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以為, 以她觀察到的顧向北的脾氣,不會接受她家的吃食呢。但是第二天, 小文哥還真就把餅子送出去了,明子看著顧向北是拿著她家的餅子一邊兒吃著一邊兒出去撿的柴禾。

明子就特別好奇的看小文哥, 想知道他是怎麼說的,小文哥那小表情兒,得瑟的呀。直到明子的表情明明白白的表示出如果不從實招來,晚上作業加大難度之後,才跟明子說了實話,他說他跟顧向北說,他得活下去, 以後才能報答別人對他的恩情。

“就這麼簡單?”明子有點傻。

“就這麼簡單!”小文哥特別肯定, 表情還特別得意。

好吧,只能說,小文哥比較瞭解他同齡的熊孩子了。

那之後,顧向北對小文哥並沒有表現出與之前多麼的不同。還是老樣子, 基本不怎麼跟同學溝通, 把所用的課餘時間都用在撿柴禾上。

明子覺得,光是撿柴禾也不行啊,撿柴禾才能賣幾個錢啊。

琢磨了一個冬天加上一個寒假。終於想出個靠譜一點兒的辦法。

七三年春節,因為連著三年都沒有供家譜的人家了,上面兒基本沒啥人查了。這一年過年的時候,屯子裡開始有偷偷摸摸供家譜的,明子家也偷偷的供上了。只供家譜, 沒有放鞭炮。明子娘覺得,這一年的春節意義不同,家裡有喜事,一定得讓祖先知道。

大姐結婚的日子已經定下了,就定在大年初六。日子是找人看的,跟據大姐和未來姐夫的生辰八字看得日子。提前半年就定好了。

因為大姐要結婚了,秋收之後,明子娘,姥姥加上大姐二姐,這一個冬天更加忙活了,除了忙活一家人冬天的吃食,還得為大姐結婚做準備呀。

這有親戚關係,就是不一樣,兩家溝通起來方便多了,兩家家長都不是愛計較的人,婚禮整個籌備過程都和和氣氣的。

大姐夫來給大姐送做被子用的棉花的時候,大家都見到真人了。個子真高啊。得到一米八五以上了。一米六的大姐站在他身邊兒,嬌小的不要不要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孔家給了大家兩百塊錢的彩禮,另外給了四十塊錢做被褥,家裡也是跟明子有一樣,接出去的一間屋子,只是分了南北牆,中間用簾子隔著,得住著孔家兩個兒子兩對小兩口。還給打了一組地櫃,據說屋子裡沒地方放了,地櫃成了炕櫃,放在炕上了。

這些都是細枝末節,沒人會強求這些,家家過得是什麼日子心裡都有數兒,一年才能掙幾個錢,供學生上學,兒子多的,娶兒媳婦不借錢的能有幾個,哪家不是借債娶兒媳婦。

大姐原本想著把孔家給的彩禮錢給明子娘,知道家裡因為給三姐治病欠了很多債。明子娘沒收。爹孃也好,爺爺也好,這麼多年,從來沒跟孩子伸手要過錢花。再說大姐剛結婚,手裡沒點錢哪行呢!

原來娘還說,前幾年買的那縫紉機有些舊了,就留著給二姐用了,再給大姐買個新的。三姐這一病,也買不起了。只能拿舊的充數。最終,舊的大姐也沒拿走。不為別的,孔家沒地方放啊……

大年初六,一大早四點多,關家送親的馬車就出發了。四駕大馬車,三十多裡路,得走好幾個小時候。大冬天的,送親的人也可遭罪呢。

這所有的喜事裡,最讓人心裡不得勁兒的就是嫁閨女了。明子跟老姐老哥都沒有去送親。送親隊伍走了以後,明子看到爺爺和爹孃都哭了。心裡也跟著酸澀得不行。

那一天,人家孔家肯定是高高興興的,添人進口嘛。明子家這頭兒,冷冷清清的。

這幾年,八爺爺家連著嫁了三、四、五三個堂姑,明子也沒覺得怎麼著,看著八奶奶哭還覺得挺奇怪,這結婚是喜事兒,有啥哭的。前世她老媽還在的時候就恨不得哭著喊著把她嫁出去呢!

等到自己家,才明白那滋味。確實是不好受。

當天下午,送親的隊伍就回來了。又在明子家吃了頓晚飯,才各自回家。

晚上的時候,二姐已經開始做飯了,可是大姐一走,家裡跟少了一半兒的人似的。大姐從九歲不唸書開始,就在家裡帶弟弟妹妹們,大一點兒了就開始幹活,十來歲就開始做飯。之後又做全家的鞋,衣服。屋裡屋外的忙活。娘沒少唸叨,這幾個孩子,大姐過得是最苦的。

再怎麼不習慣,也得慢慢習慣了。

三天回門兒的時候,又熱鬧了一天。但是終究是不一樣了。

不過明子很快發現,大姐這回孃家的頻率可不低了。初九回門兒,十六爹過生日又回來了。之後,差不多隔個十天半個月的,大姐就要回孃家住上一兩天,隔上一兩個月還得多住上個三五天的。每次都是大姐夫騎著腳踏車給送回來,然後自己再返回去三十多裡路上班去。隔上一兩天,再來接大姐回家。

要說是夫妻感情不好吧,看著也不是啊,倆人看著挺好啊!娘都讓大姐回孃家回得心裡沒底了,問大姐,她也沒說出來啥。後來沒招兒了,直接問了大姐夫,結果大姐夫說,大姐總想家,還怕家裡活兒幹不過來,家裡婆婆也是同族姑姑就讓姐夫送大姐回來待上一兩天……

娘就偷偷問大姐,婆婆對她有沒有啥不滿意的,大姐說,大姑可喜歡她了,比大兒媳婦強多了。

那這就只能是因為大姐想家了……

這事兒鬧得!

後來還是娘跟大姐說,也別回來的太勤了,不太好。路又這麼遠,怪折騰人的。大姐才從十天半個月回一次變成一個月回來一次。

大姐的婚事辦完了,學校也快開學了。明子得忙她的扶貧計劃啦。

春天再開學的時候,明子就在某天中午,找到了顧向北。

“顧向北,你等會兒。”明子叫住要出去撿柴禾的顧向北。

“啥事兒?”倒是很乾脆的停下了。

“跟你做個買賣,做不?”明子走到他跟前兒,正好他同桌兒去爐子邊兒烤火了,明子就坐到了他旁邊兒,小聲兒的說著。

“買賣?我沒錢。”拒絕的特別乾脆。

“不用你出錢。”

“那你要幹啥?”

“等開春兒以後,我教你種地瓜怎麼樣?地瓜苗兒我出,秋天收地瓜以後,賣了錢咱倆對半兒分。幹不幹?”這是明子能想到的,最能幫到他,又有合理解釋的辦法了。

“你為啥要幫我?”哎喲?不傻呀。

“互惠互利唄,我想買點兒東西,家裡沒錢。”這理由合理吧。

“你沒錢用啥買地瓜苗?”這腦子,夠用。

“那你不用管,你就說幹不幹吧。”明子才不跟他解釋那些有的沒的呢。

“行。”答應的可乾脆,也是啊,他又不需要付出什麼,有啥好不答應的,都能接受他們家的吃食了,還差再多接受點兒別的幫忙啊。

於是,等進了五月,明子爹要開始栽地瓜之前,明子拿出自己攢了五年多的私房錢,二十塊錢,交給爹,讓他買地瓜苗的時候,順便幫她也買回來一千棵。

那些錢都是這些家她的壓歲錢,因為她也算是為家裡做出了貢獻,明子娘每年都會給她一塊錢的壓歲錢,上學之後,時不時的,也會一毛五分的給他零花。還有屯子裡的鄉親們,過年的時候,一般都會給明子二毛到五毛不等的壓歲錢。小福星嘛!幾年下來,明子幾乎一分錢都沒有花過。全存了下來。

關於幫著顧向北種地瓜的事兒,明子沒瞞著家裡人,大家也都是支援的,原來地瓜苗錢爹孃也沒說讓她自己出,就說跟家裡的一起買了就行了。明子不同意,說這是她自己要做的事兒,不能讓家裡拿錢。爹孃當她小孩子圖新鮮,也就隨她去了。

等到了栽地瓜的時候,明子選告訴了顧向北要翻地的事兒,他之前就說過了,他就在家裡的園子裡種。這幾年他家的園子一直都荒著沒種,正好用上了。栽地瓜那天,明子和小哥老姐一起揹著地瓜苗到顧向北的家的時候,園子裡地已經翻好了,還有顧五兒老爺子也在家裡等著了。明顯是不放心幾個孩子瞎折騰。

哎喲,那個小土房那個小啊。真的是半間啊。不到兩米寬的一小鋪炕,也沒有牆,直接接著灶臺。地上有一個不大的地窖,再加上兩個矮缸,一個酸菜缸一個是醬缸,再加上一個不大的油罈子,一個破水桶,就是全部的擺設了。屋裡連個櫃子都沒有。被子都是真在放在炕邊兒上的。炕上也沒有炕度,就是一層草墊子。

這可真是家徒四壁了,連窗戶紙都壞了好幾個窟窿,直漏風了。

雖然很簡陋,但是收拾得很乾淨。

十歲的孩子,很不容易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