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 房大郎看了一眼房言,說道:“二妮兒不是說咱們家需要用的太多了嗎, 學堂蓋起來之後,咱們家要是缺賬房先生了, 正好可以從學堂裡面選了。”

房二河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如此的深謀遠慮,笑著說道:“大郎,你要是想辦的話,那就辦吧。”

房大郎知道他爹一定會同意的,說道:“爹,開辦學堂的錢我想由咱們家來出。我觀察過了,就在祠堂附近蓋一出院子, 再去鎮上或者縣城請幾個先生來。”

房言一聽, 卻是眼前一亮,她大哥這做法實在是高明啊!他們家出資來辦學堂,以後別人感激的必定是他們家的。而且,辦學堂也花費不了多少的, 那些錢在他們家眼裡實在是九牛一毛。這樣做, 還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他們家的用人問題。

她知道,在這個朝代家族是非常的重要的,有時候這些人犯的錯還要當官的人來承擔後果。這樣,她大哥在朝廷做官也能放心一些了。

出這麼少的錢,能達成這麼大的目的。不錯,不錯。

“大哥,最好還要請幾個女先生來, 教教女孩子讀書識字。”

房大郎笑了下說道:“二妮兒,何須請女先生來,女先生來了也不方便。你們幾個人不都是識字的嗎,不如就由你們姐妹幾個輪流來教一教。到時候讓爹給你們髮束修。”

房言拍手稱讚:“大哥,這想法好啊。”

房二河想了想,道:“大郎,你這主意好啊,爹不及你眼光長遠。明天你就跟我去找村長,咱們好好的商議一下。”

第二天,房二河和房大郎就去找村長了。

村長一聽這話,也喜不自勝。趕緊開了祠堂,把大家叫過來一起商議一下。

房大郎站在中間,朝著大家拱了拱手,說道:“各位叔伯爺爺,今日請你們前來,是有要是相商。我在外讀書這麼多年,也遇見過不少的事情。須知一個家族要想繁盛起來,必須多幾個讀書人才行的。如今咱們房家村在左右的村子裡都算是小的,要想壯大,咱們就要讓孩子們讀書。”

很多人一聽房大郎的話,都在下面附議。

“是啊,是啊。”

“哎,只是讀書太貴了。讀不起啊。”

“誰不說呢,束修貴不說。那些紙張也怪貴的。”

聽著大家的議論聲,過了一會兒,房大郎道:“所以我提議,在咱們房家村建一個族學。”

大家一聽這話,又議論起來了:“建個族學好啊,讀書也不用去那麼遠的地方了。”

“是啊。”

“只是族學要花不少錢吧?”

……

有人問道:“玄哥兒,建族學的話是不是要讓大家來捐錢啊。這是好事兒,要是捐錢的話我第一個捐。”

“我也捐。只是我們家窮,沒多少銀錢,捐不了多少。”

“我也捐,這可是一件大事兒。”

房大郎笑著道:“各位叔伯爺爺,大家的難處我也知道,所以這次就不用大家出錢了。這錢由我們家來出了。”

此話一出,下面的人都嗡嗡的議論起來了。

房明生看著大家的樣子,笑著摸了摸鬍子。

待大家討論了一會兒,房大郎道:“我們家出錢蓋族學,而且去縣城請兩個夫子來。”

有人聽了之後道:“這樣不妥,這建的是咱們房家村的族學,怎麼能讓你們家出全部的錢呢,最好每家都出一點。盡自己的能力來,有多少出多少。都算是自己的一份心意。”

“我也覺得。這是好事兒,我們家也出一些。”

房明生聽大家討論了一會兒之後,說道:“大家說的事情也是我考慮的,既然是房家的族學,咱們都多少出上一些吧。大頭還是二河家出,咱們每家出個十文表示自己的心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見大部分都同意村長的觀點,房大郎也笑著點了點頭。

有人問多大的人能去學堂,有沒有什麼限制。

房大郎道:“既然是房家的族學,那麼只要是房家的人都能來讀書,而且是免費的。三歲以上的人都能來聽一聽課。不管學多學少,能識幾個字也是好的。設兩個班的話,一個班是為了考試,一個班是為了識字。大家不用覺得年紀大了不好意思,但凡是想去識字的,都去聽一聽。”

房大郎如今是個秀才,他說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的,大家也都聽他的話。

商議了一會兒之後,房大郎道:“若是有女子想來識字的也可以來的,到時候設立一個女子班。跟男子的隔開。”

這話一出,大家都劇烈的討論起來了。

“女子讀書做什麼,又不用考科舉。”

“是啊,她們在家裡也待不了多久就要出嫁了。”

……

房大郎道:“我在縣城見過不少大戶人家,家裡的女兒都是請的專門的女夫子來教的。女子讀書之事同樣也很重要的。剛剛我也說過了,咱們開辦族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科舉,最重要的是讓大家多讀一些書,識一些字懂一些道理。”

房明生道:“我覺得玄哥兒說的有理,也不用花錢,大家只管把孩子送過來就好了。少讓她們在家裡幹一會兒活兒,這時間就出來了。”

房大郎道:“女子讀書的話,也就不請專門的先生了。我家小妹之前也教過大家,到時候讓她們幾個人輪流來教吧。”

說完這些事兒之後,大家都回家去跟媳婦兒商量了。

第二天,大家就去村長那裡報名了。

看著報上來的二十幾個男孩子和七八個女孩子,房明生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們房家村以後真的是有望成為十里八村最大的村子了。

房子也是說蓋就蓋的。

丈量好土地之後,房二河就想去蓋房子了。只是正好是麥收的季節,大家都不得空,所以,打算等到麥收之後再來建族學。

這一次,房二河家縣郊的那塊地新買的那五十畝地是請的短工。而之前的那五十畝地,房言可不敢再請短工了。

上一次她被秦墨嚇的不輕,極力阻止了這件事情。

房二河雖然不太明白女兒為什麼要阻止他,但是看著女兒的樣子,他沒說什麼反對的話。

他們家之前本來就買了一些人,所以,只用家裡的下人的話,也夠了。四五天之後,他們家的麥子就收起來了。收起來之後,這些麥子又在家裡收拾了一番,晾曬了一下。晾曬完之後就要稱重了。

這一年,房言可是沒敢在這塊地上做些什麼的。

只是沒想到,麥子的產量依然非常的高,而且,比去年還要高一些。畝產達到了550斤左右。

不過,雖然麥子的產量如此的高,可是他們家開了那麼多的分店,這些麥子也是不夠用的。去年的那些,沒用半年就用完了。今年的這些,恐怕也是不夠用的。到時候,少不了還要買上一些面的。

麥收的事情,除了最後的稱重之外,其餘的事情房二河全都交給了胡平順去處理。房二河還要忙著府城的野味館開張的事情。

這一次開張,房二河顯得尤為重視,專門請人重新粉刷了一邊,裡面打掃的乾乾淨淨的。尤其是廚房,經過房主同意之後,重新整改了幾個地方。

麥收過後,房二河交代好房大在家裡看著點兒族學的事情,房二和房四在縣城,而他繼續去府城弄一下府城的店鋪。

房言偶爾也跟著房二河來府城,透過打聽,他們找到了專門招工的地方。招了幾個婦人以及幾個夥計。童家聽說他們需要賬房先生,給他們推薦了一個。

這樣的話,人員方面就解決了。

房大郎和房二郎也要開學了。

房大郎因為考了第一名,所以成功進入了府學。而房二郎,這一次沒有進入府城,而是透過考試待在了縣學裡面。

臨走的時候,房大郎交代了房二郎很多事情,跟他談了很久。從書房裡面出來的時候,房二郎臉上的表情非常的凝重。

一個月之後,府城的店鋪正式開張了。

開張前兩天,除了房大郎和房二郎,房家一家人都去了府城。府城後面有個小院子,房言他們一家簡單的搬過來一些東西,要在這裡住上一段時間。

家裡和府城之間一趟要將近一個時辰,不太方便。

府城的店鋪房二郎打算交給胡平順來管理。但是一開始的話,他肯定也會在府城待一段時間的。

剛剛到了府城,房二河就不太放心,時不時的去看看前面的店鋪,看還有沒有什麼東西需要準備一下。

房言見房二河很是焦慮,中午飯都沒吃多少。她也去前面看了看,然後站在野味館門口四處張望了一下。

門口的人來人往的還是挺熱鬧的,時不時的就有人去對面童家的米糧店去買東西,明天的生意肯定不至於非常的冷清的。

只是,要不要想個辦法讓明天的人更多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