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實驗室狀態下生產的染色PMMA樹脂鏡片效果還不錯,經過一系列的工序處理,報廢率雖然挺高,但最後還是成功做了六副鏡片出來,按照劉教授的要求:留下一副在實驗室之後,汪正國帶著剩下的鏡片離開。

兩人加班完畢,再回到寢室的時候已經凌晨一點,草草躺下睡了幾個小時,大清早又起床帶著鏡片出門,這時候手裡有了成品鏡片,他倒是很想要知道老張能把這鏡片裝配成什麼效果,畢竟關係到自己第一桶金,心裡還是有些小激動。

小心地將鏡片包好,招呼一聲後,出門騎著腳踏車就往老張的店鋪趕過去,連早飯都還沒來得及吃一口,路上也是風馳電掣,也隨著蜀都上班族的腳踏車大流一起滾滾向前。

八十年代的蜀都,其路面縱然還沒有三十年後來的寬敞,但由於還沒有三十年後全國數一數二的私家車保有量,甚至路上連汽車都見不到幾輛,倒是輕易不可能出現堵車現象,順暢地交通使得汪正國騎車速度比起三十年後在市區開車也慢不了多少。

把車騎到蜀都所門口寄放,汪正國肚子有些餓,但舉目四望卻沒有三十年後隨處可見的早餐鋪,這時候的人們還沒有放開膽子,汪正國自然也沒辦法,只能無奈地餓著肚子往老張的鋪子走。

老張開門倒還算是挺早,老人上了年紀之後起床一般都挺早,睡懶覺什麼的,這只存在年輕人群體當中,老年人只要不失眠,那就算是萬幸。

剛收拾好東西,把鋪子撐開,就看到汪正國已經來了。這大清早就興沖沖地跑來,還面帶笑容,肯定是有什麼好事,再看身後也沒跟著其它人,那顯然就不是來給自己送學徒地,那不用猜也知道是送鏡片的。

再一看挎包也是鼓鼓囊囊,就肯定是包裹著鏡片帶過來,想到這裡,老張也暫時放下手裡的掃帚,把操作檯趕快收拾好,戴上眼鏡和手套,站起來向汪正國招手。

“小汪同志,你今天這麼一大早就跑來我這裡,肯定也帶來了好東西,那都趕快拿出來吧,我也看看你說的鏡片到底成色如何,咱們國內的話,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有太陽鏡的鏡片生產。”

還在門口就聽到老張說要把鏡片趕快拿出來,這才發現這老張人雖然有些老了,但是腦子還挺靈光,一眼就能看出自己今天帶了些什麼來,想必年輕的時候肯定也有過一番作為,至少也能算半個人精。

進了鋪子,隨手把旁邊的長板凳拖到操作檯旁邊,一屁股坐下之後,才把挎包從脖子上取下來,穩穩地擺在桌上並開啟。

從光學實驗室帶出來的鏡片,多少還是做了一定的包裝,所以從挎包裡取出一個紙盒子之後,裡面就整整齊齊地放著十枚鏡片,都各自用棉布包了一下,並且還用對應的編號配對好,絕對不會弄混。

取出一個小包裹,將鏡片小心翼翼地從中剝出來,確認沒問題之後,才連同包裹鏡片的絨布一起推到老張面前。

“這就是我今天帶來的鏡片,您先看看怎樣,只要您覺得大致沒有問題,我就可以回去繼續最佳化工藝設計,爭取能儘早投入大規模生產,這也是我目前能做到的最高技術水平,再進一步想要做出真正的偏光太陽鏡片,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技術積累。”

之前老張是見過蛤蟆鏡的效果,肯定待會兒一眼就能看出這鏡片的差別在哪裡,索性現在還不如先把問題都擺出來,免得到時候說自己帶來的鏡片技術水平差,那聽起來得多尷尬,還是先把話說到這裡為好。

對於鏡片好不好的問題,汪正國大概提了一嘴,但具體還是要老張自己去判斷,他將鏡片拿到手上大致掂量一下,整個人一下就來了精神,這東西的重量實在是輕的太詭異,不應該啊!

也來不及理其他的,馬上把櫃子裡的蛤蟆鏡拿出來,把重量再相互一對比,這差距一下就體現出來,相比起蛤蟆鏡的厚重感,這塊鏡片的重量簡直都快可以忽略不計,這鏡片簡直神了!

又放下左手拿著的蛤蟆鏡,用雙手捧著鏡片仔細研究,這時候早就忘了旁邊還有人存在,看了這塊飄著淡淡紅色的鏡片,只能說這玩意兒做的是真精緻,居然還能把鏡片做的這麼輕。

感覺著這塊鏡片的各種不同之處,又好像發現了什麼新情況,小心地放下鏡片後,又迅速把手套脫下來,用手直接觸控了鏡片,頓時就發現這種觸感差距太大,絕對是一種顛覆性的新材料!

用心感受了良久之後,才把手中的鏡片小心放下,再看旁邊坐著一直沒說話的汪正國,他現在有很多疑問,必須要從這裡得到答案:“這西東很一不般啊,和普通的鏡片相比,完全不是同一種材料做出來的。”

要說老張會有這樣的異樣表情和動作,其實也並不奇怪,PMMA樹脂鏡片都是六七十年代才在國外規模化投入消費級眼鏡市場,那時候的老張已經在這裡隱居起來,肯不定可能知道國外已經用上了新的鏡片材料,再加上國內眼鏡行業對這方面沒有任何建樹,現在看了之後驚為天人,就是很正常的事。

其實不說老張看了要震驚,只要現在把這鏡片拿到國內任何一家眼鏡店,去十家店至少會有八家店認不出這鏡片的來歷,這是目前國內大環境所造成的,也怪不了誰。

“沒錯,這是採用一種樹脂類材料製作,說直白一點,它可以算是塑膠做的,所以您剛才拿起來的時候才會感覺入手之後輕飄飄,而且也沒有傳統矽酸鹽鏡片那種入手後的冰涼感。”

坐在一旁的汪正國簡單介紹了PMMA鏡片的情況,也針對剛才老張的反應,做出了一系列解答。

這解答說的已經很直白,也讓老張更加震驚,他看出了這鏡片材料的不凡之處,但萬萬沒想到居然是塑膠做的,要說這塑膠能夠用來做鏡片?而且還可以做的如此通透、光潔,實在是顛覆了他對塑膠這東西的固有印象。

雖然一時半會兒還對用塑膠製作鏡片的訊息沒能消化下去,但並不妨礙他繼續對這塊鏡片做出評判,採用全新的材料製作,這讓他對鏡片各方面的效能表現更為上心。

再次拿起鏡片,這次心裡已經稍微有底,抱著濃濃地好奇之心,開始全面檢查各方面情況。第一反應是先看看透光效果如何,拿著鏡片湊到眼前,入眼之處看到淡淡地紅色,這一點並不奇怪,他知道這是鏡片故意要做出來的效果。(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