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聖二年十二月初,析津府城內,耶律奇一家人圍在煤球爐邊吃著火鍋,熱熱鬧鬧。因遼國皇后蕭菩薩哥的反對下,耶律可終究還是沒有嫁給燕王的兒子,原計劃中前往臺灣未成行,依然待字閨中,

耶律真滿滿的喝了杯烈酒,愜意的哈了口酒氣,說道:“爹爹,如今家中的生意越做越大了,是不是還在那西京也開個商鋪,多賣些南朝貨出去。”

耶律奇卻是憂心忡忡道:“大郎,如今我等對臺灣的依賴越來越大,若是有一日南北決裂,斷掉海上的貿易,那我大遼子民可就大大不妙了。今年南朝臺灣府改在陸上交易,家中商鋪貨物便出現短缺,長此以往可不大妙。”

耶律真不以為然道:“南朝的臺灣府打造出這麼多貨物,不賣給我大遼還能賣給誰,爹爹多慮了。”

耶律古可不這麼認為,他說道:“大兄切不可掉以輕心,須知我朝百姓不過南朝百姓的一二成,即便臺灣府不榷貨給我朝,南朝自己的百姓亦可消耗,且南朝還可往海上榷貨。“

耶律可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這邊望望那邊看看,嚷道:“爹爹,你說帶我去南朝看看的,如今說了都三四年,還未見帶我前去。”

耶律奇呵呵笑道:“乖女兒,爹爹也要有上官派遣才可前去,不是說去就能去的。告訴你個好消息,爹爹昨日已被陛下欽點為常駐南朝使節,不日將前往東京城,你和為父一起去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耶律可大樂,拉扯著父親的袍袖嚷道:“爹爹,那一定要帶可兒去,聽聞臺灣在東京城開了商鋪,可兒想去東京城瞧瞧熱鬧。”

韓氏瞧見自家女兒一臉期盼的神態,揶揄道:“可兒,那臺灣的睿哥兒據說也會去東京城,你究竟是想瞧瞧睿哥兒還是真的去看熱鬧?”

耶律可一聽此話滿臉羞紅,低著頭一聲不吭,嘴巴裡嘟嘟囔囔不知在唸叨些什麼。

耶律古情知妹妹的心思,岔開話題道:“爹爹,如今南朝可是好生興旺,南邊稻麥一年兩熟,國力日漸增強,兵刃愈發鋒利,如今我朝怕是難檔南朝的兵鋒了。”

“現下蕭大王都是採取守勢,所有兵力全部壓到拒馬河一線,不過看著南朝也沒有攻打的樣子,細作們從未探到有大軍調動的跡象,倒是從西北將一批批的蕃人遷徙到了中原地帶。”耶律奇長嘆一聲說道

耶律古奇道:“他們這是為何?邊民移走,豈不是更無法抵禦夏州的侵襲。“

耶律奇搖了搖頭道:“我等也猜不透南朝的用意,如今西北那邊每日裡都有大批的運糧隊伍,南朝富庶才經得起如此損耗,若是我北朝早就被拖死了。”

耶律真笑道:“爹爹操的恁多空心,每歲與臺灣做如此多生意,萬一打起來,咱家往船上一跳,去臺灣府避禍便是。”

韓氏對著耶律真腦袋狠狠敲了一下道:“要死啊,此話怎可亂講,若是被府上的僕人洩露出去,小心蕭大王將你抓去坐監,如今可不是你舅舅在此當政。”

以前大宋和契丹兩國只是在各種節日互派時節,隨著兩國商貿往來日盛,需要協調的事務越來越多,兩國商定互派常駐使節,大宋的使節還未派出,契丹皇帝耶律隆緒卻催著常駐使節耶律奇務必在南朝元日大朝會前趕到東京城。

十幾日後,耶律奇帶上耶律可小姑娘揮別家人,踏上南下的官道,往東京城匆匆而去。常駐使節的規模不小,有六七十號人。

令小姑娘耶律可奇怪的是隊伍裡除了朝廷派來的官員,還有一個看身形年約十八九歲的小娘子和兩個健壯婦人,三人黑紗蒙面,坐在馬車裡極少露面,連吃食亦是軍士送入車廂內。

耶律可好奇的問過自己父親,但父親告訴這是朝廷機密,自己也不知曉是何方神聖,並囑咐耶律可勿靠近小娘子乘坐的馬車。

南下的一路上風雪不斷,他們緊趕慢趕終於在十二月三十日晨間進了東京城,令耶律可更奇怪的是那輛馬車與車隊分道揚鑣,停在虹橋附近便不再前行。

眼瞅第二日便是元日,契丹常駐使節與元日朝賀使節須一同進宮拜見大宋官家,耶律奇便放棄了去拜訪吳夢的心思,準備改在節後再與吳夢詳談。

............

遼國南京道,白雪皚皚的析津府城外的村莊裡,趙五郎正按照漢家兒郎的習俗用豬頭祭祀灶王爺,兩個小兒看著豬頭口水直流。

四年前(天禧五年年末)丁睿流落析津府時曾經到過趙五郎家做農村調查,這趙五郎響應南京留守司的號召,養了不少牛羊,從海邊榷場換來了鐵鍋、鐵湯壺、棉布衣物,還有不少日用品和銀錢。

今歲的祭灶節他終於能吃得起肉食和白麵,於是買了個大大的豬頭來祭祀灶王爺。祭拜完了灶王爺,燒了甲馬後,渾家將豬頭切好煮了一大鍋,放了些南朝過來的香料,一家人圍著香噴噴的豬頭鍋大嚼了起來。

大兒子便啃著豬骨頭邊問道:“爹爹,以後我們家可以經常吃肉了麼?”

趙五郎笑著摸了摸大兒子的頭道:“爹爹養了不少牛羊,向南朝換了不少錢,以後家裡每月都吃上幾頓肉打打牙祭。”

小兒子一聲歡呼,眨巴著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天真的問道:“爹爹,能不能換些糖果來吃,幾年前那小哥哥給的糖果真甜。”這都四年了,孩子還記得丁睿給的糖果。

渾家笑道:“你爹爹昨日便用幾只羊換了些南朝的糖果,待吃完飯就給你和大郎嚐嚐。”

兩個孩子放下碗筷,樂得拍著小手大聲高呼,隨後吃的愈發歡快。

趙五郎對渾家說道:“昔日那小哥來家中曾言南朝百姓生活富庶,如今看來確無虛言,我等如今亦是靠著南朝養牛羊才賺了些小錢,那南朝百姓也不知到底過得是什麼神仙日子。”說罷不禁有些神往。

趙五郎的渾家不過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婦人,只要頓頓飽飯便心滿意足,聞言不由啐道:“娃他爹,我等只要穿的暖吃的飽便罷,想那多作甚?”

趙五郎想想也是,這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去南朝一觀,還是過好眼前的日子要緊。

............

遼帝耶律隆緒今歲對朝臣作了調整,命皇侄、長沙郡王謝家奴為匡義軍節度使,耶律仁舉為興國軍節度使,蕭守寧為點檢侍衛親軍馬步軍。遷北府宰相蕭普古為北院樞密使,遷參知政事劉京為順義軍節度使。

他針對南朝的崛起,啟用了大批漢人官員,如鄭弘節為臨潢少尹,劉慎行為遼興軍節度使,樞密副使楊又玄為吏部尚書、參知政事兼樞密使。

十二月二十日,憂心忡忡的耶律隆緒將他最信任的漢臣--大同軍節度使張儉召回,入京任南院樞密左丞相兼政事令。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