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透光廠沒那麼簡單,但絕對沒想到整個透光廠到現在,居然經歷了那麼多變故,不過這個廠新引進的英國技術倒是有點意思,要是真有可能的話,或許可以再繼續合作一下。

想到自己剛才還在說人家池淺王八多,現在就要去找上門合作,這是不是有些太那啥,確實不太合適啊!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再去找透光廠進行二次合作,把它們從英國引進的新技術拿來試一試,看能不能做出光學效能更加優秀的白光鏡片?”

鏡片專案存在技術問題,要是能透過透光廠的技術渠道實現問題的完美解決,到最後肯定還是只有捏著鼻子再求上門,在此之前需要再確認一下計劃到底靠譜不,畢竟負責引進英國技術的人是透光廠的黨高官,而之前光學實驗室是同廠長丁一博之間展開的合作,現在黨高官願意同光學實驗室合作嗎?

這擔心絕對不是多餘的,汪正國甚至也抱有同樣的想法:“透光廠現在能做主的是黨高官廖偉華,這人是堅定的軍品派系,他一直主張透光廠要堅定不移地發展軍品,在軍品方面做大做強,而他對軍轉民則一直是排斥態度,所以要說服他把從英國引進的技術拿出來做軍轉民,可能也不太現實。”

這是汪正國透過與廖偉華短時間的接觸之後所作出判斷,以這人無利不起早的性格,既然他不打算軍轉民,自然就沒有必要同光學實驗室合作,之前出售生產線也是因為特殊原因,否則現在汪正國可能都還在糾結該如何下手。

所以他非常確定找廖偉華合作幾乎不可能,但老話說得好,東方不亮西方亮,就算看上了英國人的技術,那也不一定就要找透光廠合作,相對於找透光廠合作的麻煩,如果能夠直接同英國方面勾搭上,這就大大地省卻了中間環節,各方面就要簡單很多,成功引進技術的可效能也更大。

“所以,我個人覺得,其實可以直接同英國方面取得聯系,對方既然同意將技術出售給我國,說明技術本身不存在太大的敏感性。那我們就可以主動出擊,過一段時間英國人來透光廠安裝裝置、技術培訓,我就可以想辦法直接同英國人取得聯系,直接從英國人手裡拿到第一手技術資料。”

雖然要想直接同英國來華技術人員接觸也困難,但這至少也是一條路,要比走廖偉華路線容易很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夠接上英國這條線,就相當於開啟了全新的天地,汪正國預想中的新計劃也可以更好地展開。

作為有心發展成光學巨頭的存在,要是僅僅只打算生產些技術不成熟的蛤蟆鏡,靠著忽悠一時追潮流的改開第一代青年富豪賺快錢,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汪正國好歹也有自己的軍工夢想,只不過在國內一時半會兒還不好展開而已,英國人取得聯系,一切就好說了。

得知要準備直接去和英國技術人員交流,這讓劉教授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現在國家剛剛改革開放,學術界上上下下都充斥著想要同國外同行交流的渴望,若是這次能夠同英國同行展開交流,必定受益匪淺!

“你說的確實有一定可行性,既然透光廠引進了英國人的技術,那英國技術人員肯定就要來蜀都現場指導,到時候我們想辦法和英國人接觸,看看能不能直接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在國內的學術圈子一直繞來繞去,確實也沒有必要,我們應該放眼看看世界同行的最新進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能夠直接同英國人合作,自然是再好不過,然而下一刻,剛走過來的劉三石提出一個問題:“同英國人做學術交流倒是沒問題,但要說技術引進,單就以我們的資金能力來說,絕對不可能實現。”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現在光學實驗室雖然略微有了起色,但也僅僅是勉強維持運轉,而這還是託之前同丁一博合作的原因,問題是現在由於丁一博在廠裡失勢,因此光學實驗室能得到的支援也斷了,要不是之前已經成功拿下兩個國家科研項目,現在實驗室還不定是什麼樣子。

既然已經當著自己的面說到了實驗室資金問題,這次汪正國索性也把基金的事說一下,蛤蟆鏡專案能夠有今天,多多少少還是託了實驗室的福,按道理,本來也應該給實驗室提供一些資金的。

“教授,關於資金的事情,我這邊倒是能夠提供一部分,用以保證實驗室的正常運轉,並且開展一些普通的專案也沒問題,蛤蟆鏡是使用實驗室的技術做出來。所以現在我成立了一家科研基金來管理蛤蟆鏡專案的贏利,到時候會撥出一部分給實驗室。”

緊接著,也大致解釋了關於科研基金的問題,特別提到了關於專案分成的事,註明了基金所提供的資金是直接可以用於實驗室所有科研項目的開銷,而現在有關眼鏡片方面的技術耗資,實際應該是蛤蟆鏡的成本投入部分。

“能夠有多少?”教授這時候沒有客氣,直接問具體的資金數目。

而這真要說具體多少錢的問題,汪正國還真沒有仔細計算過,基金的盈利是年底計算,然後在次年的年初各自按申請專案的優先程度撥發,現在也不過是五月份,還遠沒有到年底核算的時候,並且蛤蟆鏡的生產還並不穩定,誰也不知道年底是什麼情況。

這種情況下,肯定就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數字,倒是在鏡片技術方面,汪正國還有一些要求和交代。

“年底的科研基金分配數額我還不清楚,但我這邊很快會撥發給實驗室一筆資金,用於研究基於現在PMMA染色鏡片的鍍膜技術,主要將解決鏡片對紫外線的過濾、偏光等方面問題,從而能做出真正實用化的蛤蟆鏡鏡片。”

以現目前的技術儲備,單一的染色蛤蟆鏡並不具備抵抗市場衝擊能力,一旦東南沿海的水貨供應商也降低價格,或者國內傳統鏡片生產單位也開發出相應的技術,僅僅只是染一下色的偽蛤蟆鏡將會立刻一落千丈,所以抓緊時間,趕緊開發出真正的蛤蟆鏡才是正事。

顯然,汪正國的未雨綢繆得到了教授的認可,儘管他不清楚市場風險需要如何規避,但是他知道一款真正的蛤蟆鏡應該是什麼樣的,對於汪正國造制的裝飾品,他其實是一直都不太感冒。

現在給錢完善鏡片鍍膜技術,他也樂見其成,實驗室有了資金來源和專案,實際也就夠了,他現在還沒有想什麼國際一流的光學實驗室,自己也經歷了那麼多,只要能夠勉強維持現在的科研進展,就暫時燒高香吧!

“沒問題,我上次看了你留下的鏡片,後來也對比了真正的蛤蟆鏡,知道還有哪些方面缺陷,白光鏡片研製陷入困境之後,我這些天就在這方面做了預研,大致算了一下,可能需要開發兩種新的鍍膜技術,大致要五萬塊左右才能徹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而且以後蛤蟆鏡生產成本會上漲,鏡片成本可能會翻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