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老笑話是這樣講的,一婦人生有十個孩子,夫死,再嫁,對方也有十個孩子,後來兩人又生了十個孩子,又一日,婦人大驚的對田邊的老公喊:“快!快!快回家,你的孩子,跟我的孩子,在打我們的孩子。”

施洋就是那種我們的孩子。

他父親兄弟姐妹五個,一家人對外宣稱和睦團結,對內嗎,雖然內部戰爭有之,可面子上都過得去,各家有各家日子。施洋的太爺爺是老革命家,去世了,家裡的太奶奶還活著,住在一處大宅子裡,一個月,孤獨七八回,喜愛看新聞聯播,特別愛發表自己特殊的階級言論跟看法。老太太快九十歲了,還堅持學習,喜歡看馬列書籍。每當對世界有了新看法,她就一個電話召集全家人過去捱罵。後來,太奶奶老糊塗了,家裡做主的變成了爺爺,繼續看馬列,有了看法,繼續召集全家過去捱罵!

施洋家在這個人口單薄的時代,堪稱奇蹟。他的父母都是再婚,施洋的母親帶著一兒一女,父親帶著兩個兒子,後來又有了他。不是所有的後代後媽都是刻薄惡毒的,最起碼在施洋家,親生父母不頂用的,他們所有的愛都小心翼翼的給了前窩身心受到摧殘的娃們,對於施洋這個意外反倒是忽略的可怕。

從小施洋就給哥哥姐姐常欺負,反正每次不管怎麼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不會向著他,生怕影響到前窩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時間長了,施洋就長成了一副紅樓夢裡趙姨娘生的那個賈環的脾性。猥瑣,小家子氣,偶爾惡毒。施洋小時候,仗著年紀小,把泡泡糖粘到姐姐的枕頭上啊,把哥哥親媽給的禮物丟到馬桶裡衝了啊,這種事兒他沒少幹。每次幹完,一頓打之後,跪在陽臺上,遠遠的看著全家在餐桌吃飯,和睦團結,其樂融融。

“那孩子心腸壞!”這種評語不少,他幾個姑姑,姥姥家姨姨都這麼說。

後來長大了,施洋懂事了,性格成型了,對家裡完全絕望,反抗的多了,沒出息的事兒幹多了,父母也就不太管他,那麼多有出息的孩子,管誰不成,再加上父母現在身居高位,工作也是繁忙,除了每個月打一個電話問他找到工作沒?要是還沒有出息,就聽家裡的安排,隨意去那個機關好了。施洋照例不願意,於是每個月都挨一頓罵。他不在乎,習慣了。

大學畢業兩年,施洋一直在給幾個老闆打工。這幾個老闆呢,家裡階級比他家高,辦法多,在圈子裡混的相當好的好。家裡的哥哥姐姐常譏諷他是條狗,吃剩飯,父親也生氣。跟家裡那個大一點混都比在外面討吃強。可施洋看透了,吃外面的剩飯好過吃家裡的剩飯。欠外面的人情,他願意。

前幾天,二老闆謝寶打了個電話,說是把車開到香格里拉縣了,原本開出去兩輛,後來有一輛出了一點毛病,就丟在當地的汽修廠,叫施洋帶著原廠配件過去,等車修好了再開回帝都。施洋這幾天正高燒,原本是請了病假的,可接到電話,二話沒說的就坐了飛機去了當地省會,買了配件,又僱了車花了一天工夫找到汽修廠,修好車離開當地的時候,正是半夜,此刻他渾身滾燙,燒到多少度不知道,反正突然有一種很厭世的感覺,恍恍惚惚的很無所謂的他加速開著,遇到路口也不管,也不顧,也不計較會去那裡。不知道開了多久,後來也不知道怎麼了,天崩地裂的一股力量,捲起一些泥沙覆蓋了他倒黴的車子。

死了嗎施洋不知道,反正挺愉快的,他的魂魄恍恍惚惚的就那麼出了竅,順著山野愉快的跑,像人猿泰山那般威風,從未這般自由過。然後,也許是命裡注定的,施洋看到了兩個人便跟了過去,不,算是飄了過去……

從正樑市出來,楊向子跟薛潤這一路,只是把握著大方向,順著山,順著河道走,自己身在何處?倒是沒多注意。

其實這一路真的沒少找到東西,珍惜的花木不說,野生的藥材也不少。前幾天早附近的一個山的巖洞裡,金蝠糞便都收了千斤。這東西做成枕頭,那是上上大吉的好物。可師傅每次一看那本,便是一陣鬱悶,絕對高興不起來。上萬件靈器跟蝙蝠的糞便是有差距的。

這天,楊向子跟薛潤在蒼山邊發現一個巨大的樹樁,三個人都合抱不住。這原是一顆巨大的松樹,現在只有樹樁在這裡了。

輕輕的伸出手,楊向子撫摸著樹樁,心裡很是悲哀,看著一圈圈的年輪,它比這個國家的歲數還要久遠,從一顆種子變成可以看得很遠很高的大松樹,經歷了多少風雨,才能長出這麼多年輪。

“徒弟,你又煽情。”薛潤一屁股坐在樹樁上嘲笑楊向子,他指指周圍的小樹說:“你看,過些年它們都會長大的,最起碼,黑山老妖死了,以後風和日麗,營養均衡,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啊。再說呢,它還沒死呢,你難過個屁啊!”

楊向子低頭看了下,樹根下,一些苗木已經破土而出。薛潤看下那些新苗,嘆息:“長歪了,以後怕是見不到天日了。”

“師傅,人家自己願意,你就別亂評價了。”楊向子對師傅煞風景的本事早就麻木了。自打從家裡出來,身心愉快,要不是師傅總是煞風景他詩歌都能大約做出幾首。

五月底,邊境區孟縣姜山附近,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夾雜著暴雨,席捲了近四十公裡左右的地段。這場風暴是氣象部門沒有預測出來的,在有關部門的檔案裡,它有個代號叫“虐海”。沒有歸到天氣檔案,卻歸到某個特殊檔案裡去了。

暴雨切斷公路,幾條交通要道的路口,全部被有關部門封閉的乾淨。雖這幾條道並不是通往重要旅遊景區的要道。可是依舊有很多遊人、路人被滯留在各路口的加油站,收費站,甚至一些道路邊的民居內。

謝寶,皮嘉銘,趙涵司就是其中的倒黴蛋之三。這三人,原本是帝都的混的不錯的某個派系的子弟。大學畢業後,比不得有出息的去浪費一輩子搶一條板凳。幾個人便一起小打小鬧的做起生意。他們在帝都不算是什麼紈絝子弟,其實吧,紈絝這個詞彙看怎麼說了。最起碼,他們自己對自己有一番解釋:他們做事是有道理的,是善良的。關於紈絝,那是家裡老爺子氣急了,看他們吃的,穿的,用的太奢侈硬給扣得帽子。那些老頭,就恨不得他們每天住在茅屋,啃窩頭才是好孩子。

這月他們幾個本來說好去阿拉斯加的,可巧有一個哥在香格里拉結婚。參加完婚禮,謝寶他們看沒事幹,就自己駕著車,順著公路自駕遊。沒成想,算是倒黴催的,今兒這場大暴雨來的太突然,道路也封了。本來趙涵司想打電話回去找找人,放他們過去。皮嘉銘說的好,屁大點事情,裹什麼亂。誰知道那邊是那路大軍,繞來繞去的欠人這份人情不值當。

這三人一向以皮嘉銘馬首是瞻,所以便在路邊停了車,老老實實的在路邊一處農家餐館停了下來。他們來得早,人家老闆幫著合了幾個桌子,鋪了新單子,還燉了農家菜給他們吃。謝寶吃飽了基本就不怎麼胡鬧,只是端著一塊西瓜,看著前面的地段嘆息。

“哥,這事不正常。”

是啊,絕對不正常。從這家農家飯店,到被封的路口,前後最多一千米左右。那邊飛沙走石,暴雨加石頭。可石頭只在那邊飛,這邊倒是有大雨,可雨水也不正常,像是附近有上千噴水車,將噴頭對著空中注雨一般。

“吃你的吧,那麼多話。”皮嘉銘笑著奚落他,不該問的別問,不該知道別去探究,這才是保身之道。沒看那邊嗎,戒嚴的官兵都上的是真槍實彈,這時候耍大牌,那是找死呢。

天色越來越晚,雨卻越來越大。小農家飯店的大門再次被人敲開。這家老闆自稱是少數民族,號稱最是熱情好客,他開了門,大聲喊到:“哎呀呀,沒地方的了,好多人的了。桌子上都是人的了!”

外面人給了一張紅票子,老闆立刻說:“快進來啊,外面那麼大的雨,會感冒啊!哎呀,我們最好客了!”

皮嘉銘無聲的仰天笑,謝寶對著地上吐了口吐沫。

此刻,天色已然昏黑,小飯店屋頂幾十瓦的小破燈泡亮著,順著風雨莫名的還微晃。

趙涵司將背部靠著牆,雙手插在褲兜裡,雙腳放置在飯店的飯桌上,表情很無聊的盯著這兩位驢友看。

沒錯,這兩人穿著衝鋒衣褲,帶著寬簷帽,揹著大揹包。十足的驢客打扮。趙涵司撇下嘴,對於沒事找事,每天自己找罪受的這些人來說,他是看不起的。他管這個叫得瑟。

進來這兩人,正是楊向子跟薛潤。沒辦法,有人開著直升機在附近的小林子飛來飛去的戒嚴,他們被迫出來了。倒不是害怕對方,實在是不喜歡招惹麻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小店老闆娘穿著一身不知道那路民族的服裝,笑嘻嘻的說外星話。楊向子一直搖頭,好心的老闆說:“她說飯錢要加倍啊,路堵了,進不得鎮子進貨,住下的話要算住宿費啊!”

楊向子只好又給了三百塊:“您隨意做點,我們不是很餓。不會住的,一會雨停了我們就走。”

老闆覺得很遺憾,很確定的說:“這麼大,不會停,哎呀,不騙你啊,我們最好客了……”

楊向子不想跟他羅嗦,扭頭幫自己師傅卸下掩人耳目的包包,開啟包包,取了兩套乾淨的衣褲遞給師傅,叫他去後面換。

戒嚴的山脈那邊,忽有紅光亮起,謝寶他們一起扎在窗戶前看,謝寶還叨叨呢:“呦,看吶,森林大火!不應該啊,這麼大的雨。”他身邊的趙涵司悄悄桶下他胳膊,衝後面努努嘴。

那兩個驢友已經換了乾爽的衣服,這屋裡又熱又悶的,他們就只著同一款的黑色運動背心,衝鋒服的上衣都捆在腰上。這幅打扮倒是沒什麼,主要是這兩個人生的十分漂亮,皮膚都是一水嫩白,完全不像驢友們那般黑紅滄桑,五官都是精緻秀氣的那型。其實嗎,他們這幅摸樣應該穿著考究純白的休閒,放那個音樂廳彈彈鋼琴,平時找個溫暖的窗戶,讀讀書,吸引下小妹妹,喝個咖啡玩個情調什麼的。

謝寶撇嘴,他最討厭這樣的人了,走到那裡,遇到這樣的他都想踹上幾腳,打上幾拳,也說不清楚是因為什麼。

老闆端來了竹筒飯,山野菜。薛潤夾了幾筷子便不吃了,味道實在不好。楊向子看他不吃,從包包裡拿了一包小核桃給他磨牙。

“打哪裡來啊?”謝寶閒不住,一直看那邊的紅光忒沒意思,就過來閒聊。

楊向子拿著老闆家的暖壺正給運動水壺裡灌水,這附近的山泉是非常甜的。見人家打招呼,他放下水壺笑笑回答:“正樑市。”

“哦,正樑市,那裡不錯,當地的蒼山很有名,以前我去過,沒玩盡興。”謝寶坐到了薛潤對面。

“恩,現在去也不晚,現在季節正好,雪化了,樹綠了,一年到頭,就這會子最乾淨了。”楊向子趕忙接話,他師父說話有時候很奇怪,與現實生活略有不搭。

“呦,不愧是到處走的,形容個東西怪有詩意的。”謝寶表示遺憾。

“那有,我們家就住在蒼山腳下。”楊向子好脾氣的拿自己的套杯給他倒了一杯水。

“驢客哈,我特羨慕你們,每天吃飽了,到處遊覽祖國的山山水水,這叫什麼?這叫高質量的生活方式,我們就不成,一天到晚為點破事那裡都去不了,忙死了!”謝寶挺好奇的看看他們的裝備。

“瞧您說的,怎麼活不是活,而且我們也不是驢友。”薛潤很認真的澄清,還遞給謝寶兩個小核桃。

“那你們這是?進山盜墓的?啊……哈哈!”謝寶接過核桃,掰開了吃,說閒話。

“盜墓也不來這邊啊,這邊緣之地從歷史上來講也不出什麼名人,也沒什麼大國,這邊沒什麼可以挖掘的價值。我們是農民,花農,進山呢,就是找一些珍惜的花木樁材,回去做盆景用,就混口飯吃,違法的事情我們可不敢做。”楊向子也打著哈哈。

謝寶:“呦,盆景啊,這個我知道。我老爺子有兩盆,一盆是黃楊,一盆叫什麼雞爪械。那盆雞爪械養了快二十年,有人出九萬,我爺爺吐他一臉吐沫。平時寶貝一樣,都不許我們碰。”他說完,想起什麼,取出手機,翻了一會,找了一張照片給楊向子看:“這是另外一盆,九萬那盆的沒照,看花,別看人!那邊上是我家表妹。”

楊向子接過去看,真心的誇獎:“這是珍珠黃楊,這塊石頭也好,靈璧石。我家有兩塊,沒你家這個型好。看你家這盆,能看出老爺子是個大脾氣人,屬於那種處事不拘一格,剛勁瀟灑的做派。老爺子經歷了很多事呢,看這些角修剪的甚是狂野自在,很有個人風格在裡面,我是中意不拘流派的養法的,盆景呢,就是自己的畫布,想怎麼就怎麼,就該是這樣的養法……”

謝寶驚訝了,那邊的皮嘉銘跟趙思涵也收了注意力往這邊看。謝寶他爺爺,早年外號瘋子!出了名的大脾氣人,老一輩子的人說起人謝老爺子,都說他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開,是個相當受歡迎的人物,就算是退下來了,依舊每年有大把人上門看望。

“這看看盆景就能看出來性格?”謝寶覺得有趣,掂了椅子往前挪下,也不管人家薛潤願意不,伸手就從人家袋子裡取了幾個核桃,一邊掰,一邊胡說八道:“以後,你擺個卦攤子,給人盆景算命。也不錯啊!”

皮嘉銘走過來,從後面給了他一巴掌:“少瞎說了。”說完,他從口袋取出名片夾抽了一張,遞給楊向子。薛潤進屋嘴巴就沒閒著一直吃,就像個小孩子,所以,人家只看到楊向子了,就沒把他當回事。

楊向子接過名片,挺抱歉的:“是皮先生啊,您看,我沒這個。”他說的是名片。

“沒事的。”皮嘉銘也坐下來,許是太寂寞,帝都的皮大公子竟然開始進入扯閒篇狀態。當然,皮公子聊天的態度也是驕傲的。沒辦法,人的氣質來源於權利,錢包,龐大的關系網以及面子。對於新認識的人他迫切的需要展示這點,以求得到最高的地位。當然,這種行為是生活習慣,倒不是他故意為之。皮嘉銘不是個壞人,甚至在圈子裡口碑是很好的那一型。

謝寶跟薛潤吃核桃吃的很歡脫,決定回家也多買點磨牙。皮嘉銘跟楊向子隨意聊。楊向子的知識面很廣的,以前就不說,經歷也坎坷。現在呢,因為“修行”性子更是儒雅溫潤知進退。這一來二去的,倒是引得皮嘉銘想交他這個朋友了。

“以後,到了帝都,就給我們幾個打電話,我們是地主,別的沒有,那裡有好吃的好玩的門清。別跟我們客氣啊。”趙思涵瞎哈拉著。

“恩,你們到正樑玩,我們也一樣,喜歡盆景的話,就家去搬幾盆,放書房案頭,吸個新鮮氣兒。”楊向子也隨意應酬著。

這邊正談的愉快,山坳那邊突然一聲巨響,接著大地劇烈的都抖動起來。楊向子的反應跟屋裡其他人截然不同,別人奔著向外跑,他扭頭看自己師傅。

薛潤咬核桃,咔嚓一個,四分五裂。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