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詞和主要故事情節上, 導演巴茲·魯赫曼完全遵循莎士比亞原著,無論是從原汁原味的莎式臺詞上還是對人物的細節刻畫上, 都能從原著中找到出處,但在尊重莎翁原著的同時, 魯赫曼也非常具有創新和諷刺的天賦,羅密歐殺死朱麗葉表兄和帕裡斯的長劍被換成了手/槍,還是手柄上畫有聖母像圖案的,每當人們開始犯罪時,鏡頭總會有意無意切過維羅納海灘的上帝雕像……上帝本來代表著寬容和愛,但魯赫曼卻將那麼多血腥的殺戮和上帝雕像安排在連續的鏡頭裡出現,也使影片從頭到尾都籠罩著濃重的悲劇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飾演羅密歐情敵帕裡斯的威廉·布蘭德利, 雖然出場戲份加起來一共十分鐘左右, 但他卻是唯一一個與萊昂納多碰撞出激情火花的演員,影片結尾處羅密歐殺死帕裡斯時,兩人的眼神戲實在是精彩極了。”——美國《紐約時報》a.o.斯科特

“從《舞國英雄》到《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巴茲·魯赫曼延續他處女作中的拍攝手法:明快的節奏、大膽的配樂、荒誕的歌舞、迷亂的色調、誇張的演繹, 作為莎翁作品中難得擁有極致瘋狂、極致浪漫、極致熱情的一部作品, 《羅密歐與朱麗葉》意外的和魯赫曼氣質相搭。”

“演員方面,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堪稱有史以來最英俊也最瘋狂的羅密歐,克萊爾·丹妮絲的青春美麗也值得讚揚——雖然演技有些空泛——威廉·布蘭德利延續了他一如既往的英俊到過火的表演方式,哪怕穿著搞笑的宇航員服和天使裝扮的克萊爾·丹尼斯共舞,還時不時露出荒誕的垂涎朱麗葉美色的表情,都沒有消磨掉這份英俊——而且,耶穌在上, 這才只是布蘭德利的第二部電影,演技已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我敢保證,如果布蘭德利在接下來的兩三部電影裡繼續表現的又帥又棒的話,奧斯卡的評委們肯定很樂意看到他為了獲獎而扮醜。”——美國《華盛頓郵報》湯姆·薛爾斯

“影片中有三段眼神戲非常震撼,不得不提,一段是羅密歐殺死朱麗葉表兄時不敢置信、醒悟、悔恨、痛苦的吶喊:‘我被命運愚弄了!’;一段是帕裡斯被羅密歐殺死時震驚、瘋狂、遺憾、請求的眼神,將從被羅密歐殺死、到接受命運、希望葬在朱麗葉身邊的心情展現的淋漓盡致;一段是羅密歐喝下了真正的毒藥,卻發現朱麗葉並未死去時驚異、醒悟、無奈、愛戀的眼神。”

“巴茲·魯赫曼用他獨特的光影鏡頭,將這三個眼神戲拍攝的美輪美奐又震撼人心,大銀幕鏡頭對演員面部表情和靈魂之窗的捕捉,是戲劇舞臺無法擁有的優勢。這部影片值得三顆星(滿分四顆星)。”——美國《芝加哥太陽報》羅傑·埃伯特

全美觀看了首映的影評人裡,大部分都對《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做出了正面的評價,但也有一些影評人表現的他們非常討厭這部電影:

“雖然《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翁筆下難得擁有瘋狂氣質的一部作品,但巴茲·魯赫曼的改編還是太過了,浮躁的場景、怪異的鏡頭轉換、濃妝豔抹的配角,他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拍成了一部加長版的mtv歌舞片,古典浪漫情懷完全消失無蹤。”——美國《洛杉磯時報》肯尼斯·圖蘭

“影片開場凱普萊特兄弟和蒙泰古兄弟的槍戰很搞笑,場景過度突兀,摩登城市裡說著十五六世紀的古英語對白,總是莫名其妙出現的歌舞音樂橋段,巴茲·魯赫曼只是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生搬硬套進了二十世紀,於藝術性和對莎士比亞原著的重新解讀而言沒有任何意義。”——英國《觀察家報》馬克·克默德

“克萊爾·丹妮絲的朱麗葉獨戲表現合格,甚至獨有一份少女般的純淨與美麗,但當她和羅密歐站到一起的時候,無論是演技還是美貌都黯然失色了。不知道如果當初娜塔莉·波特曼接下這部片子,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又是怎樣的——起碼波特曼在《這個殺手不太冷》裡演技非常棒。”——美國《波士頓環球報》

“比義大利導演佛朗哥·澤菲雷裡執導的1968版《羅密歐與朱麗葉》差遠了。”——美國《紐約郵報》

“《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做到了顛覆原著,但顛覆的太過了就變成了雷人,影片完全就是一部麥當娜·西柯尼風格的超長音樂電影。唯一的亮點是對演員的選擇。”——英國《衛報》

相較於影評人和各路報紙媒體兩極分化的態度,imdb等網際網路上大型的電影社群,對《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的評論也非常極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電影風格很摩登,但就是太摩登了,所以莎士比亞式的臺詞和和原著一樣纏綿深情的橋段不加一點改動就放進來,顯得和電影太不搭了,非常突兀,雷人,有種時空的錯亂感。說著的,既然是現代版的羅密歐和朱麗葉故事,為什麼不讓主角的性格也變得現代一點呢?”

“史上外貌值最高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抱歉我沒看過戲劇——俊男美女的組合棒極了!”

“電影前半部分節奏緩慢,後半部分趕場子一樣讓該死的人快點死完,導演對電影節奏的把握還需加強。”

“巴茲·魯赫曼的風格:‘gay’!”

“羅密歐在參加凱普萊特家派對之前吃下的那個小藥片是什麼,他是嗑藥了嗎?”

“最後一幕戲裡,比起羅密歐的真情流露,朱麗葉的痛苦似乎更像歇斯底里,眼神戲連被殺死的帕裡斯都不如,她的表情在哭,但眼神並沒有。或者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她才多了幾個捂臉的鏡頭,用掩蓋的方式表達悲痛,這個設計也是讓人……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巴茲·魯赫曼的鏡頭太迷人了,萊昂納多的眼睛藍的驚人,威廉的綠眼睛讓人不敢直視超過三秒鐘,否則心臟會跳停的,就連丹妮絲那並不算很出眾的雙眼,都呈現出一種漂亮的橄欖綠。”

“羅密歐很酷,帕裡斯帥到掉渣,朱麗葉也很清純,如果我是她,我也會兩個男人都想要——雖然電影裡朱麗葉對羅密歐一往情深,但克萊爾·丹妮絲的演繹讓我覺得她其實是在左右搖擺。”

“和原著如出一轍的故事,莎翁式的臺詞碰撞完全現代的畫面和配樂,摩擦出非同一般的魅力。”

“萊昂納多念莎士比亞臺詞的腔調太好聽了!還有威廉,他的聲音也很迷人!上帝,這兩個情敵太天作地和了,帕裡斯死掉的那幕戲裡,我都想指著羅密歐的鼻子大喊‘別管朱麗葉了,和帕裡斯死在一起的畫面更美!’”

——值得一提的是,幾年之後,《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這部電影早已沉寂下去,卻因為不知名的原因再度大火了起來,威廉和萊昂納多每次上脫口秀都要被調侃一下這部電影,著名的深夜脫口秀節目《吉米雞毛秀》主持人更是在兩人分別上節目的時候,用一張朱麗葉的臉被ps成威廉五官和羅密歐相擁的黃暴圖,以及更加黃暴的網友自制漫畫樂此不疲的進行調侃,製造了該期節目的最大亮點。

從一星到四星、三分到九分的打分,以及各種兩極分化的評價,引發的只是影迷對《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更多的好奇,有興趣的想去看看它棒在哪裡,沒興趣的想去看看到底有多糟糕,於是上映一週後,《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便以將近一千一百二十萬的票房空降北美票房周冠軍——也是託了影片故意躲開聖誕檔期票房大戰的緣故——並且,第二周票房跌幅也不超過20%。

兩週票房已經回收影片的所有投資、發行費用,第三周起開始盈利,無論是話題度還是商業價值,《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都已符合預期,至於影片的藝術性,則要等年後各大電影節頒獎禮開幕後才留待驗證了。

不過無論《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最後怎樣,都跟威廉關系不大,因為他在這部電影裡的戲份還次於羅密歐的朋友,充其量算是第三或第四男配角,真正和威廉息息相關的,是在一個月後會在洛杉磯首映的《驚聲尖叫》,那才是威廉獨挑大樑的重頭戲。

和《理智與情感》不同,雖然威廉在《理智與情感》裡也是男主角,但影片有艾瑪·湯普森、艾倫·裡克曼等更大牌的演員,李安的執導功力也深厚,《理智與情感》取得的成功有各方面的原因,很難說威廉的功勞是最大的;和《羅密歐與朱麗葉現代版》也不同,在這部影片裡,威廉表現的再出彩,都只能是一個配角,可以錦上添花,但難以撼動影評人和影迷對電影的真正評價。

《驚聲尖叫》沒有大牌演員,也沒有大牌導演,投資中等,題材雖然新穎但劇本也不能算是完美無缺,這種電影才是最好的檢驗主演含金量的影片,如果威廉能使《驚聲尖叫》取得更大成功,則說明在他身上,的確存在著所謂的a-list潛質。

……

“威爾,準備好了嗎?”導演助理在化妝室外敲了敲門。

威廉剛剛打完潤膚露,正在系白色浴袍的帶子,聞聲高喊一句:“馬上出去!”

化妝室外,導演助理、化妝師和丹尼·伯恩三個人並肩站著,導演助理有些不解的問:“威爾為什麼不要你們幫忙做準備?那樣時間會更快點,而現在,安德魯·尼科爾導演等的都快不耐煩了。”

《千鈞一髮》裡一共有三場主角文森特的清潔戲——所謂清潔戲,指的就是在鏡頭下做身體清潔,將頭髮用頭油一絲不苟的抿上去、刮鬍子、刮掉體表的所有毛髮、擦掉老舊皮屑、剪指甲等等——因為這些東西都可以暴露人的真實dna,而電影設定在未來世界是基因主導一切,基因劣等的人是只能淪為社會底層的存在,所以主角文森特想要偽裝成傑羅姆進只有基因優等的精英才有工作資格的格德佳太空中心,就必須仔細清潔體表一切可能會暴露他真實基因的東西。

清潔戲因為和電影主旨息息相關,所以非常非常重要,導演安德魯·尼科爾特意選在電影已經正式開拍一個月後的現在,利用一週的時間去拍這三場戲。

選在開拍後一個月,是為了讓已經進入拍攝狀態的威廉,能更好的演繹出文森特在三段清潔戲裡的不同心境——雖然都是清潔戲,但因為背景、發生場所、時間線不同的緣故,這三段戲是有很大區別的,而威廉能不能演出這種複雜的層次,則要看他和文森特這個角色融入的有多深了。

而一週拍攝時間聽著挺長,劃去第一天的威廉和導演分析揣摩角色心境,第二天的試演,第三天對身體的再度保養——威廉現在的體毛長的還挺快的,刮乾淨後放著不管兩三天,就又會起一層青青的毛茬,所以要拍大量身體鏡頭的話,就需要更專業一點的去毛,還要做好去毛後的身體光滑保養,否則入鏡後會美感不足——第四天才開始用膠片拍攝的話,其實時間也挺趕的。

丹尼·伯恩翻了個白眼,右手指著化妝師:“你問他。”

化妝師尷尬的咳嗽了一聲,臉上迅速飛上兩朵紅暈。

導演助理的目光更加茫然疑惑了。

丹尼·伯恩解惑道:“昨天其實是化妝師在給威爾做準備,除毛、打油、潤膚之類,但他一直對威爾毛手毛腳的,把威爾給惹惱了,就決定要自己親自動手了。”

“什麼毛手毛腳的,我只是多測試了一下皮膚的光滑程度,並且仔細一下皮膚色差看看用不用粉底均衡膚色而已!”化妝師不滿的抗議道,他認為丹尼·伯恩將自己描述的太鹹溼了。

“你的手都快伸到威爾腹股溝下面去了,還不叫毛手毛腳?!”丹尼·伯恩氣的大喊。

化妝師又羞又窘,正準備說點為什麼為自己挽回顏面的時候——順便在導演助理面前澄清一下自己其實是個正直的人,萬一對方聽了丹尼·伯恩的話回去給導演一告狀,導演把他給開了,那就欲哭無淚了——威廉終於推門從化妝室裡走了出來。

“噢威爾你看起來簡直太棒了!可以把浴袍從肩部稍微挪開一點點讓我看下胸膛嗎?放心我絕對不伸手——”化妝師立刻轉移話題,他的聲音激動的都顫抖了,而且又尖銳又聒噪,還翹起了蘭花指:“一根毛茬都看不到!威爾你剃的真乾淨!皮膚看起來是如此的光滑而有彈性,沒有毛孔,還白皙又細緻,這些肌肉的觸感一定好棒——”

威廉裸/露在外的皮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他迅速將浴袍拉緊,向旁邊挪了一步以躲避化妝師太過炙熱的視線。

好在化妝師真的說到做到,只動口沒動手,一邊咬著他自己的指甲一邊奇怪的問:“居然看不到毛孔?這不科學!威爾,你給自己噴了絲襪噴霧嗎?”

絲襪噴霧是指一種粉末狀的身體用化妝品,有罐裝噴霧和粉霜狀兩種,距離體表二十公分或者用粉撲擦拭在手臂、胸口、腿部,可以營造出一種像是穿了絲襪般朦朧、光滑、細膩、膚色均勻的視覺效果,就像是給身體也打了粉底。

好萊塢的化妝師們一般很喜歡在演員需要拍身體區域性特寫鏡頭,或是模特要拍平面雜誌照的時候給他們用絲襪噴霧,可以讓身體肌膚看起來更好——畢竟白種人毛孔大多粗大,特寫鏡頭下,哪怕用了漂亮的濾鏡也很難掩蓋掉粗糙的肌膚,所以只能透過化妝手段來彌補。

威廉卻搖了搖頭:“絲襪噴霧?不,我只是塗了潤膚露。”

化妝師咬指甲咬的更厲害了,內心充滿了羨慕嫉妒恨和想要摸一把的衝動。

對於這個昨天差點摸到自己敏感地帶的化妝師,威廉真的是敬而遠之,所以他在知道自己準備工作做的已經及格了的時候,立刻邁腿朝拍攝地走去。丹尼·伯恩和導演助理緊跟在他身後。

到了拍攝地,一個類似於封閉浴室,但浴室門卻有著透明玻璃可以看到內部全貌的地方,威廉看到導演安德魯·尼科爾正在發火——不是針對他,而是朝著一大群人。

威廉走的更近了點,安德魯·尼科爾都沒發現他,很明顯對方有點被氣的狠了:“拍其他戲的時候從來不知道觀摩學習,怎麼一到清潔戲就齊刷刷的來的這麼齊?知道你們聚在這裡有多妨礙拍攝嗎?你!擋著燈光了!你!擋著3號機鏡頭了!還有你!香水噴的太重了!半封閉攝影棚空氣流通本來就不好,你噴這麼多香水是想大家都頭暈到沒法工作嗎?!”

威廉身後,丹尼·伯恩和導演助理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彼此都看懂了對方想說什麼:‘早就知道是這樣,一到清潔戲,這群人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一樣圍上來了。’

——試裝的時候,威廉那副梳著大背頭、西服革履襯衫領帶一絲不苟的精英模樣,實在是秒殺了不少的直女彎男,再加上日常服飾都遮掩不住的好身材,一聽說要拍尺度非常大的清潔戲份,有性趣的沒性趣的人都來湊個熱鬧這簡直的太正常了。

在安德魯·尼科爾的怒火沖天下,圍觀人群很快就散了個乾淨。

雖然也對《千鈞一髮》進入正式拍攝以來,有史以來人數最多的圍觀者感到奇怪——他們都很閒都沒工作要做嗎?又不是什麼需要演技大比拼的場景,鏡頭運用的也不會多花哨,怎麼人們對這場戲的興趣那麼高?——但絲毫沒想歪過的威廉等現場散的差不多只剩下工作人員後,非常坦然的解開了浴袍的帶子,走進玻璃門浴室醞釀情緒等待開拍。

室內的兩場清潔戲進行的非常順利,大概用一天半的時間就拍好了,第二天下午,當導演助理再度通知威廉一切準備到位就等他入場的時候,威廉從房車裡走出來,朝海邊走去——沒錯,這場室外清潔戲是在海邊,描述的是文森特成為傑羅姆以後第一次在外過夜(和女主角艾琳共度良宵),雖然明知艾琳八成已經看破自己偽裝,但慣性使然,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在清晨時分,跑去海邊瘋狂的清潔自己,繼續假扮成另一個人。

不過到了海邊後,威廉就驚呆了,他看到了碧藍的大海、潔白的沙灘、特意空出來的拍攝場地、導演攝制組,以及在導演安德森·尼科爾身後幾米外那一片密密麻麻的人頭……

威廉:“……”導演你可以再發一次火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