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鏡使用平面透光鏡片,在鏡片的模型製作時相對要容易一些,做好之後也不用再根據各種度數、閃光等要求,去研磨出特定要求的凹凸曲面,以現有的技術來看,已經足以滿足製造工藝要求。

關於這一點,劉三石在經過指點之後已經想通,最終還是一咬牙,決定幹一票,不就是加班嘛,多大點事兒!

“行,就按照你說的辦,晚上我們兩個留下來加班,看能不能把鏡片做出來,我先去大概確定一下鏡片的形狀,現在沒有實物,只能大概做外形,檢驗工藝路線是不是可行。”

製作PMMA材料的鏡片,需要用到專用的模具,這個就和傳統的矽酸鹽鏡片有了很大的區別,矽酸鹽光學鏡片都是用成品玻璃直接上手研磨,畢竟不是所有眼鏡店都有製造光學玻璃的能力。

實驗室狀態下的模具不需要長時間多次重復使用,因此在製作的時候就相對要簡單一些,這種PMMA透光部件的實驗室模具製造技術還是從透光廠拿來的,現在用起來倒是挺不錯。

劉三石確定要去做模具,匆匆收拾一下,就到一邊去幹活,留下現場汪正國一人,將帶來的小瓶化學染料放在實驗室的櫃子裡,來到正在看試驗數據分析的教授旁邊。

“教授,我晚上和劉三石一起加班,做一下PMMA材料的染色實驗,這個沒問題吧?”

雖然實驗室一直對汪正國和劉三石開放,但這次畢竟是幹私活,汪正國還是小心一點,提前打報告說明一下,他相信教授聽了也不會反對,這是他對教授充分瞭解之後,才得出的判斷。

並不太多言語的教授也確實如同猜的那樣,他對汪正國還是很信任,這種用實驗室做些實驗什麼的,一般也無所謂,不過他對這個PMMA材料染色的想法很感興趣。

“行,你們晚上自己注意一下安全就好,還有,讓劉三石把相關記錄做詳細,明天看看你們這個染色到底是什麼情況,我倒是有點興趣,以後PMMA遲早是要大規模民用化,能夠給透明的PMMA染上顏色,無疑將是擴大該材料使用範圍的又一助力。”

現在教授做PMMA材料的光學鏡片專案,也就對這材料有了很大的興趣,多留心關注一下也是正常的,至於實驗記錄什麼的,那東西是必須要留下,不管是私活還是工作,都一樣不能少。

得到了首肯之後,也不用再多費口舌:“教授您放心,這些我都清楚,明天您來的時候,我保證將實驗經過、成品都擺在您的辦公桌上,絕對差不了。”

......

“來,我準備新增染料了,這次加入百分之一點五就行,應該是之前新增的太多,整個鏡片染到都沒透光度了,絕對不行。”

實驗室外已經徹底天黑,室內卻燈火通明,熔融坩堝裡面的PMMA材料顆粒已經被徹底熔化成原液,這已經是第三次試製,前兩次都因為染料新增過多,最終導致做出來的鏡片一片紅,完全不透光,或者透光率極低。

所以這次兩人發了狠,直接把染料比例來了一次大幅度降低,從百分之四降到一點五,希望能夠讓染色之後的鏡片有一定的顏色同時,也不會吸收太多的光線,從而導致透光率問題。

汪正國小心翼翼地把量好的染料倒進坩堝,用玻璃棒均勻地順時針攪拌,劉三石則對鏡片模具做最後調整,保證待會使用的時候不會漏液。

大概攪了半分鐘,看原液已經徹底染色均勻,這才小心翼翼的停止攪拌,提醒模具方面做最後的檢測。

“好了,我看這次的顏色應該差不多,你讓讓,我把它倒進去模具裡面,感覺這次肯定能成,雖然前兩次染出來的顏色太深,但至少證明我們的原液染色技術路線是沒問題的,染色還是很均勻,也不會掉色和變色。”

用坩堝鉗夾著散發著高溫的坩堝,將已經染色完畢的PMMA材料原液倒進做好的模具裡面,熔化的原液量是計算好的,剛好夠六塊鏡片所需。倒完之後才把坩堝小心地放在一邊,準備進行最後的清洗,PMMA是一種很典型的樹脂類材料,常溫下凝固之後會黏在坩堝內壁,並不太好處理,所以要及時清洗。

這些都是實驗室操作的基本要求,早就已經能熟練的操作完成,也等到清理完成之後,實際模具裡面的染色PMMA鏡片也已經完成了冷卻,樹脂材料的冷卻凝固速度通常都是很快,這一點倒不用擔心。

負責模具操作的劉三石已經小心地開啟了第一組模具,裡面剛好是一副鏡片,左右各一塊,取出來的鏡片已經擺在了操作臺上。戴上手套拿起一片,這才驚喜地發現,這次鏡片的透光效果已經可以接受,再一看鏡片的顏色,一種淡淡的紅色就像是飄在鏡片上一般,簡直美的無可挑剔,無法形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成了,成了!正國,咱這還真的成了,這次鏡片效果就非常不錯,既有外表要求的紅色飄在鏡片上,又能滿足基本的透光要求,就是不知道正品蛤蟆鏡的顏色到底是什麼深淺,要是能夠有正品的話,我們就能對比著繼續最佳化染料比例。”

儘管鏡片已經做出來,還勉強算是能夠滿足使用要求,但人總是不知足,劉三石總想著還能不能再最佳化一下比例,從而實現更加科學合理的色彩深度,而現在已經定型投入銷售的正品蛤蟆鏡,自然就是很好的參考物件。

清理了試驗器具,聽到新鏡片能夠滿足使用要求,這也是兩三步就來到操作檯旁邊,戴上手套之後拿起另外一塊鏡片,看外表確實已經很不錯,紅色感覺也剛好合適。

當然,也有可能因為現在是晚上,光線都是燈光提供的原因,所以會有一定的色彩偏差,但想來就算有偏差,應該也不會太大,都暫時可以接受,畢竟這只是初步試驗品。

仔細端詳之後,又把鏡片放在眼前作眼鏡狀,透過鏡片可以看到周圍都有點紅紅的感覺,但並不太嚴重,完全可以接受,只是不知道戴久了之後會有什麼感覺,這個還需要後續不斷地測試。

“不錯,我看這鏡片應該也暫時能夠滿足我做樣品的要求,後續詳細的配比方案,我們再慢慢來細化。三石,你趕快把另外兩幅鏡片也取出來,我們抓緊時間,再做兩坩堝的樣品出來,過幾天我就去找人裝配上,到時候肯定給你整一副試試,走出去絕對拉風。”

鏡片大致已經能夠滿足要求,再做兩坩堝的鏡片就一共是九副,綜合考慮鏡片出模報廢率、清邊報廢率、鍍膜報廢率之後,實驗室狀態下能有五六副成品鏡片就算不錯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