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平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兩聲,把蜜餞塞進口裡大嚼了起來,邊吃邊一臉陶醉的樣子,學著吳夢那般連聲道:“甜蜜蜜滴,大大的好吃。”說罷又將蜜餞伸到與那平嘴邊。

與那平見葉志平嚼的津津有味,欲待不吃,又懼怕他兜裡的神器,想著眼前這人也吃了,想必定是無毒,於是半推半就的張開嘴巴將蜜餞含進了口裡咀嚼起來。

與那平嚼著嚼著了半天,才發現這蜜餞真是好吃,他吃過日本人帶過來的糖,但那只有甜味,這蜜餞酸酸甜甜的可是好吃許多,他三口兩口便吞了下去,目光卻下意識的望向葉志平手中的紙包。

葉志平笑眯眯的將紙包遞給他,與那平接過紙包拿起蜜餞細細看了兩眼,才發現這是果兒做的,是個吃食,不是什麼毒藥,連忙抓起一顆大嚼了起來,邊吃邊連連點頭,意思味道真好。

馬良駒見這蜜餞外交起了作用,折下一根樹枝在地上寫了大大的“唐”字,然後指了指身邊所有的人,與那平別的漢字肯定是不認識的,但那“唐”字他可是知道的,他的祖先留下來的傳說就言道大海的西邊有個強大無比的國家,國號就是“唐”。

與那平仔細看了看“唐”字,又指了指宋軍,葉志平使勁點了點頭,與那平哈哈笑了起來,拿著紙包“嗖”的一下從洞裡鑽了進去,想必是去喚人了。

葉志平長吁了一口氣道:“馬都頭,找個軍士去請梅參軍和金師兄吧,這裡應該是沒有問題了。”

馬良駒呵呵笑道:“葉都管的蜜餞可是起了大作用了,看來對於這些蠻人,甜棗還是比弓箭管用許多。”

葉志平嘆道:“馬都頭,那‘唐’字也比‘宋’字管用許多,天下人無不知曉煌煌大唐,我大宋想要鼎立天下,重複漢唐榮光,還得多加努力啊。”

兩人正在互相吹捧,梅鼎臣和金世明趕來了,與那平帶著幾個寨子裡的耆老與葉志平和馬良駒幾個人互相打著手勢,彼此之間滿臉笑容,這裡面有兩個耆老還能講幾句粗淺的漢語,雙方有了共同語言,氣氛便融洽起來。

到了夜裡,寨子前燃起了數堆篝火,宋軍和寨子裡的琉球土著們圍著在火堆邊邊喝著美酒邊烤肉,寨子裡的姑娘小夥子們跳著看不懂的草裙舞招待西邊來的貴客。

葉志平和金世明使盡渾身解數,什麼海外香料、烤肉、烈酒、果酒都搬了出來,少年時代學會的烤肉技巧倒是派上了外交用場。

這一頓把琉球土著們吃的是流連忘返,他們什麼時候吃過這麼好的美酒和烤肉,一個個醉的歪七裂八,最後都是就地睡了一個晚上。

第二日葉志平和金世明起都起不來了,梅鼎臣再接再厲,將土著邀請參觀蒸汽船,這些土著哪裡見過冒著黑煙就可自己行走如飛的戰船,一個個跪倒在蒸汽機艙裡直呼“神靈”。

梅鼎臣給與那平和幾個耆老每人一套臺灣府的老三樣禮品“鏡子、玻璃杯、火柴”,這幾個傢伙看到禮品後眼睛綠的和狼眼一般,摟在懷裡死不放手。

梅鼎臣順勢就將輿圖拿出來連比帶劃,用五套酒具外加十塊金幣換下了他想要的一千多畝地,又送給他們一人一口亮閃閃的短刀。

這些田地是梅鼎臣特意規劃出來的,並不是這些土著們的田地,而是不適合種水稻的沙地,與那平一看想都不想就點頭了,這些地給他們都沒用,能換到這樣的奇珍異寶和寶刀怎麼算都值了。

半個月後,從臺灣府來了兩百多工匠和五百多凱達格蘭俘虜,帶著牛和農具來到了島上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種植甘蔗,與那平的八百多族人與漢人接觸後,發現了一個好處,宋人雖然武器犀利,軍隊十分兇悍,稍不注意就會挨鞭子,但是從不故意欺負人,只要聽話就不會捱打。

而且幫著漢人幹活有太多的好處,各式各樣的零食玩意層出不窮,什麼蜜餞、火柴、小鏡子、雪鹽、粉條、麵條,壓縮乾糧、鋒利無比的小刀,還有能把身上洗的乾乾淨淨香噴噴的香皂。幹的活多了,也可集體兌換打穀機和鐮刀、耬車,於是這些土著們一有農閒時日就跑來幫宋人做活,慢慢的也接受了宋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字。

在臺灣府的帶動下,琉球島上的百姓脫離刀耕火種,慢慢走向近代文明,而臺灣則收穫了一大片種植甘蔗的基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卻說王小娘子與劉從德的親事訂下以後,王蒙正也算是皇親國戚,且正式搭上了劉太后的線,越發得意,如今他時常出入劉國舅府邸,與羅崇勳、張耆等人稱兄道弟,在京城裡四處結交官吏,請吃請喝,好不快哉。

待得劉從德婚事完畢,劉娥對這門姻親倒是很照顧,在她的授意下,王蒙正的資歷已經報上審官院,就待蔭補入官。

王蒙正聞訊後在東京城裡更加趾高氣揚,什麼朝廷命官,高官大臣,只要不合他意者一概不放在眼裡,再大你還能比太后大麼,而一些膽小怕事的官員對於王蒙正是能忍就忍,更加放縱了王蒙正的囂張。

王蒙正的老家是梓州路瀘州人,瀘州領瀘川、合江、江安三縣外加淯井一監,瀘州山地眾多,可耕作之地甚少,好在此處產井鹽甚多,川蜀之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導致中原的雪鹽無法大量運入,許多百姓的私人鹽井便是全家人的生活來源。

王蒙正一直對瀘川、合川一帶百姓們的鹽井垂涎三尺,總想著奪百姓的鹽井為己用,組建大規模的鹽井產業,再想法子得到雪鹽製法,那就正是大賺特賺了,女兒的婚事一完,他便收拾好行李,匆匆趕回了瀘州。

按說這其實是個好方式,聯合生產當然比私人單打獨鬥不管是生產效率和井鹽的質量都有保障,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以王蒙正這種利慾薰心的德性,即便弄出個集團式的鹽場,只怕也是個血汗作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