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開餐廳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掙多少多少錢, 最初她只是想塊地,後來發現位置好, 才開了餐廳,也只是不想浪費了這塊地, 這麼好的風景。

關於餐廳的定位,她更在意的,也是自己的口感體驗。所以餐廳的大廚是高薪聘的,活兒少工資高。

服務員也都是精挑細選的。

然後菜的價格嘛,也跟餐廳的品質一樣,脫離了平民的範疇。

明子求的不多,只要不賠錢, 能維持收支平衡就行, 她不用這個餐廳掙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得不說,冬天在南島待著真的挺享受的,二十度左右的天氣,不冷不熱的, 穿著單衣正好。

高雪到了南島就去酒店上班了。因為長得太好看, 要個兒有個兒要樣兒有樣兒,嘴還特別會說,情商超高,從上班第一天就人銷量,之後幾乎每一天都有銷量,這就絕對是本事了。酒店經過整改,管理各方面都比原來高了不只一個檔次, 客流量比之前要大不少,但是能隨時隨地買得起奢侈品的人,說實話,還是有限的。可就是在這樣有限的資源裡,高雪還是每一天都有收穫,那就絕對不是運氣的問題了。

好看的姑娘誰都樂意多看幾眼,可光是長得好看,並一定就能讓人心甘情願的接受你的推銷。還得有情商。

這樣的姑娘,到了哪裡,都不會被埋沒的。

明子在南島待了一個月,高雪在這一個月裡就掙了兩萬多塊錢。她一直住在酒店的員工宿舍裡,平時除了工作服,很少買衣服,錢大部分都匯回家裡去了。高風明年就要退伍了,他這種就是正常的二年兵。高雪跟明子說,想攢些錢,給她大哥在縣城裡開家小餐館,也讓他有個謀生之地。明子能說什麼呢,只能羨慕,人家養出了這樣的孩子。

部隊那塊地,一直沒有動,紀承把那一棟樓稍稍整修了一下,做員工宿舍了。所以子來南島,還是得住在酒店裡。怎麼也是自家的酒店嘛,紀承給娘仨安排了頂層的總統套房,明子終於也有機會享受了一把“總統”的待遇。

周圍的景點兒已經都玩過了。明子每天就是到餐廳去客串服務員,全面的感受一下餐廳的經營情況,服務水平。每天在餐廳吃兩頓飯,每頓一到兩個菜,打算走之前把所有的菜都嘗試一遍。

兩個小的,不怎麼跟明子在一起,他們自己能照顧好自己了。平常明子到餐廳上班的時候,他倆就自個兒待在酒店裡寫作業。或者去遊戲池游泳啥的。每天早晚兩次,到海邊跑步,顧向北時常打電話過來,督促他們兩個訓練,說是回去之後要帶到隊裡去考核的,達不到新兵的標準就要懲罰。

要麼說是特種大隊大隊長的孩子呢,八歲就得達到十八歲成年新兵的標準了。明子倒是不心疼孩子,顧向北又不是後爹,肯定能照顧好他們。她只是犯愁,小龍兒當然怎麼練都沒問題了。要是可心兒練得五大三粗,孔武有力的,可怎麼整?都已經是那麼個脾氣了,再加上比脾氣更爆的武力值,哎,未來簡直不敢想像。

平常他們倆到海邊兒跑步也不是就他們倆,早在明子娘仨剛一到南島的時候,吳迪就安排了人跟著兩小的。都是他們以前的戰友,後來投奔過來的,知深知底的,沒啥不放心的。

九七年,就是在這麼簡單又安逸的氣氛當中到來的。

過完了年,在顧向北終於可以從獸營裡面回來的時候,明子早早就買了回程的機票,帶著孩子們回家等著團聚。

然而他們才團聚了沒到三天,顧向北又走了。偉人逝世,他們有很多事情要做。連明子爹過生日,都沒有趕回來參加。

家人團聚的時候,也都感既了一番偉人的離逝。其中大哥的感慨最多,他說,如果不是因為鄧,關家可能還在高官屯裡種地呢,他們家不會有現在的日子。住著自己家蓋的樓房,開著幾十萬的車,拿著大哥大,想吃什麼就吃得起什麼,想用什麼買得到什麼。還能花二十幾萬塊錢全家老老小小的出去旅遊。明子爹他們那輩人認知中的現代化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現如今,何止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啊。

大哥說得大家夥兒都挺感慨的。給明子爹過生日的不光是他的七個子女,還有別的親戚,可就是過得最差的,也沒有穿帶補西的衣服的,沒有捱餓的,甚至日常還在吃粗糧的都少了。

這就是進步,整個國家的進步,受惠的就是他們這些再普通不過的小老百姓。

電視上迴圈播放著關於鄧的電視劇,記錄片和影像資料啥的。特別是他說的等到港島迴歸之後,要到中國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特別的讓人唏噓,老爺子只差了不到四個半月就等到了。

看電視新聞上每天報道港島迴歸的進度,明子才恍然想起,下半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她這種小老百姓,每天吃飽不餓就行了,哪裡有空關心那麼多國家大事,上輩的九七年,她還在上學呢,一天天的一點兒不知道愁,傻樂呵傻樂呵的,什麼金融危機啥的不過就是新聞裡的名詞,對於他來說,還不如一個化學方程式背不下來的危機大呢!

但是對於現在的明子來說,金融危機的意義就大不一樣了。

危機危機,是危險,更是機遇。

別的她沒什麼印象,但是港島在這樣席捲了整個亞洲的金融危機當中安然挺了過去,她是知道的,她上大學的時候,好多課程的老師都會從各種角度分析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實際意義,總是拿港島舉例,如果沒有祖國這個強大的靠山,港島的境遇不會比其它三隻小龍更好。在亞洲四小龍當中一枝獨秀了後面的那麼多年。

明子還記得一件事兒,就是上輩子她的一個朋友結婚,那朋友很傳統,買首飾的時候,就認準黃金了。當時是她陪著逛了好多家金店,對金價的印象還是很深刻的,三百多塊錢一克。那時候跟金店的店員聊天,還聊起過,金融危機的時候,金價觸底,才不到一百塊錢。那店員還感慨,要是誰那時候存上點兒金首飾啥的,都能賺到三四倍的利潤。

還有房價,這個不是前世的記憶,是明子這輩子的知識積累,她買了這麼些年的房子,就研究了這麼些年的房子,自己家做了這些生意,她也不是經濟上的小白了。經濟不好,企業破產,房價肯定要跌。只看跌多少了。這時候去港島抄底房產,應該是個不錯的主意。

再想一想自家的這些個買賣,沒有上市的,沒有企業,都是小來小去的,還都是實業,影響應該不大,國內的經濟發展是誰都阻止不了的,只會越來越好。受到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想明白了,明子就啥也沒提,就正常過日子就行了,沒啥需要做準備的。

事實上,好像國內真正的那些商業巨頭,就是從這次危機之後才開始崛起和建立的。所以,對別的地方來說,是危險,對國內來說,真的是機遇。明子沒有大志向,大佬們吃肉,她這種小蝦米跟著喝點兒湯,混個溫飽就好了。

小舒兒今天要中考了,啊,對,伏雨也中考。伏雨的成績沒有小舒的那麼好,可能在考上與考不上中間徘徊,所以他就特別的努力,平時幾乎都看不到這孩子出門,除了上學放學,每天就是宅在家裡復習功課,二姐換著樣兒的給做吃的,就怕孩子累著了。

跟伏雨的努力比起來,小舒兒的日子過得簡直像是在渡假一樣。每天晚上放學回家,吃過晚飯,先跟著大嫂下樓,在院子裡打一會兒羽毛球。然後等家教來了,陪著寫兩個小時的作業。收拾收拾就睡了。沒錯兒,她有家教。大哥從一年前就拖朋友給找了兩個家教看著她寫作業。一個教語文,一個教英語。實際上,小舒兒這兩門課的成績非常好,沒請家教之前,她這兩門課已經是班裡的前幾名了。家教真的就只是陪著她做作業而已。大哥大嫂在孩子的教育上,特別捨得投資。

每天中午回家,小舒兒從來不午睡,也不看書,就看電視。晚上家教來之前也是看電視等著家教來。有時候晚上有她喜歡看的電視劇,睡前還得看一會兒。

五月份的時候,磚廠停了兩年,剛復工,大哥大嫂都在廠裡忙,有時候晚上回不來,就讓明子爹來縣城裡小住,幫著看看孩子。還是跟小夫兒住一個屋兒。有一天晚上一點多起來上廁所,看到小舒兒還在客廳裡看電視呢。老頭兒當時就把小舒兒趕回屋裡睡覺去了。

後來大哥大嫂回家之後,明子爹就跟大哥提了小舒兒太貪玩兒的事情,結果大哥不但不管孩子,還跟明子爹說,“沒事兒,她現在學習怪累的,放鬆放鬆,不要緊的。”

明子爹那個氣呀,又待了兩天就收拾東西回高官屯兒了,說是在家裡待得生氣。大哥是太能慣著孩子了。

大哥慣孩子還不止是這些呢,平常給小舒買補腦液啥的營養品,各種水果各種補就不說了,只要有空能早回家,還總帶著孩子出去玩兒,說是要放鬆。縣城裡不知道哪個二貨開了家保齡球館,大哥第一時間就帶著全家去體驗去。

最奇葩的是,中考前一天,說是帶小舒兒放鬆,帶著孩子去打了兩三個小時的保齡球,那麼沉的球,小舒兒玩了兩三個小時,第二天早上起來,手都是抖的。拿筆都費勁。

是真的不緊張啊,自己拿個小筆袋兒,遛遛達達就去考試去了。考完了第一課語文的時候,中午回來吃飯,家裡人問考的咋樣,自個兒還說呢,考試的時候,睡著了,是監考老師給叫起來了……

這一年的中考科目,是抽籤定的,物理化學抽一科,歷史和政治抽一科。小舒兒在化學上的悟性低到什麼程度呢?一百分的題,打七十分,就算是超常發揮了。但是她運氣好啊,就化學是死穴,中考還抽著考,還偏偏就抽上了物理和班治,不用考化學了。給孩子樂得,抽出來那天,挨個兒給她知道號碼的所有親戚朋友答電話,分享她的喜歡。連紀承都收到電話了。

明子接到小舒兒電話的時候,好好的恭喜了她幾句。

運氣,再加上心大,小舒兒的中考三天過得比平常的期末考試都輕鬆。反觀伏雨,每一科考完了,都特別嚴肅,拒絕跟小舒兒對答案,怕對到不一樣的影響心情。然後每天晚上還是堅持複習到十點鐘以後再睡覺,拒絕一切家長試圖讓他放鬆的娛樂活動。

有時候吧,學習這個事兒還真得講點兒天份,小舒兒就屬於那種比較有天份的孩子。她是真的沒把中考當回事兒,自信到什麼程度呢?每一科考完試出來,直接就跟大哥估分,文科類的有主觀題,不太好估,她只估個大概。數學和物理,直接估到個位數。數學考完出來就跟接她的大哥說,應用題第一道幾何題,輔助線引錯了,七分,肯定全扣了。最後一道大題太難,步驟太多,她寫得亂,如果考師因為她寫得亂扣一分的話她就能打一百四十二,如果不扣,就能打一百四十三。物理考完出來更牛,直接就跟大哥說了,九十一。

結果,半個月之後,成績公佈,數學真的是一百四十二,物理真的就是九十一分。牛不牛!

隨著成績的公佈,高中的錄取分數線也同時公佈了。實險高中的分數線五百九十五,二中五百九。伏雨考了五百九十四分,夠上二中的了。他報考的也是二中。考上了。查完分兒,給孩子樂得,一下子就放鬆了,繃了一年多的弦一下子松了,躺床上就開睡,睡了兩天,給二姐嚇壞了都。都上醫院找大夫了,大夫說沒事兒,就是太累了,休息過來就好了才放心的。

小舒考了六百一十分,縣裡公佈前三百名的成績,她考了七十名。跟明子當年的狀元是沒法兒比了,但是人家過得輕鬆啊,跟玩兒一樣就考上了。明子當年也是努力過的,還得在兩輩子的積累基礎上呢。

小舒也報得二中,沒報重點。不是她不想報,是大哥沒讓她報。一呢,是他跟二中的幾位校長都是很好的朋友,分班什麼的能有個照應。二呢,大哥表面上看是隨波逐流,任孩子自由發展,但是小舒兒玩兒成那個樣和,他心裡也擔心她考不上重點,多丟人啊。還不如直接報二中,哪怕考不上呢,再找人去,也不至於被人說不知道自己孩子幾斤幾兩,學習不好報什麼重點。

成績出來,大哥大嫂那個高興勁兒就甭提了。大哥一輩子要強,這回閨女是真給他張臉了,他那精氣神兒足的呀,跟喝了興奮劑似的。

放暑假,小舒兒天天去飛鴻家裡看小侄子。飛鴻的兒子農曆五月末出生的,暑假的時候還沒過百天呢,小舒兒天天在家沒事兒,就去逗孩子玩兒。海燕的妹妹海玉也來看外甥,人家已經上班了,比海燕還會兒玩呢,就帶著小舒兒在家裡玩遊戲機啦,出去滑旱冰啥的。

大嫂見到海玉的時候還特意交代海玉,多帶小舒兒出去玩兒,省得她在家悶著沒意思,還給出了費用。

大哥更是不知道怎麼獎勵小舒兒好了,看電視廣告上有學習機,他就給買回來一個,花了一千多塊錢。實際買回來之後,小舒不過就是熟悉了一下鍵盤而已,剩下的用途不過就是當遊戲機用了。每天在家裡打遊戲,玩兒超級瑪麗。兩人也不管。

大嫂還花了兩百多塊錢給小舒兒買了一雙李寧的運動鞋。這時候還沒流行什麼阿迪耐克啥的呢。縣城裡正常的衣服鞋啥的價格,很少有在一百塊錢以上的。小舒兒平常穿的鞋子,五十塊錢以上的都沒有。

大哥大嫂平常慣著兩個孩子吃喝,也不怎麼管他們的學習。但是從來不慣著孩子穿戴,這回是真的獎勵性質了。

二姐看大哥大嫂對小舒兒持續一整個暑假的不停獎勵,也想跟進。給伏雨買點什麼。但是人家孩子不要,說了,想玩遊戲上五樓大舅家玩兒就行,或都去飛鴻哥家裡玩都行,何必再花一份兒錢呢。至於穿的,更不用了,他一個男孩兒,用不上。吃的還行,好吃的他是不拒絕的,不過出去蹭的時候多。有時候饞了還跟著小文哥到關家莊蹭點兒,反正是不用自家花錢就對了。這會過勁兒的……

小文哥是孩子們的付款機,放暑假了,一大幫孩子聚在一起玩兒,要是出去吃燒烤啥的了,從來不找別人,肯定就找小文哥過去結賬。還從來不提前告訴,每回都是吃完了找個電話,給小文哥打電話,讓過去結賬,堅決不給他跟著蹭飯的機會。小文哥每次付完了錢回家都得“罵”這幫小沒良心的一回,一個個兒的沒心沒肺的笑,也不當真,下回還這麼幹。

大哥還特別羨慕小文哥的這個待遇,他也想跟孩子們付錢去,但是孩子們不給他這個機會呀!小文哥從小就是孩子王,到老都是孩子王,小輩兒的更把他當朋友的成分多一些。大哥可不行,明子娘沒了之後,他就是整個關家的大家長了,孩子們都怕他。就小舒兒跟小雪兒還能好點兒。出去玩兒的事兒,誰也找他呀!

小雪兒心眼多多個孩子呀,但是每回哥哥姐姐們找她爸付錢的時候,都不說不樂意。人家說了,得知道個裡外,有心眼兒不用跟家裡人使。有能耐到外面用去,跟家裡人算計,算啥能耐呀。

說的好。

暑假的時候,明子又帶著孩子們出國了,這回不光帶著自家的兩隻,還帶著伏雨和小舒兒,當是獎勵他們考試考得好了。兩孩子頭一次出國,眼睛都不夠使的了,看什麼都好奇。小舒兒膽子大,學了三年英語,也不管會說不會說,敢說呀,各種找人聊天兒,這一開口,可把孩子給打擊得不輕。人也是中考剛打了一百四十五分的高材生,以為自兒的英語挺好的呢。結果一開口,老外全聽不懂。

別人說什麼,她也聽不懂,出門兒跟沒帶耳朵沒帶嘴似的,這跟孩子憋的。等待了幾天,適應一點兒了,能聽懂五六分了,才發現,自個兒平時學的,跟人家講的,完全是兩碼事兒呀。再一想她說的,跟笑話兒似的。

伏雨比較謹慎,一直沒有開口講過英文,只是聽,琢磨。所以他就沒鬧小舒兒那樣的笑話兒。

“你們兩個小壞蛋,啊!明知道課本上的英語會鬧笑話兒,也不跟我說一聲兒,看我笑話兒是不是?”小舒兒鬧了笑話也沒多麼不好意思,嘻嘻哈哈一笑就過去了,她一個外國人,誰還會計較她說話不標準不成?回頭兒她發現可心兒和小龍憋著笑,就知道這兩是故意不說想看她笑話,就追著他們撓癢癢,嚴重的懲罰兩個小壞蛋的不義氣。

不過之後,小舒兒是下了狠心,天天抓著小龍和可心兒跟她補口語,白天盡往鬧市區去,特別是市場啦超市書店啥的,那些地方人多,她也不說話了,光聽著。晚上回來就拉著兩個小的練。伏雨從來不吱聲,但每天都默默的跟著。練口語的時候,也不落下,偶爾也說上幾句。只是進步比小舒要慢上許多。

畢竟是有基礎的。也就是半個月的時間吧,磕磕絆絆的,就算是能交流了。等到回程的時候,人家都能自個兒辦登機手續了。這語言天賦,也是槓槓地了。

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明子根本都不在國內。就在新聞上關注了一下,每天看新聞關注金價又回落了多少。股市又跌了多少點。

八月份,孩子們快開學了,才帶著幾個孩子回國。

小舒兒和伏雨回到家就給兄弟姐妹們分禮特,連飛鴻家的小鴻安都有份兒。

飛鴻兩口子都有孩子了就不說了,娟子也都上班了,沒啥可比的。但是比伏雨和小舒兒小的那幾個,可是眼氣得不行。學習的勁頭兒尤其的足,都發現了,考得好了,好處太多了,所以也都想著啥時候考上高中了,能出國去玩兒。

娟子不唸書了,隨著她過了十八歲生日,成年,找對象兒的事兒就提上了日程。這孩子本分,從來不會跟人扯三扯四的,一直也沒處物件兒。夏天的時候,有親戚給介結了一門親事,男孩兒家裡是冷家屯的,跟顧向北是老鄉。家裡條件不錯,小夥兒在大哥的磚廠開車的,長的很精神。兩人見面兒之後,雙方感覺也還可以,正處著呢。

各家都挺順利的,雖然外面紛紛擾擾的,關家自己的日子確實在越來越好,孩子們也都挺好的,老人身體健康,年輕的工作也都挺順利的,日子過得順心。

下半年,最神奇的事情發生在老姐家的關果身上。

關果開學就上初中了。十三歲,大小夥子了。

老姐夫的爹年前身體狀況突然急轉直下,癱瘓在床了,生活不能自理。三個兒子,老姐夫是小兒子。都說伺候老人,但是老人這種情況,可不好伺候。不能可著一家折騰吧,商議之後,決定輪流伺候老人。一家三個月。老姐家輪到最後。

暑假的時候,正好輪到老姐家。老姐夫在工地上正是忙得時候,白天根本沒有時間回家,這樣的話,就得老姐伺候著老人。老姐是沒嫌棄,但是關果心疼他媽了。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原來有多淘氣,多不懂事兒,多氣人,就變得有多麼懂事兒,多麼文明,多麼孝順。整個暑假,全是他在伺候他爺爺,從來不肯讓老姐上手。十來歲的孩子,也不嫌棄髒,送屎送尿的那麼伺候著,每天還給他爺爺翻身,擦身子。伺候的比誰都好。

老姐跟老姐夫心疼孩子,老姐夫每天晚上回去就幫忙,爺倆一塊兒忙活。

小平兒人小,幫不上忙,只能儘量的自理,不讓她爸媽操心。老姐跟老姐夫一下子從姐幾個裡面最操心的,變成了最省心的。

關果的變化太大了,明子都懷疑他是不是被穿了,還隱晦的試探過,可是也沒試出啥來。真應了以前人家評價他的那一句,要出息了,就能出息個好孩子。

暑假過後,關果上初中,每天中午休息的時候,就把老人照顧好了,基本不用老姐做什麼。三個月之後,老人不樂意走,覺得在老姐家待得最舒心。老姐看老人樂意在她們家待著,那就待著唄,總不能強行把老人送走吧。就說再待三個月,過了三個月再倒著輪迴去唄。

又待了三個月之後,老人眼看著都油盡燈枯了,都不太能說話了,眼睛裡的意思還是不想走,都這時候了,也不可能再給送走了。就一直在老姐家待著了。又堅持了一個多月,老姐夫工地都停工了,老人的生命才走到盡頭。

送葬的時候,因為關果這半年多的表現,長輩子們一致決定,讓他給老人執幡摔盆。這要是在古代的大家族裡,就是承重孫的意思了,要繼承家業的。

冬天的時候,顧向北官升一級,三十六歲,得到了他的第一顆星星。之後工作調整,他不再擔任特種大隊的大隊長了,特種大隊擴建,他成了軍區新的特種旅的第一任旅長。

年輕得過分,但是資歷和業務水平絕對過硬的旅長。

當年提攜了顧向北的老將軍已經垂垂老矣了,偉人去後,把他這位老戰友、老部下的精氣神兒也給帶走了一大半兒。顧向北是念恩的人,這些年,哪一年都會回去看看老領導。這一次,提幹之後第二天,就特意回了一趟京城,向老領導匯報工作成績。讓老人高興高興。老將軍果然很高興,顧向北表現得好,證明他老人家的眼光好,識人。

職位升了,相應的待遇當然也就跟關調整了,房子是不用換了。本來他們家就是享受的雙倍的福利了。因為明子的原因,他們家好像一真就很富足,沒缺過什麼,顧向北升遷對家裡的影響微乎其微。倒是兩個孩子,反而還不太高興了,因為顧向北不常在一線了,他們不能常去獸營裡面玩兒了。

明子還是很開心的,她倒不是因為顧向北的“官”大了開心,而是這樣的話,她再也不用擔心顧向北再上前線了,和平年代,估計不會有事情大到需要旅長親自帶隊的程度了。

關家的所有人,似乎都在超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著。真的是太好了。

過年的時候,小文哥足足拉回家裡一大車的鞭炮,說是好好慶賀一個這個豐收年。年前上墳的時候,也都是拿大貨車拉著燒紙去的祖墳,告慰祖先,感謝祖宗保佑,後代子孫日子越過越好。

舒心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的。九八年就這麼平平靜靜的過去了。除了娟子的物件因為性格不合分手了之外,家裡都沒有什麼大的波折。

這一天,全國發大水,磚廠的日子不好過,小文哥的工地也受影響。施工慢了很多。不只是工地,車隊和馬場都受影響。錢肯定是少掙了不少。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天要下雨,誰也沒辦法。

唯一沒有受影響的,好像就是超市的生意了,不但沒受影響,還超來超火。縣城裡又開了很多家小超市,但是關家的超市做為第一家,名氣是別人家比不了的。小文哥把之前用不了的門市都收回來了,打通了,擴大了超市的營業面積。本來他還想再開幾家的,被大家夥勸住了。忙不過來。差不多就行了。

哎呀,還忘了關家莊,關家莊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有錢人越來越多了嘛。特別是宴會廳的生意,尤其的好,這時候,開始講究婚宴升學宴啥的了。有點兒社會地位的人,都想講究個排場,這些年,就再沒有哪家飯店的檔次高出過關家莊。因為成本太大,建好了很長時間可能都回不了本兒,關家不靠關家莊掙錢生活,建的又早,當然掙多掙少無所謂,別人不行了,投入進去,回不了本就沒法生活了。所以,老都縣城的高階宴會市場,一直被關家莊壟斷著。

現在在關家莊管現場的是牛小九兒,他當了這些年歌手,一直都是混各種宴會啊,酒吧啥的娛樂場所,公關能力鍛鍊得很好,可不像他爹似的那麼算計,小文哥看他還是能提得起來的,就讓他到關家莊上班了。現在已經結婚了,沒有房子,就住在小文哥最早買的那個小院子裡。房子已經翻新蓋成磚房了,兩口人住著,其實一點兒都不擠。

關家莊的情型跟南島的大酒店有些類似,但也不完全一樣兒,南島的酒店更多的還是靠遊客們支撐著。也發展得越來越順利了。紀承已經不在南島坐鎮了,交給了下面的管理人員,他又回省城總公司了。

紀承的下一步計劃還是房產,明子沒反對,但是提出來要在港島成立分公司。紀承是拿外國護照的,在港島成立分公司一點兒問題都沒有。自家公司這幾天都算是外商投資,光是稅收上的優惠就能省出來好幾個超市的。

“港島的經濟現在都什麼樣兒了,你還想往裡插一腳?”紀承理解不了明子的決定。

“沒事兒,算我個人的投資,賠了算我的,掙了,算股份。”紀承不太關注港島,可能沒注意到,明子卻是一直關注著呢,一年內跑了好幾趟港島,名義上是購物,實際為了什麼,只有她自己知道了。房價已經觸底有點兒要回升的意思了,再不下手要多花錢了。還有金價,八十多塊錢一克,明子不想再等了。哎,第次到了這種時候,明子總會忍不住感慨,錢還是太少了。

這確實是最好的時代,對於明子這種先知先覺,可以說是擁有了最大的金手指的人,那就是遍地黃金,只看她想撿一塊而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