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臺下懵懵懂懂的學童們,吳夢將嗩吶放入嘴中,滴滴答答吹了三短一長四個音節,

說罷他將嗩吶放入嘴中,滴滴答答吹了三短一長四個音節,問道:“剛才為師吹的是哪個數字?“

學童們齊聲答道:“是‘1’。”

吳夢點了點頭道:“那某再吹幾組音節,你們好生記錄下來,等下為師就告訴你們這些數字又如何變換為漢字。”

隨後吳夢吹奏了“3、1、3、6、4、1、4”,然後問道:“你們都記錄下來了馬?”

學童們都點了點頭,吳夢笑道:“很好,現在把為師最近傳授的《三字經》三句一行寫在紙上,橫寫豎寫都行,寫到‘子不學’為止。”

學童們拿出鵝毛筆,譁啦譁啦的寫了起來。

吳夢瞧見他們都寫完後說道:“很好,都寫完了,你們把記錄下來的數字對應於每行的那個字,然後再寫出來,比如第一個數字是‘3’,那麼就是第一行的‘初’字,記住,標點符號不算。”

《三字經》開頭的幾行分別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

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

名俱揚。養不教,父之過。

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

根據規格,學童們很快寫出了一行字“初習道學有名師”,這些學童天賦都還不錯,一看不禁啞然,想不到區區幾個嗩吶聲竟然能代表文字出來。

若是不怕勞累,使勁的吹奏下去,那不是能寫下一篇文章,他們不知道的是“1”和“0”豈止能寫文章,那後世的計算機根本就是他們想不到的存在。

丁睿舉手起立問道:“師父,請問如果欲寫出自己想要的意思,這《三字經》便不可行了,那該如何是好?”

吳夢心道這孩子還真是聰明,一下子就看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他笑著說道:“這就涉及到編碼的問題了,比如我等先將《千字文》按十個一行的排列好,再用三個四位的二進制數字來表示文字的位置,前面兩個數字表示哪一行,第三個數字表示是這一行中哪一個數字,不就可以隨行所欲了。”

學童們恍然大悟,想不到數字還有這般妙用,一時之間課室裡交頭接耳熱鬧的很。

愛搞惡作劇的言福浩計上心來,他飛速寫下了幾行文字,然後寫下了幾個數字,遞給仲安道:“仲師弟,你來瞧瞧我寫的是什麼?”

仲安接過紙張,不屑道:“這還不容易,待某念來。”

說罷對著數字一字一句的念道:“張、巖、林、放、屁.....”

課室裡的學童們聞言都憋不住了,哈哈大笑起來,仲安念到這裡才發現被言福浩捉弄了,氣惱之極,把紙張揉成一團使勁對著言福浩擲去。

丁睿笑了許久,忽然想起一事,他撓了撓後腦勺,又問道:“師父,那豈不是可以任意排列文字,別人沒有這個排列就看不懂是什麼意思了。”

吳夢哈哈笑道:“孺子可教也,正是這個意思,你們誰能告訴為師,這種法子可以用於什麼行當。”

呂徵先向來喜歡兵器,馬上舉手起立道:“先生,學生知道了,利用數字可以在軍中傳遞情報,即便情報洩露,敵人也不知曉我方要傳出什麼文書了。”

吳夢大喜,連連點頭道:“說的不錯,學童們,現在知道了數字的妙用了吧。”

“好,太好了,想不到還有如此好的法子,昕頌兄,你也太藏私了,如此之好的傳遞訊息之法居然不交於朝廷,真是太可惜了。”

吳夢轉頭一看,卻是林貴平從外間進來,他今日無事,來學堂看看丁睿,正好碰上吳夢在講述二進制,他站在門外聽了好一陣子,當聽明白後大喜過望,連忙走了進來。

吳夢撇撇嘴道:“又是你這傢伙,這麼大個人,還有不菲的掌櫃工錢,也不交束脩,專司偷學。”

林貴平嘿嘿笑道:“今日小弟請兄長喝酒,這般好的傳遞訊息之法當浮一大白。”

吳夢有心栽花花不開,想讓學童們吹嗩吶來軍訓的想法是落空了,這些小子們肺活量還不足,根本吹不好。卻又無心插柳柳成蔭,讓林貴平把密碼之術傳給了朝廷。

此後大宋禁軍和皇城司密探們各有各的密碼本,契丹和夏州党項人再也無法破解宋人探子的情報。

枯燥的教學一日復一日,待到深秋裡,學子們也逐步掌握了基礎的機械知識,動手能力也逐漸增強,這時候吳夢又開始為難學子們了,怎麼為難?

學童們個個都要當師父,分成三個小組,手把手的為煤炭作坊的幫工、村裡的張木匠、王鐵匠及其徒弟們傳授公制尺寸和各種公差配合的知識。

學童們白天在學堂上課,夜間則進到工坊內輔導工坊的工匠,一個時辰的授課後,還得回來完成白日裡佈置的課業。

工坊裡的工匠們在學童的指導下,手執鵝毛筆,用木尺、木三角板、圓規自行繪製機械制圖。

丁大勝夜裡來到工坊觀摩了一番,看到熱火朝天的學習場面,連連點頭。

再看到工匠堆裡正搖頭晃腦講解著公制單位與製圖的丁睿,他內心滿是自豪,三郎可真是出息了,區區八歲的孩童卻能夠教授幾十歲的工匠。

丁大勝用力拍了拍手掌,正在學習的工匠們紛紛抬起頭來看著自己的東家。

丁大勝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諸位工匠如此好學,當真是可喜可賀,某在這裡有一言告訴諸位,考試第一名者獎一貫錢,第二名七百錢,第三名五百錢,凡是考試及格的都給予一百錢的獎賞。”

丁大勝此言一出,下面的工匠們頓時爆發一陣陣歡呼,七嘴八舌的議論紛紛,都鉚足了勁要爭奪前三名。

王鐵匠的兒子王二郎聞言微微一笑,他的基礎最好,對於這個第一名當然是志在必得。

楓橋班這幫還想貪玩的孩子們卻是叫苦連天,三十來個人基本上是日夜連軸轉,吳夢把他們的空暇時光榨取的一乾二淨。

............

天禧二年八月中,東京城皇宮內的資善堂,秋日的陽光下,院內的桂花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徐徐的秋風帶著微涼將馥郁滿懷的桂香吹得滿園芬芳。

淡淡的桂花香飄進了正在授課的課室內,以太子賓客判集賢院的樞密直學士張士遜正唾沫四濺的講解著《周易》。

若是吳夢在此,定會忍不住斥責張士遜,他倒不是排斥《周易》這門學問,說實話《周易》這東西現代人都研究不透,而趙禎小小年紀,哪裡能學懂如此深奧的玄學,這完全是在摧殘少年兒童。

張士遜搖頭晃腦的念著:“乾下坎上: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九三:需於泥,致寇至。六四:需於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禎雖端莊持重,可少年天性,正是好動的年紀,這《周易》枯燥無比,時辰一長全身彷彿有無數螞蟻在爬動,屁股一拱一拱,看著窗外立在樹枝上的飛鳥,他只想跑出宮殿外捉幾隻來玩一玩。

一旁的幾個伴讀都是瞌睡連連,楊文廣更甚,《大學》、《孟子》他還能聽進去一點,這《周易》根本是半個字都聽不懂。

張士遜方正人物,眼見趙受益坐立不安,立時板著臉,訓斥道:“太子,為學之道,貴在用心,豈可走神。”

趙禎只好起身拱手受教。

好容易捱到張士遜講學完畢,出了大門,趙禎甩開了幾個伴讀,一溜煙跑出資善堂。

身邊跟著的小內侍閻文應一邊追一邊喊:“太子殿下,慢些走,小心摔著。“

趙禎剛跑出宮外便撞上迎面而來的陳琳,陳琳趕緊扶住趙禎道:”太子殿下,你如此著急趕去哪裡?”

趙禎少年老成,被幾個師父教育的平時不拘言笑,便不好意思說趕著去抓鳥,這要是被劉娥大娘娘知道了,那不是找罵,他憋紅了臉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扯不出個謊來。

陳琳笑了,彎下腰說道:”太子殿下,老臣帶你去看個好玩的東西。”

趙禎微微抬起頭,稚氣的小臉笑開了花:“此話可是當真,都都知可不要騙我。”

陳琳笑道:“老臣如何敢在太子殿下面前打誑語,太子殿下請隨老臣前去便是。“

說罷陳琳牽著趙禎的小手往後宮走去,閻文應捧著拂塵緊跟其後。

他帶著趙禎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宮殿,進去後吩咐小內侍閻文應掩上宮門立於此處聽候。

這宮殿甚小,裡面簡單的擺著幾張桌椅和一張紫色的屏風,殿中還放置一個長長的方形黃色木盆,木盆中滿是清水。

木盆旁站著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內侍,若是吳夢在此處定然認識,便是楓橋班的周立。

那周立手中拿著一個小船,小船做的惟妙惟肖,只是船艙處平平如也,不像汴河上的漕船有個弧形的船頂。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