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是怎麼出的手術室自己都不知道, 老大還看了一眼,是個男孩兒, 老二都沒看到,光聽著大夫說了一句是個女孩兒。就暈過去了。

等她醒過來的時候, 人都已經在病房了,兩個孩子並排躺在另一張床上,二姐正在給喂奶粉呢,奶瓶奶粉都是明子之前早就準備好了的,她比較講究,也算是比較矯情,特意找了在粵的朋友, 從港島給帶回來的。上輩子奶粉那事兒鬧得太大, 明子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她可不敢拿自己的孩子賭。又不捨得給孩子喂三姐家小強吃的那種一塊錢一袋的。

好在這時候還沒有帶貨這一說兒,多帶幾罐奶粉也沒人查。奶粉給帶過來就行,市裡齊老闆現在生意大, 每星期都有好多貨車來回在兩地跑, 直接就能給帶回來。

明子從港島帶奶粉的事兒還給她的一些朋友提了醒,家裡有孕婦的,有孩子要吃奶粉的,都開始從外面帶,他們是不知道毒|奶粉的事兒,可能完全就是為了顯示他們的逼格,純粹是為了追求所謂的高檔次。

明子剛發現這種情況的時候, 就特別的想開個店,賣舶來品。再一看自己那肚子,啥想法都熄了。

“醒啦?感覺咋樣?”明子娘也來醫院了,在明子病床邊兒上坐著呢。

“嗯,有點兒餓。嬸兒,我想看看孩子。”身上還是疼,但是跟生的時候比起來,根本就不算事兒了。

“來,看看。這是老大。五斤半。”二姐一聽明子想看孩子,把老大抱給明子看,之後交給明子娘抱著,回身兒又抱起來小的,“這是閨女。五斤。長的可俊了。八個半月,這麼大,太不容易了。”

兩孩子不算大,但是也不算小了,都挺健康的,也不用放保溫箱,不用特殊觀察。明子孕期可著勁兒的吃,一點兒沒心疼錢,南方的水果都沒少找人往過帶,好東西真沒少吃了。不過真沒白吃,孩子確實長的好。

“醜……”明子看了倆孩子,就說了一個字,俗得不能再俗的臺詞兒。小皮猴子一點兒沒看出來哪俊。之前雪兒出生的時候,還是明子給踩的生,就是第一個見到的家人。當時覺得可可愛了,真沒覺得醜,到了自家這裡,咋這麼不好看呢?還是她平時期望太高了?

“胡說,我這倆外孫不知道多好看呢。過幾天長開了就好了。”明子娘心疼明子心疼得不行,都說她這個閨女命好,從小就天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實際是那樣兒嗎?一小兒上學遭多少罪。長大又一直是自己在外面兒打拼,也沒個依靠,找了個物件兒跟沒找一樣兒,人家生孩子,多少人看著,她呢?明子娘都不知道為了明子哭了幾場了。還不能當著明子面兒說。

“嗯。嬸兒,你給我整啥吃的了?我好餓。”明子看完孩子,看孩子都很健康,沒啥惦記的了,光剩下餓了。

“吃啥,剛生完孩子你還想吃啥。小米粥。”二姐把孩子放回床上,就把保溫瓶裡的粥倒出來,喂明子吃飯。明子才剛生完不長時間,還疼得坐不起來呢,只能躺著吃了這一頓。

當天晚上,明子就能下地了。順產就這點兒好。

第二天,明子就出院回家了。月子也是在小文哥家裡坐的。

加上小雪兒,仨孩子,忙道死個人。明子娘的身體好不容易這兩年保養得好一點兒了,可受不得這份累。二姐一直就沒能再回去家,大姐也來住了一週幫忙。

明子的奶水如她自己預想的一樣兒,不夠吃。兩孩子一人都吃個大半飽,還得有一小半兒溜奶粉,再加上伺候孩子。出了月子的時候,直接從生之前的一百五六十斤累到了頂多能有一百二。

小文哥跟大哥是孩子出生一週之後回來的,遺憾得不行,錯過了倆外甥的出生。之後,一直到明子出月子,小文哥再沒走,人說了,生意能緩一緩,但是大外甥的成長不能錯過。

出月子之後,天氣已經開始回暖了。年前大哥就幫著明子把之前看好的兩個院子買下來了,那小兩口最終同意八千五賣房子了。明子把蓋房子的事兒交給老姐夫,他都開始帶徒弟了,有自己常年合作的工程隊,對建材市場也熟悉。

房子的設計圖明子在孕期的時候,就找了專業人士幫忙,特意設計的。帶門房帶車庫的,明子都想好了,房子蓋好之後,就買車,沒車是真不方便,用車的時候總得求人。明子把設計圖和錢交給老姐夫之後,就不管了,真沒功夫啊。

現在外面正亂哄哄的鬧,以前的大學同學,校友也有聯絡明子的,他們這些分到宣傳口的,都是被重點拉攏的物件,明子很慶幸自己還要坐月子,啥事兒也找不到自己身上。明子提醒了自己幾個在報社和電視臺上班的同學,別瞎摻和事兒。有人聽,有人沒在聽。也有的人,是身不由己吧。

兩個小祖宗一天一個樣兒,很會長,兒子像爹,閨女像媽。也沒有像明子最害怕的那樣兒,膚色像小文哥。明子每天給孩子拍照片兒,挑了幾張給顧向北郵過去。告訴他,他願望實現了,有閨女了。沒錯兒,顧向北一心想要個閨女,因為大哥跟小舒兒特別親,也總聽人說閨女跟爸親,他就特別眼饞,以前兩人閒聊的時候,就一直說想要個閨女,如今是願望成真了,還買一送一,附贈了一個兒子。

孩子滿月之後,明子的人奶就越發的不夠吃了,哥哥長的大,妹妹身子稍弱,人奶就可著妹妹吃了,老大基本就吃奶粉了。明子現在為了喂他倆,一天能吃五頓。還總餓。累得離崩潰只有一步之遙了。

明子想租房子先出去住,小文哥說什麼也不同意,老嫂也不同意。就一直在小文哥家裡擠著。明子爹回高官屯忙活春耕的事兒了。明子娘一直住在城裡,能幫上的有限。

小文哥在家待了不到一個月,真的像明子說的,辭了職。然後又帶著一批貨走了。

實在沒辦法,二姐就常駐在縣裡回不去了。隔上十天八天的,能回家住上兩天,看看孩子。

二姐夫的文化站關門了,電視機快普及了,誰還看電影啊,沒有電影放,鄉里的財政也不好,不可能還養著他們這些閒人。文化站一關,他們這些工作人員就都回家吃自己。明子考慮了一段時間。就跟二姐商量。

“二姐,等我房子蓋起來,你跟姐夫帶著伏雨搬城裡來吧?這兩孩子我自己看不過來,你來幫幫我。二姐夫也能到馬場幫幫忙,總比在家種地強吧?伏雨在城裡上學,教育水平也比農村強,學費啥的你也不用管。行嗎,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有啥不行的。伏雨也大了,我們上哪都方便。那點地兒種不種能咋地。我聽你安排。”二姐答應的很痛快,這時候就看出來人家一個孩子的優勢了,就一個,上二年級了,孩子不光長得像他大舅,性情也像,文文靜靜的,特別省心。所以,人家連搬家都痛快。

大姐家的飛鴻今年初中畢業,正是緊張的時候,家裡還有個上小學的,自己腿腳也不好,想走都走不了。

三姐和老姐就更不用說了,孩子小,還倆,看都看不過,哪還有閒心幹別的啊。大嫂的情況跟她倆也差不多。

“太好了。謝謝姐。”明子是發自內心的感謝二姐。

“謝啥啊,我還借你光兒進城了,也能住上樓了。”二姐就笑。她是相信明子不會害自個兒。更不會虧待了他們兩口子。

開春之後,磚廠管理層分工調整,大哥今年主管生產了,不主外了,天天待在廠裡看著生產,很少出來。來城裡的時間都少了。副業也全都幹不了,走不開呀。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

小文哥再回來的時候,又帶了一車木材,這回沒有發火車皮,而是用貨車運回來的,都是全新的大貨車,開回來二十多輛。貨車沒有全部留下,用不了那麼多。小文哥就聯絡他的戰友,賣掉了一大部分。自家留了五輛。

明子看小文哥連大貨車都能弄回來,就跟小文哥說,能不能換吉普車或是小轎車回來,自家人開。小文哥說不好弄,沒有好東西,換不出來。

這好辦,用美金呀。

明子早都換好了。就是一直沒機會拿出來。

有錢那就全都不是事兒了。

小文哥自己都沒過去,就打了幾個電話,過了不到半個月,那邊兒就給回電報了,說事兒能辦。

小文哥顛顛兒的又跑了一趟。帶著大姐夫跟他表弟,還有八爺爺家的老姑爺,也是他的戰友,以前一起當兵的,在他們團裡當汽車兵。四個人,提回來三輛全新的吉普車和一輛二手的賓士,不過也有九成新了。

都是好東西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