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鴻是個好孩子, 除了非常偶爾的脾氣會犯個倔,再就挑不出什麼毛病了。小時候就是個乖孩子, 長大了,也是按部就班的上學、上班、娶妻、生子。跟縣城裡大多數同齡人一樣過著平靜和幾乎與世無爭的生活。

很快的, 就人到中年了。以前年輕的時候不覺得什麼,父母都有很多個兄弟姐妹,尤其是母親這邊兒,因為兩個舅舅與小姨的事業都做得好,家裡實際上一直都是沾著關家的光兒的,說是依附著關家生活也不能說不對。所以呢,日常生活, 衣食住行的, 他跟海燕兩個向來只負責自家三口人的就可以了,沒什麼操心的。

可是等到孩子大了,父母老了,才知道, 該自己操的心, 那真是一點兒都不帶少的。孩子大了,原來以為小表弟小表妹們的青春期就已經夠操|蛋的了,沒想到,到了他們這一撥兒,更是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說輕了吧,一點兒用沒有,說重了吧, 還不敢。平時別說看新聞啥的了,就是身邊兒發生的,有多少例了,跟家長稍微鬧點兒矛盾,不是離家出走就是自殺的。你說鬧心不鬧心。

鴻安這孩子吧,隨他,卻還不如他呢。他的脾氣倔吧,只是偶爾的,一般也就是辦什麼事吧有點兒認死理兒,跟媳婦兒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倔,八匹馬拉也不回頭那種。但是跟父母,那可是從來說一是一的,跟爸媽說話都不大聲的。鴻安可倒是好,跟別人好像都不那樣,就跟他們兩口子犯倔,真是氣得心肝脾肺沒一處不疼的。小安子心計多麼多的一個人兒啊,跟自己個兒親生的這一個,都一點兒辦法沒有。

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在自己媽的班裡,海燕天天牽著手帶著上學放學。等到孩子上初中了,為了讓他上學方便,把家都搬了,正好老舅開新樓盤,小區就在初中的隔壁。飛鴻兩口子商量著買下了一套一二層帶車庫的房子,原來的房子賣掉,再加上十萬塊錢,正好換上這一處。當然了,說是正好,也是在打了七折又摸了零頭的基礎上。他這一套房子,基本上算是老舅半賣半送了。

就這樣兒,初中跟學校就壁了一道牆,孩子也十二三歲了,三年沒接送。學習成績什麼的,那就不要提了,誰都沒敢指望他能考上高中。自費的錢,早早就準備好了。

等上了高中,飛鴻也買了車了,每天早上送去上學,晚上九點再去接回來,三年,風雨無阻,一天兒沒落過。這家長當的是真不容易。當是接送的話,也行。關鍵孩子學習還不好,也不知道將來能考個什麼學校。真是夠夠兒的了。兩口子的美術天賦也沒繼承,沒啥特長。真是挺愁人的。

孩子也就這樣了,他們兩口子就是普普通通的小學老師,能做的不過就是讓他衣食無憂罷了。供他上了大學,剩下的,就只能靠他自己去闖了。

飛鴻一輩子就喜歡女兒,一直想要個閨女,一看別人家生閨女吧,他就眼饞。他們家吧,還有個便利,因為海燕是少數民族,生二胎也不算超生。家裡老人一直也是想讓他們再要個閨女。是兩口子一直工作挺忙的,海燕一直不要,再一個,也怕再生個兒子,負擔就太重了。

等到孩子長大了,飛鴻時常慶幸,幸好是沒再要一個,這一個都操不完的心,再生一個?可不是要累死了?

主要,人這一輩子吧,它不光是要照看孩子。還有老人呢!

祖父母輩的不用他管,有父輩在呢。他們只管父母這一輩的就好。

表弟表妹們長大都出去上大學,之後也都在外地工作了,家裡姨、舅的都留在老家,有什麼事兒,向來是找飛鴻幫忙的。飛鴻也向來是隨叫隨到。對於這幾個姨和舅,飛鴻心裡是感激了,因為他們兄弟姐妹一直都住在一起,特別是搬到關家大院之後,周圍好些個人看著,他一點兒不用惦記父母的養老和安全的問題。所以,每一週他們兩口子只要是有時間,必然會開車到關家大院,幫著幹點兒活兒招待一下客人什麼的,既使沒什麼需要他們做的,陪著老人們說說話也好。

也因為他們做的這些事情,相當於是替不在家的弟弟妹妹們盡孝了,弟弟妹妹們對他們兩口子,大表哥大表嫂也是非常尊重和感激的。

生活上的事兒也都還好,最上火的是老人的健康問題。

關家從明子娘那兒開始留下的根兒,明子姐七個,大部分都是肝膽不好。大姐、二姐、三姐、大哥都是肝膽有毛病。

因為娟子結婚之後進了醫藥行,健康意識比別人多,早早的就帶著父母做體檢。大姐的肝硬化很早就被查出來了,娟子又給買了防止肝硬化腹水的藥,二十多年一直維持得不錯。

七十歲那一年,大姐還是做了換骨股頭的手術。腿實在是不行了,已經走不了路了。

年紀大了,再一個,肝不好,造血功能差。這一個手術,比別人恢復得要慢上很多。在省裡醫院住了快一個月。飛鴻這一個月一直是寸步不離的照顧著。跟哄孩子似的伺候著。

也是在醫院的時候,趁著夜深人靜,病房裡只剩下一家三口了,大姐跟大姐夫才跟飛鴻交待了守望了半輩子的“秘密”。

“這是啥呀?”飛鴻接過大姐從枕頭底下拿出來的銀|行卡,疑惑的問著。

“這話兒說起來得有快四十年了。還是你小時候的事兒呢。那時候你老姨剛到省城上大學,放暑假的時候,他們姐幾個做裙子到省城裡賣,後來冬天的時候你老姨來賣卷餅,那時候兒娟子才不大兒,我跟你媽帶著她來幫了一冬天的忙。那時候日子多苦啊,要不是你老姨張羅著掙錢,咱家哪能買起貨車,蓋起房子啊。

後來,你老姨還在市裡給姐幾個一人買了兩套房子,一套在大學城裡,一套在批發市場。當時她買的時候,就你大舅知道,俺們幾個全都不知道。那會兒你們小,也沒啥用錢的地方,她也一直沒告訴我們。一直到家裡蓋樓那年,她才把每家的存摺給到各人手裡。七個存摺,錢都是一樣的。後來房子折遷,加遷換門市。再後來存摺換成銀|行卡。這麼些年了,除了你結婚給你買樓的時候,用了一些,那錢都在這卡里存著呢。

為啥一直沒跟你說呢?這也是我們大家夥一塊決定的。一是你們自己都獨立了,也都能掙錢養活自己了。再一個呢,也是怕你們有了依靠,自個兒不知道努力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為啥今兒個又告訴你了呢。是因為你也這麼大了,家裡的事兒我們兩個老的,也該放手了。再一個,鴻安也大了,你們要用錢的地方才要開始呢。我們是沒啥用錢的地方了,有多少錢,最後不也是你們的。我跟你媽,沒有別的要求,怎麼用我們也不管。就一點,娟子就她一個人兒,你用這錢,給她買個房兒,讓她有個窩兒。剩下的,你自己看著辦吧。”大姐夫給飛鴻交待著。

“這老頭兒老太太,你倆可真能瞞。這家,瞞了好幾十年。真牛。”飛鴻拿著銀|行卡也沒說什麼不要啥的,老頭兒老太太也不知道裡面有多少錢,連具體門面在哪都不知道,只知道一個在大學城裡面,一個在批發市場白水路裡。他估計了一下,大學城的門市和白水路的檔口,一年的租金加起來怎麼也有十萬塊錢了。這十幾年房租才漲上來的,以前一年也就三五萬塊錢兒,最開始估計兩個地方加一起也沒有一萬塊錢。大概估了一下,裡面能有兩百萬左右了。這可是一大筆錢了。他們兩口子上班二十多年了,不吃不喝都掙不來這麼多。

有了這筆錢,大姐住院和治療的費用就更不用愁了,其實這些年飛鴻跟海燕也沒輕了忙活,上班之餘辦補習班,開學生食堂,掙的錢也不算少了。只是畢竟年輕嘛,還想再衝一衝,餘錢兒不多,都壓底子了。

一直到大姐出院,飛鴻才有空到銀行去查了一下餘額,看到餘額的時候,整個人都懵了。然後就是對他老姨排山倒海似的崇拜。這投資的眼光,絕了。不用實地去看門面的位置,只看卡里的錢數,很容易就能猜到得是什麼樣兒的黃金鋪面。回家跟海燕一說,兩人完全不淡定了。一下子面對接近八位數的存款,對於平時工資只有三四千塊錢,加上外塊一個月收入不到兩萬的兩口來說,能淡定才怪了呢!

到底沒禁住好奇心,兩人兒問了明子鋪面的具體位置,趁著進省城接鴻安放假回家的機會到現場看了看。誰能想到,當初送孩子上學的時候,在學校門口最火的小吃街上吃過飯的店鋪會是自己家的呢!

海燕是很通情理的人,也向來非常孝順。一點兒不貪。兩處鋪面,大學城裡的再好,肯定也沒法兒跟批發市場的相比,老人雖然說讓給娟子買個房子就行,別的沒要求。但是兩口子還是非常主動的把批發市場的門市分出來另建了一個戶口,分給了娟子。房子當然也給買了,有錢了嘛,給買了個一百多平的大房子。飛鴻利用假期的時間,還幫著給裝修好了,一步到位的送到娟子手裡的。

很多人都說,錢不是萬能的。確實,錢有很多東西都買不來。可是對於飛鴻兩口子來說,這筆錢確實解決了大問題。至少父母這一頭兒,壓力小了很多。

岳母那一邊兒,也要飛鴻給養老的。當然,人家老太太還能動的時候,在韓國待了好些年,教漢語,做鋪導老師,掙了不少錢回來。年紀大了,回國投奔女兒。給兩個女兒一人買了一套樓房。自個兒也買了個小樓兒住著。錢上他們不用操心,就只是老人的身體,得他們照看著。

飛鴻跟海燕完美的繼承了大姐跟大姐夫的原則,家裡有錢的事兒,一點兒沒跟孩子透露。孩子大學畢業的時候,也沒有幫著他安排工作,全憑著他自己奮鬥了。

鴻安畢業後,在沿海城市的一家工廠裡找了個工人的活兒,一個月三千多塊錢的工資開始幹起。沒去投靠他的那些姑姑叔叔們,也沒三天兩頭兒的跟家裡要錢補貼。

還行。

接下來,就是找個女朋友,結婚、生子了。

一輩又一輩的,誰家不是這麼傳下去的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