力越來越大、院線的不斷擴張、電影技術的不斷革新不僅催生出了更多電影題材還培養了越來越多的觀眾習慣在週末走進電影院,加上物價膨脹等其他因素,票房破億的影片本來就是在逐年增多,票房紀錄也在逐漸被重新整理,威廉·布蘭德利難道不是因為趕上了個好時代,所以才會有如此出色的發展嗎?

但這些質疑的人沒有看到的是,在好萊塢如今的20代年輕演員裡,有幾個新人像威廉·布蘭德利這樣兩年主演了三部電影,參與拍攝了一部投資成本兩億美元的鉅製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四部電影即將票房過億的(前途未卜的《千鈞一髮》並未算在內),電影生涯一直在“大製作”或“高票房”裡打轉的?

或者換個問法——當今好萊塢的活躍男演員中,有幾個人在20歲的時候,能夠在作品、票房、人氣、獎項等方面比威廉·布蘭德利表現的更優異的?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當然算一個,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5歲起就開始當演員拍廣告,16歲就參與了全美熱播的情景喜劇《成長的煩惱》的拍攝,20歲不到就拍了一大堆的電影電視還有廣告。克里斯蒂安·貝爾也算一個,不過克里斯蒂安·貝爾也是憑藉13歲時主演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太陽帝國》一炮而紅,也算的上是童星並且處女作加分太多——這兩人都是童星出身,和半路入行的威廉沒什麼比較性。

其他比威廉更火的演員,布拉德·皮特、約翰尼·德普、威爾·史密斯等人,他們不是已經年過三十就是年近三十,並且都是在二十五週歲後才逐漸走紅,也無法擺在一起做比較。

紅的如此之早,又紅的如此之快,總之,在對巨星能抗票房這一套深深著迷的好萊塢電影公司眼裡,威廉已經成為了他們眼中的下一個湯姆·克魯斯……不,潛在的下一個票房炸彈。

“《驚聲尖叫2》已經在製作中了?”當經紀人在電話裡告知威廉《驚聲尖叫》以及成為系列電影,並且第二部已經開始籌備製作的時候,威廉驚訝的問:“第一部還正在上映呢,第二部就開始拍攝,這節奏是不是太快了?”

“製片公司對於能賺錢的買賣一向行動的很積極。”亞蒙·高夫曼頗有些不屑地說——現在他在威廉面前是越來越自在了,對各類人士的吐槽想說就說哪怕對方是電影公司老總:“內芙·坎貝爾和大衛·阿奎特,還有柯特妮·考斯特已經簽下了第二部的電影合約,他們還特別想跟你簽約,如果不是《驚聲尖叫》屬於現實犯罪題材而不是靈異向的話,說不定製片廠為了讓你加盟都能讓編劇把比利寫復活。其實製片廠也有考慮過要不要塑造出一個跟比利長相一模一樣的角色出來,不過我已經替你回絕了,恐怖片系列不能跟充滿想象力的科幻鉅製系列比,《星球大戰》《終結者》能越拍越紅,《驚聲尖叫》大概會和《猛鬼街》一樣陷入越拍越爛的恐怖電影怪圈裡。”

“你考慮的很周到,亞蒙,就算《驚聲尖叫》的劇本遞到我面前來,大概我也是會拒絕的,這種題材的電影接一部就夠了——除非出現像《沉默的羔羊》《肖申克的救贖》之類棒的劇本,否則我短期內大概不會再演犯罪電影了吧。”

“呃。”亞蒙·高夫曼帶點尷尬的說:“其實我現在收到挺多恐怖驚悚題材的劇本,而且你知道嗎,片酬全都提高到了五百萬美元!威爾,你已經徹底今非昔比了,所有人都看到了你身上的商業潛力!”

“有好劇本嗎?”

“這個倒沒發現特別出色的。”

“那我對它們就沒有興趣了。”

“不接就不接,反正你現在不愁沒有片拍,我手上還有很多其他型別的劇本,等我幫你好好把把關。”亞蒙·高夫曼這次妥協的很容易,語氣還有點得意:“我在wma的辦公室換了一個更大的!威爾,等你成了a-list,說不定他們都要哭著求我留下來當資深合夥人了。”

看來隨著他自己的人氣上升,亞蒙·高夫曼在經紀公司裡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了,威廉同樣感到非常開心,他立刻祝賀了自己的經紀人,並問起亞蒙·高夫曼的助理艾瑞克:“艾瑞克呢,他也擁有了一張自己的辦公桌嗎?”

“艾瑞克?拜託,他的娘勁兒會嚇跑客戶的,就讓他在助理的位置上再呆兩年吧——不要急著為他抱不平,我有讓他先帶一個電視演員試試,如果他幹的不錯,我會升他職的。對了,昨天我在環球裡遇到哈維·韋恩斯坦,他讓我對你轉告聲謝謝,這是什麼意思?”亞蒙·高夫曼又想起一件事,語氣疑惑地問:“你什麼時候揹著我和他搞到一起去了嗎?”

“搞到一起去太難聽了,亞蒙,你的語氣就像妻子在質問和其他女性有接觸的丈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是因為經紀人和演員,本來就是一種類似婚姻的契約關係,我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威爾。”亞蒙·高夫曼非常坦然的解釋過後,語氣轉為不滿:“為什麼不說我的話聽起來像丈夫在質問和其他男性有接觸的妻子?”

“……糾纏我們兩個到底誰扮演丈夫的角色有什麼意義嗎?”威廉不太喜歡這個話題的走向,雖然他知道亞蒙肯定只是在開玩笑,他們兩個以前就經常開這樣的玩笑,但現在這樣暗示他和另外一個男人處於婚姻關系中的笑話,實在是有點戳他敏感的神經。

“好吧,略過這個不好笑的冷笑話吧。”亞蒙·高夫曼聽出了威廉的不開心,很快轉移話題道:“雖然比不上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但韋恩斯坦兄弟也是挺有權勢的,他們的人脈非常廣,特別是在如何討好學院獎評委上很有一套,不然迪士尼也不會苦心竭力的把米拉麥克斯收入囊中了,其實你和他能有點私下裡的友誼是件好事,但現在你可是好萊塢的香餑餑,威爾,《驚聲尖叫》之前,我接到的點名希望你出演的電影大部分都是愛情片或時代劇,角色也不是富家子弟就是貴族子弟,還是愛的苦逼兮兮的那種,而《驚聲尖叫》之後,b級片一下子多了起來,角色也千奇百怪的什麼都有,你能拓寬戲路是好事,但哈維·韋恩斯坦太狡猾了,誰知道他在打你的什麼主意。”

“我想哈維·韋恩斯坦並不會對我不利,事實上,那句謝謝應該是有原因的。”威廉說:“拍《驚聲尖叫》的時候,有一次我們聊天,我對他說……”然後威廉將自己和哈維·韋恩斯坦的關於《驚聲尖笑》的談話告訴了亞蒙·高夫曼。

“怪不得我聽說米拉麥克斯正在籌備一部叫《驚聲尖笑》的影片,聽說還是《驚聲尖叫》的衍生電影,最初的發起者居然是你!”亞蒙·高夫曼驚訝極了:“你的你幾個想法聽起來還挺有趣的,如果拍好了,絕對是一部能吸引觀眾入場的黑色幽默惡搞片——別告訴我《驚聲尖笑》的劇本就是你寫的!”

“這個當然沒有,我的朋友,就算我想,也沒有那個才華和時間啊。”

“你居然又給了韋恩斯坦一個發財的機會!那麼,哈維·韋恩斯坦當時對你承諾了些什麼嗎?”

“似乎並沒有?”威廉想了想:“除了一句謝謝。”

“一句謝謝就買走了一部電影的創意?天啊,威爾,難道你是慈善家嗎?而且就算你是,慈善的物件也不應該是哈維·韋恩斯坦!”

威廉輕咳一聲,略有些尷尬的安撫道:“別激動,亞蒙,《驚聲尖叫》票房不錯話題度也高,而且可塑性的確強,就算沒有我的提醒,《驚聲尖笑》這樣的衍生電影早晚也是要誕生的。”

“我不管他是不是早晚要誕生,總之,哈維·韋恩斯坦就是佔了你的便宜還不肯給好處——一個有道德有良心的猶太人不應該這麼辦事!”亞蒙·高夫曼慢吞吞地說:“總之,我要提醒韋恩斯坦一下,讓他記得你的人情。或許今年的光明街就是個好機會,沒記錯的話,我和韋恩斯坦是在一個教堂做禮拜。”

在亞蒙·高夫曼看來,威廉的商業性已經足夠,是到了應該提升藝術性攻陷各大頒獎禮的時候了,而韋恩斯坦兄弟最擅長的就是製作能夠討好奧斯卡評委們的電影,既然威廉在哈維·韋恩斯坦那裡留下的印象足夠好,對方還欠了他人情,那這樣的人情不用白不用。

……

“我改變主意了。”埃文斯家的早餐桌上,卡莉·埃文斯一本正經地說:“克里斯,你一定要成為有名的演員,而我,以後要當一名好萊塢公關。”

棕發亂翹,正在給吐司抹花生醬的克里斯托弗·埃文斯茫然的抬起頭,呆了幾秒鐘才反應過來“哦”了一聲,又過了幾秒鐘,一邊咬著吐司一邊問:“你想當公關的目的,是要為了你的弟弟我——未來的大明星保駕護航嗎?”

“別多想,我當然是為了威爾。”卡莉·埃文斯猛翻白眼:“如果我現在就是個好公關,說不定就能為他分憂解難啦!”說著,她十分討厭的拍了拍餐桌上的幾份報紙,託著腮說:“這群亂寫的記者真討厭,不知道威爾要怎麼應對這些事情呢。”

埃文斯家餐桌上擺著的報紙雜志,分別是《gq》、《紐約客》、《美國週刊》、《今日美國》、《紐約郵報》、《紐約每日新聞》,每份報紙的標題和內容均不一樣,但話題圍繞的主人公只有一個:威廉·布蘭德利。

好萊塢內部歷來看中利益,這是絕對的,在行業內關注威廉身上的商業潛力,以及他能不能變成好萊塢第二個萬人迷的時候,行業外部則更看中電影和威廉的表演本身。

曾經獲得過第2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第53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男主角提名的威廉,在飾演貴族少爺/高富帥(還是命運苦逼兮兮的高富帥)方面的演技早已獲得肯定,不論是在大銀幕還是在小熒幕上,威廉扮演最多的也是此類角色——《90210》裡的普林斯頓、《理智與情感》裡的愛德華、《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裡的州長之子帕裡斯,還有雖未上映已獲得廣泛關注的《泰坦尼克號》裡的第二男主角卡爾。

其實就連《千鈞一髮》目前放出的海報,威廉也是西服革履,染過的金髮向後梳的油光水亮,儼然一副精英派頭,在影片正在進行後期制作,連預告片還未放出的如今,媒體和公眾自然也能很輕易的猜測:在《千鈞一髮》裡,威廉扮演的應該還是社會中上層階級吧?

民間資訊(網路資訊)並不發達的現在,除了有如哈裡森·福特、湯姆·漢克斯等巨星加盟的電影,或是過億美元的大製作能從開拍到上映持續獲得媒體的關注外,《驚聲尖叫》和大部分中低成本的影片一樣,都是從宣傳期才開始走進公眾視野,所以哪怕一直有關注威廉新聞的影迷,也不清楚《驚聲尖叫》的具體劇情——然後電影上映了,媒體和影迷一起炸開了鍋。

因為首映後《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報紙的第一波影評出爐,公眾首先關注的當然是電影的票房和演員的演技,《驚聲尖叫》普遍被打了八分,最差也是七分左右,而威廉的個人評分就沒有低過八分的,隨後,因為一些偏娛樂和偏時尚的報紙雜志對首映儀式的報道,威廉的紅毯表現很快成為新的焦點。

《威廉驚豔《驚聲尖叫》首映禮,時尚品味獲稱讚》(《紐約客》):“淺灰色碎方格兩粒扣休閒西服外套,炭灰色埃及棉提花無領襯衫,用桔紅、淺灰和白色交織的斜紋真絲印花方巾代替領帶,威廉布蘭德利在《驚聲尖叫》首映儀式上的裝扮吸引了紅毯兩邊的所有閃光燈——那一刻,在所有記者眼裡,就連德魯·巴里摩爾和內芙·坎貝爾都不及他迷人。”

《紐約客》的配圖有兩張照片,一張威廉站在紅毯上對著鏡頭微笑的正面照的,這張被雜誌封面採用,一張是威廉和一個金髮男人並肩走上臺階,他側著身體邊說邊笑的照片,這張照片用作了內頁新聞的插圖。

因為鏡頭抓的太棒,特別是第二張照片裡的人物情感捕捉的非常生動迷人,每個看到照片的人都能體會到威廉本人在那個瞬間的喜悅和放鬆,所以之後幾天內,幾乎所有報紙都引用了《紐約客》的照片,隨之而來不可避免的討論就是:《驚聲尖叫》首映紅毯上威廉·布蘭德利穿的是哪個牌子?是贊助還是私服?

娛樂圈時尚界的資訊互通總是很快,很快,美國男裝時尚雜志屆的第一把交椅《gq》就站了出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