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徐青頗有心機的這一撞,確實讓王志遠就這般惦記上他了。甚至在徐青跟著店夥計出門的時候,王志遠就這樣呆呆地看著徐青那窈窕的背影,差點沒把眼珠子看得掉了出來。

失魂落魄地回到王宅之後,一想起徐青方才那張淚眼迷離的俏臉,王志遠只覺得身上像是著了火一般,晚上輾轉反側地就是睡不著覺。

硬是熬到第二天天明,王志遠便派了貼身小廝去玲瓏布莊打探徐青的訊息。這一調查,才知道原來徐家原本是有意嫁徐青過來給他爹為妾的,只是後來不知為何又給回絕了。

王志遠琢磨了一下,便猜測那徐家並非真心不想讓女兒為妾,只不過是覺得自家孃親過於兇悍,而且王員外年歲也太大了些罷了。

但若納妾的物件變成自己,那整件事看起來就沒有那麼不靠譜了。

況且現下他的正房妻子正懷著孕,他與妻子分房也有那麼幾個月了。之前就見自家孃親有那麼點要給他納妾的意思。畢竟這一憋就要憋上一整年,是個男人都受不了。

若是他此刻堅持一下,他孃親想必也會鬆口,剩下的就是看徐家人願不願意將那徐青嫁過來了。

王志遠既然派人打聽了徐青,自然知道徐家老爹已經把徐青的庚帖遞給項家了,好在項家那邊還未來得及上門提親。

其實,就算項家正式去提親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徐家不點頭,人總是不可能進得了項家的門的。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說服徐家老爹。只要徐大壯回心轉意,那徐青早晚都得是他王志遠的人。

於是,王志遠立刻就行動了。

一方面,他自己整日故意挑原配的錯處,還當著他孃親李氏的面朝原配發火。同時又在言語中不斷向自己的原配暗示是時候改主動向婆母提提給他納妾的事情了。

如此三番鬧將了沒幾天,那原配太太便摸清了丈夫的想法,自然知道此刻自己若是阻著攔著壞了他的好事,以後還真別想要有好日子過了。

所以那原配只好哭哭啼啼地頂著大肚子求了李氏,主動提了要給王志遠納妾一事。李氏原本還在猶豫,但現下見兒媳婦已經主動請求了,又不想為了這事讓王志遠和兒媳婦感情不和,再說自家兒子子孫繁茂也是很有必要的,故而便點頭答應了給王志遠納妾一事,只不過說人選還需斟酌。

但無論如何,李氏是已經鬆口了。

另一方面,王志遠暗中派自家小廝帶著不少貴重的禮品登門拜訪,勢要把徐大壯拿下。

那徐大壯這些年過的都是勒緊褲腰帶的日子,一下見到這麼多珍貴的禮物,雙眼立刻發直了。

這細細問道來,才知道這小廝竟然是王員外家派來的。

一開始,徐大壯還以為是王員外本人派的人來說道結親的事,本不大樂意,但後來聽那小廝說,自己是受了王員外的嫡出長公子王志遠的託來的,立刻便傻眼了。

徐大壯之前之所以能如此絕決地回絕掉與王員外家結親,無外乎出於兩點考量——一是王員外年歲甚大,著實是委屈了徐青,二是王員外的原配李氏過於兇悍,他只怕徐青嫁入王家是有進無出。

可若是說親的物件換成了王志遠,那情況便完全不一樣了。

且不說這王家家境殷實,而且還聽說這王志遠年紀輕輕就中了秀才,以後若是考上舉人,更是前途不可限量。

再一打聽,發現王志遠除了家中正妻之外,多年未曾納妾,看起來也並非是個濫情之人。

如今王志遠打發了貼身小廝給徐家送來如此重禮,那便說明是極看重徐青的。雖然徐大壯也不甚明白為何王志遠偏偏屬意自家女兒,但受人如此對待,心中卻也是十分受用的。

於是,原本阻撓徐青嫁入王家的兩大阻礙頓時消失了。

雖說徐青嫁給王志遠也只能是個妾,但他們這種人家裡嫁出的女兒,是有資格被聘為貴妾的,如此這般,就算是王志遠的正頭娘子也要忌憚徐青三分,不可隨意打罵懲罰。

再說這來日方長,若徐青真能把王志遠的心給籠住,以後也不是完全沒有被扶正的機會的,畢竟這古代女人因為難產的死亡率極高,誰也說不好能一輩子佔著那茅坑不是?

徐大壯越想越覺得此事靠譜,頓時鬼迷心竅,十分後悔自己當時手快將徐青的庚帖交給了項家。

如今若是要跟項家退婚,也極有可能會惹來官司。

那小廝見徐大壯又是欣喜又是彷徨的,自然清楚他在顧忌什麼,便也把話給說開了。

那小廝的言下之意便是只要徐大壯點頭,項家那邊根本就構不成任何阻力。就算那項寡婦順不過這口氣真去衙門告了,他們王家在衙門裡也不是沒人的。

畢竟連納采都沒有進行,只是交了庚帖罷了,更無賴的事情也不是沒見過,只要有錢有人,都不愁擺不平,難不成王家還會怕了一個寡婦不成。

可除此之外,還涉及到徐青的閨譽問題。

雖然這庚帖給了花媒婆的事徐大壯也沒跟別人說,但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若是到時候從花媒婆那漏了點什麼口風出去,徐家也確實有些難做人了。

那小廝又拍著胸脯道,這些事他家公子早就想好對策了。花媒婆那邊只要用錢堵上她的嘴就行。退一萬步講,就算這事最後真漏了出去,那也沒什麼。畢竟這日子是自己過的,酸甜苦辣都得自己受著。可能一開始是會對徐青的閨譽有些影響,可若時日久了,別人只有看著徐家吃香喝辣的份兒,那點影響幾乎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徐大壯見王家都如此放話了,心中的石頭也算是放下來了,又想起之前徐青為了自己的婚事鬧得厲害,如今若是讓她聽說議親的人變成了王志遠,肯定更是想要嫁到王家去了。

這次若是他再不點頭,估計徐青真得把房子給點了才能解恨。

考量了半天,徐大壯抽著旱菸,終於朝王家的小廝點頭了,並答應會儘快去項家一趟,好把徐青的庚帖給要回來。

王志遠那邊得到小廝的回覆,心中竊喜,沒想到一切竟然那麼順利。

為了給徐大壯壯膽,王志遠當天還派了幾個家丁到徐家去,打算到時候若是項寡婦不願意退親,那便仗著人多勢眾逼也要逼著她點了這個頭。

徐青見自己的好事將成,高興得差點沒一蹦三尺高。那日見徐大壯出門,更是按捺不住興奮,想著日後嫁入王家吃香的喝辣的,天天有人伺候著,再也不用沾什麼農活家務了。

待徐大壯到了項寡婦家,誰知卻出了誰都未曾料到的意外。

這一進項家的門,徐大壯便看到幾位佩刀的軍爺站在大堂內,而項寡婦則站在一邊偷偷抹淚。

這一問才知道,那幾位軍爺是負責徵兵工作的,如今西北有戰亂,軍中缺人,故而朝廷發了話,要徵調數萬男丁入伍。為此,每個縣都被分派了徵兵的任務,今兒這些軍爺就是來給項家發徵召狀的。

項家畢竟不同王家。

縣衙的主簿平日裡也拿了不少王家的孝敬錢,像王志遠那樣家境殷實又中了秀才的,這種事情是怎麼也攤不到他身上去的,但項寡婦這種門第的人家,就算只剩下這麼一個兒子,遇到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便首當其衝,無論如何是要被充入人數中去的了。

項寡婦也是今日才知道這訊息,見軍爺直接來家中通傳,便知道此事已經沒有迴旋的餘地。一想到自家兒子要被拉到西北去打仗,這眼淚就怎麼也止不住地往下掉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恰好徐大壯便來了,得知這項望山要被徵去打仗,又想著自家女兒極有可能還沒過門就要守那望門寡,心中更是堅定了和項家退婚的打算。

那些軍爺見項家忽然多了這麼些人來,心中奇怪,便多餘問了幾句。

徐大壯極少跟官門中人打交道,自然不敢隱瞞來意,便說了今日是想來和項家退婚的。

誰知此話一出,那領頭的軍爺立刻就翻了臉。

原來,這朝廷為了穩定軍心保護軍婚,皇帝特意頒了一道旨,凡與被徵入伍之人議親的的,一律不許因此事退婚,但取而代之的補償便是,兩家人都可以按月到縣衙領取朝廷發放的補助。

現下徐大壯才知道,這節骨眼上若是真要鬧著退婚,那就是抗旨不尊,是要掉腦袋的事情!

徐大壯頓時懵了,王家的那幾個家丁一聽是涉及到抗旨一事的,也紛紛不敢吭氣。

只是那項寡婦一聽徐家竟然是要來退婚的,哪裡受得了這種雙重打擊,兩眼一翻就給昏過去了。

那些軍爺都是行伍出身的人,平日裡最看不得徐大壯這種攀附之人,便出聲訓斥了一頓,直把徐大壯罵得抖如篩糠這才作罷。

徐大壯一行人被罵了回來,一路上恍恍惚惚的,在趕牛車回洪村的路上,也不知道是著了什麼道,那牛車竟然翻下了田埂,腦袋正好砸在路邊的凸石上,竟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徐大壯退婚不成反而命喪的事,很快就在洪村裡傳開了來。

王家見此事變得如此複雜,更不想捲入其中,趕緊跟徐家撇清了關係,甚至連給徐家送過禮的事也矢口否認了。

而王家原本就沒有派媒婆來議親,洪村的人也抓不到什麼由頭,只覺得那徐大壯是自己異想天開要把女兒嫁給王志遠為妾,自作主張地去項家鬧著退婚罷了。

這件醜事竟就這般如火如荼地傳開了來,徐青沒了爹不說,還這般被人指指點點,只好整日以淚洗面,哀嘆自己命不當時。

可惜倒黴的事還不止如此。

想不到那項望山也是個極有骨氣的。

當日他原本是出門採買糧食,誰知一回家便見自家孃親昏厥了過去。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徐家想攀附權貴,要改變主意將女兒許配給王志遠做妾。

項望山當下並未多言,待項寡婦的情緒平靜下來之後,便說服自家孃親主動去跟徐家退婚。

項寡婦也想通了,俗話都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而徐青跟自家兒子連夫妻都算不上,這種時候想要退婚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

只是她未曾想到那徐大壯竟然會願意自家女兒嫁入王家做妾,便也只能哀嘆道不同不相為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既然已經看清了徐家的真面目,項家也就絕了跟徐家結親的打算。

項寡婦便又託了花媒婆去洪村走一趟,主動提出要跟徐家解除婚約。

朝廷頒佈的法例禁止的是女方提出退婚,但若是男方自願退婚,也不是不可以的。

那花媒婆見自己忙活了那麼久竟然哪邊的禮錢都沒收成,對徐家也是一肚子怨氣。在登門退婚的時候說話很不客氣,聲量大得還引來了左鄰右舍的人在一旁指點嘲笑,什麼嫌貧愛富,妄想麻雀變鳳凰的各種譏諷之語從四面八方朝徐青湧來。

徐青長這麼大,又哪裡受過這樣的侮辱,當下也不知道是著了什麼魔,一氣之下竟尖叫了一聲,還沒等眾人反應過來,她就朝樑柱狠撞上去,當下鮮血四溢,嚇得圍觀的眾人都傻了眼。

花媒婆見這好端端的竟然鬧出了人命,趕緊撒丫子跑了。

好在還有幾個好心的鄰里趕緊幫忙找了大夫,這才把徐青的命給吊住了。

可惜,當“徐青”再度醒來的時候,內芯卻已經換成了徐曼青。

可見這真是應了那句老話——偷雞不成蝕把米。

徐青這般一鬧,不僅鳳凰夢沒做成,還把自己的小命兒給整丟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