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仔細的端詳了一番周立手中的蒸汽船,他摸了摸船身,好奇的問道:“都都知,這不就是一艘小船麼,都都只可是準備在這水盆裡行船,可惜此船太小,既無法坐人,又無船帆。”

陳琳依舊是笑眯眯的:“太子殿下,此船無須划槳,也無須風帆,但可於水中無風無漿自行。”

趙受益奇道:“當真能自行?這無風無漿小船如何能動。”

“太子殿下莫急,且看此船如何自行。周立,速速將船放於水中演練給太子殿下一觀。”

周立躬身稱是,將一個銅柱支架固定於船上,支架上還有一個小小橫置的銅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再將兩個矮矮粗粗的蠟燭置於銅甁下方,從旁邊的火燭處引火點燃,隨即將船小心的放進水盆之中。

趙禎眨巴著大眼睛困惑的看著周立的動作,問道:“都都知,小船上點蠟燭是求神仙來划船麼?”

小家夥平日裡看到自己的皇帝老爹供奉三清便是點燭上香,便以為這也是請神仙。

陳琳不由的哈哈笑了起來,屏風後面也隱隱然有人在暗笑,陳琳馬上“咳咳”了兩聲,趕緊說道:“殿下莫急,這船雖可自行但也不必請神仙,你仔細看著,船馬上要動了。”

片刻之後,在兩隻大蠟燭的加熱下,銅甁裡裝的水沸騰開來。

銅瓶口有木塞塞住,僅有一小孔,水蒸氣沿著小孔往外噴射,瓶內壓力越來越大,水蒸氣也越噴越急,小船慢慢的開動起來。

趙禎一時驚詫莫名,目不轉睛的盯著小船,只見小船走的越來越快。

這船是宮中的能工巧匠們打造出來,遠比丁睿做的要細緻多了,船底裝有垂直的舵,在水中走的筆直。

周立走向木盆的另一端,待木船快碰到盆沿的時候將船拿起來掉了個頭。

蒸汽船便隨著滋滋作響的水蒸氣急速駛向對面,周立又趕緊跑向對面,趙禎哈哈大笑,連呼“神物”,頻頻拍手叫好。

船跑了幾個來回後銅甁內的水被燒盡,周立吹熄了蠟燭,趙禎不幹了,非要自己裝水進去,點燃蠟燭親手操作了幾次,玩的不亦樂乎。

蠟燭終於燒完了,趙禎看著手中的小船餘味未盡,卻又百思不得其解,無帆無漿,船又怎會自行呢?

看到趙禎沉思琢磨的表情,陳琳上前問道:“太子殿下是在想此船為何能自行吧。”

趙禎點了點頭道:“是,都都只知,此船做大了可放於汴河中麼,河上拉縴的廂軍們真可憐。”

陳琳欣慰的笑了,太子殿下果然宅心仁厚,這麼小就知道民生疾苦,看來大宋中興有望了。

陳琳蹲下身去,耐心的解釋道:“老奴只知道此船被稱為試驗品,也只能在小池塘裡行駛,即使做得再大放到江河裡也是無用,不過有高人稱將來可打造能在江河裡自行的漕船。太子殿下,你可知道此船為何能自行?”

趙禎滿臉希冀問道:“我當然想知道,都都知快告訴我。”

“老臣其實也不知曉,只知此船行駛的緣由有一門學問可詮釋,這門學問學好後便可打造出江河裡無風自行的大船。”

“都都知,是什麼學問,可以教我麼?”趙受益一張小臉激動起來。

“這門學問叫格物,學問高深,非有恆心者不能學,老臣觀太子殿下聽張師父講課都......“陳琳故意賣起關子來。

趙禎急了:“都都知,格物學會了造大船可解民生疾苦,張師傅講的那些課業真是令人昏昏欲睡。”

陳琳假裝為難:“太子殿下,要是聖上和聖人問起殿下的學業,老臣如何應付。”

趙禎撓了撓頭道:“那師傅們的課業我也好好學,都都知也偷偷教我,我保證不說出去。”

陳琳好像下了頗大的決心一樣:“太子殿下,那你可真要守口如瓶,否則老臣的屁股要開花。”

趙禎立刻點頭如搗蒜。

陳琳指著周立說道:“太子殿下,這個內侍叫周立,已入了格物的門,先由他來給殿下蒙學,今日起他就隨侍殿下的左右,但太子也不能荒廢其他師傅的課業。”

趙禎開心的點頭答應,皇宮大內條條框框甚多,又不許隨便出宮,實在是無聊至極,對於一個八歲的孩童來說其實很悶,有個人陪著玩稀奇古怪的東西那多有趣。

陳琳心想:“終於上道了,這以後還得從蘇州那裡多弄些小玩意,否則將來太子殿下一旦失去了興趣便很難再繼續學了。”

陳琳的真實想法並不是要小太子真的學會了去造船,而是讓他瞭解這些實用的學問,學會基礎的算術和格物,為將來登基後治國理政打下基礎。

周立抱著小船跟在趙禎身後往宮門處走去,陳琳站在後面躬身彎腰:“恭送太子殿下。”

趙禎揮了揮手,也不回頭,連蹦帶跳的跑了。

陳琳伸長脖子看見趙禎走遠,然後轉過身來面對屏風躬身道:“才人,太子走遠了,請出來吧。”

年近三十的李氏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眼神卻直直的望向太子那小小的背影,直到太子轉過牆角不見方才回過神來。

如今趙禎長大了,可依然不能跟自己的親生兒子相認,他一直以為劉娥是親生母親,每日裡大娘娘長、大娘娘短的叫著,李氏聽在耳朵裡心如刀絞。

她一年之中只能偷偷的瞧上自己的孩子幾眼,八年多來眼看著他從一個耗子般的小肉團逐漸成長為青蔥少年,心裡甚是歡喜。

陳琳經常偷偷將趙禎寫的課業帶給李氏看,趙禎那一筆漂亮的飛白讓李氏甚是欣慰,默默求菩薩保佑自己的兒子將來成為一個好皇帝。

陳琳道:“太子殿下宅心仁厚,為民生疾苦著想,將來定是有為之君。”

李氏對著陳琳福了一福:“一切皆由都都知在操心,奴家真是感激不盡。

陳琳忙還禮道:“此乃老臣應做之事,才人萬不可多禮。”

李氏滿臉感激道:“有都都知提點太子,奴家很是寬心,都都知,你且先行一步吧。”

“是,老臣告退。”陳琳躬身行禮。

夜間,資善堂內,趙禎看著手中的手抄格物書,問道:“周立,按這本書上所言,蒸汽船便是利用所謂的反作用力來行駛的?”

周立恭敬的回答道:“回太子殿下,就是如此,不如太子殿下站起身來,做個試驗。”

“何謂‘試驗’?”趙禎依言站起來,迷惑的問道。

“殿下,試驗便是用實際的體驗來證明所說理由的正確性。”周立努力用趙禎能聽懂的話解釋了一遍。

他指著地上的一輛小車道:“請太子殿下上車,與小的手掌相抵,用力推動。”說罷就豎起手掌,

趙禎笑道:“這不就是禁衛們每日教我練習拳腳的法子麼。”

邊說邊站上小車,伸出手掌用力推動周立的手掌,結果顯而易見,在反作用力的推動下,車子帶著趙禎向前滑去。

趙禎跨下小車,若有所思,抬頭問道:“我理解了反作用力--其實也可稱之為借力,可四周空空如也,水蒸氣從哪裡借力?

周立笑道:“太子殿下真是天資卓越,片刻便能想明白,空中並非空空如也,空中有空氣,正因為有空氣才會刮風下雨。”

說罷他拿起一個小扇子,朝著案上扇風,案几上的白紙便飄蕩起來,周立接著道:“這便是空氣流動造成的風力。”

趙禎一下子還領悟不了,他道:“我還不能完全明悟,可否講的更明白些。”

周立道:“太子殿下,我等學格物,先得學數算之法,才能進一步學習格物,太子殿下不如先學數算之法。”

趙禎哈哈笑道:“數算之法我自蒙學便開始學,如何不知。”

“太子殿下,某等學的這數算之法可非等閒,與太子殿下學的不太一樣,深奧許多。”周立鄭重道。

“哦,竟有此事,你速速講與我聽。”趙禎並非狂妄子弟,相反,他是個很謙虛的孩子。

周立拿過白紙,用鵝毛筆沾墨,一五一十的給趙禎講述起來,一開始趙禎還有些漫不經心,以為只是改了種表示方法而已。

待周立演算加減乘除時,他的小臉也正經起來,這法子確實比資善堂的教授講解的好用許多。不必擺一桌子算籌。

趙禎想了想又道:“此法甚妙,但較多數字相加時的演算法還是算籌為快。”

周立叉手道:“太子殿下,師尊曾言我等數算之法尚淺,他如今又太忙,稍等些時日他會教我等珠算,比算籌要快上許多。”

趙禎感嘆道:“想不到世上真有如此高人,彷彿世間萬物之事都悟透了,來來來,你仔細教我阿拉伯的數算之法。”

從此以後,周立每夜都呆在資善堂教趙禎數算之法一個時辰,趙禎開始慢慢步入後世知識的學習。

數算和格物知識傳授給趙禎其實非常重要,他從純粹的儒家弟子變成了一個相容儒家和格物的學生,為大宋未來的革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