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高等院校,蜀大每年經費雖然不多,但總歸還是有一些,雖不說像二三十年後的大學那樣,可以年年修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不過每隔上幾年,蜀大都有些基礎建設項目。

對於這新修的實驗樓,以八十年代的審美來說,絕對是高階大氣,而光學實驗室能夠直接佔據一層樓,這確實有些讓人意想不到。

整棟樓都是新修,到光學實驗室也不過一層樓的高度,沒幾步就到了指定的樓層,入目之處是走廊上堆滿各種雜亂地木頭箱,走近仔細看過之後,木箱外表面用黑色油漆標註了裝置出廠型號、編號。

不時還能聽到旁邊房間裡有人在指揮安裝:“左邊一點,再來、再來點,多了、又多了,再往回一點,對對,慢一點、慢一點.....”

探頭看了裡面的情況,似乎正在安裝某種大型裝置,汪正國短時間都沒能認出這是什麼東西,不過光看這體積和陣勢,想必價格就非常感人。

沒看到有自己認識的人,也就轉而找另外的實驗室看看,這一層樓至少是七八間大小房間,有的用來放裝置,有的用來辦公,甚至還有專門放科研資料的保管室。

也都是連續找了好幾間實驗室之後,才在角落處聽到熟悉的聲音。

“這次咱們總算是揚眉吐氣,整層實驗室隨便安排,各種裝置該採購的也都配齊。石頭啊,你算是趕上了好時候,這裡已經是咱蜀大最頂尖的試驗室,你可得趕緊做出些成績,不然學校那些風言風語就停不下來,你現在還有些太年輕,沒有足夠含金量的成績。”

很知根知底的交流,也就是這種長時間共事之後,可能才會有這種話。

“教授您放心,關於我手頭的光學級聚碳酸酯(PC)專案,現在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理論方案,這次我不打算從源頭開始製作,這樣成本太高,以之前蜀航光學給的投資計劃來說,那也是絕對不可能做到。”

早前汪正國同劉教授商量光學級PC材料研發問題,那時候覺得光是小規模生產的話,應該用不了多少錢,後來仔細研究調查之後才發現,小規模生產的成本並不會低到哪裡去。

化工廠品的成本投入從來都是隨著產量增大而降低,況且這降低還並不是呈正比例,反而應該是二次函式比例走勢,種種跡象表明,早前的計劃必須要改變。

“怎麼個說法?這專案交給你在負責,我不太清楚,所以略微說來聽聽就好,但你心裡肯定要有個數,對項目風險得把握清楚。”

門外的汪正國聽到這裡也來了興趣,索性就直接站在那裡聽著,看看這位當年的“劉總工”到底有多少水平。

“大致這樣想的,雖然我們要的是光學級PC材料,但它終歸還是屬於對普通PC材料效能最佳化後的產物,在普通PU材料基礎上發展而來。現在我們可以不受限制地購買普通PU材料,那又何必從源頭開始生產?”

說到這裡,話音也頓了頓,顯然是要給聽者一個思考、消化的時間。

“我們直接在採購的國外普通PC材料基礎上進行二次改性,透過增加特定的工藝、添加劑,就可以實現普通PC材料的光學級改進。這能免掉很多成本問題,最終投資還完全用不到之前預算那麼多,唯一缺點就是需要花外匯購買國外的普通PC材料,但問題應該不大。”

向國外購買光學級PC材料肯定更是不可能,但普通PC材料就沒有誰會閒的蛋疼搞禁運。再說,像這種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原材料,也不可能禁止的了。

不得不承認這想法很不錯,在門外的汪正國都要忍不住鼓掌,趕緊是一陣“啪啪啪...”

“不錯,我看這想法還是比較可行,花最少的錢達成目標,能平衡需求和其它各方面的因素,光是這一點,已經算是個初步合格的科研項目負責人。”

這汪正國的突然出現,頓時就引來辦公室內兩人的注意,他可算是明星人物了。

“哦,正國你倒是有時間找到實驗室這邊,怎樣,我們新的試驗環境不錯吧,距離前幾年我們期待的一流光學實驗室又更近一步。”

剛搬進新實驗樓,劉教授心裡的高興勁兒還沒過去,這就不厭其煩地說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不錯,絕對是一流水準了,教授你現在也終於可以隨心所欲的做專案,添置各種裝置,怎麼樣,蜀航光學的能力夠可以吧。”

.......

師生、同學見面,無非也就是談談各種近況,說了新的實驗室,又研究劉三石的方案可行度,確認沒問題,完全可以按照方案做下去,這才坐下來仔細說說實驗室的近況。

“學校如此大方的批准一整層樓做光學實驗所需,看來教授您最近的成果還不少,應該是遠遠甩開學校其他專業了吧?”

蜀大作為綜合性大學,各種專業學科都有包含,這次是好多年時間才有新建實驗樓的機會,而光學專業能夠搶到一整層樓,這絕對是開掛一般。

教授話不多,人一般也不會故作神秘:“科研成果是有一些,不過都是小專案,屬於錦上添花、充數,真正的大專案都還沒什麼結果出來,包括之前說的類螢石光學玻璃材料,現在都還沒研究出個所以然。”

做科研就這樣,不可能所有專案都是順風順水,短時間之內做不出成果,這都是很正常的事兒,任誰都不能抱怨。

也就是看到汪正國身份不一樣,這才說了些實話。

“這次之所以能夠拿到一層試驗樓,主要還是美國人的原因,上週有美國人來參觀我們實驗室,好像是叫什麼蘭道夫公司,他們打算和蜀航光學談合作,所以丁總經理把人帶來參觀,你知道嘛,國內做科研但凡和外國人沾邊,通常都能獲得很大優勢。”

蘭道夫?

這就很有意思了,要知道去年和英國人談軍用目護鏡的具體合作時,汪正國才剛說了可以看情況再找一個海外合作者,沒想到這才多久時間,直接就從太平洋對岸遊來一條光學大鱷。

這可是能夠從博士倫、AO光學這些老牌美國光學巨頭口中搶下訂單的存在,之後更是橫掃各國空軍、民航的偏光太陽鏡市場,妥妥的後起之秀。

和那些傳統光學巨頭動輒幾十上百年的歷史相比,蘭道夫公司不過是七十年代才成立,算是典型的行業新人,要從這一點來說,倒是和蜀航光學沒兩樣,有共同話題。

至於蘭道夫跑來和蜀航光學合作,這倒是汪正國之前沒想到,看來今天回去要問一下情況,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