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給祖先上墳了。這時候上墳燒的並不是後世那種做得特別精緻的紙錢,就是黃紙。特別粗糙的那種。買回來之後,剪成十六開的紙那麼大,用家裡最大額的紙幣在上面比一遍,之後折成三層。這就是一張完整的紙錢了。沒有拿錢比過的,是不算的。娘說,那樣的不算錢,祖先們收不到的。

上墳是男人們的事,是爺爺帶著家裡所有的男丁一起去的。八爺爺和他的三個兒子也會一起去。

明子娘平時那麼節省的人,卻從不在這上面節省。明子看得清楚,八爺爺拿著的燒紙也就兩三釐米厚的小小一打兒,明子家這邊兒,可是抱了半米厚的一大摞去的。娘說,對祖宗,要心誠。八爺爺嗤之以鼻。

臘月二十三,小年兒。

從這一天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就開始進後過年週期啦!

別看這時代的人們日子過得窮,但是卻最是有滋有味兒,過年都特別的有年味兒。明子娘又最是講究儀式感、重傳統的人,老規矩都遵了十成十。

小年兒早上是要吃餃子的。接前兩三天,明子爹跟爺爺兩個人就從冰窖裡刨出了幾塊豬肉和魚。放在屋子裡化著。小年兒頭一天,肉剛好化透了。正好能切得動,再加上酸菜,這可就是一年裡最豐盛的幾頓飯之一了。

足足一大盆的餃子餡兒!沒辦法,人口多,包少了不夠吃啊。這時候人的肚子都空,好容易吃回餃子,可不像後世的人,吃上十個八個就飽了。像明子爹這樣的壯勞力,吃上三十個餃子,那可是一點都不多的。就是五歲的小文哥,都號稱自己能吃二十個!不過明子懷疑,他根本不知道二十個是多少。

人多幹活兒也快。全家老小齊上陣,用不上倆小時就能包出來。老姐、老哥和明子三個混混兒太礙事了,明子娘一人給了一塊兒面,老姐和老哥樂巔巔的就跑了,明子也不知道這面能幹啥,看著他倆跑了,也跟著。

原來是把面放到灶堂裡去燒。埋在最下面的灰裡面。

過上個把小時的,麵疙瘩就燜熟了。再扒出來,就能吃了。

明子看著黑乎乎的麵疙瘩,出於好奇,肯定要嚐嚐的。直接把麵疙瘩掰開,吃裡面的熟面。

哎呀,這跟面沒發過的死面兒饅頭有啥區別?不好吃啊!

小哥和老姐卻吃得很樂呵,連外面的皮兒都沒舍得扔,連著粘在上面去不掉的草木灰都一塊吃了……

好吧,草木灰消毒!

明子把咬了一口的麵疙瘩分成兩瓣,給老姐和小哥一人分了一半兒。

小文哥用看小傻子的眼神看明子,似乎是整不明白,為啥這麼好吃的東西,明子都不吃。然後拿著明子給的麵疙瘩就從廚房進屋去找娘了,特別擔心的問道:“嬸兒,明子是不是傻呀?他連燒麵疙瘩都不吃!”

“小傻子”明子決定,以後再也不跟小文哥玩兒了……

二十三,孩子們都早早的就起來了,眼巴巴的等著吃餃子。明子不是個演技派,所以她實在是演不出來對餃子的期待。她的“特立獨行”說實在的,真的看著有點兒傻啊!

說是豬肉酸菜餡的餃子,其實大部分都是酸菜,肉就是借個味罷了。爺爺不吃葷油,乾脆就直接是酸菜餡的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哎?居然還挺好吃的。

明子吃了五個餃子。四歲的小肚子,真不算少了。

小哥沒有吃下他所說的二十個,不過明子看著,絕對超過十五個了。他想數來著,但是數到十,就進行不下去了!

小哥原來只識十個數啊。哈哈哈……

可是只識十個數兒的小哥還被娘和哥哥姐姐們誇讚聰明呢!因為人家是自學成才。誰都沒教過,自己就會數十個數兒了。

明子默……

突然有了一種自己可能是個天才的盲目自信,腫麼辦……

後來,明子想明白了,為啥她覺得那沒放多少肉的餃子那麼好吃。因為,那已經是她穿來大半年吃過的最好的一頓飯了!

老人說的話真沒錯,餓了吃糠甜如蜜,飽了吃蜜不覺甜。

上輩子,吃啥都沒覺得特別香,那真是餓得輕了呀!

那時候,也有人憶苦思甜,吃野菜,玉米餅子啥的。可是那玉米餅子都是玉米麵磨得細細的,和麵的時候還要放雞蛋和糖,跟真正的粗麵餅子能一樣嗎?野菜就更扯了,常年大魚大肉的吃,來頓野菜只當是清腸胃了,還對身體好呢!

明子現在覺著自己經過了這大半年的“鍛鍊”,要是讓她再穿回去,那她一定能做個勤簡節約的好青年。真過過苦日子才能知道,那好日子真是來之不易啊。這還是高官屯兒不缺糧食不捱餓的情況下呢。明子都不敢想,其它地方的人,到底過的有多艱苦。

一頓餃子,又讓明子發散恩維了。

等她回過神兒,家裡人已經各自忙碌了。

打掃衛生的活兒,肯定是三個姐姐的。大哥跟著爹和爺爺掃院子,老姐和小哥早就跑出去玩兒了,地裡那麼厚的雪,屯子裡的孩子不知道玩得多開心呢。對於明子的“宅”屬性,家裡人已經見怪不怪了,只當她是文靜了。只要不是真傻,文靜點兒也沒啥不好的。這是娘的原話兒。

明子娘的活兒最精細,她在用玉米桔杆兒扎馬。沒錯,就是要扎出來一個馬。明子看得暈暈乎乎的,都不知道那一堆玉米杆兒加上苞米葉子,怎麼就變成了一匹馬。不能說栩栩如生吧,但真的算形神兼備了,誰看都能看出來那是一隻馬。明子不錯眼的看著,完全沒看明白怎麼扎的。

“嬸兒,扎馬幹啥用啊?”好奇寶寶明子再次上線。

“晚上灶王爺上天的時候,要用啊!”明子娘奈心的給好奇寶寶解惑,手並沒有停。

“灶王爺上天?”灶王爺明子是知道的,就在灶臺邊上的牆上,釘著一塊兒木板,上面放著個小碗充做香爐,牆上貼著灶王爺的畫像,兩邊兒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

“嗯。今天過小年兒,灶王爺要回天上過年去啦。這是給灶王爺扎的馬。”然後,娘順便就給明子講了關於灶王爺的故事。明子聽得津津有味。

祭灶她當然知道。撲街寫手也是寫手,資料她也是收集過不少的。她那個年代,人們早就把這些老習俗給扔掉了。城裡面,也沒人供灶王爺了。明子對祭灶的瞭解全部來自於小說和網路。跟這麼設身處地的身處其中,完成是兩回事兒。

晚飯不再有餃子吃了。不過有肉,呵呵。爺爺也開始吃上魚了。因為魚要單做,爺爺的飯就跟大家夥兒不在一起吃了。大姐是先把爺爺的魚燉好了才做其他人的菜的。所以,這一頓,爺爺是先吃的。不然魚就涼了,不好吃了。不過,就是第一頓是這樣,為了省柴禾,不可能頓頓分兩次做,爺爺的魚也是一次頓了不少,以後,都是跟燴菜一樣,就是直接在鍋裡熱一下。

過年了,待遇果然不一樣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