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 算了,這事本就不應該問你。”崇正帝故意冷著臉指著周頤道, 但溫和的語氣卻顯示了他根本就沒生氣,也是, 周頤變相的說了他還能當很多年的皇帝,這對於崇正帝來說,實在是目前再悅耳不過的話了。

“你退下吧。”崇正帝對著周頤揮了揮手。

周頤委屈的站起來,“皇上,您這就趕微臣走啦!微車還有事想向您稟報呢!”

崇正帝看一眼周頤:“還有何事啊?”

“皇上,現如今國庫已經充盈,只要邊貿長此發展下去, 可以預見國庫必不會再空虛, 銀子還是要流通起來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所以皇上,微臣建議是時候開海貿了!國家牽頭,讓我大獄的百姓跟在國家船隊後面與世界做生意, 以聚天下之財, 然後我大越再以天下之財興百業!”周頤朗聲說完,利落的跪在崇正帝面前。

“我大越以天下之財興百業?”崇正帝喃喃著這句話,不經意間低頭看到了周頤的後腦勺,一絲複雜的情緒從他眼裡閃過,不過也只短短一瞬間,他的眼神便變得無比欣喜,親自攙扶起周頤, 大笑道:“周卿,朕得你實在是僥天之幸啊!”

周頤被崇正帝誇的紅了臉:“皇上,若不是您如此重用微臣,在天下人看來都不符合舊統的事情,但皇上您卻一力支援微車,微臣..微臣就算萬死也不足以報答皇上厚愛之萬一!得您如此君主,才是微臣僥天之幸呢!”

崇正帝眼裡的笑意更甚:“你都如此拍朕馬屁了,朕還能不支援嗎,大膽去做吧。”

周頤忙一鞠到底:“謝皇上,不過皇上,微臣所說俱是肺腑,您怎麼能說微臣是拍馬屁呢!”

“膽子肥了,朕說的話你也敢反駁了”話語間帶著親暱。

周頤忙討好道:“不敢,不敢,皇上說什麼就是什麼。”

“嗯,去吧!”

等周頤走後,崇正帝的笑意卻逐漸疏離,皺著眉在御書房裡慢慢轉了幾圈,最後微微一嘆:“此子將相之才千古未有,得之實是朕之幸...”但對下一位帝王來說,到底是幸是災卻不好說啊!現在周頤羽翼剛生,對他又忠心耿耿,如此自然可以君臣相得。但新帝即位後呢,周頤有著曠世之才,崇正帝也清楚,像周頤這樣的人,心中必是自有一番天地,有時候他都看不清楚周頤的心思。這樣的人,是隨便的帝王能駕馭的了的嗎?新帝即位,崇正帝已經可以想象,到時候周頤必定羽翼已豐,他的兒子他自己瞭解,除開幾個小兒子,已成年的裡面矮個子裡拔高個,也就老二心計還勉強能過關,但他心胸又比較狹隘,到時候他能容忍得了周頤嗎?若一個不好...

周頤不是神,雖然他可以將崇正帝摸個大概,但帝王心思,沒到那個位置,就永遠不會真正的瞭解,所以他自然是不知道自己所表現出來的卓絕的才幹到底在崇正帝內心起了怎樣的複雜漣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開海貿,可和邊貿不一樣,邊貿就在大越周邊,是近鄰,彼此之間都打過交道,只要將外交關係做好,邊貿並沒有什麼大的危險,但海貿可不一樣,海上本就風雲變幻,以前葬身大海的商船不知凡幾,而更複雜的是與之交易的國度,習慣信仰,政治制度都不一樣,海貿比之邊貿要複雜百倍!

儘管之前周頤就在著手起草海貿條款,但為了降低風險,自那日獲得崇正帝准奏後,他不光自己結合後世見聞完善計劃,更是親自拜訪前朝有過出海經驗的人。

如此一來,他就沒空管別的事了,在朝堂上因為太子被廢而風起雲湧的時候,他卻像神隱了一樣,不是縮在家裡,就是在商業部。

不過除了自己那一攤子,他一向是個不愛摻和閒事的人,其他人見此,也不覺得奇怪,反倒更信服了他不會在奪嫡上插一手的決心。

見他如此,那些一開始還打算拉攏周頤的皇子們算是徹底歇下了心思。

周頤一心一意的忙海貿的事情,等他出關後,才發現原來圍繞在他耳邊的那些蒼蠅少了許多,一開始他還有些詫異,不過略一思索,便想清楚了,不由失笑,這可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了!

想要開海貿,首先就需要造可以出海的大船,不過這倒不是什麼難題,畢竟前朝出海的時候造船技術相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就已經很先進了。

但周頤想要儘量降低事故,於是將圖紙收集起來後,拿著去商業書院裡面的研究院,過去大半年,這裡面的“怪人”越來越多了,已經成了書院不可言說的地方,陸陸續續出了許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而這些東西在旁人眼裡,自然是不知所謂,但周頤卻看得雙眼冒光,真是賺大了!當然這些都還未走出書院,甚至沒有出研究院,所以除了周頤和一幫“科學狂人”,並沒有知道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又在孕育著這樣驚人的變化。

周頤將圖紙扔在研究院,找到專門對機械痴魔的人,告訴他們:“要大,要牢固,還要可以配備火力!”火力,這個詞若拿到研究院外面去說,可能沒人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研究院裡的這些傢伙,卻是知道的。只見這些人眼睛裡冒著光,捧著周頤給的圖紙就走了。

周頤摸摸鼻子,算了,在這些人面前,他是找不到當老闆的快感了!

沒過幾日,大越時報上忽然刊登了一條醒目的通知,朝廷欲開海貿,欲得海貿名額的,請參加商業部召開的海貿招商會,落款有商業部的公印,連崇正帝也籤了名字。

雖然朝廷已經將這一訊息送達到了地方,讓他們張榜告示,但是大越時報靠著極其有時效的情報系統,比朝廷機構那一套的效率不知高到了哪裡!

從京裡的大越時報發行出來,到全大越的大越時報都刊登這條訊息,也不過才一天的時間而已,而這時候,朝廷的邸報還慢慢騰騰的在路上呢!

這訊息甫一登出,全大越的人都沸騰了,又..又要開海貿了?!!!

一開始對開邊貿抱著觀望態度的人,沒有去參加那個啥招標會,後來看著那些邊貿商賺的盆滿缽滿,只把腸子都悔青了,便盼星星盼月亮的望著邊貿再次舉行招標會,這一次他們說什麼也不會錯過了。

卻沒想到邊貿再次招標會沒等來,卻等到了開海貿的訊息,這..海貿比邊貿更加賺錢是所有人的共識,雖然海貿也比邊貿危險的多,但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錢賺,別說海貿了,就算被要求去揪閻王爺的鬍子,只怕也有人敢幹呢!

第一次邊貿招商會也是最先在大越時報上登的訊息,那時候大家夥都還抱著懷疑的態度,覺得沒有得到地方官府的確認,這訊息就不一定是真,但這次全大越的人都轉變了態度,就算地方官府的官榜有可能是假的,大越時報上商業部等出來的訊息也不會假。

頓時,大越八方雲動,這次不光是商人,包括一些地方豪族,也起了心思。

大越最南邊,一個名為全縣的小縣裡,這裡因臨近海邊,所以全縣下轄的村子大部分都是以打漁為生,全縣自認最多的就是海產品。

一個名為大壯的十八歲青年光著黝黑健壯的膀子,像往常一樣來到全縣賣魚。

“小哥,你這魚新鮮不嘍?”有買魚的人問。

“自然是新鮮的。”大壯長的有幾分兇相,雖然他本性並非如此,但他長的跟個壞人似的,話也極少,不過是平常的回答,看在客人眼裡,就覺得他又幾分不耐煩。

客人嘀咕一句:“有啥好神奇的嘍,不就是個賣魚的嘍!”邊說還邊往後退,生怕大壯一個不好,就要奮起揍人。

實際上大壯被人誤會的多了,一開始他還嘗試笑笑,但是一笑反倒更加像硬拉扯麵皮,無端就有一眾嗜血的感覺,比不笑給人的刺激還要來的大,故此,他也不笑了,見客人這麼說,也只當沒看見。

“個寶氣郎!走嘍,走嘍!”

客人走了,大壯也不理,半閉著眼睛等在原地。

“知道嗎,大越時報上又登了開海貿的訊息,這次只怕比上次邊貿招標會去的人還要多。”

“可不是,我聽說咱們縣裡的黃大商人就因為拿到了邊貿名額,收海產品去賣,都賺翻了。”

“這海物有什麼好吃的?”

“你知道個什麼,我們就在海邊,天天吃,自然是不覺得有什麼,但聽說咱們大越的北邊,好些國家別說海了,連大河都沒有,自然吃著海覺得新鮮!”

從大壯面前走過兩個人談著大越時報的事,本來半閉著眼睛的大壯忽地一下全睜開了。

他一個箭步衝到兩人跟前:“兩位,你們剛剛說朝廷要開海貿了?”

“怎麼,大越時報上登著呢,自己買一份去看看吧。”

“多謝。”大壯一抱拳,虎的對面倆人還以為大壯要揍人!忙向後退一步,哪想大壯只是抱了抱拳,便提著捅走了。

“哎 ,賣魚的,你不賣了?”

“不賣了”大壯提著捅跑的飛快,趕到大越時報辦事處,買了僅剩的兩份報紙。

他一目十行的看完,當看到朝廷真的決定開海貿的時候,立刻難掩激動,“京城,招標會,我要去,我一定要去!”

這時他連桶裡的魚也顧不得了,捧著報紙旋風一般的回了村。

大壯的家庭情況有些複雜,他的生母早在他十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後來父親便另娶生了兒女,也就是那個時候,父親以家裡沒有閒錢為由讓他從私塾裡回來了,小小年紀就跟著父親打漁,好幾次差點葬身大海,現在他到了年齡,父親卻不替他張羅親事,用後孃的話就是弟弟妹妹還小,一家子飯都吃不飽,哪裡還能娶親。

自此大壯便明白了,他的父親已經漸漸變成了弟弟妹妹兩個人的父親,眼裡是看不到他的。

於是他便和父親分開打漁,賺到的錢也自個兒存起來,住也住在一條破船上,後孃找他要,他就直接頂回去:“我要存著娶媳婦兒的!”

大壯老子打也打過,罵也罵過,大壯就是只當沒聽見,全縣臨海,民風比內陸要彪悍許多,其他人也沒覺得大壯的做法什麼不對。

漁民都比較清苦,隨時都有喪命的代價,所以及早的成親,傳宗接代就格外重要,要不然,說不定一個出海,什麼時候就回不來了。

大壯回到自己的破船,將自己的全部家當收拾起來,又駕著船去了幽深的河岸,將用罐子埋在裡面的銀子掏了出來,這裡面的五十兩便是他這些年的所有存款。

他一直就覺得自己不會生生世世的當漁民,娶個漁民的女兒,生的兒子也當漁民,女兒嫁給漁民的兒子..如此循環往復,祖祖輩輩過著雨裡來浪裡去的生活。

他不要這樣的生活,他要幹大事...

大壯眼裡閃著跳灼的光,抱緊懷裡的罐子,目光向北邊望去,彷彿他已經看見了那繁華的京城和叱詫風雲的周大人。

周大人,周大人,這是他在縣裡聽到人們討論的最多的人物,縣裡連縣太爺要與之較好的黃大商人,說起周大人也是恭敬佩服的緊,而他們的縣太爺,卻又怕周大人怕的緊..

王大壯將纏在自己的腰上,外面套了一個腰包,揹著破爛的包袱就準備上京。

走到村裡的時候,卻被他弟弟看見了,他弟弟皺著眉:“大傻子,你揹著包袱幹什麼,你要去哪兒?你不會是去家裡偷了什麼東西吧?娘,娘,快來看啊,大傻子在家裡偷了東西要跑了!”

大壯對著他八歲的弟弟猛一揮拳頭,嚇得小屁孩立刻尖叫起來。

“不要亂說,我要去京裡參加海貿招標會,不會再回來了,你們..你以後要好好照顧爹!”大壯說完這句話,便矇頭大步離開了。

等到大壯的後孃趕來的時候,早已沒有了大壯的身影。

漁村裡所有人都知道大壯離開了。據王家老二說,大壯說是要去京城參加那什麼海貿招標會了!

大壯先去縣裡的衙門辦了一份路引,好在他已經立戶,又是男丁,戶籍也俱在,無作惡過往,辦路引還是挺容易的,不過大壯不知道的是,若不是周頤狠抓了貪官,他那五十兩銀子,只怕還走不出縣裡,就會被搜刮乾淨了。

大壯順著水路北行,見識了太多在海邊沒有見過的事物,在路途中,他還遇見了許多像他一樣匆匆忙忙向京城趕的人。

有的人聽說他也要去參加招標會,都疑惑的看著他,難道這是個大商人,只是因為怕出意外,所以才故意穿著這樣?

“小哥是做什麼生意的”

“打漁的。”

“真的就是打漁的?”

“真的就是打漁的。”

其他人見他的表情不似作偽,頓時鬨然大笑:“你知道招標會的名額有多貴嗎?”都像看啥子一樣看著大壯。

大壯卻彷彿沒聽見,他覺得這些人想的錯了,周大人是為國為民的好官,一開始的邊貿要那麼多銀子,是因為沒錢開頭,但現在朝廷應該不缺錢了,周大人就不應該將用埋邊貿名額的方氏來賣海貿的名額,不然豈不是海貿也只能讓富人參與了?

大壯不吭聲,沒有反駁這些人的意思,只是固執的抱著自己的想法,一路輾轉,遇到許多的大豪商,貴族,歷經一月有餘終於到了京城。

而大壯,就像滴入大海的一滴水,隨著時代的發展滾滾向前,他自己都不敢想象,今日一個看似衝動的決定,後來給他命運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像他這樣的人,敢於為命運拼一把的,就像最不起眼的雜草,和各路光鮮亮麗的人一起從大越四面八方湧入了京城。

隨著海貿招標會的臨近,京城彷彿忽然之間就被人塞滿了,到處都是摩肩接踵,成立的客棧,包括私人租房都全部滿員,有些原地來的人,還住到了破廟裡。

這給維護京城治安的京兆府尹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又是天子腳下,要是出了一點事兒,最先找的就是他。

京兆府尹在心裡將周頤罵了個狗血淋頭,這都整的些什麼么蛾子,上次邊貿招商會是這樣,這次的海貿招商會比上次招來的人更是不知道多了多少倍。

不過他也就敢在心裡想想了,周頤這個人,他是不敢得罪的,不光他不敢得罪,就連朝廷上的大佬們也是儘量能不招惹他就不招惹他。

京兆府尹親自巡視京城,腦海裡卻想起不久前聽到的關於周頤在登了開海貿的訊息後,以一己之力將反對他的人說的啞口無聲的場景。

因為周頤這次向崇正帝稟報,獲得他的許可後,並沒有像往常一樣,還要經過大朝會,直接就大越時報上登了訊息。

他厭煩了和那些大臣們打嘴仗。

但有人就是看不慣他,也可以說是為反對而反對,雖然大部分人都比較識時務,對於周頤開海貿就這麼擼袖子開幹的事情並沒有出聲說什麼,但總有人會在一片和諧的時候刷存在感。

這不,在他登了開海貿的訊息不久後,一次朝會上,就有人對他發難了,說他膽大妄為,開海貿如此大的事,不經過廷議,竟然私自在大越時報上公開,並將命令下達到了地方。

周頤老神在在,眼裡帶著輕蔑:“若這位大人的記性不好,大可以回去補補記性,本官記得在第一次提出興商業的時候,開海貿就包含在其中,那時候大家可是達成了共識的,現在邊貿到了這個程度,已經具備了開海貿的條件,這位大人此時又跳出來反對這件事是何用意?”

“雖說朝廷是決定開海貿,但怎麼開,何時開,到多大的程度,這些都沒有一個章程,周大人現在就將訊息放出去,如何善後?”

周頤寸步不讓:“所以朝廷成立了商業部啊,商業部就是專門管理這件事的,這位大人莫不是不相信我商業部的能力?再說,有句話叫在其位謀其政,就像戶部管稅銀排程,吏部管官員升遷一樣,莫非吏部對考評好的官員進行升遷排程,也要拿到朝會上來分辨一番?”

“你..你強詞奪理,考評本就是吏部的管理範圍。”

“那興商業也是商業部應管之事,就像其他大人一樣,本官也只是盡到自己的本分,若本官做得有錯,那時這位大人再來指摘不遲!”周大人忽然厲聲道。

他這話 說的朝堂上的官員齊齊抽了抽嘴角,就你這樣的,一張嘴巴堪比利箭,別說撈銀子這方面,朝廷還真沒比周頤強的人,大家都對這些不精通,怎麼能知道周頤錯沒錯,就算他錯了,這傢伙恐怕也能將黑的說成白的,誰有那個能力將周頤駁倒?

最後崇正帝將這位多事的官員訓斥了一番,開海貿的事情便這麼定下來了。

其實大多數官員不反駁的原因,除了覺得辯不過周頤外,也是覺得周頤確實是撈銀子的一把好手,在不損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誰不希望國家越來越富庶,百姓們生活的越來越好。

開邊貿為國家帶來的稅收有目共睹,而觀周頤對開海貿的前景的肯定,可以預見這又是一筆極賺錢的買賣,別說那些商人了,就是朝廷上的官員,也有些人想去摻一腳,看看這海貿到底有多大的利潤。

所以這些日子,來和周頤拉近乎的人特別多,特別是那些勳貴,明裡暗裡都在打聽這開海貿到底是個什麼章程,是不是和上次開邊貿的條件一樣。

周頤打哈哈,說到招標會的時候就知道了。

這些人氣苦,他們不就是想提前知道點兒訊息嗎,要是真的要等到招標會的時候,他們何必還這麼眼巴巴的來討好周頤。

不過,周頤還是適當對他們透露了一點兒:“現在只是第一批,等商業部運作成熟以後,就會開放更多的名額,而且時間不會間隔很久,畢竟海外地域廣闊,就算大越出去再多的人,也能賺回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