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了, 種完了地,明子家蓋房子的事兒就提上了日程。

土坯房, 還算好蓋。請了木匠瓦匠就行,力工活兒都是明子爹加上屯子裡的三親六顧的幫襯著就幹了。

接了足足的一大間, 明子用她的小短腿兒量著得有四米多長,算下來得有二十來個平方呢。一鋪大炕能睡七個人都夠了。安的也都是玻璃窗,順便把原來老屋子的窗戶紙也換成了玻璃的。

家裡蓋房子,高章學了挺長時間木匠活兒了,這下子可有了他表現的機會了,天天的,可賣力氣了。三姐開春兒已經回學校上學了, 趁著家裡蓋房子的機會, 高章跟三姐接觸的機會多了,總是明示暗示的想哄著三姐不繼續唸書了。在家裡的時候,也總是在明子爹孃和爺爺跟前兒透話兒。

三姐被他說煩了,就總是躲著。娘跟他說得很清楚, 三姐才初中畢業, 而且現在也才十七歲,不讀書她能做什麼?再說了,就算將來讀了高中,也不讓是希望她能找個不出苦大力的活兒,能讓哪去啊?

房子蓋好了,家裡一下子寬敞了好多,姥姥帶著大姐二姐三姐和明子都搬進了新屋子, 原來西山牆上扒了個門出來,木板床就放不下,挪到了西屋,還是靠西山,撤了上面的草墊子,就成了一個木板臺子,上面能放不少東西呢,還防潮了。下面也能放東西。

大哥也搬回家了,小哥也從抱廈搬出來,爹孃帶著兩個小子住在原來的大炕上,爺爺自己住單間兒了。

大哥十五歲,上初二了。他學習很好。這年頭兒也沒啥作業不作業的,放了學回家就沒啥事兒了。大哥身體瘦弱,平時家裡長輩三個拿他當眼珠子,農活累一點重一點兒的都不讓他幹。他又不愛出去玩我。就在家研究著做東西。開始的時候,是做個小板凳啥的,看屯子裡誰家有廢木板兒啥的,他就要回來,想辦法做點兒什麼。

後來明子爹去縣城裡賣東西,特意給大哥買回來一套做木工的工具。那之後,大哥的業餘時間幾乎全用來做手工了。家裡多了好幾個小板凳,還有油罈子的底座兒啥的,以前都是不用的,大哥給做出來了,那當然是不用白不用了。

能家裡蓋完了房子,剩下的木頭有不少,大哥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自己做了個寫字檯。土話叫半人桌子。家裡空間大了,正好原來放木板板的地方放新桌子。爹還特意買了油漆,給桌子刷上了深紅色。跟原來家裡了那組地櫃顏色還配套。再加上大姐從鎮上的大公銷社買回來的茶盤,新暖壺,家裡真是煥然一新。

明子看著家裡的擺設,終於找到了一點兒上輩子看老電影的那種感覺。

雖說世道不好,可是明子家的成分是一點兒問題沒有的,再回上木家跟關家都是大家族,在大隊、公社甚至鎮上當領導的親戚不少,明子娘又是向來人緣好的,受過她恩惠的人正經不少,所以關家蓋房子也好,掙錢也好,只是羨慕的人家多,並沒有什麼人記恨。

要非說有,那主不是高隊長,也就是二姨父了。以前,他們家是高官屯的首富,他又是隊長,明子爹也是頭車車老板,關家也處處都不如他。現在,關家越過越好了,他家去掉結了婚了兩個,還有五個兒子,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紀,家裡這些年一直沒什麼起色,心裡上難免就有了教勁兒的心思。跟明子爹又是連襟,明子姥姥又在跟前住著,想比較的心,就更慎了。

但是怎麼說也是姻親,頂多是有些嫉妒,還不至於到嫉恨背後插刀的程度。

多年之後,明子才知道,自己這時候的想法有多麼的幼稚。

五月,剛忙活完地裡的莊稼,以為能輕閒一些了。家裡又出事兒了。

三姐士敏病了。

明子都覺得,三姐是不是命中註定就是不能繼續上學了。

三姐要考的是類似於後世的中專那一類的學樣。讀了之後就算是有文憑了。之前三姐考的就是這類學校,明子自己二乎乎的,以為三姐是考高中呢。

眼看著又快考試了,三姐得了闌尾炎。本來算不上什麼大病,這時候的醫療水平已經完全可以治療了。

不知道是三姐體質的原因,還是因為什麼,手術之後,她的傷口卻一直不能癒合,到最後都化膿了。足足住了一個半月的院,傷口才結痂。出了院,也不敢大動,又躲了半個月,才算是好了。

別人一週就能治好的病,到了三姐這兒,硬是治了兩個月。

明子娘一直在醫院陪床,家裡全是姥姥帶著大姐和二姐照應的。高章在興隆鎮的木匠鋪裡幹活了,隔上三兩天的,就往醫院跑一趟。

三姐這一次住院,足足花了一千多塊錢。一千多塊錢啊,絕對是一大筆鉅款了。明子家哪有那麼多錢啊,又剛剛蓋完房子,花了好幾百塊。那段時間,明子是看著爺爺和爹四處張羅錢的,屯子裡過得好的差不多都借遍了,這家給湊三十,那家給湊個五十的,二姨家給拿了一百,高章家給拿了一百。要知道,這時候,一大家子,一年能掙上百八十塊錢的,就是過得好的人家了。能拿出來這些,不容易了。

之後,明子爹和爺爺還去了大房身老屯和木王堡借,總算是湊夠了給三姐治病的錢。

只是三姐的病是治好了。那考試也錯過了。

高章家那個幸災樂禍的呀。那意思,三姐就不該得瑟非要考什麼學,就該老老實實在家幹活兒,等著嫁人就完了。

三姐那麼沒脾氣的人,也不知道為啥,就非得跟高章家置上氣了,非要考上學不可了。病好了之後,就跟爹孃說,還要再念一年。爹孃也是被三姐這一出兒一出兒的整得沒招兒沒招兒的,都夠夠兒的了。娘尋思著勸勸吧,三姐就哭。

這就沒法兒弄了,大姐二姐也在邊兒上勸,讓爹孃就隨了三姐心意。

爺爺在幾個孫女裡最喜歡的就是三姐了,不光是三姐跟她性子像,愛好也像啊,說書就是跟著爺爺學的。看三姐那樣兒,也站在三姐一邊兒。

明子娘就沒招兒了,只能聽三姐的了。

等到開學,高章家一看,三姐居然又去上學了。這一次,明子大哥都上初三了,三姐直接跟士安哥成了同班同學。高章家就不樂意了,某一天,高章在三姐放學的路上堵住了三姐,給三姐下最後通牒,讓三姐立刻退學回家,明年結婚,如果三姐還上學的話,那就解除婚約。三姐當時特別堅決,解除婚約就解除婚約,學必須得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然後,高章就真的回到家,當天就到了明子家,跟明子爹孃正式提出了解除婚約。明子娘愁的呀,既犯愁又生氣。愁的是兩個閨女,全都被人家解除婚約,三姐以後可怎麼辦。氣的是高家太霸道,怎麼就非得不讓三姐唸書?明明都已經說過了,就算以後三姐能上班了,婚事也不會變掛的。

高章想用解除婚約拿一把,威脅一下明子家這頭兒。尋思著英子大姐都出了一回這樣的事兒,明子娘肯定不會再讓三姐也解除婚約。沒想到,三姐態度那麼堅決,明子娘也沒有強求。沒拿住關家,落空地兒去了。婚約真解除了。

等婚事兒真的解除之後,高章又後退了。後退有啥用啊。關家這頭兒不可能再回頭了,再回頭成啥事兒了,以後在高官屯還怎麼待。再說三姐也不樂意啊!

磨嘰了一個多月,高章見實在沒有挽回的餘地了,不知道他怎麼想的,是故意的還是巧合,沒幾天就定親了,物件還是三姐之前的同班同學。

不光是這樣,自打三姐退了親,明子家跟高章家算是結了仇。日常在生產隊開會,高章他爹是有事兒沒事兒的就拿話兒損明子爹兩句兒,明子爹嘴笨,也不會反駁,只能是生悶氣了。高章也總覺得心有不甘,明子家的地,總是莫明其妙的被破壞,是誰幹的大家夥兒都心裡明鏡兒似的,只是沒抓到證據,明子家這邊兒也沒辦法。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好幾年,直到大哥成年……

暑假過後,明子跳過三年級,直接上了四年級,跟小哥成了同班同學。

班裡一共三十一個同學,小哥說,一年級的時候,還兩個班呢,一共六七十個學生。這才兩年,一半的學生都不念了。老姐他們五年級的,學生更少了。家裡窮得吃不上飯了,雖然上學花不了幾個錢,但是能堅持著讓孩子上學的,真是不多。十歲的孩子,能頂半個人用了,還得幫家裡幹活兒呢。

明子不管到了哪個年級,哪個班,那就是老師的寶貝,到什麼時候,天才都是受歡迎的。她的事兒全興隆鎮的老師學生就沒幾個不知道的。鎮中心學校一有個什麼活動,老師竟指著明子出去拉仇恨呢!

明子倒沒啥感覺。上幾年級,在她眼裡,都是跟一幫小屁孩兒當同學。

不過,上了四年級,明子又多了一項工作,就是給小文哥輔導功課……

小文哥的成績是全家最差。大姐只上了兩年學不算了。

二姐的成績算是中等,已經算幾個孩子裡墊底了,沒成想,小文哥一上學,二姐立刻成了學習好那一掛的。原來大家還以為小文哥五歲就能自學十個數兒,是塊學習的料呢,誰能想到,一上學就露餡兒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