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年之後透過膠片看當年記錄下的影像資料,大概可以感覺到一種很有時代氣息的膠片質感,顏色也因為膠片的原因顯得有些失真。

但這並不意味著84年的帝都閱兵現場也是膠片風格,至少汪正國能看到現場的人們都是興高彩烈,觀禮臺這邊更是各種花樣都有。

56個少數名族全都有代表出席,這些代表身著各自民族特色服飾,花花綠綠地自然不用說,甚至汪正國旁邊還坐了一位小白帽,某人心裡一沉。

好吧,在這重要的節日,萬不可想那麼多,能夠有資格來參加國慶閱兵,哪個不是真心擁戴黨和政府,卻也沒必要像幾十年後那般風聲鶴唳。

坐下來,甚至還揮手打了招呼,伴隨著眾人略顯激動的情緒狀態下,看著手錶,掐指一算時間,最刺激的就要來了。

“正國,我剛才大致數了一下,好像咱這片觀禮區的人有很多都是戴著墨鏡,全部是我們蜀航光學的產品,哎....你看、你看,那外國人好像也是咱的墨鏡。”

得,這屠珍英不說還真就沒發現,放眼往人群中看過去,因為國慶節還略微有些太陽的原因,不管是為了裝逼,亦或者為了實用,很多人都帶著墨鏡,包括天安門樓上也有人戴著蜀航墨鏡。

現場的蛤蟆鏡、墨鏡都有出現,但墨鏡明顯是因為蜀航的出貨量巨大,再加上價格算比較親民,出境率要高了很多。

至於外國人帶著蜀航墨鏡,這似乎還真沒看錯,但汪正國一眼瞧過去,真沒的假,看來蜀航的產品還是很有競爭力,可喜可賀。

側身斜靠過去,小聲在耳邊低語:“很激動囉?你之前同博士倫談的單子,那全都是出售給外國人的,這也應該沒什麼區別不是?”

感受到耳邊的氣息,屠珍英渾身都要氣雞皮疙瘩,趕緊回過頭狠狠瞪了一眼。

嫌棄地搖搖頭:“你給我走開!我這說的是民用市場,這裡競爭多大你又不是不知道,和之前談軍用訂單肯定沒法比,軍用護目鏡,我們那是壟斷,不一樣。”

說起壟斷的時候,這妮子倒是沒任何負罪感,反倒是對此頗為自豪,也看得出,這就是現代企業領導人的風範,沒得錯。

“嗯嗯,就現在看來,咱蜀航在國內民用市場確實很有實力,這充分證明你的工作能力是沒問題,屠經理!”

.....

現場沒有等太久時間,伴隨著86乘著大紅旗駛出金水橋,從長安街受閱部隊所在方向開過來另外一輛紅旗。

“XX主席,慶祝建國5週年,受閱部隊列隊完畢,請你檢閱,閱兵總指揮:秦繼偉!”

老將軍是真正從戰場上下來的人物,歷經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幾乎是伴隨著解放軍成立算起,就一直打到現在。

飽經滄桑,卻又歷久彌新,即便是最簡短的閱兵開場報告,也能讓人感覺到不寒而慄的殺氣,84年的閱兵,從總指揮級別算起,全都是殺氣騰騰。

往後的大閱兵,就再也沒有開過老將來做總指揮,都是些建國之後參軍的將軍負責相關工作,自然也很難再有84年這種感覺。

所謂將是兵的膽,說的大概也就是這意思,後來的大閱兵沒有那種特別地味道,其實也並非沒道理。

再看閱兵現場,86站起來乘坐著大紅旗往受閱部隊所在位置一路開過去,現場大擴音器清晰地傳來令人熟悉的川普。

“同志們好!”

“首長好”

“同志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很簡單地受閱口令,但這裡面卻深刻地體現出86對權力的思考,而這段經典有力的對話,也一直延續到幾十年之後都未改變,並且深入人心。

相比之下,186時代的閱兵次數雖然很多,但總是會有一些奇怪地時代氣息,或者說充斥著濃厚地個人崇拜。

就拿當年彭大元帥檢閱部隊的時候來說,在天安門上發表講話,到最後都要高呼:偉大地***萬歲。

而在正式閱兵時,那口令居然也是不斷地山呼:“萬歲、萬歲...”

“為人民服務,這才是人民軍隊的本色,很親切啊!”晃著腦袋,就在這閱兵口令中沉醉著,確實很有感觸。

再配上長安街對面軍樂團軍樂表演,必須要承認,這種身臨現場的感覺和電視上看,效果自是千差萬別,完全沒法比。

直到現場再次宣佈分列式開始的時候,這才如夢初醒般反應過來,拭目遠眺之,最先打頭三軍儀仗隊是軍隊門面,那絕對是頂級視覺享受。

閱兵儀式最享受的,大概就是看步兵方陣的分列式,整齊劃一地步伐,配上三接頭皮鞋鏗鏘有力的踢踏聲。

“跨...跨...跨...跨...”

對於強迫症患者來說,看共和國閱兵分列式才是最幸福。

當然,看的時候一時爽,但副作用也不小,那必定會加重強迫症程度,而能夠比共和國閱兵分列式更整齊的步伐,這世界大概是再也找不出了。

這也是謀殺膠捲的最好時刻,反正耳邊相機快門聲就沒聽過,包括屠珍英這敗家娘們兒也在瘋狂著,至於觀禮臺那群外國人。

由於是時隔二十五年之後的首次閱兵,而歐美國家記者更是頭一次遇到,所以壓根兒就沒人對共和國的閱兵有過印象,突然來這一下子,其效果是可想而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汪正國分明看到日本記者張大了嘴巴,臉上佈滿著不可思議,表情更是呆如木雞,而手裡的尼康F-相機更是猛地一鬆。

只看到那垂直降落的黑色物體,某人這都是一陣心疼啊,那F-的機身就先不說,這絕對是膠捲時代的15機皇,光是掛上面的超長焦鏡頭就便宜不了,至少能頂八十年代的共和國普通工人十年工資。

至於那日本記者的表情,不看都知道肯定是跟死了爹孃沒兩樣,這整套裝置對於普通攝影記者來說,那絕對是割肉,再加上手頭沒了裝置,後續也幹不了活兒,大概這位得要準備面對炒魷魚的結局了。

日本記者摔了相機,這雖然讓記者群有略微騷動,但也僅僅不過幾秒的事,很快,人群又被迎面橫推而來的閱兵方隊牢牢吸引。

三軍儀仗隊是高大、帥氣,那隨後的步兵受閱方隊就是壓迫、是肅殺、是一往無前!

受閱官兵們身著新的85式軍服,這東西甚至還沒來得及配發到全軍部隊,它的第一次出場是隨著84年國慶大閱兵亮相。

這是一堵堅不可摧的人牆,平穩、機械地向前推進,81式步槍嘩地一聲被帥氣闢出,閃亮的刺刀鋒芒畢露,後排的刺刀就頂在前排腦後,正常情況下,這是如芒在背的感覺。

但是!

對於訓練有素,對戰友無比信任的共和國部隊而言,卻絲毫沒有不安全之感,所有人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踏著步伐和節奏,要穩步向前推進,他們能摧毀一切膽敢擋在中華民族前進道路上的魑魅魍魎。(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