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子浚篇是緣是孽自在我心

立在窗前,屋外的荷花開得正旺,一團團,一簇簇,像是要把一生的絢爛都壓在這個盛夏一般。

他卻又一次想起了蘇州府的紫藤花架。

想起花架下,那個拈花而笑的女子。

有時候,秦子浚總會想,倘若沒有那場滂沱的大雨,是不是就沒了往後的種種,和今朝的牽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本是京都秦氏子,卻因嫡庶有別,而處在這般尷尬的位置。有馬革裹屍之志,卻不得不棄武從文;有濟世安邦之心,卻不得不清閒在朝野之外;甚至,連青梅竹馬的表妹,也成了嫡兄的妾。

猶記得那日敲鑼打鼓,一頂粉色小轎從旁門入府,他站在府門外,冷笑著轉身。

至交的挽留與嘆息,舅家的歉疚和無奈,秦家子的喜與悲,榮耀與恥辱,都拋之腦後。他是秦子浚,一個失意無根的讀書郎而已。

一路潦倒,一路流浪,那時的他甚至覺得,這一生就這般盡了。

直到遇到她。

命中的結,更是劫也。

那是一場極大極涼的秋雨,淋得人瑟瑟發抖。他躲在漏雨的草亭裡,層層的烏雲遮天,看不到一點光亮,耳邊除了雨聲,還是雨聲。

誰也不知,這場雨究竟要下多久,也不知這座草亭能擋得了多久。

卻不想,竟遇到收賬歸來的她。

“子浚,你可願助我。”

他總想不通,為何蘇雲岫會相中最落魄的自己,會朝自己伸出手,會將樂善堂交給自己。更想不通,為何自己真的握住了那雙手,真的應了下來,真的,在樂善堂住下。

三年了,整整三年,一千個日日夜夜。

後來,他也曾問起過,她總淺笑著反問:你為何會應我?

而他總撐著頭笑,笑自己的介意,是的,介意,他也不清楚,自己怎會如此介意。即使表妹他嫁,當初,他更多的是恨,恨自己的無力,恨自己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可唯獨這一樁,他卻極在意,在意當初究竟是隨手而為,還是,

有意。

或許,從那時起,便成了他的劫。

緣不知何起,情卻不能自控。

可老天既讓他們有緣,為何這緣分,來得這般遲?

秦子浚明白,在她心裡。有一個很柔軟的地方,只屬於一個人。

蘇佑安。

每當提起這個人,她的神情總是溫柔的,暖和的,含著笑。

蘇雲岫很愛笑,喜也好,怒也罷,唇畔總噙著一縷笑。

卻是不同的。

他嘆息過,傷感過,失落過,也無望過。末了,卻覺得若能一直這般相伴著往下走,也是極好的。

只是命運卻又跟他開了個玩笑。

當聽說蘇軒的身世,他震驚了,惶恐了。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竟會跟巡鹽御史一方大吏有了干係。

當看到她從未有過的惶恐與不安時,秦子浚卻定了下來。無論何時何地,你的心願,我必竭盡全力。

修書胡彥青,掀起蘇州府的風波,只為圓了她的夢。

好友的勸告與提醒,他並非不知,當初離家,也因著他不過是個失意的書生,與家族無礙無益罷了。若得知他的所作所為,那個冰冷的只有利益二字的家族,怎會放任他自由在外?

子浚,你這般又是何苦?

只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世上本就沒值不值的事,不過是你願不願而已。

想到這,秦子浚不由輕輕笑了。

“少爺,蘇州來信。”

書童在屋外輕輕敲門,躬身奉上,又悄悄退下。

開啟信,胡彥青豪邁不羈的字印入眼簾:

初三,蘇氏攜子北上。

只這一句,已讓他心滿意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